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中;王继东;吕陟
目的:增强自体骨髓移植(ABMT)后自体移植物抗白血病(GVL)效应,减少ABMT后白血病复发.方法:对接种EL9611红白血病细胞的Balb/c小鼠行同基因骨髓移植(syngeneic 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syn-BMT),随后用含非甲基化CpG基序的寡核苷酸(CpG motif containing oligonucleotides,CpG-ODNs)+GM-CSF和冻融肿瘤疫苗免疫,观察小鼠的生存率及复发率.结果:接种EL9611细胞后未行BMT组全部死亡;syn-BMT后未行免疫治疗组60%复发死亡.经免疫治疗者其生存率及生存时间明显高于未行免疫治疗组,三组比较差异显著(p=0.036),而免疫治疗的二组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531).结论:接种白血病细胞的小鼠syn-BMT后可有GVL效应,CpG-ODNs+GM-CSF可以明显增强这一效应.
作者:陈万红;孙竞;林榕;蒋祖军;易正山 刊期: 2002年第17期
近年来,我急救中心收治3起15例肉毒中毒患者,l例由其它地区转入,其中一半在当地医院误诊、误治,现将患者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李棣华;郭琳 刊期: 2002年第17期
耳源性脑脓肿(otogenic brain abscess)为化脓性中耳乳突炎所并发的脑组织内的局限性化脓性炎症,90.7%并发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约占脑脓肿发病率的80%[1,2],约5%中耳炎术后并发脑脓肿[3].近年来,由于临床诊疗技术的提高、抗菌素的广泛应用,耳源性脑脓肿发病率呈下降趋势,同时也导致脑脓肿的临床表现不典型,以多数颅神经损害的更加少见,易影响临床诊治.现就我科收治的经多家三级甲等医院误诊的耳源性多发性脑脓肿1例报告如下.
作者:曾可斌;陈阳美;邓芬;胡常林 刊期: 2002年第17期
目前在医院临床工作中,住院医师及进修医师承担了一大部分基本的医疗任务,包括检查、诊断及治疗等.显然,如何尽快地提高住院医师及进修医师的诊疗水平以保障广大病员及医院自身利益无疑是医院工作的一个重点,对住院医师及进修医师的继续教育则是达到这个目的重要手段,也是临床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它又有别于对医学生的教育,教学方法、教学侧重点、教学目标均应作出相应调整.
作者:丁洁;沈伟 刊期: 2002年第17期
浴巾大多为人们用来洗澡后擦身保暖,或为婴儿夏天使用的毛巾被.多为纯棉制品,吸水性强,柔软舒适,规格齐全,将它用于烧伤病人床上,收到良好效果.
作者:张花存 刊期: 2002年第17期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行直接介入治疗后不同心功能状态的患者早期血浆纤溶活性的差异,为介入治疗后的抗凝治疗提供参考.方法:以急性心肌梗死发病6h之内成功地进行直接冠状动脉成形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不同时间点采集周围静脉血,采用发色底物法分别测定血浆中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纤溶酶原激活抑制剂(PAI-1)的活性,并计算PAI-1/t-PA活性比值,根据心梗后心功能Killip分级标准,比较Killip Ⅰ级组与Killip Ⅱ-Ⅳ级组t-PA活性、PAI-1活性、PAI-1/t-PA活性比值的差异.结果: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梗后心功能为Killip Ⅰ级者40例,Killip Ⅱ-Ⅳ级者40例,前者较后者血浆t-PA活性高,而PAI-1、PAI/t-PA活性低.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功能不全者纤溶活性降低更明显,可能需要给予更强抗凝治疗措施.
作者:高晓慧;崔志澄;赵燕君;刘晋伟 刊期: 2002年第17期
目的:研究细菌性和结核性脑膜炎多项实验室指标在鉴别诊断中的量化标准,探讨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入院后1个月内死亡的影响因素.方法:对26例细菌性和29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对比研究,比较其临床症状、外周血和脑脊液的实验室检测结果,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核性脑膜炎患者死亡的影响因素.结果:细菌性脑膜炎从临床症状、血中性粒细胞百分数、脑脊液糖含量、脑脊液糖与血糖比值及脑脊液蛋白含量很难与结核性脑膜炎相鉴别.与结核性脑膜炎相比,若周围血白细胞总数>13.0×109/L、脑脊液自细胞总数>500.0×106/L、脑脊液中性粒细胞数>200.0×106/L、脑脊液红细胞数>400.0×106/L应高度凝诊为细菌性脑膜炎,细菌性脑膜炎患者的血糖含量显著高于结核性脑膜炎.与细菌性脑膜炎相比,若患者入院后3周内脑脊液氯化物含量呈进行性下降,应高度疑诊为结核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入院后一个月内死亡与脑脊液糖与血糖比值低于0.23呈正相关.结论:上述指标的量化标准有助于提高细菌性和结核性脑膜炎鉴别诊断的准确性,脑脊液糖与血糖比值降低对临床预后不良的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能够给予早期预测.
作者:贺斌;靳雪梅;赵忠新;周晖 刊期: 2002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DRD)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分析8例DRD患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以及药物治疗效果.结果:8例DRD中,男女发病比例为3:5,儿童期1例,少年期2例,青壮年5例,临床特征多为下肢肌张力异常,僵硬感及晨轻幕重.病理征阳性.服用多巴制剂治疗在1周内均有明显疗效.结论:DRD的临床表现较明显,多巴制剂对其有快速,持续的疗效.早期诊断及治疗、对改善DRD患者的预后是很有必要的.
作者:孔立志 刊期: 2002年第17期
我科于1998年到2000年采用中西医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肛周脓肿患者18例,疗效肯定,作用迅速,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刘国芬 刊期: 2002年第17期
目的:对老年Guillain-Barre综合征的临床表现进行分析,以发现其某些特点.方法:将18例60-76岁的Guillain-Barre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与44例19-59岁成人患者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和结论:老年组发病率低,前驱症状为上呼吸道感染和胃肠道症状,早期表现不典型,脊髓、颅神经易受累,并发症多.脑脊液免疫球蛋白IgG升高显著.控制肺感染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作者:张健 刊期: 2002年第17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重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其患病人数多,病死率高,在我国每年有100万人死于本病,在全球为第四位的致死原因[1,2].老年人由于机体各组织器官的老化、免疫功能下降,更易在原有COPD的基础上导致肺部感染以及其他疾病的急性加重.本文试从循证医学的角度,对我院1999年1月2001年10月住院的老年COPD死亡病例入院早期的各项辅助检查进行总结、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日东 刊期: 2002年第17期
护生实习阶段的心理反应直接影响到护生的实习行为,而临床实习阶段又是学习的重要阶段,其好坏直接影响护生毕业后的工作,所以了解护生实习期间的心理问题,做好实习护生的心理管理,是临床护理工作的一项重要课题.基于上述观点,我们对120名护生在临床实习阶段的心理反应进行了调查,并针对护生的心理问题采取了相应的心理管理措施.
作者:卢世明;王会欣 刊期: 2002年第17期
医院感染的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医院急需解决的公共卫生问题,医护人员被污染所致的交叉感染是引起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在临床工作中,手的清洁消毒经常使用的是六步洗手法(掌心对掌心、掌心十指交叉、掌心对手指、双手互握、指尖对掌心、、洗拇指),正确洗手持续时间应>10-15s,每日洗手频率医师应>30次、护士应>35次.虽然绝大多数医护人员能认识洗手的原则,但能始终坚持正确洗手的较少.因此,在日常工作中为了有效地降低医院感染,减轻患者的损失,医护人员应重视洗手.
作者:王芳;黄春华;曾福珍 刊期: 2002年第17期
目的:探讨适合我国人种特征的女性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诊断标准,为OP的诊断和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出生并生活在上海市区的50-69岁、绝经1年以上的社区女性1412例为研究对象,DEXA测量BMD,问卷结合胸腰椎侧位X摄片调查骨折发生情况,ROC/AUC系统建立骨折的骨量阈值.结果:不同测量部位的OP检出率不尽一致,L2 4和Ward's为OP检出的敏感部位.绝经后0P的发生率随年龄的增加而明显增高,以低于峰值BMD 2.0SD和2.5SD为OP的诊断标准,在55-59岁年龄段,OP的发生率分别达63.0%和53.1%;而到60-65岁则进一步上升为70.3%和60.6%.以L2 4的BMD值来预测骨折危险性的骨量阈值为0.9681g/cm2,相当于低于峰值骨量值-2.5SD,此时敏感度为70.5%,特异度为53.8%,有较好的诊断价值.此外,如果采用WHO推荐的诊断标准,则OP的诊断界限在60-69岁年龄段,与骨折高发的年龄段相一致;而如采用低于峰值骨量2.OSD为OP诊断标准,则0P的诊断界限在50-59岁年龄段,不符合妇女骨衰老的生理特征,且较骨折高发的年龄段提高10年,作为临床及流行病学研究的诊断标准可能造成较大的误诊和人力物力的浪费.结论:进行0P的流行病学筛选及临床诊断时,应选择OP检出率较高的部位即L2 4和Ward's区进行骨密度值的测定.同时,可依据WHO的推荐标准,即低于峰值骨量2.5SD作为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标准是适合我国人群特征的.
作者:朱国英;王洪复;王伟华;翁世芳 刊期: 2002年第17期
产后精神病是产后精神方面疾病的严重情况,经常与精神病药理学相违背,且有为数众多的妇女可能会杀害婴儿.精神病的症状在平均年龄为31岁的病人中,大约在分娩12天后表现出来,在对10个患有产后精神病的妇女进行研究,其症状以每10周发作一次,这些妇女中,有6个已经接受了心理疗法或者服用了安定药物,但却未有相应的疗效,下面将应用雌二醇治疗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赵金荣 刊期: 2002年第17期
要幼儿腹泻,是以大便稀薄,次数增多,或如水样,或完谷不化为特征的儿科常见病,发病年龄以2岁以下婴幼儿为多,发病季节以夏秋两季为常见.婴幼儿腹泻,不仅导致脾胃虚弱,且易伤津耗气,若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缓则导致小儿营养不良,生长发育迟缓,出现疳疾、五迟、五软等病症,急则造成气脱液竭,危及生命,故不可不慎.
作者:李霞;胡英 刊期: 2002年第17期
健康教育已成为护理人员的根本任务,随着疾病复杂多变,健康教育将成为一些疾病的主要治疗方法.经过多年的护理实践,认为健康教育在护理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开展健康教育是我们护士义不容辞的责任,应将健康教育贯穿于病人入院到出院的全过程.
作者:余芳琴;杨蓉蓉 刊期: 2002年第17期
宫颈糜烂是常见的妇科疾病,是宫颈癌的好发因素之一.早期宫颈癌临床表现可为宫颈光滑或轻糜,往往不被重视.本文通过对宫颈糜烂病人经阴道细胞学、阴道镜、病理检查结果说明:CCT配合阴道镜病理检查可早期发现宫颈癌前病变是防止宫颈癌发生的关键.
作者:张虹;愈高志;曹海燕;刘巨英;邓春霞;范淑萍 刊期: 2002年第17期
现今,以病人为中心的新整体护理模式,要求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全身心护理.其中语言就是基本、直接的心理护理部分.语言应用得好能给患者营造一个良好、舒适、有利于身心健康的疗养环境;而且在一定的情况下,可以起到药物所起不到的特殊作用,有利于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配合治疗,从而早日康复.自己在多年临床工作中,深切体会到语言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总结如下.
作者:王连瑞 刊期: 2002年第17期
慢性肾功能衰竭是各种肾脏疾病进行性发展恶化的终结局,主要表现为肾功能减退、代谢产物潴留引起全身各系档统症状: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对于肾衰晚期需进行透析治疗维持生命,常规血液透析将使用肝素抗凝,但对合并出血患者将加重出血,甚至威胁生命.我院于2002年1月13日为1例尿毒症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行无肝素血液透析,效果满意.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张英 刊期: 2002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