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永进
通过对84例骨科住院患者的心理分析,我们采取建立良好护患关系,注重与家属亲友病友的联系与沟通、音乐护理、生物反馈放松训练等措施,消除了患者不良心理,达到了保障患者身心健康的终目的.
作者:李国莲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狼疮肾炎是系统性红斑狼疮常见的脏器损害,笔者认为其病症主要分为肝肾阴虚、血热瘀毒及脾肾阳虚、湿阻血瘀两方面,临床根据辨证不同,分别施予滋补肝肾、凉血解毒、活血化瘀和温补脾肾、化气行水、活血通络的治法,并根据兼证不同,加减运用亦有所不同.
作者:罗运勤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将12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低分子肝素、肠溶阿司匹林及抗心绞痛药物,治疗组在此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75mg/d,连续1~3个月.观察两组对心绞痛的疗效,监测出凝血时间并评价其安全性.结果:治疗组能明显减少心绞痛发作频率(P《0.01),改善临床症状,且对出凝血指标影响不大(P》0.05).结论: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心绞痛效果显著而且安全.
作者:岳锦亮;王雪梅 刊期: 2008年第08期
恶性肿瘤高发地区存在对人类机体的危害因素,分为机体外环境有害因素(生物性因素、物理性因素、化学性因素),机体内环境有害因素(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内分泌失调,精神障碍,个人不良习惯和生活方式等)共同作用到机体某部位.久而久之,就会出现癌前疾病.在癌前疾病处充血,水肿,炎性分泌物堆积,潴留.真菌侵入时,真菌的营养方式为腐生.当真菌从活物组织中取得有机碳时,真菌的营养方式为寄生,机体组织中出现癌前病变.在寄生菌中特化作用有了高度的发展时,癌前病变组织中,寄坐菌出现超寄生生活,进而发展为共生(恶性肿瘤形成).共生(癌症)是病原真菌在机体组织中由奇生、超生生活发展出来的特殊的生物类群.
作者:陈培堂 刊期: 2008年第08期
鼻内窥镜手术是目前国内先进的,用于治疗鼻息肉,鼻窦炎,鼻中隔偏曲新的手术方法.手术的特点是从不同角度鼻内窥镜可以彻底清除室内隐蔽部位的病变,从而保护和改善鼻腔,鼻窦的生理功能,我院是耳鼻喉专科,从开展鼻内窥镜手术以来,为迁延性鼻部疾病的病人解除了痛苦,手术的成功离不开术前,术后的精心护理,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刘兴囡 刊期: 2008年第08期
PSS为酸性多糖类药物,它是以藻酸为基础原料用化学方法引入有效基因合成而得,是一种类肝药物,经多年来的临床用,证实PSS是一种疗效较好,安全可靠,不良反应轻,用途广泛的优良药物,但必须合理用药.
作者:候丽娜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总结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治疗中低住直肠癌的方法.方法:132例患者分为TME组与传统手术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等.结果:TME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局部复发、远处转移等疗效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中低住直肠癌无论是行前切除术还是Miles手术都应该遵循TME原则,并应在术中采取适当措施保证疗效.
作者:金本亮 刊期: 2008年第08期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 IE)是围产期新生儿因缺氧引起的脑部病变,主要由宫内窘迫、新生儿缺氧引起.是造成儿童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常见的原因之一.本文就近年来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邱莉;黄俊山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观察自拟芪七愈疡散治疗十二指肠溃疡(DU)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DU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芪七愈疡散和奥美拉唑连服4周,观察其改善主要症状,溃疡愈合方面的反应.结果:在改善主要症状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在溃疡愈合方面治疗组65%,对照组53.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芪七愈疡散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刘炳炎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使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过程中对影响血小板计数准确性的因素.方法:检测住院和门诊3000余例血细胞分析中50余例PLT数量与直方图不符,同时进行了人工显微镜计数法的对比测定.结论:血细胞分析仪的检测准确性取决于很多因素,所有影响电脉冲大小及数目的因素都会对血细胞分析仪生产影响,PLT易凝聚,易破坏的我玫诸多的影响因素,在使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PLT计数误差较大.
作者:赵丽君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观察解毒活血汤治疗乙肝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乙肝后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采用解毒活血汤加护肝治疗,对照组32例采用护肝支持治疗.4用后比较疗效.结果:治疗组在体症、肝功能、B超及临床疗效方面优于对照组,两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解毒活血汤治疗乙肝后肝硬化有明显疗效.
作者:李峰梅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分析我中心入托儿童乙肝表面抗体水平.方法对我中心2006年6月-2007年6月共1040名幼儿园入托儿童进行乙肝表面抗体检查.结果1040名儿童中,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共2人,占0.019%,其中男童1人,女童1人.乙肝表面抗原阴性共1038人,其中乙肝表面抗体阳性为619人,阳性率为59.64%.随着儿童年龄的增加抗体的阳性率呈下降趋势,各年龄组阳性率经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了安全起见,还是应该复种乙肝疫苗,这样才能起到更有效地控制乙肝病毒感染的作用,同时对入托前儿童进行抗一HBs的阳性率筛查极为必要.
作者:郜秋英;裴京明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研究虎杖对急性缺氧性肺动脉高压的血流动力学、纤溶系统及肺功能的作用.方法:观察静脉注射虎杖注射液前后的血液动力学、肺功能及血中纤溶指.标的变化,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用虎杖后,肺动脉压与用药前比较及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下降(P《0.01);心搏指数与对照组比较有所增加(P《0.05);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与用药前比较及与对照组比较有所增加(P《0.05),血浆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的含量(PAI)与用药前比较及与时照组比较有所下降(P《0.05).结论:虎杖可明显降低缺氧引起的肺动脉高压,增加心输出量,增强纤溶系统活性.
作者:王乃利;杨志峰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心肌梗死的治疗方法,以积累经验,指导治疗工作.方法:选取我院治疗的65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40例)应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照组(25例)单纯应用溶栓治疗.结果:实验组在提高再灌注率及缩短住院时间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效果好,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钟诚 刊期: 2008年第08期
骨折愈合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较多,中药对骨折愈合是否有促进作用,多年来国内一些学者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1.2.3.4),并取得了一些进展.中药促进骨折愈合的临床研究方面过去由于选择骨折部位和治疗条件的不一致,分组不严格等使一些观察缺乏可比性.不能得出较为准确的结合.我院从1998年1月至2007年8月用中医治疗骨折的方法,对200例肱骨骨折患者进行分组对比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魏超;朱由兵 刊期: 2008年第08期
上消化道出血是内科常见危急重症,临床上务必做到早期诊断、积极治疗不耽误病情.
作者:张丽颖;王凤霞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诊断疑脑血管疾病患者的价值.方法:对124例疑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诊断,并与DSA、MRI和MRA等进行对照.结果:CTA诊断颅内动脉瘤23例,21例动脉瘤经DSA证实,15例经手术证实.CTA诊断脑血管畸形25例,经DSA证实的3例血管畸形形与CTA结果一致,CTA诊断4例AVM和5例海绵状血管瘤与手术所见基本一致;CTA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疾病19例,均经MRI和MRA证实.结论:16层螺旋CTA对颅内动脉瘤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对脑血管畸形、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诊断有一定作用,但尚需进一步研究.
作者:费红英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分析4种不同食源性致病菌的PCR快速检测.方法:以沙门氏菌的侵袭蛋白基因(invA)、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的溶血素基因O(Hly)、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热核酸酶基因(nuc)和福氏志贺氏菌的侵袭性质粒抗原基因(ipaH)作为目的基因,分别设计一对引物,优化各种工作条件,建立一种多重PCR诊断方法.结果:所选引物具有很强的特异性,灵敏度可以达到104拷贝标准质粒.结论:该检测方法简单、快速、准确、灵敏度高,可广泛应用于食品卫生检测和临床检验等领域.
作者:余朝富;梁婷;李武;鲜社章 刊期: 2008年第08期
上消化道出血来势凶猛,病人常因大量出血而产生紧张、恐惧、焦虑、悲观失望等心理,加上许多病人对病情缺乏认识与了解,很容易产生一些不利于治疗的因素.所以及时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使病人及家属了解一些基本知识,对疾病的治疗和康复均有很大帮助.
作者:温丽军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笔者采用对抗牵引,手法整复,复住后以屈肘为主,小夹板固定的办法治疗成人尺骨骨折舍并桡骨小头脱位.自2007牟6月~2D08年6月,手法整复32例,年龄18~54岁,平均年龄42.5岁,右侧24例,左侧8例,男28例,女4例,经过2~6个月的随访,32例患者全部愈合.根据Anderson关节评价标准:优28例、满意4例、不满意0例,优良率达8O%.成人尺骨骨折合并桡骨小头脱位,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操作方便,骨折愈合快,不需要手术治疗,适宜推广应用.
作者:张洪范 刊期: 2008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