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建立良好的医护关系,提高为病人服务的质量

梁利

关键词:
摘要:医学是能体现人类互助精神的领域,而医生与护士的精诚合作,建立良好的医护关系既是医护人员医德修养和医德实践的具体体现,也是完成医疗过程,解除病人疾患,促进病人康复的重要保证.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海安县1996-2000年5岁以下儿童意外死亡资料浅析

    为了解海安县5岁以下儿童意外死亡的现状、分布特点、发生原因及相关因素,现将1996-2000年我县5岁以下儿童意外死亡的资料进行分析,旨在为降低我县5岁以下儿童意外死亡的发生率,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作者:韩莉 刊期: 2002年第23期

  • 76例死胎引产临床用药对比分析

    我院自1995年以来采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进行死胎引产,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1995年1月-1999年12月我院收治死胎患者76例,年龄21-40岁,初产妇40例,经产妇36例,停经月份为22-36周,诊断标准为妊娠20周后的胎儿在子宫内死亡[1].

    作者:陈小影 刊期: 2002年第23期

  • 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46例临床分析

    自1998年1月一2002年1月,我们采用体外循环不阻断或不完全阻断升主动脉心脏不停下行心内直视手术46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单建华;门小毛;陈晋礼;刘于威;王保收;孟庆江;侯于龙 刊期: 2002年第23期

  • 先天性胆管囊肿手术治疗的经验及教训

    目的:提高先天性胆管囊肿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80年1月一2000年12月收治的先天性胆管囊肿102例.结果:102例先天性胆管囊肿,部分病人术式不当,造成再次手术痛苦及不良后果.其中29例手术方式不当或错误,共例举有7种类型,再次手术治愈,有2例死亡.结论:从7种不妥或错误术式的教训中,提出先天性胆管囊肿的正确手术方法.

    作者:高志清;赵青川;窦科峰 刊期: 2002年第23期

  • 药物流产不全致大出血31例分析

    1 一般资料从1998年一2001年4月,我院共收治不全流产致出血量>500ml者49例。其中出血前曾口服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者31例。占63.3%,均在个体门诊服药。自然流产不全引起大出血18例,占36.7%。本文只对前31例进行讨论。

    作者:李红;宋晓花 刊期: 2002年第23期

  • 1例妊娠合并重度贫血患者的整体护理

    患者,27岁,入院诊断:妊娠合并重度贫血.宫内孕39+3,胎位右枕前,体温36.5℃,脉搏80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20/80mmHg.双下肢浮肿,自述激动后有心慌、头晕症状.

    作者:贺辉;柳秀清 刊期: 2002年第23期

  • 前庭病变恢复期的姿态描记检查

    目的:为测定前庭病变恢复期姿态描记的各项数据.方法:选择60例前庭病变恢复期病人,行各项姿态描记检查.结果:前庭病变恢复期病人重心动摇类型主要为向心型和左右型,闭眼L/E AREA平均值大小相应年龄组正常值上限,闭眼X方向变位向健侧数据和相应正常值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因此有健侧偏位现象.结论:姿态描记检查对前庭病变恢复期的诊断有一定参考价值.

    作者:汤君彦;刘萍;吴晴伟;孙艺渊 刊期: 2002年第23期

  • 拜新同治疗原发性高血压31例临床观察

    硝苯地平控释片一拜新同是新一代二氢吡啶类拮抗剂,有较好的降压作用.从2000年5月-2000年11月,我们对3l例轻中度高血压病人应用拜新同治疗,并与26例硝苯地平缓释片一圣通平进行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海生;张东旭;那开宪 刊期: 2002年第23期

  • 肾移植术后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治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分析我院1999年1月-2002年3月肾移植术后44例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4例真菌感染中,白色念珠菌16例,克柔念珠菌4例,平滑念珠菌2例,曲霉菌4例,毛霉菌3例,新型隐球菌l例,奴卡氏菌2例,其中14例有细菌、巨细胞病毒混合感染.12例培养阴性.大扶康治愈23例,两性霉素B治愈17例,死亡4例.结论:肺部真菌感染是肾移植术后的严重并发症,死亡率高.早期诊断与治疗可以防止真菌感染的发生.

    作者:周梅生;闵志廉;朱有华;齐隽;姚亚成;高轶 刊期: 2002年第23期

  • 军队聘用制护士继续护理教育的现状与对策

    随着部队医院精简整编力度的深入,军人护士比例在缩小,而合同制护士在医院临床一线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有的科室除护士长外护士均全员聘用,这一职业人群的素质已直接关系到护理整体质量,她们的文化基础、职业素质及专业水平急待提高,而继续护理教育(Continuing NursingEducation简称CNE)是提高护士整体素质的基本保证,本文旨在探讨目前CNE现状及对策.

    作者:庄玉梅;张美丽 刊期: 2002年第23期

  • 辅佐干扰素治疗婴儿肺炎疗效观察

    为了探讨治疗婴儿肺炎的新方法,对74例婴儿肺炎患儿随机分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6例进行疗效比较,治疗组应用(天津华立达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与立陶宛合作生产的安福隆基因工程)a-2blFN,对照组按传统方法进行治疗.

    作者:张建华;郭铭玉;孔祥永 刊期: 2002年第23期

  • 运用护理健康教育程序的探讨

    健康教育是指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的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愿采用有利于健康的行为,降低或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降低发病率、伤残率和致死率,提高生活质量,从而使人们达到佳的健康状态,并对教育效果做出评价.

    作者:吕翠萍 刊期: 2002年第23期

  • 肺栓塞的诊治现状

    肺栓塞(PE)是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发生肺出血或坏死者称为肺梗死.美国每年新发病人数约60万,其中近20%死亡,占死亡原因的第三位,仅次于肿瘤及心肌梗死,目前由于临床上对此病认识不足,医务人员对此病没有足够的警惕,以致临床上的误诊漏诊病例颇多,大部分肺栓塞患者由于得不到正确的诊断及治疗,影响了疾病的预后,特别是基层医院,由于诊断手段滞后,此病误诊率及病死率颇高.

    作者:陈桂香;刘春梅 刊期: 2002年第23期

  • 应用降纤酶的护理体会

    降纤酶是高纯度单组分的蛇毒制剂,使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增多,减少血栓形成的基质,从而阻止血栓形成和抑制血栓增大.另一方面,纤维蛋白原减少,可降低血粘度,抑制血小板及红细胞聚集,从而改善循环,促进侧支循环的形成,增加脑血流量[1].

    作者:吴莉君;冯玉玲 刊期: 2002年第23期

  • 三角针髓内内固定治疗儿童股骨干中上段骨折76例

    我院自1991年以来,应用三角针髓内内固定治疗儿童股骨下中上段骨折76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76例,男54例,女22例,年龄2-10岁,平均65岁.骨折部位:股骨上段48例,中段28例.

    作者:刘小平;王坤正;王婧 刊期: 2002年第23期

  • 中心静脉置管感染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

    我们对2001年至今我科行CVC置管180例病人中16例病人CVC感染的原因进行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16例病人中,男10例,女6例,年龄3-52岁.平均4l岁.其中乳腺癌4例、结肠癌4例、食道癌3例、恶性淋巴瘤3例,肺癌2例.

    作者:董峻桦;古丽娜孜;李星 刊期: 2002年第23期

  • 绝经后单发子宫内膜息肉5例临床分析

    本院自1997年1月-2001年12月共收治经确诊的绝经后单发性子宫内膜息肉患者5例,现就其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探讨其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1 临床资料本院5年间共收治绝经后子宫出血病人284例.年龄53-78岁,其中经确诊的单发性子宫内膜息肉病人5例.

    作者:米志红 刊期: 2002年第23期

  • 颈部皮肤接力扩张移位修复全面颊部瘢痕的研究

    目的:探讨颈部皮肤接力扩张移位修复全面颊部瘢痕.方法:手术分二阶段:第一阶段颈侧部皮肤扩张修复面颊下半部皮肤缺损;第二阶段接力扩张,即在首次扩张的皮肤下埋植扩张器进行第二次扩张.扩张的间隔为2-3个月.结果:1990年12月一2001年12月,临床治疗35例,无l例皮瓣坏死,面部器官无牵拉移位,获得满意效果.结论:颈部皮肤接力扩张修复全面颊瘢痕是一种安全的方法,病人住院时间短,因间隔扩张皮肤的张力小,皮瓣末端无水泡出现,无表皮脱落现象,因此对于全面颊瘢痕主张接力扩张修复.

    作者:杨建申;常明;柳建中;岳海涛 刊期: 2002年第23期

  • 开放性胫骨骨折的手术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各类手术固定方式治疗开放性胫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对1993年以来手术治疗的229例开放性胫骨骨折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钢板固定组55例,单侧外固定支架固定组89例,扩髓的加锁髓内钉固定组42例,不扩髓的加锁髓内钉固定组43例.结果:随访0.5-8年,采用Johner-Wruh评分,总优良率为84.3%,加锁髓内钉治疗优于其它手术内固定,但扩髓与不扩髓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加锁髓内钉治疗开放性胫骨骨折I-IIIA型疗效可靠,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尚宏喜;刘安庆;张开放;任小蓉;刘安;康鹏德 刊期: 2002年第23期

  • 余肺切除术治疗肺癌105例分析

    目的:对余肺切除术治疗肺癌的适应证、外科操作、并发症和术后生存率等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总结了上海市胸科医院1973年6月2001年1月,因肺癌进行余肺切除术的105例患者的资料,其中男88例,女17例.年龄24 73岁;原发性肺癌术后复发93例,转移性肺癌术后复发5例,第二原发性肺癌3例,肺结核术后余肺新生肺癌病灶4例;首次手术与余肿切除术间隔5个月至12年零10个月不等;手术技术:心包内处理血管和先离断主支气管后处理血管有助于手术的安全和彻底,尽量行胸膜内分离以减少出血,用心包、胸膜或肋间肌等活组织包盖支气管残端预防支气管并发症.结果:术后30大内死亡:6人(5.7%),术后发生低血压或休克29人(27.6%),再剖胸止血5人(4.8%),血胸4人(3.8%),并发支气管胸膜瘘6人(5.7%),单纯脓胸2人(1.9%),结核性脓胸1人(O.95%):随访时间2个月一18年,术后1、3、5和10年生存率分别为80.6%、30.2%、25.4%和16.7%;肺癌复发与细胞类型无明确关系,术后生存时间与再次手术时疾病的TNM分期有关,术后生存与再次手术时肿瘤能否彻底切除有着明显的关系.结论:对余肺切除术治疗肺癌应取积极慎重的态度.指征恰当,则疗效满意.肺癌术后复发多与首次手术不彻底有关,而与肺癌细胞类型和术后辅助治疗关系不大.因此凡心肺功能允许,肺癌手术切忌作姑息性切除.术前估计不能彻底切除并有大块肿瘤残留可能者应避免手术.

    作者:施建新;高成新;周允中;孙德魁;黄偶麟;吴松昌;吴怀申;陈文虎;蓝之源 刊期: 2002年第23期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