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延春
婴幼儿腹泻又称消化不良,主要发生于2岁以下小儿,多见于夏秋季节,由于婴幼儿中枢神经系统调节功能不全,且消化系统脆弱的关系,在消化道内或消化道外致病因素的作用下,常可引起消化系统紊乱,即腹泻和呕吐,使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亟须有效的治疗方案.WHO对抗腹泻药制定了6条标准[1]:①高效;②可口服;③可与口服补液配伍;④不被肠道吸收;⑤不影响肠道吸收功能,尤其是葡萄糖和氨基酸的吸收;⑥可抑制一系列肠道病原微生物.思密达符合上述标准,是一种较理想的抗腹泻药物.
作者:张亮凡 刊期: 2008年第30期
人性化护理服务指人性化的服务语言、人性化的服务行为、人性化的服务环境、人性化的服务流程及人性化的服务品牌.人性化护理模式就是以病人的需求为导向,以护理服务为基础,以人性化的护理理念为保证,为病人提供温馨、高效、便捷、舒适、安全的高品质护理服务.
作者:孙广荣;王红艳;李宵 刊期: 2008年第30期
目的:讨论心理护理对脑卒中合并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找出产生抑郁的原因,进行心理护理.结果:62例病人均取得满意的效果.结论:对合并抑郁的脑卒中患者采取积极的心理护理,可使病人早日康复.
作者:潘荣;徐乃秀 刊期: 2008年第30期
头孢噻肟钠为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与青霉素共同具有β-内酰胺环,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生物合成发挥杀菌作用,具有抗菌谱广、杀菌力强、对胃酸及β-内酰胺酶稳定、变态反应少等优点,临床应用广泛[1].我院曾出现1例过敏性休克患者,现将抢救护理过程介绍如下:
作者:陈宝华;孙莉;崔秀华 刊期: 2008年第30期
目的:探讨综合ICU医院获得性肺炎的感染情况.分析常见病原体及相关危险因素,为预防其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2005年1月~2006年12月综合ICU病房内发生肺炎42例资料.结果:医院内肺炎感染率为15.27%.其中革兰阴性菌占47.7%,真菌感染达30.2%,革兰阳性菌占20.1%.主要诱因为:病者危重,住院时间长,合并多种慢性病,广谱抗生素,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及侵入性诊疗治疗.结论:综合ICU医院获得性肺炎发生是衡量医疗质量的重要指标.因此,合理应用抗生素,缩短住院天数,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措施,减少不必要侵入诊疗操作,才能减少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发生.
作者:彭剑芳;李旭茹;江月娥;陈莹;肖彩莲;张贺琼 刊期: 2008年第30期
心搏骤停(cardiac arrest,CA)是急诊科紧急的突发事件,CA的复苏率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急诊科院前急救水平.回顾性地对我院2001年1月~2007年1月收治的255例院前CA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对影响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成功率的因素进行探讨,以期提高院前急救水平.
作者:刘霞 刊期: 2008年第30期
目的:总结分析肺心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及转归.方法:对26例肺心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6例肺心痛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均有CODP病史,院外突发胸痛、呼吸困难加重,均予持续低流量给氧、应用敏感抗生素、通畅呼吸道、抗凝、控制心衰,发病6h以内者给予尿激酶静脉溶栓,临床治愈19例,死亡7例,治愈率达73%.
作者:赵国柱 刊期: 2008年第30期
为改善产儿预后,提高其生活质量,本文对2000年1月~2004年1月在西宁市妇幼保健中心出生的早产儿118例进行早期干预,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单月仙;张庆林 刊期: 2008年第30期
老年脑梗死是一种常见的老年疾病,临床上有意识障碍、失语、偏瘫等症状,当病人出院时,大多数仍存在肢体功能障碍,生活不能自理、言语障碍、悲观失望等问题.因此,必须给病人及家属作出院指导,使患者能正确遵照指导继续治疗及护理,有利于病人进一步康复.
作者:李玉年 刊期: 2008年第30期
目的:讨论产后出血的原因及处理.方法:对收治的60例产后出血病例的发病原因做回顾性分析.结论:应加强孕期产检,预防和积极处理产科出血.
作者:周海珍 刊期: 2008年第30期
目的:评价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在基层医院开展的价值和意义.方法:胆囊结石合并肝内外胆管结石10例,年龄34~78岁,均行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结果:10例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腹,术后24h下床活动,并进流质饮食.术后住院5~9d,平均6d,1例发生胆瘘,引流5d自愈,术后3w T管胆道造影,无1例发生残留结石及胆总管狭窄等并发症而拔除T管,10例随访6~24个月,平均14个月,均无胆道系统症状和结石复发.结论: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联合纤维胆道镜探查取石术是以传统开腹手术探查为基础,其手术目的与开腹手术基本相同,其手术操作具有安全性大、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效果好、痛苦小、恢复快,是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手术方式.
作者:李有春;程先睿;江海鸿 刊期: 2008年第30期
凝血试验是常用检验项目,做好质量控制是保证结果准确的前提.现就凝血试验的质量控制方法浅谈如下:
作者:裴明淑;王书贵;赵云鹤 刊期: 2008年第30期
目的:确保化疗药液保留在膀胱内足够的时间,减轻化疗药物引起的膀胱刺激症状,以减轻患者的痛苦和提高治疗效果.方法:随机将40例膀胱癌部分切除术后的患者分为改良组20例和传统组20例,改良组在膀胱灌注化疗药液后注入5ml空气、保留尿管、夹紧尿管下端连接引流袋,将药液保留2h后,放开夹子把药液引流至引流袋,后拔除尿管;传统组采用传统的膀胱灌注法;观察并比较两组化疗药液保留在膀胱内的时间及膀胱刺激症状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以药液能保留在膀胱内2h为标准,改良组达标率为94.3%,传统组达标率为61.3%,两组药液保留在膀胱内时间的比较有显著意义(P<0.001);改良组发生膀胱刺激症状的情况比传统组轻.结论:采用改良膀胱灌注法进行膀胱灌注治疗使药液按要求保留在膀胱内的时间得到保证,并能减轻患者的膀胱刺激症状,对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都有重要意义.
作者:杨惠珍;黎逢弟;林芳萍;宾三梅;李翠梅;林雪梅 刊期: 2008年第30期
凉山州地处西南偏僻地区,生活条件及环境较差,肝炎后肝硬化发生率高;地理气候条件适合血吸虫滋生和繁衍,田间劳动者易反复感染血吸虫而致血吸虫性肝硬化;嗜酒人群较多,酒精性肝硬化占一定比例.此种疾病严重危害青壮年的身体健康,造成社会及家庭极大的经济负担.探索及推广有效的治疗方法很重要.
作者:李建萍 刊期: 2008年第30期
目的:探讨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诱因,提出针对性的护理方法,对患者进行预见性护理.方法:收集124例肝硬化门脉高压症住院患者的资料,对照分析导致出血的诱因,总结预见性护理方法.结果:出血组诱因可查的比例为60%.季节、时间、气温是主要诱因;饮食及服药不当、腹内压增高、情绪不稳是次要诱因.结论:识别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诱因,实施预见性护理,是提高抢救成功率、促进疾病好转、预防再出血的重要措施.
作者:黄春燕;蔡映璇;黄团爱;霍桂莲;刘杏梅;谢晓霞 刊期: 2008年第30期
重度眼球破裂往往由于眼球损伤严重无法修补,为了预防交感性眼炎的发生,常常在急诊情况下行眼球摘除术.由于眼球破裂患者往往是因为突发意外事故造成的,所以患者多无思想准备,心理上难以接受,拒绝治疗和护理,个别产生轻生念头.因此,作为一名眼科护理人员要掌握患者的心理特点,使他们能够正确面对现实、重建健康心理,尤为重要.我院自2004年1月~2007年6月共收治眼球破裂伤致眼球摘除患者48例.由于我们针对患者的心理反应采取了相应的护理措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作者:王秀芳;詹艳;王素霞 刊期: 2008年第30期
目的:探讨卡托普利对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AS)的临床治疗效果.目的:将52例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证实有颈AS的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7例,对照组25例.治疗组27例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服用卡托普利12.5mg,tid,治疗6个月及12个月后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斑块病变类型、血管内径及血流参数,并与治疗前自身对比.结果:①二组患者血脂水平治疗6个月及12个月后均无明显改变.②治疗组治疗6个月后IMT降低,血管内径增加;且随疗程延长,效果更明显,而对照组却无相应变化.③治疗组治疗6个月后颈总动脉、颈内动脉的血管阻力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收缩期峰速度、舒张期末速度和血管搏动指数则较治疗前呈显著性增加,进一步治疗12个月后,有进一步降低或增加趋势,但对照组却无类似变化.结论:卡托普利可减轻血管IMT,改善血管的顺应性,降低血管阻力,改善颈动脉血流,且随着治疗时间延长其效应更为显著.
作者:余兴 刊期: 2008年第30期
早产合并胎膜早破临床处理复杂,围生儿病率和死亡率高.为探讨早产合并胎膜早破处理,降低围生儿病率,现将我计生服务站2000年6月~2006年6月内早产合并胎膜早破病例54例报道分析如下:
作者:许文革 刊期: 2008年第30期
子宫出血是指子宫、宫颈及异常孕产过程中的出血,虽病因不同,表现方式各异,终都以阴道流血为主诉症状.包括器质性病变及功能性病变.本文拟综述妇产科子宫出血病因及发病机制.
作者:李虹 刊期: 2008年第30期
目的:分析、归纳、总结护理文书书写中常见问题,提出相应对策,促进护理文书书写质量的提高.方法:选择我科2008年1~4月病历300份进行检查,对存在的质量缺陷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0份存在质量缺陷,占抽检病历的20%.结论:提高风险和安全意识.能有效防控护理文书质量缺陷;实施护理文书全面质量控制,提高书写质量,能有效规避护理风险.
作者:梁雅林 刊期: 2008年第3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