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银杏叶提取物对阿尔茨海默病的预防与治疗作用及其机制

曾宽;黄芳;包建;李梦珠;王小川

关键词:银杏叶提取物, 阿尔茨海默病, 预防和治疗, 过度磷酸化, 大鼠海马, 表达模型, 学习记忆障碍, 水迷宫, 甲基化, 高半胱氨酸, 静脉注射, 治疗作用, 生理盐水, 皮质, 检测, 治疗组, 潜伏期, 对照组, 实验, 活性
摘要: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 GBE)对阿尔茨海默病( AD)的预防与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大鼠尾静脉注射高半胱氨酸( Hcy)2周构建AD模型。实验分为对照组(生理盐水)、模型组( Hcy)和预防组( Hcy+GBE),治疗组( Hcy注射2周后给予GBE 1周)。水迷宫检测大鼠学习记忆。 Western blot检测大鼠海马和皮质中tau及其磷酸化、GSK-3β及其磷酸化、PP2A及其甲基化、PSD95、synapsin I的变化。结果:(1)水迷宫提示模型组大鼠潜伏期显著高于其它3组。(2)大鼠海马和皮质中tau、GSK-3β和PP2A表达无变化,tau磷酸化和PP2A甲基化模型组显著高于其它3组,GSK-3β磷酸化和PSD95、synapsin I表达模型组显著性低于其它3组。结论:GBE能通过调节GSK-3β和PP2A活性预防和治疗Hcy导致的大鼠学习记忆障碍和tau过度磷酸化。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相关文献
  • 缺血再灌注操作诱导肝纤维化大鼠模型的建立

    目的:探讨缺血-再灌注操作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建立的方法。方法:2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成2组:正常对照组及模型组。正常对照组仅给予肝蒂骚扰,不夹闭;模型组行肝门阻断,阻断入肝70%的血流,单纯缺血90 min后开夹。9周后处死动物,采集血清,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层黏蛋白( LN)及透明质酸( HA)、生化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及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取部分肝组织制备匀浆,测定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和丙二醛( MDA)水平,HE染色观察肝纤维化的程度。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血清LN、HA、AST及ALT水平明显升高( P<0.05),肝组织中SOD活性降低(P<0.01),MDA含量明显升高(P<0.01)。光镜下模型组肝小叶结构紊乱,肝细胞变性和坏死的程度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可见纤维增生。结论: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可以诱导大鼠的肝纤维化模型。

    作者:秦燕;苏娟;刘俊萍;刘仁贵;崔学斌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盐酸法舒地尔抑制大鼠心室重构作用的超声检测与评价

    目的:以彩超多普勒M型检测法,探讨不同剂量法舒地尔对大鼠心梗后心室重构保护作用疗效。方法:用结扎LAD法制备AMI大鼠模型40只,随机分为AMI组、法舒地尔低、中、高剂量组(2.5、5、10 mg? kg-1? d-1)、卡维地洛对照组(20 mg?kg-1? d-1),另设假手术组。给药4周后,M-model超声测心功能指标。结果:(1)与假手术组比较,AMI组的EF、FS、LVAWd、LVAWs和LVSV显著降低。(2)与AMI组比较,法舒地尔各治疗组均有改善心室重构作用,以中剂量组效果佳:EF、FS等明显增加( P<0.01)。(3)与卡维地洛组比较,低、高剂量治疗组EF、FS等明显减少( P<0.05)。而中剂量组EF、FS等略有降低。结论:中剂量法舒地尔能改善AMI后大鼠心功能,对AMI后心室重构具有明显抑制作用。

    作者:符永恒;李桃;张梦珍;林秋雄;朱杰宁;单志新;杨敏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大蒜总皂苷对小鼠耐缺氧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大蒜总皂苷对小鼠常压密闭缺氧存活时间的影响。方法:BALB/c小鼠30只,体重(20±2) g,随机分为3组(n=10):对照组、大蒜总皂苷低剂量组(50 mg/L)和高剂量组(200 mg/L),腹腔注射给药1次,给药体积0.1 mL/10 g,对照组给予相同体积的蒸馏水,给药后1 h将小鼠放入盛有5 g钠石灰的150 mL广口瓶中,用凡士林涂抹瓶口密封,记录小鼠存活时间。按公式计算小鼠标准耐受时间(min)=存活时间/[瓶体积(mL)-体重(g)/0.94]×100。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高剂量组显著延长了小鼠标准耐受时间;与低剂量组相比,高剂量组显著延长了小鼠标准耐受时间;低剂量组与对照组间没有显著差异。结论:大蒜总皂苷具有耐缺氧作用。

    作者:周思敏;郑善军;张钢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生物钟基因Clock通过调节前脂肪细胞增殖抑制脂肪形成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目的:探讨Clock蛋白通过对前脂肪细胞3T3-L1增殖的调节来促进细胞成脂的作用和机制。方法:利用RNAi或Clock的高表达病毒载体,分别在3T3-L1中低表达或高表达Clock基因。 CCK-8检测细胞增殖,利用RT-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相关细胞周期蛋白和Clock蛋白的表达情况。利用染色质免疫共沉淀技术检测Clock蛋白对Wnt信号通路关键因子的转录调节作用。结果:Clock蛋白可以促进3T3-L1细胞的增殖;同时在Clock基因低表达的3T3-L1细胞和ClockΔ19小鼠脂肪组织中,促进细胞周期进行的关键调控因子细胞周期蛋白D1、c-Myc和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的表达受抑制。低表达Clock基因的3T3-L1细胞中,β-连环蛋白(β-catenin)表达量降低;ChIP结果发现Clock蛋白可与β-catenin、Dvl2(dishevelled 2)和c-Myc上游启动子结合,调控其转录激活,Wnt信号通路抑制剂可以抑制Clock蛋白促进细胞增殖的作用。结论:Clock蛋白可以通过调控Wnt信号通路来促进前脂肪细胞增殖,并进一步抑制脂肪分化程序的启动,抑制细胞成脂。

    作者:朱珠;袁功盛;许利荣;陆超;李晓波;孙宁;钱睿哲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BH3-only 模拟物S1通过活化SIRT3分子扰乱卵巢癌细胞糖代谢的机制

    癌细胞中葡萄糖代谢的方式为细胞的快速增殖提供了物质和能量基础。去乙酰化酶SIRT3在癌细胞葡萄糖代谢重排和凋亡调控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可能成为一个有效的癌症治疗靶点。在本研究中,我们发现BH3-only模拟物S1能够抑制卵巢癌SKOV3裸鼠移植瘤的生长,同时能够上调SIRT3的表达。为了探讨S1对卵巢癌细胞糖代谢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通过检测SKOV3细胞在S1作用下线粒体氧耗率( OCR)、胞外泌酸率( ECAR)以及葡萄糖摄入能力的改变,我们发现S1能够损伤线粒体呼吸链和抑制葡萄糖摄取。通过siRNA干扰SIRT3的表达,能够逆转S1对葡萄糖摄入的抑制作用,同时还能缓解S1对SKOV3细胞增殖的抑制效应。合用糖酵解抑制剂2-DG能够加剧SIRT3的活化,同时进一步促进S1对SKOV3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和细胞凋亡的发生。综上所述,S1在卵巢癌细胞中抑制细胞增殖作用,可能是通过活化SIRT3以及扰乱葡萄糖代谢来实现的。

    作者:项喜艳;孙连坤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牛樟芝对酒精性脂肪肝的抑制作用及机制

    目的:研究牛樟芝提取物对小鼠酒精性脂肪肝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将15只雄性6周龄C57BL/6野生型小鼠随机均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及牛樟芝组。3组动物每日灌胃1次,模型组按10 mL/kg体重给予30%乙醇;牛樟芝组在造模同时给予500 mg/kg牛樟芝提取物;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4周后取材,对小鼠肝指数、血清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肝脏病理形态学及脂质合成相关基因mRNA水平表达进行检测。结果:造模组小鼠肝指数、ALT、AST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牛樟芝组与之相比显著降低以上指标( P<0.05)。肝脏HE和油红O染色结果表明,造模组肝细胞形态紊乱、出现脂肪变性、有明显的脂质沉积;牛樟芝组较之,肝脏细胞形态良好、脂质沉积明显减少。肝脏PCR结果表明,牛樟芝组可显著降低由酒精引起的脂质合成相关基因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 c、脂肪酸合成酶及乙酰辅酶A羧化酶mR-NA水平的增高( P<0.05)。结论:牛樟芝对酒精性肝损伤及肝脏脂质沉积具有抑制作用,机制与抑制肝脏脂质合成相关基因有关。

    作者:徐璐;祁荣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缺氧条件下L型前列腺素D合成酶对内皮素1调控ANP分泌作用的影响

    为了研究在缺氧条件下,L型前列腺素D合成酶( L-PGDS)对心房钠尿肽( ANP)分泌的影响,以及其是否参与了内源性内皮素1( ET-1)调控ANP分泌的过程,本实验采用左心房离体灌流模型,利用放射性免疫检测ANP和ET-1分泌水平,利用蛋白免疫印迹分析L-PGDS蛋白水平的变化。发现在急性缺氧条件下,ET-1和ANP 分泌量增加的同时,L-PDGS蛋白的表达也出现了上调现象。使用内皮素A型受体和B型受体抑制剂可以明显地减弱缺氧条件下ANP和L-PGDS的增长程度。而经L-PGDS的酶抑制剂处理之后,缺氧对ANP分泌的促进作用也得到了部分消弱。因此,在急性缺氧条件下ET-1促进心房ANP的分泌主要是通过与其A型和B型受体结合以及对L-PGDS活性的激活。

    作者:崔百日;卞超超;洪兰;刘丽萍;崔勋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2型糖尿病高密度脂蛋白影响血管内皮细胞代谢网络的分子机制研究

    2型糖尿病(T2DM)作为代谢性疾病,严重威胁着人体健康。血管病变是T2DM的重要并发症,是T2DM致残和致死的首要原因。高密度脂蛋白( HDL)及其主要成分载脂蛋白A-I对血管内皮具有多重保护功能,与T2DM血管病变风险呈负相关,但在T2DM状态下这种保护功能受损。 T2DM HDL保护功能受损影响血管内皮细胞代谢,可能导致血管并发症,其分子机制不明。在本研究中,我们基于NMR的代谢组学技术,通过提取临床T2DM患者及非糖尿病患者HDL,作用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分析细胞代谢模式;通过多变量分析技术,系统研究T2DM状态下HDL对血管内皮的代谢模式和代谢网络的影响,并筛选特征性代谢物,确定关键代谢通路,阐明T2DM HDL功能受损影响血管内皮代谢网络的分子机制。经研究发现,HDL对内皮细胞的调控主要体现在甘油脂质代谢、胆碱代谢、氨基酸循环、肌酸代谢及支链氨基酸代谢等通路上,其中以甘油脂质代谢和胆碱代谢的变化为显著;2型糖尿病HDL功能受损对这5条代谢通路均有较大的影响。该研究将为揭示T2DM血管病变的发病机理提供理论依据,也为防治血管病变提供潜在的药靶,具有重大的科学意义和潜在的应用价值。

    作者:周恩臣;黄子成;潘兵;林东海;郑乐民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榄香烯诱导免疫原性细胞死亡及SAP62的作用

    目的:探讨免疫原性细胞死亡和剪接体相关蛋白62(splicesome-associated protein 62,SAP62)增强榄香烯复合瘤苗免疫原性的作用和机制。方法:(1)取30只健康BALB/c(SPF)小鼠分为瘤苗免疫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和联用细胞因子组,所有小鼠在末次免疫后10 d(记为攻击后第0天)于左腋下接种Hca-F细胞。观察肿瘤生长情况和生存时间。(2) MTT法测细胞增殖。(3) Western blot法、间接免疫荧光和流式细胞术检测Hca-F细胞中SAP62的变化。结果:(1) EC-TCV单用或与细胞因子联合都有明显的免疫保护效应。(2)榄香烯、丝裂霉素C单用或联合均能抑制Hca-F细胞增殖(P<0.05)。(3)榄香烯和丝裂霉素单独或联合处理的细胞SAP62表达下降(P<0.05)。结论:榄香烯复合瘤苗细胞中观察到的细胞死亡具有免疫原性细胞死亡的特征,SAP62表达下降,藉此影响mRNA成熟和选择性剪接异常而发挥作用。

    作者:邹治铭;刘金叶;郭连英;范琳琳;施广霞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重庆官兵急进海拔3700 m前后心功能变化情况分析

    目的:应用超声心动图评价重庆官兵急进高原前后心功能变化情况。方法:对42名重庆某部健康青年男性官兵急进高原前后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并对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官兵急进高原后与在平原时相比,左房前后径和左室舒张末前后径均减小,右房左右径减小,右室流出道和肺动脉内径增宽,EF值增大,心输出量增多,肺动脉收缩压增高,肺动脉平均压增高(P<0.05),而主动脉窦部内径、室间隔厚度、左室后壁厚度、右室左右径、右室前后径、FS值、每搏输出量、主动脉流速和肺动脉流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数据显示,与平原时相比,重庆官兵急进海拔3700 m时肺动脉压力增高,右心功能受损,左心功能差异不大。

    作者:易元月;刘宝;吴刚;高钰琪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环格列酮经PPARγ-AMPK-eNOS信号通路改善ox-LDL诱导内皮损伤和血管新生

    目的:PPARγ激动剂被证实可限制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然而其潜在的病理机制仍不清楚。我们通过研究PPARγ下游AMPK分子对ox-LDL诱导的内皮细胞损伤和功能障碍的保护作用。方法:取4周龄SD大鼠心肌左室组织,分离微血管内皮细胞。 DMEM培养24 h后,再经ox-LDL刺激24 h,检测细胞eNOS蛋白、NO释放以及AMPK磷酸化变化,并比较GW9662或PPARγ-siRNA预处理前后的差异。通过细胞成管实验,检测抑制AMPK或PPARγ对于血管新生的影响。结果:ox-LDL诱导24 h后,eNOS、NO和磷酸化AMPK水平明显下调,抑制PPARγ有类似结果。 ox-LDL刺激血管内皮细胞24 h后,细胞凋亡和老化加重,血管新生减弱。在环格列酮预处理后,eNOS、NO和磷酸化AMPK的水平都明显上调,血管新生能力增强,然而此效应可以被PPARγ-siRNA或GW9662逆转。结论:我们的结果提示环格列酮等PPARγ激动剂有效拮抗ox-LDL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其分子机制是通过AMPK磷酸化激活,进一步上调eNOS和VEGF表达,NO释放,从而减少内皮细胞凋亡和老化,促进血管新生和内皮舒张功能。

    作者:王时俊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外周血肿瘤标志物检测在胃癌患者长期生存的意义

    目的:为了解外周血肿瘤标志物检测结果与胃癌患者长期生存的关系。方法:对获得随访的78例胃癌患者复习临床病理资料,用SPSS 12.0统计软件进行Kaplan-Meier ( K-M)法和log-rank检验的单因素分析及Cox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K-M法分析CEA<5μg/L与≥5μg/L比较胃癌长期生存有显著差异( P<0.05)。临床I-II期与III-IV期比较胃癌长期生存有显著差异(P<0.01)。胃癌无脉管瘤栓与有瘤栓比较长期生存有显著差异(P<0.01)。肿瘤所占分区(A胃窦,M胃体,C贲门):占一个区、占2个区和占3个区比较胃癌长期生存有显著差异( P<0.01)。 Cox分析表明CEA正常( P<0.01)、临床I~II期(P<0.01)、肿瘤占1个分区(P<0.05)和无脉管瘤栓(P<0.01)是胃癌患者长期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胃癌患者CEA正常、I~II期、无瘤栓和肿瘤占1个分区是长期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

    作者:许沈华;凌雨田;朱赤红;刘翔;凌志强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ICU内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目的:了解中国9个中心城市10家教学医院ICU内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MRSA)的耐药性、同源性及分子流行病学特点。方法:收集鉴定出2010年10月至2011年12月间全国10家ICU内的MRSA菌株149株。检测其对18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利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技术进行同源性分析,并应用多位点序列分析(MLST)技术进一步进行序列型(ST)分型。结果:药敏试验结果显示万古霉素及利奈唑胺仍对MRSA敏感,氯霉素、利福平、复方新诺明及庆大霉素对MRSA的敏感性相对较高,而其它药物对MRSA的敏感性均较低;PFGE主要型别为J、C、G、F四型( J、C、G集中在北方地区,F集中在南方地区);全国MLST分型以ST-239为主,东北亚地区ST-5占比较高。结论:目前ICU内可选的对MRSA敏感的抗菌药物种类已经十分有限;ICU内MRSA的区域性同源性较高,可能存在同源性播散性感染,需要继续加强监测并采取有效的院感控制措施避免MRSA同源暴发流行。

    作者:秦永新;李青栋;万献尧;毕丽岩;王晶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载脂蛋白A-Ⅰ模拟肽Reverse-D-4F提高高脂饮食小鼠内皮祖细胞的数量和功能

    目的:研究载脂蛋白 A-Ⅰ模拟肽Reverse-D-4F(Rev-D4F)对高脂饮食C57BL/6J小鼠内皮祖细胞(EPCs)动员和EPCs功能的影响。方法:6周龄C57小鼠分为正常饮食、正常饮食并注射Rev-D4F、高脂饮食和高脂饮食并注射Rev-D4F四组。流式细胞术等检测外周血细胞亚群和细胞因子的数量;免疫荧光法测定Sca-1、c-Kit等的表达;MTT等方法检测EPCs的增殖、迁移及体外成血管功能。 Western blotting检测p-eNOS、p-AKT等蛋白的表达。结果:高脂饮食明显降低了EPCs的数量、迁移功能及白细胞中淋巴细胞的比例,但明显增加了C57小鼠血浆白细胞及白细胞中单核细胞的数量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TNF-α的水平。 Rev-D4F明显抑制了高脂饮食诱导的小鼠血浆外周血细胞亚群数量及细胞因子水平的改变。体外实验表明TNF-α抑制EPCs增殖、迁移和成血管的功能,并降低AKT及eNOS的活性;Rev-D4F能够修复TNF-α对EPCs功能的损伤,激活AKT及eNOS;PI3K抑制剂LY294002(30μmol/L)则明显抑制Rev-D4F对AKT和eNOS的作用,并抑制了Rev-D4F对TNF-α诱导的EPCs损伤的修复作用。结论:Rev-D4F提高高脂饮食C57小鼠外周血EPCs的数量与SDF-1α水平升高及TNF-α水平增加相关,Rev-D4F可能通过PI3K/AKT/eNOS信号通路修复TNF-α诱导的EPCs功能损伤。

    作者:展恩欣;范浩昌;杨娜娜;秦树存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有氧运动缓解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肠系膜动脉的钠尿肽敏感性

    目的:探讨有氧运动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肠系膜动脉钠尿肽敏感性的影响。方法:将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SHR)和与其年龄-性别匹配的正常血压WKY大鼠分组如下:4周WKY、4周SHR、16周WKY、16周SHR、16周WKY运动组和16周SHR +运动组,每组10只。运动组进行游泳有氧运动训练,生物信号采集系统测定动脉血压,微血管张力系统测定肠系膜动脉舒张功能,放免分析法检测cGMP和ANP含量,酶标仪和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PDE5表达。结果:成年(16周) SHR动脉血压明显增加,有氧运动减弱动脉血压的增加;幼年(4周)或成年SHR肠系膜动脉对ANP的血管舒张反应均明显降低,血浆ANP、cGMP水平升高, PDE5蛋白和酶活性均上升;西地那非有效抑制SHR 的PDE5活性,减弱肠系膜动脉对ANP的血管舒张反应,有氧运动训练能部分恢复肠系膜动脉对ANP的血管舒张反应;有氧运动增强SHR组PDE5的活性。结论:有氧运动缓解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肠系膜动脉钠尿肽敏感性。

    作者:常盼;铁茹;张学策;王建榜;苏兴利;于军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大麻素受体激动剂HU210对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作用及可能的机制

    目的:探索大麻素受体激动剂HU210在改善溃疡性结肠炎中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选用TLR4基因敲除型( TLR4-/-)和野生型小鼠(WT),采用4%葡聚糖酸钠(dextran sulfate sodium salt,DSS)诱导溃疡性结肠炎。检测指标包括AP/PAS和HE染色观察组织结构病理变化并评分,细菌培养检测肠道黏膜菌群数量,流式细胞术检测肠道Peyer’ s结中T细胞亚群比例, ELISA和MPO检测全身和局部炎症,免疫组化检测p38和p-p38在肠道的表达情况等。结果:HU210治疗后,TLR4-/-小鼠和WT小鼠结肠炎病理评分和肠道黏膜菌落数量减少(P<0.05),杯状细胞数量增多(P<0.05),血浆中的内毒素(LPS)和IL-17水平降低(P<0.05),MPO水平降低(P<0.05)。 WT小鼠的CD4+/CD8+比值降低,而TLR4-/-比值升高。 p38和p-p38主要在WT小鼠的结肠表达。结论:HU210一定程度上能够改善结肠炎,其机制主要通过调节肠道菌群与肠道免疫平衡,抑制p38 MAPK信号转导通路从而减轻肠道的炎症损伤。

    作者:林思思;沈利;张瑞琴;张一真;杨莉芝;李敏;徐晓娟;李琨;李永渝 刊期: 2015年第10期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病理生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