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士在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钟美芹;狄承花;孙浩

关键词:
摘要:护士是健康教育的主导力量,护理人员必须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宣传有关疾病的治疗、护理和预防保健知识,达到促进健康、预防疾病、恢复功能的目的.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护士在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护士是健康教育的主导力量,护理人员必须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宣传有关疾病的治疗、护理和预防保健知识,达到促进健康、预防疾病、恢复功能的目的.

    作者:钟美芹;狄承花;孙浩 刊期: 2000年第10期

  • 胃癌及癌前组织中端粒酶RNA与端粒酶活性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胃癌及癌前病变胃粘膜端粒酶RNA与端粒酶活性检测及其意义.方法:选取经病理组织学证实的有粘膜活检标本共150例,包括慢性浅表性胃炎(CSG)32例、肠上皮化生(IM)36例、不典型增生(AH)34例、胃癌(GC)48例,分别采用原位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PCR)、端粒酶重复序列扩增法(TRAP)检测上述胃粘膜端粒酶RNA与端粒酶活性.结果:原位逆转录PCR检测胃粘膜活检标本的端粒酶RNA阳性率为55.3%(83/150),显著高于TRAP法检测端粒酶活性检出率(40.0%、60/150,P<0.05).在不同胃粘膜病变中,IM、AH及GC的端粒酶RNA阳性率分别为47.2%、52.9%、100%,而CSG胃粘膜中未检出端粒酶RNA;IM、AH组端粒酶RNA阳性率亦明显低于GC组(P<0.05).端粒酶RNA主要分布于胃粘膜癌细胞及癌前病变上皮细胞的胞核内.结论:端粒酶RNA与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原位逆转录PCR检测胃粘膜端粒酶RNA对胃粘膜癌变的早期诊断和预测有重要价值,而且可能是较端粒酶活性更灵敏的生物学指标.

    作者:方向明;熊碧芳;陈晓红 刊期: 2000年第10期

  • 经颅多普勒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血流动力学观察

    目的:研究健康人及血栓闭塞性脉管炎(Buerger)患者的足背动脉(DPA)及胫后动脉(PTA)的血流动力学.方法:应用经颅多普勒(TCD)检测20例健康人及18例Buerger患者的足背动脉及胫后动脉的血流参数.结果:Buerger患者的收缩期血流速度明显改变且PI值增高.结论:Buerger病的患肢动脉出现血管痉挛或供血不足甚至完全闭塞.

    作者:魏大萍 刊期: 2000年第10期

  • 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主要死亡原因分析

    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APL)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ANLL)即Ma型.其发病在国内占同期急性白血病(AL)的3.3%-17.4%,占急性粒细胞白血病(AML)的6.5%-37.4%[1].与其他急性白血病相比,有出血倾向严重的特点,易并发急性播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本文作者在进修期间对70例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患者追踪研究,8例患者早期死亡,发病时间至死亡时间为4-12个月,平均为6.5个月,并针对其死因给予分析如下:

    作者:王艳君;张书喜 刊期: 2000年第10期

  • 小儿脑梗塞80例病因分析

    小儿脑梗塞并不少见,由于脑血管造影难度大,过去统称小儿急性偏瘫综合症.近年来,由于CT、MR广泛应用,病因渐被认识.本文结合近年来80例小儿脑梗塞进行分析.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80例中男46例,女34例,年龄:5月-1岁16例,-3岁44例,-6岁10例,-9岁7例,-12岁3例,平均年龄3.6岁.急性起病68例,慢性起病12例.有上感史者26例,肠道感染史者17例,其余无明显前驱症状.1.2症状及体征偏瘫46例(占57.5%),偏身感觉障碍13例(占13.2%),中枢性面瘫21例(占26.2%),动眼神经麻痹12例(占15%),舌下神经麻痹9例(占11.2%),昏迷8例(占13.7%),失语6例(占7.5%),抽风13例(占16.2%),呕吐15例(占18.7%),脑膜刺激征阳性11例(占13.7%),巴氏征阳性48例(占60%).

    作者:王学禹;温兆春;孙文秀 刊期: 2000年第10期

  • Ki-67免疫组化技术在胃粘膜活检中对胃癌诊断的应用

    Ki-67是与增殖性核抗原(PCNA)相似的一种特异性蛋白,PCNA在各种组织中表达文献报道较多,但对Ki-67的研究国内报道较少,现对我院30例胃粘膜活检中胃癌组织的表达情况总结如下:

    作者:赵俊霄;孙兰芬;李志;王昕 刊期: 2000年第10期

  • 一次性输液器在肝包虫病手术中的应用

    1方法取一次性输液器一付,用无菌方法打开,放入手术台,去掉排气针和保护套,用剪刀剪去茂非氏滴管的下端,口径大小与一次性吸引器头内芯口径基本一致,直径约6毫米,吸引器头内芯插入墨非氏滴管内,与上端衔接紧密,然后打开吸引器,穿刺针就可顺利进行穿刺减压,此种方法也可用于需减压的其它手术.

    作者:李荣 刊期: 2000年第10期

  • 内镜下治疗早期大肠癌5例报告

    大肠癌通常采取外科手术治疗,1996年2月至今我们对5例早期大肠癌行内镜下微波治疗3例,高频电治疗2例,观察8个月-4年多无复发,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3例,年龄62-65岁;女2例,25、34各1例;临床表现为大便带血3例,病程均不超过半月,2例因长期腹泻便秘交替,偶有大便带粘液.

    作者:赵炳;何树春;范洪波;马琼珍;宋海英 刊期: 2000年第10期

  • 尿激酶引流抢救高血压全脑室积血的临床体会

    脑室内出血的死亡率很高,特别是高血压全脑室积血,死亡率可高达100%[1].我们应用尿激酶(UK)引流术救治11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男6例,女5例,年龄35-69岁,有高血压病史8-25年.入院时血压18-30/13-18Kpa.意识状态按GCS评分:9-10分3例,6-8分6例,3-5分2例.单侧瞳孔散大2例,双侧瞳孔散大1例,单侧或双侧病理征(+)8例,脑膜刺激征(+)10例.

    作者:胡孝品;张遂 刊期: 2000年第10期

  • 雷尼替丁临床应用进展

    近年来,根据其药理作用,雷尼替丁在临床上的应用也越来越广,现综述如下:1循环系统1.1防治休克并发应激性胃肠出血王立毅等[1]报道,休克患者分甲组48例和乙组46例,两组均按休克常规补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及升压药物等治疗.甲组同时补充雷尼替丁和654-2,均静脉滴注.结果显示:应激性胃肠出血发生率甲组为6.25%,乙组为23.91%,有显著性差异(P<0.05).因胃肠出血死亡者甲组1例(33.3%),乙组6例(54.5%),两组比较P<0.05.

    作者:宋庆臣;宋勇;闫芳 刊期: 2000年第10期

  • 外伤性脾破裂手术探讨

    通过52例外伤性脾破裂手术治疗,探讨不同术式的疗效,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全组52例,男42例,女10例,年龄7-61岁,20-30岁30例,占本组的59%.

    作者:李小宝;刘勇峰;王长印 刊期: 2000年第10期

  • 酒后影响TAT过敏试验判断的探讨

    众所周知,在注射TAT前需作皮肤过敏试验,皮肤试验阴性者,则可注射TAT.工作中我们发现酒后病人皮试阳性率过高,重者还伴有恶心、呕吐,少数病人伴有脉搏细弱及血压下降等类似过敏性休克的表现,醒酒后重做TAT皮试则转为阴性,这给我们的治疗护理及抢救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为此,我们观察了30例酒后外伤TAT皮试患者,结果有24人皮试为阳性.为此,我们建议同行们在酒后外伤病人作TAT皮试时,不可盲目停药或用药,以免延误治疗或抢救失误.

    作者:刘婧义;安秀平 刊期: 2000年第10期

  • 胃食管返流相关性哮喘(附36例分析)

    临床上哮喘伴胃-食管返流(GER)或GER患者发生哮喘者并不少见.本文总结了由胃-食管返流相关性哮喘36例,浅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36例,其中男17例,女19例;年龄12-59岁,平均34.7岁;病程1.5-48年,平均12.6年;就医次数4-15次.

    作者:王健 刊期: 2000年第10期

  • 婴幼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血液系统改变

    目的:为了探讨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血液系统改变及对治疗的反应.方法:对20例23天-30个月的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儿和年龄、性别配对的20例正常儿童,对比其血流有形成分的改变及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MCH)及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结果:未经治疗的CHT患儿可出现轻至中度贫血,以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多见,其次为大细胞性贫血.经甲状腺激素替化治疗后开始贫血可加重,以后逐渐好转,多于3-6个月恢复正常.结论: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易并发贫血;及时、积极治疗甲低的同时应注意各种营养素的供应,尤其造血物质的供应.当轻至中度不明原因贫血,伴生长发育落后和怀疑营养性贫血而治疗效果不佳时应考虑先天性甲状功能减退症的可能性.

    作者:李桂梅;尹洪臣;项扬;陈力军;高飞;蒋莎义 刊期: 2000年第10期

  • 二十一世纪社区卫生管理队伍建设的研究

    分析新时期社区卫生管理队伍的建设对卫生体制改革,走社区卫生健康服务的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性.总结当前社区卫生管理队伍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方法,同时提出社区卫生管理队伍的建设必须要有一支勇于奉献,具有经济管理,组织能力,并有开拓、创新、团结、奉献的管理队伍的整体形象,促进社区卫生的良性发展.

    作者:陈先辉;廖云彪 刊期: 2000年第10期

  • 肺癌化疗300例护理体会

    1临床资料我院自1997年6月至1999年10月共有300例中晚期肺癌接受化疗.其中术后化疗60例,单纯化疗240例,年龄20-76岁,男性204例,女性96例.完全缓解60例,部分缓解97例,总有效率达94%.

    作者:彭敏;丁亚民 刊期: 2000年第10期

  • 酚妥拉明治疗支气管肺炎的护理体会

    1用药期间滴速的观察由于患儿的个体差异,对首次给药病例要注意初次用药的反应,且药物浓度不宜过高,滴速不宜过快.因酚妥拉明虽然疗效显著,但有一定的β受体兴奋作用,可增加心肌收缩力,使心率加快,甚至出现严重的心动过速.患儿因年龄的关系,无主诉能力,护士必须加强巡视,如患儿出现面色苍白、烦躁不安、恶心及心率过快时,应减慢滴速,同时报告医生,以免心动过速增加心肌的耗氧量而加重病情.

    作者:马登英 刊期: 2000年第10期

  • 米索前列醇与催产素合并用于晚期妊娠引产临床分析

    我们采用米索前列醇合并催产素用于晚期妊娠引产,与单用米索前列醇组比较,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观察对象均为1997年7月至1998年7月我们医院住院分娩的妇女.根据Bishop评分标准,以宫颈评分≤6分、无规律宫缩的初产妇为入选条件,除外产科并发症和合并症、臀位、头盆不称(巨大儿、骨盆狭窄)、骨产道异常、人工破膜者;将符合条件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3组:①米索组,②催产素组,③米索前列醇+催产素组.各组年龄、孕周及宫颈成熟度评分比较均无明显差别(P>0.05).

    作者:崔风华;王连春;付效霞 刊期: 2000年第10期

  • 嗜铬细胞瘤手术麻醉的回顾性总结

    目的:回顾性地总结嗜铬细胞瘤手术的麻醉.方法:观察嗜铬细胞瘤手术病人41例,麻醉选择连续硬膜外阻滞加静吸复合全麻26例,静吸复合全身麻醉8例,硬膜外麻醉7例.入室后行心电图、血压、SPO2、CVP监测.结果:嗜铬细胞瘤切除术病人术中管理关键在于肿瘤释放儿茶酚胺引起的血流动力学变化,主要危险期是在麻醉诱导、气管插管、探查剥离肿瘤和肿瘤切除.结论:嗜铬细胞瘤手术的麻醉风险极大,但是如果选择适当的麻醉方法,改善术前准备,加强术中管理,有效的控制血压,可使麻醉手术的死亡率显著下降.

    作者:张燕平;李树人 刊期: 2000年第10期

  • 心律平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临床观察

    近2年来,我们应用心律平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48例,对心律平的用药方法、剂量、疗效及副作用进行了临床观察.

    作者:徐岩;孙艳玲;孙玉环;薛峰 刊期: 2000年第10期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