学术投稿

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痰湿壅盛型高血压病及对血尿酸代谢影响的研究

金卓祥

关键词:高血压病, 痰湿壅盛型, 中医疗法, 半夏白术天麻汤, 血尿酸
摘要:目的:观察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痰湿壅盛型高血压病的疗效及其对血尿酸(UA)代谢的影响.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选用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或/和钙拮抗剂(CCB)等药,给予高血压病规范治疗,不煎服中药汤剂.试验组在对照组西药规范治疗基础上,加服半夏白术天麻汤,每天1剂.疗程均为6周.结果:血压疗效总有效率试验组93.3%,对照组90.0%,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证候疗效总有效率试验组90.0%,对照组73.3%,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试验组治疗后UA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治疗后试验组U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对痰湿壅盛型高血压病有较显著的疗效,并能较明显降低UA水平.
新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黄氏手法配合小夹板治疗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黄氏手法配合小夹板治疗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本院应用黄氏正骨手法配合小夹板三维固定治疗儿童GartlandⅢ肱骨髁上骨折41例并获得随访29例,均为闭合性骨折,其中伸直尺偏型21例,伸直桡偏型8例.结果:本组29例复位后获3月~2年随访,平均随访时间5.8月.所有骨折均已骨性愈合,Flynn肘关节功能评分,优25例,良4例.结论:黄氏手法配合小夹板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具有疗效好、费用低及肘关节功能恢复好等优点.

    作者:霍力为;王广伟;庾伟中;黄崇博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从风痰论治咳嗽变异型哮喘

    咳嗽变异型哮喘(CVA)是以慢性咳嗽为主要或唯一临床表现的一种特殊类型的哮喘[1].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咳嗽持续或反复发作超过1月,常伴夜间或清晨发作性咳嗽,痰少,运动后加重,临床无感染表现,用支气管扩张剂可使咳嗽缓解,往往合并有个人或家族过敏症.笔者将痰饮伏肺理论与“风邪犯肺”是CVA主要病因的学术思想相结合,探索从风痰论治CVA,获得了较好疗效,现与同道分享.

    作者:原铁;何志凌;钟亮环;蔡彦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清心泻肝安神法治疗广泛性焦虑症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清心泻肝安神法中药神安汤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92例广泛性焦虑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9例口服中药神安汤,对照组43例口服帕罗西丁,疗程均为4周.观察焦虑自评量表(SAS)分值、总有效率、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分值.结果:治疗1周末、2周末、3周末、4周末,2组SAS分值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治疗第1周末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9.80%,对照组为93.02%,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4周末TESS总分治疗组为(1.34±1.06)分,对照组为(6.97±1.83)分,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清心泻肝安神法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疗效好,副反应少.

    作者:成立;梅建强;孙福军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补肾活血方配合超激光照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方配合超激光照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门诊选取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6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3例.治疗组采用口服补肾活血方配合日本产直线偏振光近红外线治疗仪超激光照射痛点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西乐葆配合膝关节封闭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91%,对照组为81.82%,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补肾活血方配合超激光照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效果确切,无痛苦,无副作用,易被患者长期接受,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张百挡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补肾益肺散防治喘憋性合胞病毒肺炎继发哮喘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补肾益肺散防治喘憋性合胞病毒肺炎继发哮喘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IgE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97例喘憋性合胞病毒肺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1例,在肺炎痊愈后,给予口服补肾益肺散12周;对照组46例,在肺炎痊愈后,给予口服酮替芬片12周.观察2组治疗后1年内哮喘患病率及喘鸣发作频率,并检测2组治疗前后血清总IgE.结果:哮喘患病率治疗组为47.1%,对照组为69.6%,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治疗组哮喘患病率低于对照组.喘鸣发作频率治疗组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前2组血清总IgE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12周后,治疗组血清总IgE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补肾益肺散能降低血清IgE.结论:补肾益肺散能降低喘憋性合胞病毒肺炎患儿的哮喘患病率,减少喘鸣发作频率,降低血清IgE.

    作者:刘浩;邱志文;谢康禧;肖达民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王飞教授治疗老年性痴呆学术思想简介

    成都中医药大学王飞教授从事老年病临床研究多年,学验俱丰,尤其擅长治疗老年性痴呆.笔者有幸随师临诊,受益匪浅.现将王教授治疗老年性痴呆的学术思想简介如下.1审病机,精亏为本,五脏相关;痰浊瘀血,浊毒痹阻王教授认为,痴呆的发病以肾虚精亏为本,但与五脏紧密关联.《灵枢·海论》载:“脑为髓之海”,而肾藏精,精生髓而上通于脑,脑髓的化生和充养依赖于肾中的精气,故清·程国彭《医学心悟》说:“肾主智,肾虚则智不足,故喜忘其前言.”清·王清任《医林改错》指出:“灵机记性在脑……高年无记性者,脑髓渐空.”可见肾中精气旺盛,上通于脑则脑髓充盈;肾中精气衰败,通脑不足则脑空髓少,神机失养致神明失用,日久渐至痴呆.因此,王教授认为,肾精亏虚是老年性痴呆的病本所在.然五脏紧密相关,其它各脏功能的失调均可使痴呆病情进行性加剧.脾为生痰之源,脾虚则酿湿生痰,“积于胸中,盘踞于心外,使神明不清而成病矣”(陈士铎语).《素问·灵兰秘典论》曰:“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心之气血充盛,则脑受其滋养,而神明昌达;反之则晦而不明.肝主疏泄、藏魂,肝的疏泄功能与人的情志活动密切相关.张景岳认为,痴呆是“此其逆气在心或肝胆之经,气有不清而然”.机体年老肝气不足,易发郁结,或气滞血瘀,或气郁痰凝,或气滞湿阻,或郁久化火,上扰清空,神机失用.而肝血虚衰,或肝阳偏亢,损及肾精,髓海失充,神机失用成此病.

    作者:代渊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肝病内毒素血症及中医治则探讨

    内毒素存在于革兰氏阴性细菌菌体的细胞壁内,其化学成份为脂多糖(LPS),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如发热反应、激活血管活性物质、导致血管舒缩功能紊乱、引起低血压和休克;或作用于单核巨噬细胞系统,使之释放大量细胞因子,导致肝脏和其它器官损伤等.当人患有革兰氏阴性细菌感染或菌血症或肝脏清除功能下降时,内毒素“溢入”体循环,循环血中可检出内毒素,称为内毒素血症(ETM).一旦ETM产生后,则既可加重原有肝损伤,又可诱发全身代谢和血液动力学紊乱,参与种种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严重影响其预后,形成恶性循环[1].

    作者:马国俊;张雪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补肾散寒法治疗哮喘急性发作期(寒哮证)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补肾散寒法治疗哮喘急性发作期寒哮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哮喘急性发作期寒哮证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70例.治疗组口服射干麻黄汤合六味地黄汤,对照组口服射干麻黄汤.每天1剂,连续服药9天为1疗程.结果:控显率治疗组96.9%,对照组88.6%,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用力肺活量(FVC)、1秒钟用力呼气量(FEV1)、大呼气流量(PEF)、大中段呼气流速(MMEF75/25)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在治疗后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2组在治疗后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计数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在治疗后下降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嗜酸性粒细胞复常率高于对照组.治疗组与对照组用药生效时间比较,治疗组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肾散寒法对哮喘急性发作期寒哮证具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姜洪玉;周兆山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参芪十一味颗粒对晚期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及肿瘤免疫逃逸的影响

    目的:观察参芪十一味颗粒对晚期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疗效及肿瘤免疫逃逸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将7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化疗组38例予化疗治疗,治疗组40例在化疗组的基础上加用参芪十一味颗粒治疗,治疗2周期后评价临床疗效,并观察治疗前后外周血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CD44变异体v6(CD44v6)和CD4+CD25+调节性T细胞(CD4+CD25+Tr)的表达水平.结果:2组临床疗效有效率、疾病控制率分别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在症状改善、生活质量改善方面均优于化疗组,毒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化疗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与化疗组比较,治疗组可以降低外周血VEGF、TGF-β1、CD44v6、CD4+CD25+Tr水平,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参芪十一味颗粒治疗晚期原发性NSCLC,可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减轻化疗毒副反应,并能干预晚期原发性NSCLC的免疫逃逸,有助于机体免疫监视的恢复.

    作者:田春桃;韩利艳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并出血4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门诊80例消化性溃疡并出血患者随机分成2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泮托拉唑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自拟三黄清热愈疡汤,4周为1疗程,治疗2疗程.观察止血效果、溃疡愈合情况等.结果:平均止血时间治疗组为(2.32±1.23)天,对照组为(3.23±1.32)天,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7天后止血疗效总有效率对照组为70.0%,治疗组为90.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4周后2组溃疡愈合疗效总有效率对照组为80.0%,治疗组为95.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并出血具有实用、高效、安全的特点.

    作者:高立超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刺络放血配合中药内服法治疗肝胆湿热证带状疱疹神经痛6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刺络放血配合中药内服法治疗肝胆湿热证带状疱疹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刺络放血配合中药内服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维生素B1、B12及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结果:2组治疗后疼痛积分比较,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痊愈率、总有效率为70.00%、95.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45.00%、78.33%,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刺络放血配合中药内服法治疗肝胆湿热证带状疱疹神经痛的疗效优于西药治疗.

    作者:曹世强;于金栋;吕丽柯;张坤;张静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三拗二虫汤治疗感染后咳嗽3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三拗二虫汤治疗感染后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感染后咳嗽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以三拗二虫汤治疗,对照组30例用第一代抗组胺药加美敏伪麻溶液治疗,疗程均为10天.结果: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90.0%,对照组63.3%,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后治疗组咳嗽症状积分较治疗前减少(P<0.01);2组治疗前后积分差值比较,治疗组差值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三拗二虫汤治疗感染后咳嗽疗效良好.

    作者:王士军;顾勇刚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张德英教授论痰之治疗经验介绍

    河北医科大学张德英教授学术上主张以经典著作为起点,以临床实践为源泉.长于痰证的辨证论治,著有《痰证论》,对痰证之病因病机、治疗方药均有所创新.兹简要介绍张教授论治痰证的经验,以飨同道.1 明确提出痰属脾实张教授认为,痰生于脾胃,痰又为邪,邪盛则实,故痰为脾实.然近世多言脾虚,少言脾实,更有谓“脾无实证,肾无实证”者.至于谈到脾、肾无实证之理,诸家大多认为脾藏营,为气血生化之源,为后天之本;肾藏精,为先天之本,为性命之根,精气血为人体之宝,自无“实”之说.其言似乎凿凿有据,但细思便会疑窦丛生,五脏皆“藏精气而不泻”,何以他脏皆有实证,唯脾肾独无?若言精、营为人之宝,则肺所藏之气、肝所藏之血,何者非宝?且五脏缺一,人必不生;五脏偏颇,人必疾病.肝肺既有太过,脾肾何能独见不足?且以天地而言,长夏之时,淫雨霏霏,连绵不休,岂非土之太过?天人合一,以人而言,膏梁美食,食欲旺盛,大腹便便,形体丰腴,乃至肉多而臃,岂非脾之实证?且《灵枢》有言:“脾藏营,营含意,脾气虚则四肢不用,五脏不安;实则腹胀、经溲不利……”《素问·天元纪大论》云:“五行之治,各有太过不及也.”由是观之,张教授认为,五脏皆有虚证,皆有实证.痰在脾胃,是谓邪盛,邪盛则实,故痰浊为脾土之实证.

    作者:谷银强;韩红伟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活络效灵丹配合针刺治疗肩周炎32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活络效灵丹配合针刺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2例,治疗组予活络效灵丹配合针刺治疗,对照组予针刺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75%,对照组为65.63%,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活络效灵丹配合针刺治疗肩周炎效果优于单纯针刺治疗.

    作者:梁希森;黄银兰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冯新送教授从肾虚血瘀治疗骨性关节炎经验介绍

    冯新送是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曾任广州中医药大学校长,主任中医师,从事中医医疗、教学、科研与管理工作近40年.冯教授博览群书,衷中参西,医术精湛,疗效显著,尤其是在中医药治疗骨关节炎方面,造诣颇深.笔者有幸侍诊其左右,现将其从肾虚血瘀治疗骨关节炎经验介绍如下.1病因病机,肾虚是根本,血瘀是关键冯教授认为,骨关节炎属中医学骨痹范畴,病位在筋骨,其本在肾,血瘀是重要的环节.痹证的形成内因是正气不足,外因是风寒湿邪的侵入,内虚外感而成痹.肾藏精、主骨,精血不足,筋骨失养,腠理空虚才易感受风寒湿邪,因此,肾虚是形成痹证的首要条件.《内经》认为,男子六八,女子六七,虚衰之象渐显.并认为,“肝气衰,筋不能动”,“肾脏衰,形体皆极”.《素问·上古天真论》曰:“丈夫……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素问·肾气通天论》云:“肾气乃伤,高骨乃坏.”说明肾虚是自然的生理性衰退,骨骼的退变和肾气衰退密切联系,肾虚可导致筋骨不健,从而使风寒湿邪易于入侵引发本病.因此,肾虚是骨关节炎发病之根本.中年以后,肾精气日渐亏虚,骨关节失其充养,导致关节软骨、周围软组织退变,表现为骨骼脆弱,筋纵弛缓,筋不能束骨利关节,即周围韧带松弛,出现关节的应力平衡紊乱,关节稳定性下降,表现为骨质异常增生,筋挛拘急.

    作者:李钊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距下关节脱位17例临床观察

    距下关节脱位(subtalar joint dislocation,STJD),是指足在外力的作用下,产生距舟关节与距跟关节同时脱位,但胫距关节和跟骰关节保持正常.该损伤一般由高能量的创伤所致,发生率低,仅占全身关节脱位的1%.笔者诊治距下关节脱位患者17例,效果满意,结果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观察病例均为本院患者,共17例,男11例,女6例;年龄17~55岁,平均33.6岁.车祸伤7例,高处坠落伤5例,压砸伤4例,摔伤1例.其中开放性脱位3例,闭合型脱位14例,合并骨折4例.脱位类型:内侧脱位13例,外侧脱位4例.受伤至就诊时间为1~15h,平均4.2h.手法整复12例,手术复位5例.随访时间:3月~6年,平均随访3年7月.

    作者:王剑文;叶勇光;黄柏辉;庾伟中;利云锋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大黄牡丹汤防治嵌顿疝无张力疝修补术术后并发症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大黄牡丹汤防治成人嵌顿疝无张力疝修补术术后并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0例入院手术治疗的成人腹股沟嵌顿疝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采用中药配合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中药方选用大黄牡丹汤加减;对照组单纯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结果:2组术后感染情况及疼痛消失时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大黄牡丹汤能有效降低成人嵌顿疝无张力疝修补术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效果肯定,值得推广.

    作者:王章志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足三里穴位注射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足三里穴位注射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中途脱落1例),对照组采用干扰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通过观察肝功能、HBV-DNA、乙肝两对半定量后进行临床疗效评价,同时观察外周血细胞毒性T细胞(Tc)、抑制性T细胞(Ts)水平改变情况.结果:2组临床疗效总应答率治疗组为83.3%,对照组为69.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结束后12月外周血Tc水平均有所提高,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且2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12月2组均能明显降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Ts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且2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足三里穴位注射联合干扰素提高慢性乙型肝炎疗效,其机制可能因足三里黄芪注射液穴位对慢乙肝Tc、Ts水平的影响.

    作者:黄晶晶;黄鸿娜;主撮常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温肾启膈汤治疗食道术后吻合口炎152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温肾启膈汤治疗食道术后吻合口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152例予温肾启膈汤治疗;对照组148例予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多潘立酮、铝碳酸镁等治疗.结果:2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2组主要症状吞咽困难、泛吐黏液、胸部满闷、胸部灼痛缓解时间分别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血红蛋白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温肾启膈汤治疗脾肾阳虚、痰饮溢胃、胃失通降的食道术后吻合口炎有良好的疗效.

    作者:张红卫;沈祖法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陈晓虎教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经验介绍

    陈晓虎教授是江苏省中医院主任医师,心血管科主任,大内科主任.陈教授从事中医内科临床工作25年,积累了丰富的诊治经验,尤其擅长诊治心脑血管病,独具特色,辨证得当,每获良效.笔者有幸随师研习,聆听教诲,受益良多.兹将陈教授治疗高血压病经验介绍如下.1病因病机陈教授认为,高血压病可归属于眩晕、头痛范畴.其病因主要分内因、外因.内因为精气虚衰,禀赋阳盛阴虚;外因为情志、饮食、劳倦及房劳.病机为脏腑阴阳气血失调,主要为肝肾阴阳平衡失调.病理因素主要为风、火、痰、瘀、虚.病位以肝肾为主,涉及脾、心.辨证分型根据《中医内科学》[1],多以肝阳上亢、痰湿内阻、阴虚阳亢、阴阳两虚4型为主.目前,对于高血压病的中医药治疗,根据阴阳失调学说,一般多重视平肝潜阳,滋补肝肾或阴阳双补,或从病理因素痰、瘀着手,而以化痰、祛瘀治法为主,或从调节气血和津液代谢角度,治以益气活血化瘀、健脾渗湿化痰、平肝活血利水等法.陈教授认为,高血压病的治疗无非调节脏腑气血阴阳的偏盛偏衰以治其本,清除风、火、痰、瘀等病理性致病因素以治标,达阴平阳秘,气行血运,血脉运行循环畅通,血压调和之目的.其中辨证论治是关键.治疗时重视知肝治肝不忘肺肾,治肝用药不忘病因,未病先防注重摄生.

    作者:何云;陈晓虎 刊期: 2011年第11期

新中医杂志

新中医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广州中医药大学 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