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冀;唐可欣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不断提高,医院中护患纠纷也时有发生,由于精神病人的行为责任能力有不同程度的丧失,精神科的这种纠纷有其特殊性和复杂性,护理人员为病人提供健康服务中既要尊重病人权利、保证安全,又要维护自己合法利益.
作者:董艳荣 刊期: 2007年第18期
目的 设计可复式椎板截骨显露椎管开展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PR),探讨其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自L2~S1各棘突、椎板的上1/3水平截骨,小关节突内缘两侧椎板向上凿开,将棘突、椎板、黄韧带向上掀起,显露椎管,节段切开硬脊膜行SPR术.结果 治疗下肢痉挛性瘫117例,经18~72个月随访,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该术式不破坏脊柱的完整性,又便于SPR术的操作,能避免脊柱不稳和硬脊膜粘连等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石宗义 刊期: 2007年第18期
目的 总结毒鼠强中毒抢救经验,提高救治成功率,减少死亡和后遗症发生.方法 回顾性分析,研究所有病例的临床特点、实验室特点、救治方法及结果.结果 46例患者成功救治,无死亡.结论 早期诊断,采用促进毒物排泄,及时给予吸氧,积极控制惊厥,VitB6伍用二巯基丙磺酸钠解毒,使用纳锘酮促进患者清醒,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保护心、脑、肝、肾重要器官功能的综合治疗措施可以提高救治成功率,减少死亡和后遗症发生.
作者:何素芳 刊期: 2007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的X征象及与手术对比预后的关系.方法 1997年至2006年收集78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直肠低张气钡双重造影检查诊断及手术对照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结、直肠癌均为进展期;X线分三型:肿块型(息肉型),溃疡型,侵润狭窄型.结论 消化道恶性肿瘤,结、直肠癌为较常见疾病,发病率仅次于胃癌与食道癌.通过分析评价手术前进行结、直肠低张气钡双重造影检查必不可少.
作者:陈仲耿;任爱民 刊期: 2007年第18期
目的 观察倍他司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96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9例,对照组47例.治疗组用倍他司汀治疗,对照组用曲克芦丁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95.9%)高于对照组(78.7%),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倍他司汀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安全有效.
作者:周思军;徐金升 刊期: 2007年第18期
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为运动创伤中的常见病,它严重影响运动员训练和比赛.作者在2000年7月~2003年5月采用玻璃酸钠联合曲安奈得膝关节腔内注射治疗创伤性滑膜炎136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曾武雄;万超军 刊期: 2007年第18期
目的 应用自体疝囊壁组织片修补中老年人巨大疝和复发疝起到人工补片的作用.方法 裁剪部份远端疝囊(体、底部份),将保留部份的疝囊组织片修整合适,将其重叠,充填于内环缺损区域.结果 67例手术患者,术后复发2例,手术成功率97.1%.结论 自体疝囊壁组织片作为人工补片修补中老年人巨大疝和复发疝效果满意,复发率低.
作者:兰映辉;林胜修;兰红;陈荫生;梁正新;王平山 刊期: 2007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低张水充盈薄层螺旋CT扫描对胃癌的应用价值和限度.方法 本组52例胃癌均采用水作为口服对比剂,在低张状态下行胃薄层螺旋CT扫描,然后采用团注法注入60%泛影葡胺100ml做增强扫描.结果 (1)本组52例胃癌中,4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9例放弃手术者,经胃镜活检病理证实,CT诊断正确50例,2例误诊,诊断正确率为95.9%.对异常淋巴结检出的敏感度为88.5%,特异性为92.3%.(2)胃癌CT分期:Ⅰ期8例,Ⅱ期20例,Ⅲ期15例,Ⅳ期9例.CT对胃癌可切除性评估正确47例,准确率为90.4%,高估者2例,低估者3例.结论 采用低张水充盈薄层螺旋CT扫描方法对胃癌的CT诊断及其可切除性评估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作者:邢瀚 刊期: 2007年第18期
目的 分析儿科病房陪护群体的存在给管理工作带来的利与弊,研究运用行为科学观点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方法 从2004第三季度开始对本病区护士进行行为科学的应用知识培训,并将之融入到病房管理中,利用住院病人满意度调查表,对四个季度的情况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住院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由第一、第二季度的83.2%、80.1%上升至第三、第四季文艺报94.2%、96.0%.结论 在儿科病房管理中,积极运用行为科学,调动了陪护和患儿的参与意识,实现共同管理,化弊为利.
作者:张玉兰;陈晓燕 刊期: 2007年第18期
1 临床资料2005年4月15日,笔者在上级医院创外科进修时,收治一位男性患者,22岁,因车祸致头部、四肢外伤,当时有短暂昏迷史.
作者:闫自雄 刊期: 2007年第18期
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73岁.2007年2月初因进食时有轻哽咽感,于2月15日行胃镜检查,在食管中段(距门齿26及30cm处)见2处溃疡灶,约0.5cm×0.6cm大小,近圆形,上覆厚白苔.
作者:王善水;杨建辉 刊期: 2007年第18期
《血站管理办法》中强调要保证临床输血的及时性、有效性和安全性.由于不同医疗机构的地理位置与采供血机构的距离不尽相同,为临床抢救急症病人赢得时间,满足临床输血的及时性,医院输血科(血库)必须贮存一定量的血液.临床使用贮存血液过程中也会有各种原因造成血液不适合使用于临床而退回,主要是乳糜血、絮状物、凝块、破袋及溶血.为了减少血液的浪费,笔者对本站2005~2006年临床医院退回的血液进行统计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刘启录;黄雁 刊期: 2007年第18期
目的 评价在有感染高危因素的剖宫产围术期预防使用抗菌素的效果及探讨预防用药的疗程,以合理应用抗菌药物,降低药费,减缓耐药性的发生.方法 选择2004年11月~2006年10月在我院分娩的有感染高危因素的剖宫产病例.A组:采用围术期预防性用药,共1145例.B组:采用传统的抗菌素预防用药方法,共1020例.比较两组用药情况.结果 通过比较术后CRP、血白细胞数、产褥病率、伤口感染、盆腔炎的发生等,显示A组预防感染的效果优于B组,且明显缩短了抗菌素使用时间及降低了药费.结论 在有感染高危因素的剖宫产,应采用围术期预防用药.
作者:陈永梅;朱坤仪 刊期: 2007年第18期
目的 研究阈下剂量氯胺酮全凭静脉麻醉用于剖宫产手术对新生儿全身氧摄取率的影响.方法 ASA Ⅰ~Ⅱ级的剖宫产病人80例,随机分为全凭氯胺酮麻醉组(Ket组)和连续硬膜外麻醉组(EA组).术中持续监测BP、SpO2、HR并比较两组新生儿娩出后1分钟和5分钟Apgar评分,新生儿全身氧摄取率(ERO2)的差异.结果 两组新生儿ERO2及Apgar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阈下剂量氯胺酮在新生儿娩出前单独实施全凭静脉麻醉,新生儿氧摄取率及Apgar评分未见明显变化.
作者:陈丙侠;郭静 刊期: 2007年第18期
随着人类寿命的提高,急性心肌梗死(AMI)高龄患者的发病率逐年增多,本文就高龄AMI患者溶栓治疗和非溶栓治疗的结果进行对比观察,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国飞 刊期: 2007年第18期
老年性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是眼科常见手术,虽然手术创伤不大,但老年患者适应能力较差,常有全身潜在性疾病,易发生某些意想不到的并发症,现将我院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并发脑梗塞1例,报告分析如下.
作者:王伟霞;党计锋 刊期: 2007年第18期
2005年4月哈尔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接到疫情报告:某县某山村小学齐某等5名学生课间休息时在学校附近玩耍,误食了一种野生植物,2小时后相继出现头痛、盗汗、呕吐、面色紫绀、抽搐、神志不清和昏迷等症状,送往医院进行抢救.哈市CDC立即组织有关人员赶赴现场,流行病调查、采样、实验室诊断,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闫海;张崇华 刊期: 2007年第18期
目的 以硝酸甘油作对照,评价和观察倍他乐克注射液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平行对照实验方法,入选4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0例,在口服肠溶阿司匹林基础上,硝酸甘油组(NG组)患者给予硝酸甘油静滴,起始量10μg/min,根据血压调整,大量200μg/min,维持48小时;倍他乐克组(Beta组)患者给予静注倍他乐克注射液5mg,共三次,每次间隔5min,15min后改口服倍他乐克200mg/日,分2次,共48小时.结果 1)静脉注射倍他乐克与硝酸甘油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症状和心电图的改善更有效;2)倍他乐克注射液比硝酸甘油更明显降低心率和心肌耗氧量(收缩压×心率);3)用药后Beta组较NG组难治性心绞痛发生减少.结论 倍他乐克注射液用于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是安全、有效,且降低难治性心绞痛发生的风险.
作者:聂劼;黄春芳;赵亚丽 刊期: 2007年第18期
目的 分析并总结外科微创方法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经验.方法 采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微创剥脱术治疗352例(463条患肢)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结果 在352例患者中,随访到326例,随访率92.6%,平均随访时间4.9年.结果 显示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复发率低(1.14%).结论 此微创手术操作简单、合理、易于掌握,且疗效理想,值得推广,尤其是在基层医院更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宁琦彪;袁正 刊期: 2007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结肠癌伴肠梗阻的诊断和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 对1998年12月~2006年12月间我院收治及本人在重庆医科大学附二院进修时遇到的17例结肠癌伴肠梗阻患者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本组结肠癌均手术治疗,出现并发症5例,死亡2例,病死率11.7%.结论 对结肠癌伴肠梗阻加强术前诊断,术中应根据具体情况合理选择手术方式,采取适当措施.
作者:吴新建 刊期: 2007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