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糖尿病肾病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的关系

王松霞;韦涌涛;杨忠思;李武伦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 超敏C反应蛋白
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方法:12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按照尿饭量白蛋白排泄率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微量白蛋白尿组、临床白蛋白尿组,以40例正常人为对照组,测定生化指标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糖尿病肾病各组血清(hs-CRP)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且hs-CRP水平随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的升高而升高.hs-CRP与UAER,TG、Cr呈正相关.结论:hs-CRP水平与糖尿病患者尿蛋白水平显著相关,炎症反应在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中外健康文摘·临床医师版杂志相关文献
  • 缺血性脑卒中的超早期康复治疗

    1资料与方法1.1 临床选择:从2004年8月至2006年12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158例急性脑梗塞患者符合1995年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诊断标准,并经头领CT或磁共振成像确诊的[1]80例初发者发病在24小时以内人院.

    作者:张瑞国;智佳平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中医推拿治疗尺骨骨折合并桡骨小头脱位

    笔者采用对抗牵引,手法整复,复住后以屈肘为主,小夹板固定的办法治疗成人尺骨骨折舍并桡骨小头脱位.自2007牟6月~2D08年6月,手法整复32例,年龄18~54岁,平均年龄42.5岁,右侧24例,左侧8例,男28例,女4例,经过2~6个月的随访,32例患者全部愈合.根据Anderson关节评价标准:优28例、满意4例、不满意0例,优良率达8O%.成人尺骨骨折合并桡骨小头脱位,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操作方便,骨折愈合快,不需要手术治疗,适宜推广应用.

    作者:张洪范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腹腔镜复杂胆囊大部切除术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腹腔镜复杂胆囊大部切除术(LC)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的48例慢性复杂胆囊炎、复杂胆囊结石患者48例,分为2组,治疗组19例患者采用LC治疗,对照组29例患者采用CC治疗.结果:治疗组的平均切口长度、平均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LC手术的病人恢复快,平均住院时间短,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亦军;翟洪涛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肺结核继发细菌性感染76例分析

    肺结核继发细菌感染临床表现轻重程度不同,多为条件致病菌感染,临床上常用的抗菌素多耐药,积极治疗原发病,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抗痛能力,改善营养状态,选择敏感抗菌素,避免长期滥用抗生素及肾上腺皮质激素是治疗肺结核继发细菌性炎症的关键.

    作者:关茂彬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小剂量比索洛尔在治疗老年冠心病所致心功能不全的长期疗效观察

    我们观察了心肌梗塞死后心功能不全患者应用小剂量比索洛尔的临床疗效,并进行了长期随访,现报道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2007年2月~2008年2月间收住我科的老年冠心病所致心功能不全患者,心功ⅡⅢ级(NYHA标准),超声心动图左室射血分数《0、5,除外(1)急性心肌炎(2)持续性室性心

    作者:王静杰;田雅萍;关欣;高岚;王晓梅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恶性肿瘤是真菌在自然界中生态类型的特殊表现

    恶性肿瘤高发地区存在对人类机体的危害因素,分为机体外环境有害因素(生物性因素、物理性因素、化学性因素),机体内环境有害因素(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内分泌失调,精神障碍,个人不良习惯和生活方式等)共同作用到机体某部位.久而久之,就会出现癌前疾病.在癌前疾病处充血,水肿,炎性分泌物堆积,潴留.真菌侵入时,真菌的营养方式为腐生.当真菌从活物组织中取得有机碳时,真菌的营养方式为寄生,机体组织中出现癌前病变.在寄生菌中特化作用有了高度的发展时,癌前病变组织中,寄坐菌出现超寄生生活,进而发展为共生(恶性肿瘤形成).共生(癌症)是病原真菌在机体组织中由奇生、超生生活发展出来的特殊的生物类群.

    作者:陈培堂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66例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治疗中低住直肠癌的方法.方法:132例患者分为TME组与传统手术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等.结果:TME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局部复发、远处转移等疗效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中低住直肠癌无论是行前切除术还是Miles手术都应该遵循TME原则,并应在术中采取适当措施保证疗效.

    作者:金本亮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204例肾上腺皮质疾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

    目的:分析肾上腺皮质疾病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对204例肾上腺皮质疾病的病理检查资料进行综合分析,观察肾上腺皮质疾病的发病变化,肾上腺皮质球状带和束状带增生、腺瘤、腺癌的临床特征.结果:肾上腺皮质球状带、束状带、网状带疾病的例数和构成比分别为106例(51.96%)、97例(47.55%)和1例(0.49%),且腺瘸》增生》腺癌.球状带腺瘤直径小于束状带腺瘤,球状带腺癌直径小于束状带腺癌(P《0.05).球状带腺瘤血浆醛固酮水平高于球状带增生,而血钾水平低于球状带增生;束状带腺瘤与腺癌血皮质醇水平、血钾水平均高于束状带增生,而束状带腺瘤尿皮质醇水平低于束状带增生与腺癌.结论:影像学检查可作为诊断肾上腺皮质疾病的首选,临床症状和体征及内分泌生化检查可提示病变在肾上腺皮质发生的部位,但病变类型和肿瘤性质后要依靠病理形态学检查确定.

    作者:封玉玲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对38例变应性咳嗽的经验性诊断及诊断性治疗体会

    为提高变应性咳嗽(AC)的经验性诊断率,笔者对38例患者采取以阿奇霉素、克咳敏和糖皮质激素联合用药的诊断性治疗方法取得较为满意疗效.值得社区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毛勇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血气分析动脉采血前后的护理

    在救治危重病人的时,呼吸管理是一个重要环节,对呼吸功能的评价,以及由呼吸代谢引起的酸碱平衡情况,主要依赖于血气分析结果.血气分析采血前后诸多因素直接影响检验结果,为了提高血气分析检验结果的可靠性,必须正确操作,以及做好采血前后病人的护理.

    作者:王学莲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接骨续筋丸促进骨折愈合的临床观察

    骨折愈合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较多,中药对骨折愈合是否有促进作用,多年来国内一些学者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1.2.3.4),并取得了一些进展.中药促进骨折愈合的临床研究方面过去由于选择骨折部位和治疗条件的不一致,分组不严格等使一些观察缺乏可比性.不能得出较为准确的结合.我院从1998年1月至2007年8月用中医治疗骨折的方法,对200例肱骨骨折患者进行分组对比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魏超;朱由兵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腔内支架治疗喉气管狭窄并发症及其防治

    喉气管狭窄的治疗依然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师面临的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难题.近年来随着腔内支架,特别是记忆合金支架治疗喉气管狭窄的广泛应用,有关本手术并发症也常有报道.现综合国内外文献报道,就与腔内支架治疗喉气管狭窄相关并发症及其防治措施予以综述.

    作者:曾斌;彭解人;徐志坚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与单纯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心肌梗死的治疗方法,以积累经验,指导治疗工作.方法:选取我院治疗的65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40例)应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照组(25例)单纯应用溶栓治疗.结果:实验组在提高再灌注率及缩短住院时间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效果好,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钟诚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对17000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检验分析

    我院对潍坊市4座大专院校的17000名入学新生进行健康体检,结果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400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增高280例,分析结果如下.

    作者:张曙玉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在B超引导下注射A型肉毒素治疗肌肉痉挛用药剂量研究.

    目的:初步探讨在B超引导下注射A型肉毒素(botulinum toxin type A,BTX-A)治疗脑卒中偏瘫后肱二头肌痉挛中肉毒素的注射用量.方法:选择15例脑卒中偏瘫后肱二头肌痉挛患者,随机分成大小2个注射剂量组:大剂量组9例,每位点注射剂量15IU;小剂量组6例,每位点注射剂量10IU.两组均采取在B超引导下5住点注射技术.采用改良Ashworth评分观察两组疗效,记录各例患者起效时间.结果:两组注射21d后在改良Ashworth评分、药物平均起效时间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使用B超引导下5位点注射技术注射A型肉毒素治疗脑卒中偏瘫后肱二头肌痉挛,每位点注射10IU与注射15IU比较,临床疗效相近.

    作者:刘臻;苏清伦;刘多;孙皓;张喆浩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医院色彩与心理反应

    现代医学飞速发展,医院在以病人为中心理念的前提下,更加注重服务质量及医疗环境的改善.医院的色彩与病人及员工的心理反应更多地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因此建立科学有效的医院色彩空间,利用色彩的力量影响病人并调整医务人员的情绪,从而对病人进行辅助治疗,是当前医院在医疗服务和文化建设方面的重要问题.

    作者:严祥;杨静;雷凯荣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糖尿病肾病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的关系

    目的: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方法:12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按照尿饭量白蛋白排泄率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微量白蛋白尿组、临床白蛋白尿组,以40例正常人为对照组,测定生化指标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糖尿病肾病各组血清(hs-CRP)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且hs-CRP水平随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的升高而升高.hs-CRP与UAER,TG、Cr呈正相关.结论:hs-CRP水平与糖尿病患者尿蛋白水平显著相关,炎症反应在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王松霞;韦涌涛;杨忠思;李武伦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镇痛泵在剖宫产术后应用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镇痛泵在剖宫产术后应用的镇痛效果、不良反应及其护理.方法:对300例剖宫产术后病人,应用镇痛泵150例(设为实验组)和应用传统止痛方法150例(设为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和护理.结果:实验组镇痛效果迭94.67%,自理能力优良,乳汁分泌充足,产后出血发生率0.67%,尿潴留率2%,对照组镇痛效果40.67%,自理能力中等,乳汁分泌中等,产后出血发生率2%,尿潴留发生率0.67%.结论:剖宫产术后应用镇痛泵镇痛效果优于传统止痛剂,母乳喂养率高,产后出血减少,但尿潴留发生率较高.

    作者:杨翠萍;陈少群;梁自芬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18F-FDG显像诊断乳腺癌术后早期复发及转移的临床价值

    目的:通过对乳腺癌患者术后随访中发现CA153水平升高而无明显临床症状及体征,的35例患者所进行的18F-FDG显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18F-FDG显像对乳腺癌术后复发及转移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35例经病理确诊的乳腺癌患者术后(包括术后化疗及放疗)长期随访中发现CA153和/或CEA持续升高(分别》30U/ml和5ng/ml),而相应临床检查无其它依据明确是否肿瘤复发或转移,进行18F-FDG显像.以终病理学检查及临床综合检查以及长期随访结果为依据,评价其对早期复发或转移的临床诊断效能.结果:35例患者中,后诊断为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者有24例.18F-FDG显像诊断效能为:灵敏度91.7%、特异性81.8%、阳性预测值91.7%、阴性预测值81.8%、准确性88.6%.结论:对乳腺癌术后随访中出现较特异的血清肿瘤标记物(CA153)持续升高者进行FDG显像较其它检查方法对诊断早期肿瘤复发或转移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及阳性预测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弘;蒋宁一;刘生;卢献平;梁九根;陈少雄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运动后导致过敏反应一例

    本文结合自身实践对激烈运动后出现的皮肤病进行了深入研究.

    作者:常虹 刊期: 2008年第08期

中外健康文摘·临床医师版杂志

中外健康文摘·临床医师版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外健康文摘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