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洁
1不完全性肠梗阻邢某,女,48岁,2003年10月5日初诊.曾行阑尾切除术6年余.术后2年每年腹痛发作1~2次,痞满,不思饮食,予以灌肠、输液治疗,疼痛可缓解,此次突发腹痛,急诊入院.诊见:腹胀痛拒按,心烦,发热,大便3天未解,舌红、苔黄燥,脉浮紧.腹部X线透视示:中腹有胀气,少量液平.
作者:李玲 刊期: 2005年第08期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出自<伤寒论>,由半夏、厚朴、生姜、甘草、人参组成.具有健脾温运,散滞除满功效.原用于治疗发汗后腹胀满症.笔者用于治疗胃炎、胆囊炎、慢性前列腺炎等具有腹胀满症者,多获良效.介绍如下.
作者:曹生有 刊期: 2005年第08期
裴正学是甘肃省肿瘤医院主任医师、教授,首席专家,著名中西医结合专家.全国首批500名著名老中医之一,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裴教授临床经验丰富,擅长治疗疑难杂症.现撷其治疗眼球后海绵状血管瘤验案介绍如下.
作者:李薇;李象霖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新制如意金黄膏治疗外眼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40例针眼、20例风赤疮痍患者,以新制如意金黄膏(组成:大黄、黄柏、紫草、甘草、天南星、绿茶、新鲜牛胆汁、冰片)外涂患处治疗.结果:总有效率针眼为90%,风赤疮痍为100%.结论:新制如意金黄膏治疗针眼、风赤疮痍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余惠玲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肺炎汤治疗肺炎球菌肺炎(痰热壅肺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1例,口服清热化痰、宣肺止咳的肺炎汤(基本方:生石膏、麻黄、枳实、紫菀、款冬花、厚朴、法半夏、茯苓、桔梗、苦杏仁、黄芩、瓜蒌皮、莱菔子、橘红、甘草)配合清开灵注射液静脉滴注;对照组49例,口服头孢拉定胶囊配合清开灵注射液静脉滴注.2组均以14天为1疗程.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8.04%,对照组为88.76%.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体征消退时间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肺炎汤口服加清开灵注射液治疗肺炎球菌肺炎证属痰热壅肺型疗效显著.
作者:赵仕伟;莫激勤;赵小红 刊期: 2005年第08期
颜德馨教授认为,胸痹主要病机为阳微阴弦,阳气虚衰,气化功能障碍,瘀血痰浊使心之气血运行不畅而发生胸闷、胸痛、心悸等症.自拟益心汤益气化瘀,活血通脉,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多能较快地缓解症状.
作者:严夏;李际强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湿阻证患者免疫调节功能的改变.方法:选择湿阻证患者70例为观察组,以健康人70例为对照组,观察2组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以及CD4/CD8比值)、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红细胞免疫功能[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RBC-C3bRR)、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RBC-I-CR)]、尿木糖排泄率测定及红细胞膜Na+-K+-ATP酶活性等指标的情况.结果:湿阻证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4/CD8比值)、红细胞免疫指标RBC-C3bRR均下降,T淋巴细胞亚群CD8、红细胞免疫指标RBC-ICR、SIL-2R均上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湿阻证患者尿木糖排泄率及红细胞Na+-K+-ATP酶活性均低于对照组(P<0.05).指标间相关性分析:CD4/CD8与SIL-2R呈负相关,与RBC-C3bRR呈正相关(P<0.01,P<0.05);尿木糖排泄率及红细胞Na+-K+-ATP酶活性与RBC-C3bRR呈正相关,与RBC-ICR呈负相关(P<0.01,P<0.05).结论:湿阻证患者免疫调节功能的紊乱与机体营养吸收障碍及能量代谢不足有关.
作者:王斌;严灿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益肾健脾活血法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NS)脾肾两虚型的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采用益肾健脾活血法(处方:黄芪、益母草、山药、玉米须、葫芦瓢、三七、白术、茯苓、海马、巴戟天、砂仁)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激素标准疗程治疗.主要观察近期、远期疗效及治疗前后尿蛋白(PRO)、血白蛋白(Alb)、血胆固醇(TC)、血尿素氮(BUN)、血肌酐(Cr)等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近期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8.3%,对照组为95.0%,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远期疗效:随访1年后,复发率治疗组为10.2%,对照组为44.7%,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各项生化指标均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但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共25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2.5%;治疗组无1例出现不良反应.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益肾健脾活血法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脾肾两虚型疗效显著,且复发率低,无毒副作用.
作者:梁如庆;林开亮;梁德;潘国辉;黄道雄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脊柱定点旋转椅整脊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脊柱定点旋转椅上进行端坐整脊,然后以俯卧理脊手法治疗.疗程为3月,随访6月~5年.结果:临床治愈102例(85%),显效12例(10%),有效6例(5%).结论:运用脊柱定点旋转椅整脊法能使局部炎症吸收,促进血运,并促进腰椎间盘突出物的自然吸收回纳,改善椎间盘对硬膜囊和神经的压迫,从而缓解疼痛和酸痹.
作者:李伟居;王少伟;郑洵;吴明忠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蠲痹汤联合肩关节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7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6例,采用蠲痹汤(处方:羌活、姜黄、防风、桂枝、当归、赤芍、黄芪、党参、杜仲、海风藤、伸筋草、续断、徐长卿、乳香、没药、附子、生姜、大枣、甘草)联合肩关节内注射玻璃钠治疗;对照组41例,采用消炎镇痛药物戴芬胶囊或西乐葆胶囊治疗.结果:治疗后治疗组肩关节前曲、外展、后伸功能均明显改善,并可明显减轻关节疼痛,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也明显提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亦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蠲痹汤联合肩关节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肩周炎,可明显减轻关节疼痛,对肩关节功能恢复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刘刚;李继云;袁忠治;汤晨逢;杨昀焯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笔者临证多年,以自拟半夏陈皮米醋汤(也称苦酒汤)治疗急、慢性咽炎,方法简便易行,疗效满意,介绍如下.方药组成与用法半夏60g,陈皮30g,米醋500ml.用米醋浸泡半夏、陈皮,24小时后即可饮用.
作者:苏保华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笔者自1995~2004年,运用自拟经验方茵陈紫草汤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收到满意疗效,介绍如下.方药组成与用法茵陈20g,土茯苓、紫草、玄参、青天葵、生地黄、牡丹皮、连翘、白及、板蓝根各10g,牛膝15g,大黄3g.每天1剂,水煎服.治疗期间忌食辛辣食物.
作者:谢琼忠 刊期: 2005年第08期
欧阳惠卿教授认为,崩漏病机在于肾虚血瘀,肾虚封藏失职,冲任气血不固,因虚致瘀,虚、瘀生热,热可动血亦可耗血,且经血受热煎熬则瘀结更甚,而形成恶性循环.治疗针对虚、瘀、热病机特点,自创宫血饮(由续断、山茱萸、龙骨、牡蛎、党参、白术、茜根、海螵蛸、蒲黄、三七、马齿苋等组成)治疗.并强调补益清化并施,忌苦寒刚燥、滋腻滞涩;擅用通因通用之反治法,止血而不留瘀;佐以清热凉血,行瘀散结止血;非经期重视调补脾肾以复旧等治法.
作者:李坤寅;王慧颖;黄洁明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痰瘀是肺癌的基本病机,贯穿于整个病程的始终,临床治疗以除痰祛瘀为基本治则,根据肺癌的早中晚期进行辨证施治,以加味苇茎汤为基础方随证加减.同时就肺癌的化、放疗与中医药疗法相结合以及手术后抗转移、防复发的中医药疗法进行探讨.
作者:吴玉生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综述近年来有关乳腺癌术后中医证型研究的文献,分别从术后放、化疗期间及随访期,术后并发、复发转移等几个时期探寻乳腺癌术后中医证型研究思路,发现目前关于乳腺癌术后中医证型研究的不足之处是尚无统一中医辨证和证型量化指标,影响了疗效判定的一致性和有效性.
作者:赖熙雯;陈前军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三七片配合三苯氧胺(TAM)对绝经后乳腺癌患者子宫内膜及血液黏度的影响.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40例,2组患者均服用TAM治疗,治疗组加服三七片.2组治疗前后均检测血纤维蛋白原浓度、红细胞比积,每6月行妇科B超检测子宫内膜厚度.结果:完成治疗情况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诊刮次数较对照组少,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患者均未出现深静脉血栓,均未发现子宫内膜癌.治疗组治疗后红细胞比积、纤维蛋白原浓度均有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且纤维蛋白原浓度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子宫内膜厚度较治疗前无显著增厚,但对照组子宫内膜厚度较治疗前增厚明显(P<0.05).结论:三七片配合TAM治疗能减轻和延缓绝经后乳腺癌患者服用TAM子宫内膜增生,减少子宫内膜病变,降低血液黏稠度,从而减少血栓性疾病的发生.
作者:黄梅;杨海燕;谢丹 刊期: 2005年第08期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是一组因化学、生物、物理因素及不明原因所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的贫血性疾病.临床以血细胞减少,进行性贫血,出血及反复感染为主要表现.
作者:于天启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消渴目病的证候分布特征及主要临床证型.方法:对245例消渴目病患者从证候组合形式、证型分布进行分析归纳.结果:消渴目病证型组合分布频次中以3证组合形式多,占47.35%;气阴两虚、阴虚内热、脾虚湿热、脾虚痰湿、阴阳两虚5证的合并证,占总例数的98.37%.结论:消渴目病证候组合形式复杂多样,而气阴两虚证、阴虚内热证、脾虚湿热证、脾虚痰湿证、阴阳两虚证与各兼夹证的组合证型为消渴目病的主要证型.
作者:易细香;余杨桂;李景恒;詹宇坚;黄仲委;王舜杏;李志英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尿路清治疗解脲支原体(Uu)感染非淋菌性尿道炎(宫颈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9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39例以尿路清(由白花蛇舌草、土茯苓、崩大碗、黄柏、黄芪、旱莲草、地肤子等组成)治疗,B组35例以强力霉素治疗,C组45例以尿路清加强力霉素治疗.结果:总有效率A组为71.8%,B组为48.6%,C组为88.9%,A组与B组、C组与A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C组与B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Uu阴转A组20例(51.3%),B组15例(42.9%),C组33例(73.3%),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C组与A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C组与B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尿路清治疗Uu感染非淋菌性尿道炎(宫颈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陆原;陈达灿;禤国维;李鸣九;范宝剑;赵季文;汪宁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益气祛瘀法治疗创伤致失血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闭合性股骨干骨折术后贫血且辨证为气虚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术后以常规抗感染、止血等处理;治疗组6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加味补中益气汤(由黄芪、党参、丹参、仙鹤草、金银花、大枣、白术、三七、土鳖虫、柴胡、当归、升麻、陈皮、甘草等组成)治疗.主要观察术后第1、4、8、14天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恢复情况.结果:RBC、Hb治疗组术后第4天开始明显升高,对照组术后第8天才有明显升高,分别与术后第1天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术后第4、8天RBC、Hb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或显著性意义(P<0.01,P<0.05),术后14天仅Hb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对于骨科创伤致失血性贫血的患者应用益气化瘀法治疗,对RBC、Hb有明显改善作用,有利于患者的恢复.
作者:李伟强;郭跃明;邹勇根 刊期: 2005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