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基于细胞自噬探讨清血消脂片含药血清对脂肪细胞炎症模型的干预作用

张蕾;贾丽超;解欣然;康群甫;刘卫红

关键词:细胞自噬, 清血消脂片, 含药血清, 前脂肪细胞, 炎症模型, 细胞炎症因子, 表达水平, 异丁基, 炎症干预作用, 酸诱导, 甲基, 黄嘌呤, 自噬活性, 诱导细胞, 游离脂肪, 因子表达, 抑制炎症, 免疫荧光, 调节作用, 地塞米松
摘要:目的:探讨中药清血消脂片含药血清(QXXZ)对游离脂肪酸诱导的3T3-L1前脂肪细胞炎症干预作用。方法:采用3-异丁基-1-甲基黄嘌呤异丁基-3-甲基黄嘌呤、地塞米松和胰岛素诱导3 T3-L1前脂肪细胞的分化。用油酸诱导细胞代谢性炎症;采用CBA法和RT-PCR法分别观察QXXZ对细胞炎症因子和NF-κB mRNA的影响;用3-甲基腺嘌呤(3-MA)抑制细胞自噬,免疫荧光观察药物对炎症的调节作用。结果:与同浓度的正常血清比较, QXXZ组IL-6、 MCP-1及NF-κB 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5);加入3-MA抑制细胞自噬后,IL-6 mRNA的表达水平比阻断自噬前明显上升(P<0.01),而QXXZ依然能降低其IL-6 mRNA及NF-κB mRNA表达( P<0.05)。结论:清血消脂片可明显降低3T3-L1前脂肪细胞炎症模型炎症因子的表达;抑制自噬活性促进了细胞炎症因子表达,而QXXZ仍可通过调节NF-κB mRNA表达水平来抑制炎症。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相关文献
  • 胰岛胰岛素信号通路障碍在AT1-AA阳性孕鼠后代胰岛素抵抗中作用

    目的:血管紧张素II1型受体自身抗体( AT1-AA)阳性孕鼠后代40周存在胰岛素抵抗( IR),机制不明。本研究将探讨AT1-AA阳性孕鼠后代胰岛改变致IR的具体机制。方法:建立AT1-AA阳性孕鼠模型,于后代胎18 d及出生后18周、48周检测后代空腹血糖(FBG)及胰岛素(Fins);观察胰岛结构改变;检测胰岛胰岛素信号通路蛋白改变。结果:(1)AT1-AA阳性孕鼠AT1-AA滴度、血压增高(P<0.05)。(2)18周及48周FBG、Fins较对照高,IR指数提示AT1-AA阳性组存在IR(P<0.05)。(3)18周及48周AT1-AA阳性后代胰岛排列紊乱。(4) AT1-AA阳性后代孕晚期胰岛胰岛素受体表达较对照组增加,但青年期表达减少( P<0.05)。结论:AT1-AA可使孕鼠后代在青年期发生胰岛胰岛素信号通路障碍是胰岛素抵抗的机制之一。

    作者:卫明明;张苏丽;雷敬辉;刘慧荣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TRPV4在M3受体介导的唾液分泌中的作用及机制

    目的:TRPV4( 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vanilloid subtype 4)是配体门控非选择阳离子通道,在肺泡和肾小管上皮中参与对渗透压的调节,但其在下颌下腺的生理功能尚不清楚。本研究旨在探讨TRPV4在M3R介导的唾液分泌中的作用。方法:离体小鼠下颌下腺灌流研究TRPV4抑制后对卡巴胆碱所诱导分泌的影响;Fura-2AM法测定TRPV4抑制后细胞内钙信号变化;在体唾液收集观察TRPV4抑制后对匹罗卡品诱导腺体分泌的影响。免疫荧光研究TRPV4抑制后水通道蛋白5(aquaporin 5, AQP5)在细胞内的位置变化。结果:离体灌流结果显示,TRPV4抑制剂RN1734和HC067047会抑制卡巴胆碱所诱导的腺体分泌。在腺泡细胞上,TRPV4抑制剂也可以明显地抑制卡巴胆碱所诱导的细胞内钙离子[ Ca2+] i 升高。 TRPV4抑制剂均可以抑制匹罗卡品诱导的腺体分泌。结论:TRPV4在M3 R介导的唾液分泌中不可或缺,其发挥作用的方式是通过介导细胞外钙离子进入细胞,影响细胞内的钙信号及下游AQP5细胞内定位。

    作者:张艳;张菁;丛馨;吴立玲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15-脂氧合酶在缺氧诱导的肺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活性改变中的作用

    15-脂氧合酶(15-LO)是参与肺动脉高压发病的重要因子。然而,15-LO在肺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及作用却不清楚。本研究将探讨15-LO对外膜成纤维细胞活性的调节作用。大鼠低氧培养7 d,或给予15-LO抑制剂NDGA处理。通过WST-1、细胞划痕、流式细胞术及蛋白印迹等检测成纤维细胞增殖、表型、迁移及周期改变。结果显示缺氧刺激15-LO表达, NDGA减轻缺氧大鼠外膜重构。缺氧激活JNK通路,阻断15-LO或JNK抑制成纤维细胞活性改变。应用干扰RNA沉默MMP-2和p27 Kip1的表达后,15-LO诱导的成纤维细胞变化被抑制。阻断JNK或敲除Elk-1抑制缺氧诱导的15-LO表达。 Lucif-erase及ChIP分析揭示15-LO启动子与Elk-1存在结合位点,缺氧促进Elk-1与15-LO结合。上述结果表明:缺氧刺激JNK依赖的Elk-1促进15-LO表达,15-LO调节MMP-2及p27Kip1,促进成纤维细胞增殖、迁移、细胞周期等改变,从而介导血管外膜重构和肺动脉高压的发生。

    作者:张莉;陈明刚;王晓燕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KCNE2表达下调通过靶向激活calcineurin-NFAT信号通路

    KCNE2是电压依赖性离子通道的辅助β亚基,在维持心电稳定性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有研究发现,KCNE2基因敲除小鼠发生心肌肥大、纤维化和收缩力减弱。我们以往的研究发现,KCNE2具有双向调节ICa,L的作用,通过RNAi降低心肌细胞KCNE2表达时,ICa,L明显增大。而我们近研究发现,在主动脉缩窄技术引起的心肌肥大小鼠模型和PE 诱导的乳鼠心肌细胞肥大模型中,KCNE2表达下调。通过RNAi降低培养乳鼠心肌细胞KCNE2表达,我们发现心肌肥大标志物心钠素( ANP)的水平显著增加。应用激光共聚焦显微技术,我们发现降低培养乳鼠心肌细胞KCNE2表达,静息期细胞内钙浓度和收缩期钙瞬变显著增大, calcineurin活性增高, NFAT活化并入核增多。给予calcineurin抑制剂FK506,可显著抑制KCNE2低表达引起的calcineurin-NFAT信号通路激活。用重组腺病毒载体使KCNE2在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过表达,可以逆转PE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这一发现揭示了心肌肥大发生的新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靶标。

    作者:刘文娟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Omega-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目的:探讨omega-3多不饱和脂肪酸(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 PUFA)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采用低密度脂蛋白受体敲除(Ldlr-/-)小鼠喂养西方饮食(western diet, WD)6周诱导动脉粥样硬化,并在饮食中添加或不添加3%omega-3 PUFA进行干预。使用液相质谱联用检测血浆中PUFA及其代谢产物浓度。油红O染色分析测定动脉树斑块面积及主动脉根部斑块脂质含量,HE染色分析主动脉根部斑块大小,天狼星红染色分析主动脉根部斑块胶原纤维含量,免疫荧光检测主动脉根部斑块巨噬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含量。结果:(1)与WD组相比,omega-3组小鼠动脉树斑块面积比例显著降低。(2)Omega-3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主动脉根部斑块面积、脂质含量和巨噬细胞含量显著降低;同时胶原纤维和平滑肌细胞含量显著上升,斑块不稳定指数下降(P<0.05)。(3)Omega-3处理组血清中omega-3 PUFA显著增加,分析代谢产物发现EEQ和18-HEPE水平显著增加。结论:Omega-3处理减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增加斑块稳定性,其机制可能与其代谢产物水平变化相关。

    作者:刘亚晋;李丹;张栩;艾玎;朱毅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ICU内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目的:了解中国9个中心城市10家教学医院ICU内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MRSA)的耐药性、同源性及分子流行病学特点。方法:收集鉴定出2010年10月至2011年12月间全国10家ICU内的MRSA菌株149株。检测其对18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利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技术进行同源性分析,并应用多位点序列分析(MLST)技术进一步进行序列型(ST)分型。结果:药敏试验结果显示万古霉素及利奈唑胺仍对MRSA敏感,氯霉素、利福平、复方新诺明及庆大霉素对MRSA的敏感性相对较高,而其它药物对MRSA的敏感性均较低;PFGE主要型别为J、C、G、F四型( J、C、G集中在北方地区,F集中在南方地区);全国MLST分型以ST-239为主,东北亚地区ST-5占比较高。结论:目前ICU内可选的对MRSA敏感的抗菌药物种类已经十分有限;ICU内MRSA的区域性同源性较高,可能存在同源性播散性感染,需要继续加强监测并采取有效的院感控制措施避免MRSA同源暴发流行。

    作者:秦永新;李青栋;万献尧;毕丽岩;王晶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激活TRPV1上调UCP2改善血管内皮线粒体功能即拮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目的:动脉粥样硬化是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主要病因。线粒体活性氧( ROS )导致的内皮功能损伤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发病机制之一。解偶联蛋白2(UCP2)具有改善线粒体功能障碍导致的血管内皮氧化应激的作用。辣椒素激活TRPV1上调UCP2可以改善代谢相关的血管功能损害。但其是否能通过改善内皮细胞线粒体功能,拮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还不清楚。方法:ApoE-/-、TRPV1-/-/ApoE-/-和UCP2-/-/ApoE-/-小鼠给予普食、高脂和高脂加辣椒素饮食。观察小鼠生存情况,干预结束后检测冠状动脉功能和形态,分析内皮细胞线粒体呼吸功能,测定PKA、UCP2和eNOS等蛋白的表达。结果:(1)膳食辣椒素减少高脂饮食介导的 ApoE-/-小鼠血管内膜 ROS 的生成,改善血管功能和预后, TRPV1-/-/ApoE-/-和 UCP2-/-/ApoE-/-小鼠无效。(2)辣椒素激活TRPV1促进PKA磷酸化并上调UCP2表达。(3)激活内皮细胞TRPV1显著改善线粒体呼吸功能,减少线粒体ROS生成并与PKA/UCP2通路相关。结论:(1)膳食辣椒素激活内皮细胞TRPV1上调UCP2表达,通过改善线粒体呼吸功能减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2)血管内皮TRPV1可以作为干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内皮线粒体功能的靶点。

    作者:熊诗强;马丽群;王沛坚;高鹏;黎黎;杨涛;路宗师;崔元廷;刘道燕;祝之明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CD38缺失通过Sirt1/PPARγ信号通路抑制脂肪细胞分化

    目的:我们的前期结果表明,CD38缺失可显著抵抗高脂饮食诱导的小鼠肥胖,本文旨在探讨CD38在脂肪细胞分化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制备野生型及CD38基因敲除的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 MEF),诱导MEF向脂肪细胞分化,油红O染色检测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脂质堆积的情况,同时采用real-time PCR检测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 PPARγ)和脂肪细胞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aP2) mRNA水平表达,Western blot检测PPARγ、Sirt1以及脂质合成相关蛋白SREBP1、FASN的表达水平。结果:3T3-L1、野生型MEF及C3H10T1/2细胞分化过程中CD38的表达随分化显著升高。 CD38缺失的MEF细胞分化后脂滴明显少于WT,PPARγ及aP2表达显著下调,脂质相关蛋白SREBP1和FASN的表达也显著下调,而Sirt1表达升高。在对野生型及CD38缺失小鼠的MEF诱导分化脂肪细胞时给予Sirt1抑制剂尼克酰胺,与野生型相比CD38缺失鼠MEF细胞PPARγ及aP2的表达明显抑制。高脂饮食喂养发现,CD38缺失小鼠脂肪含量明显少于野生型小鼠,同时分化相关基因的表达也显著下调。经Sirt1抑制剂尼克酰胺处理8 d后,3T3-L1前脂肪细胞中PPARγ、aP2和FASN的mRNA水平均上调,Sirt1激动剂白藜芦醇则可下调以上基因的表达。结论:CD38缺失主要通过Sirt1/PPARγ信号通路抑制脂肪细胞分化。

    作者:汪玲芳;苗连杰;汪小女;邓立彬;金万洙;王小磊;邓柯玉;辛洪波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调控USP8基因抑制神经炎症

    目的:探讨调控泛素特异性修饰酶8(USP8)的表达对小胶质细胞活化的影响。方法:采用脂多糖(LPS)诱导BV2小鼠小胶质细胞为活化的细胞模型,分别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构建pGCMV/IRES/EGFP-USP8载体研究上调USP8基因和RNA干扰技术研究干扰USP8基因对LPS诱导BV2小胶质细胞一氧化氮( NO)和前列腺素E2( PGE2)的含量、一氧化氮合酶( iNOS)和环氧合酶2(COX-2)的表达以及核因子抑制蛋白(IκBα)降解的影响。结果:高表达USP 8可明显抑制LPS刺激BV2小胶质细胞NO和PGE2的释放,可明显减少LPS刺激BV2小胶质细胞iNOS和COX-2表达以及IκBα蛋白的降解。高表达USP8可减少炎症因子的释放。 USP8 siRNA可明显增加LPS刺激BV2小胶质细胞NO和PGE2的释放,可明显增加LPS刺激BV2小胶质细胞iNOS和COX-2表达以及IκBα蛋白的降解。结论:USP8的高活性可调节促炎症细胞因子的释放,进而抑制小胶质细胞的激活,抑制神经炎症和减轻炎症反应。

    作者:朱丽红;赵佳仪;蓝欣;袁羽;陆大祥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载白细胞介素-10Ⅰ型腺相关病毒感染大脑动脉保护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神经元

    目的:脑卒中发生后5年内卒中再发率较高,寻找再卒中发生的神经保护措施意义重大。抗炎因子IL-10在脑卒中发生中发挥重要的神经保护作用。预先将载IL-10的腺相关病毒( rAAV1-IL-10)感染脑动脉,研究其在脑卒中发生时的神经保护作用及机制,探讨脑卒中血管介入治疗时,在卒中易感血管中给予保护性基因预防再卒中发生的可行性。方法和结果:经颈动脉插管将rAAV1-IL-10或对照病毒注入大鼠脑动脉内,3周后在病毒注射同侧建立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 MCAO),阻塞45 min后恢复脑血流再灌注。血流再灌注后24 h进行神经损伤评分并处死大鼠。原位杂交显示病毒成功感染脑动脉,rAAV1-IL-10显著降低脑缺血/再灌注引起的神经损伤评分,缩小梗死体积,降低损伤神经细胞比例。 IL-10降低脑梗死边缘区TNF-α的mRNA水平和血液中TNF-α蛋白水平,同时促进梗死边缘区HO-1的mRNA和蛋白表达。结论:脑动脉内预先感染rAAV1-IL-10能保护脑卒中的神经元,在卒中易感的脑血管中预防性给予保护性基因治疗策略具有可行性。

    作者:梁秋娟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经claudin-4调控颌下腺分泌的机制研究

    目的:紧密连接是调控颌下腺分泌的重要途径,但其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探讨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 AMPK)经紧密连接分子claudin-4调控颌下腺分泌的作用机制。方法:选用AMPK激动剂AICAR刺激SMG-C6细胞,检测跨上皮电阻( TER)的改变,Western blot检测相关信号分子表达的改变,免疫共沉淀检测claudin-4分子的磷酸化,免疫荧光观察claudin-4分子的分布。结果:用AICAR刺激SMG-C6细胞显著降低TER值,提示AMPK激活增加了SMG-C6细胞旁细胞通透性。 AICAR特异性诱导claudin-4分子从细胞膜向细胞浆转位。 AICAR刺激显著增强了SMG-C6细胞ERK磷酸化,使用ERK1/2抑制剂U0126和ERK1/2 siRNA后抑制了AICAR对TER的影响。免疫共沉淀结果显示AICAR激活claudin-4丝氨酸199位点的磷酸化并且增加了claudin-4和occludin之间的相互作用。结论:AMPK激活后通过调节claudin-4分子的磷酸化及分布增加了SMG-C6细胞紧密连接的通透性,促进颌下腺的分泌,该作用可能通过ERK信号通路。

    作者:向若兰;梅梅;丛馨;李静;丁冲;吴立玲;俞光岩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A型肉毒素重链对Neuro-2 a细胞的促神经突起再生作用

    目的:观察A型肉毒素重链( botulinum neurotoxin serotype A heavy chain, BoNT/A HC)对Neuro-2的促神经再生作用。方法:(1)在细胞培养液中加入不同浓度的BoNT/A HC,于3个时点收集细胞做免疫荧光检测轴突长度和有突起细胞的百分比。(2)在培养液中加入同一浓度的BoNT/A HC,分别作用不同时间收集细胞,通过免疫荧光检测平均吸光度对磷酸化ERK1/2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BoNT/A HC作用3个时点后轴突长度及有突起细胞百分比与对照组相比,低浓度效果不显著,其余浓度皆显著增高( P<0.05);BoNT/A Hc组平均吸光度与对照组比较,10 min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余时点均有意义( P<0.05)。结论:一定剂量的BoNT/A HC不仅可以促进神经细胞轴突增长,还可以促进细胞长出突起,并使再生信号蛋白磷酸化ERK1/2的表达增加,表明A型肉毒素重链对Neuro-2细胞的促神经突起再生作用可能与ERK1/2的磷酸化有关。

    作者:高美玲;李夏青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Nox2来源的活性氧促进小鼠诱导性多能干细胞向动脉内皮细胞分化

    目的:活性氧( ROS)调节诱导性多能干细胞( iPSCs)向内皮细胞分化的分子机制还不清楚。本研究旨在探讨NADPH氧化酶2(Nox2)来源的ROS在iPSCs向内皮细胞分化中的作用和分子机制。方法和结果:我们利用野生型和Nox2基因缺失型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诱导生成小鼠iPSCs,发现Nox2基因缺失的小鼠iPSCs分化的血管内皮细胞( Nox2-/-miPSC-ECs)中, ;ROS水平、VEGF表达、内皮和动脉内皮细胞标志物以及Notch信号通路分子的表达均明显下调,且这种下调能被Nox2或Notch1过表达所逆转。外源性低浓度的H2 O2或过表达Nox2激活Notch信号通路,促进动脉内皮细胞标志物的表达,这种作用可被ROS抑制剂或抑制Notch1表达所阻断。 Nox2基因缺失导致iPSCs分化的内皮细胞存活、增殖、迁移及管腔形成能力下降。将Nox2-/-miPSC-ECs移植到小鼠缺血下肢肌肉中,缺血肢的毛细血管和小动脉密度明显低于对照ECs组, VEGF和Notch1表达下降。结论:Nox2产生的ROS通过激活Notch信号通路促进iPSCs向动脉内皮细胞分化。

    作者:魏香香;康雪玲;蒋丽;牛琮;王新红;陈思锋;孟丹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小G蛋白RhoB在低氧激活巨噬细胞及功能调节中的作用

    目的:已知低氧可以激活巨噬细胞,进而参与低氧导致的炎症反应。 RhoB是小G蛋白Rho家族的成员,其表达能被基因毒应激等诱导,但是RhoB是否参与低氧诱导的炎症反应还不清楚。本研究探讨了低氧对巨噬细胞RhoB表达的影响及在炎症反应中可能的作用。方法: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方法研究基因的表达;用ELISA法检测促炎细胞因子的分泌;用Boyden小室检测细胞的迁移;用报告基因的方法检测NF-κB的活性。结果:低氧可在原代培养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和RAW264.7巨噬细胞中上调RhoB的表达。低氧诱导因子1(HIF-1)和激活的JNK和ERK与低氧上调RhoB有关。干扰RhoB的表达可以明显抑制低氧时RAW264.7细胞NF-κB的转录活性和促炎细胞因子IL-1、IL-6和TNF-α的产生,并可抑制细胞黏附和增加细胞迁移,表明低氧上调RhoB参与了低氧增加巨噬细胞促炎细胞因子的生成,促进其黏附和抑制其迁移的作用。结论:Rho-NF-κB通路在低氧激活巨噬细胞及低氧诱导的炎症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黄高翔;张明焯;王燕;苏杰;卢建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在卓越医师培养中构建“行动导向”教学体系

    “行动导向”教学是通过行为引导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其创新思维,形成关键能力。以“行动导向”教学为中心构建卓越医师教学体系,就是时刻将学生作为主体,更新教师观念,实现教学重心转移;模拟职业情景,强化医学生医德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就是“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自然转化;将教学内容和方法案例化、项目化、角色化,就是培养医学生关爱病人、尊重生命的职业操守和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以“行动导向”教学为中心构建教学体系,全面改革卓越医师培养计划和方案,能够使卓越医师的培养有理可循、有据可依。具体措施:(1)应用“行动导向”思维,构建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2)优化培养方案计划,推进医学理论课程整合建设;(3)推进教学方法改革,培养自主和终身学习;(4)能力完善考核评价体系,注重综合能力素质培养。

    作者:梁衍锋;张东东;宋汉君;王淑秋;马小茹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A类清道夫受体在肥胖相关性高血压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目的:本实验旨在研究A类清道夫受体( SR-A)在肥胖相关性高血压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与结果:我们分别建立了SR-A缺失的自发性肥胖小鼠模型( SR-A-/-ob/ob)和饮食诱导的肥胖小鼠模型。检测结果显示,无论是自发性肥胖还是饮食诱导的肥胖小鼠,当SR-A表达缺失以后,其血压明显高于对照组小鼠。此外,血管舒张功能检测显示,乙酰胆碱( ACh)介导的内皮舒张收缩功能明显受损。进一步,real-time PCR的结果显示SR-A表达缺失的肥胖小鼠其血管周围脂肪组织( PVAT)中巨噬细胞浸润明显更加,炎症因子分泌增加,血浆ELISA检测得到同样的结果。此外,我们还检测发现SR-A表达缺失的肥胖小鼠其PVAT分泌VEGF-B明显增加,而VEGF-B可以加重脂肪酸造成的内皮细胞功能受损。结论:总而言之, ;SR-A可以保护肥胖相关性高血压的形成与发展,这一作用可以为临床防治相关疾病提供新的靶点。

    作者:主流;朱旭冬;陈琪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TRB3通过GSK-3β信号通路参与AGEs诱导胰岛细胞凋亡

    目的:探讨TRB3在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 AGEs)诱导β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及其与GSK-3β通路相关的分子机制。方法:首先检测糖尿病大鼠模型发病不同阶段体内AGEs水平、胰岛β细胞TRB3表达情况与β细胞凋亡的关系。细胞水平上,检测AGEs处理后大鼠胰岛β细胞系INS-1细胞TRB3表达水平与细胞凋亡的关系以及沉默或过表达TRB3对AGEs诱导INS-1细胞凋亡的影响,体内和体外的凋亡检测均采用TUNEL染色法。通过分子机制研究探讨AGEs以及TRB3对GSK-3β通路的影响。结果:随着AGEs水平的增加糖尿病大鼠胰岛β细胞TRB3表达水平增高,体外应用AGEs刺激INS-1细胞其TRB3表达水平也相应增高,而干扰或过表达TRB3后可以减弱或增强AGEs诱导的INS-1细胞凋亡。 AGEs诱导TRB3表达的同时GSK-3β活化并加重了INS-1细胞的凋亡,而抑制GSK-3β通路后明显减弱这种效应并保护AGEs导致的凋亡β细胞。结论:TRB3通过激活GSK-3β通路参与AGEs诱导的β细胞凋亡。

    作者:王猛;方妮;张文健;许世清;王在;刘虹麟;房青;彭亮;娄晋宁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小鼠Omi/HtrA2基因启动子萤光素酶报告载体的构建及转录活性分析

    目的:通过构建小鼠Omi/HtrA2基因启动子萤光素酶报告载体并进行转录活性分析,深入研究小鼠Omi/HtrA2转录调控发生的机制。方法:本实验构建覆盖小鼠Omi/HtrA2基因5’侧翼区(-1205 bp~+93 bp)区域的一系列启动子萤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将其转染至小鼠成纤维细胞NIH3T3、大鼠心肌细胞H9c2和人胚肾细胞HEK293,并进行萤光素酶活性检测。结果:小鼠Omi/HtrA2启动子在-1205 bp~-838 bp和-146 bp~+93 bp区域活性高,生物信息学分析这些启动子区域可能存在HSF1、SP1、AP、p53等转录因子结合位点。结论:初步证实-1205 bp~-838 bp和-146 bp~+93 bp区域为CFL2启动子的活性区域。

    作者:刘丹;武烨;刘鑫;刘慧荣 刊期: 2015年第10期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病理生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