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碘过敏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前输卵管栓塞术的初步经验

李强

关键词:碘过敏, 体外受精, 胚胎移植术, 输卵管积水, 栓塞术, 治疗方法, embryo transfer, 女性不孕症, 临床妊娠率, 介入治疗术, 严重粘连, 盆腔粘连, 难以切除, 患者, 碘对比剂, 造影术, 盆腔内, 接诊, 处理
摘要:输卵管积水是女性不孕症中常见的一个主要原因,目前尚无满意的治疗方法。临床上,常采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 IVF-ET)的方法,但输卵管积水往往会降低IVF-ET的临床妊娠率。所以在IVF-ET前应对输卵管积水进行处理,输卵管切术为常用的方法,但一些患者盆腔内严重粘连,以致无法分离输卵管而难以切除输卵管。输卵管栓塞介入治疗术不受盆腔粘连影响,可以达到栓堵输卵管的目的,为IVF-ET提供条件[1]。本院接诊3例患输卵管积水的患者,且对碘对比剂过敏,我们采用非造影术方法,进行了输卵管积水的栓塞术。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杂志相关文献
  • 多层螺旋CT在肠系膜脂膜炎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总结分析肠系膜脂膜炎的CT表现,并复习相关文献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诊断。方法搜集经腹腔镜/穿刺活检病理证实为肠系膜脂膜炎患者6例,术前均未正确诊断,回顾性分析其CT表现;其中4例平扫+双期动态扫描,2例只行平扫。结果6例表现为围绕肠系膜根部血管周围云雾状脂肪密度肿块,病灶与腹腔内及腹膜后脂肪分界清楚,增强扫描未见明确强化。6例可见“肿瘤假包膜”表现为病灶外围一圈薄层索条状软组织密度影包绕;4例见“脂肪环”即血管周围可见正常的脂肪组织。2例病灶内见结节,1例腹膜后可见淋巴结显示,4例有腹部手术病史。结论肠系膜脂膜炎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MSCT特征结合临床症状有助于本病的诊断。

    作者:陈天忠;沈冰奇;程旭坚;童怡庆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128层MSCT在新生儿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的应用探讨

    目的:探讨128层MSCT在新生儿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CCHD)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手术证实的35例新生儿CCHD进行回顾性心电门控128层MSCT扫描,分析新生儿心脏CT检查特殊的扫描技术,并与超声心动图比较。结果所有新生儿均成功完成MSCT心脏扫描。本组35例新生儿复杂型CHD中,MSCT共检出93个心内外结构异常,超声心动图则检出86个,两种检查方法对于显示畸形部位数目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205)。但超声比MSCT多发现3例房/室间隔缺损及2例肺动脉瓣狭窄,而MSCT比超声心动图多发现12例心外血管畸形。结论 MSCT回顾性心电门控扫描技术能较好评价新生儿复杂型CHD,弥补超声心动图对心外血管畸形显示能力低的缺点。

    作者:洪庆山;张晓玲;胡志刚;刘永熙;贺小明;郭雪贞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剖宫产术后切口妊娠的MRI诊断价值

    目的:探索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妊娠(CSP)妊娠囊及子宫的MRI表现,并评估MRI在切口妊娠诊断及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分析2010~2013年临床或B超怀疑切口妊娠,并取得手术及病理结果的16例病例,总结其MR影像特征、临床治疗方法及预后。结果16例病人中,2例排除CSP诊断,14例确诊为CSP,妊娠物均位于子宫下段峡部疤痕周围;14例CSP病人中8例病人妊娠物内部信号均匀,呈T1WI低、T2WI高信号,包膜呈T2WI略高、T1WI等信号,增强扫描仅有包膜轻度强化,另外6例病人妊娠物内部信号不均匀,T2WI呈高低混杂信号,T1WI可见高信号影,增强扫描呈不均匀强化,4例向宫腔内生长为主,10例向肌层内生长为主;14例CSP患者,6例为超声监测下高危负吸术,8例行子宫动脉栓塞术后高危负吸术,另外2例排除CSP的患者,分别行高危负吸术和药流术。结论 MRI能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李彭;刘伟;杨军;邵康为;朱才松;袁立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碘过敏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前输卵管栓塞术的初步经验

    输卵管积水是女性不孕症中常见的一个主要原因,目前尚无满意的治疗方法。临床上,常采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 IVF-ET)的方法,但输卵管积水往往会降低IVF-ET的临床妊娠率。所以在IVF-ET前应对输卵管积水进行处理,输卵管切术为常用的方法,但一些患者盆腔内严重粘连,以致无法分离输卵管而难以切除输卵管。输卵管栓塞介入治疗术不受盆腔粘连影响,可以达到栓堵输卵管的目的,为IVF-ET提供条件[1]。本院接诊3例患输卵管积水的患者,且对碘对比剂过敏,我们采用非造影术方法,进行了输卵管积水的栓塞术。

    作者:李强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个体化综合性介入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

    目的:探讨个体化综合性应用多种介入技术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自2006年1月~2012年12月间收治的426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均先经健侧置入下腔静脉滤器。中央型135例,经患侧股静脉插入12~14 F鞘管手动机械性血栓抽吸;混合型291例,采用Fogarty球囊拉栓及12~14 F鞘管手动机械性抽吸血栓联合治疗。258例合并髂总静脉严重狭窄或闭塞的患者,行PTA或支架置入治疗。腘静脉以下血栓行溶栓治疗。结果手术成功率100%,术后1~3 d患肢肿胀、疼痛均开始消退或减轻。血栓完全清除率88.97%;出院时健、患肢膝上、下15 cm处周径差均较术前明显减小(t=19.37、23.99,P<0.001)。409例随访3~12个月,水肿、色素沉着、溃疡等后遗症发生率分别为6.85%、2.69%、0%;彩色多普勒超声复查静脉通畅无附壁血栓89.49%;临床总有效率98.53%。结论个体化综合性应用多种介入技术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微创、手术成功率及血栓清除率高,且住院周期短,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朱亮;张希全;孙业全;葛世堂;王义平;潘晶晶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第十六届全国骨关节影像学术会议暨第八届肌骨影像论坛会议通知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CT引导下肺部病变再次穿刺活检的价值

    目的:探讨CT引导下肺部病变再次穿刺活检的价值。方法47例因肺部病变住院诊疗的患者行CT引导下肺部病变细针穿刺活检术,首次穿刺病理结果不能明确良恶性或怀疑恶性但难以确定组织学分型,故再次行CT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术,并分析其再次穿刺的价值。结果47例病例经穿刺、手术及临床治疗后随访证实恶性病例33例,良性病例14例。其中恶性33例病例中,穿刺明确恶性者27例,另有3例为可疑恶性病变,还有3例穿刺结果未见恶性证据。阳性预测值100.0%(30/30),敏感性90.9%(30/33),假阴性率9.1%(3/33)。良性病例14例中穿刺诊断良性8例,有1例疑癌。假阳性率7.1%(1/14)。穿刺活检对所有病灶的诊断正确率为80.9%(38/47)。结论 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一次成功率及阳性率高,但仍有一定的假阴性存在。对于临床高度怀疑恶性病变患者,再次行肺穿刺活检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重新设计穿刺靶部位和活检靶点可以进一步降低肺部恶性肿瘤的活检假阴性率。

    作者:乔伟;庄一平;张晋;孙磊;李旸;冯勇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小脑脂肪神经细胞瘤

    小脑脂肪神经细胞瘤是一种神经元/混合性神经元-神经胶质起源的肿瘤,发病率极低。笔者遇见,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小脑脂肪神经细胞瘤报道如下。

    作者:王影;余深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剥脱性骨软骨炎

    作者:初建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医源性肾出血的影像学表现与介入治疗

    目的:探讨医源性肾出血血管造影(DSA)表现形式与选择介入治疗方法的临床价值。方法53例患者分别因肾造瘘取石,肾穿刺活检及肾动脉狭窄介入治疗发生肾损伤大出血病人。采用选择性肾动脉造影,对造影资料进行仔细分析和分型,选择相应栓塞治疗方法。结果53例患者中52例发现出血征象,采用超选择插管进行栓塞治疗,全部获得成功,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根据医源性肾出血的影像学表现形式,选择相应栓塞治疗方法,有利于提高止血效果,能大限度保留肾功,减少并发症。

    作者:彭志康;刘亚洪;刘玉龙;陈洪彬;陈建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卵巢卵泡膜细胞瘤的MRI诊断及鉴别诊断

    目的:分析卵巢卵泡膜细胞瘤的MRI特征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旨在提高对卵巢卵泡膜细胞瘤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卵泡膜细胞瘤的临床、影像、病理资料。结果13例共16个病灶(单发10例,双侧3例)。肿瘤为圆形或卵圆形或分叶状的实性肿块,T2WI呈低信号为主,代表富含成纤维母细胞成分的区域,其内不同程度长T2水肿、囊变区。增强扫描肿瘤呈轻~中度渐进性强化,肿瘤由卵巢动脉供血。结论卵巢卵泡膜细胞瘤MRI表现能反应肿瘤起源及其病理特征,对本病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作者:郑少燕;曾向廷;吴先衡;张奕伟;林斯宏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神经纤维瘤病的CT、MRI表现

    目的:探讨神经纤维瘤病的CT、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经临床或手术病理证实的神经纤维瘤病患者的CT、MRI表现。结果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标准,24例患者,I型22例,II型2例,其中有4例和2例分别系同一家族成员,分别为母亲和3个儿子及父亲和女儿,且均为I型患者,合并皮肤牛奶咖啡斑的12例,皮下多发纤维瘤结节的10例,其中19例行手术确诊。结论神经纤维瘤病的CT、MRI表现有一定特征性,NF1型占大部分,NF2型较少,结合典型临床表现、家族史,可考虑诊断本病。

    作者:周俊芬;刘玉林;陈宪;闫卫鹏;袁子龙;岳君秋;王明伟;张照喜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动态增强MRI判断I期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的价值

    目的:探讨MRI动态增强扫描对判断I期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深度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I期子宫内膜癌的T1WI、T2WI平扫及动态增强MRI表现,根据FIGO分期原则进行MR分期,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23例I期子宫内膜癌T2WI结合带模糊或不清17例,结合带中断5例,1例结合带未显示。动态增强内膜下强化带完整1例,强化带中断17例,强化带未显示、肌层内表面不规则5例。与病理结果对照,动态增强判断肌层浸润深度的诊断符合率为87%。结论动态增强MRI对I期子宫内膜癌的诊断和分期具有较高的价值,应为术前常规检查。

    作者:邓雪英;陈小启;朱慧玲;丁建平;张兴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外周良性神经纤维瘤与神经鞘瘤的MRI表现及鉴别诊断

    目的:探讨外周良性神经纤维瘤与神经鞘瘤的MRI表现并分析两者的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外周良性神经源性肿瘤的MRI特点,其中神经纤维瘤7例,神经鞘瘤11例。结果18例肿瘤均为单发,位于四肢、腹壁、锁骨上肌间隙或肌肉内以及颈动脉鞘周围,肿瘤呈梭形或类圆形,肿块长轴与神经干走行一致。全部肿瘤中出现靶征4例,表现为肿瘤边缘部分呈环形T1WI等信号、T2WI高信号,中央呈T1WI与T2WI等或低信号,增强后中央部分明显不均匀强化;8例肿瘤呈T1WI等信号,T2WI高信号,夹杂散在斑点片状T1WI、T2WI低信号,增强后明显不均匀强化;囊实性3例,表现为肿瘤内见多发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囊变区,增强扫描可见囊壁及分隔强化。3例肿瘤信号均匀,T1WI呈等或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增强后均匀强化。7例神经纤维瘤均无包膜,病灶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而11例神经鞘瘤均可见完整或部分包膜,病灶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晰,并可见脂肪包绕。结论 MRI能准确显示外周良性神经纤维瘤与神经鞘瘤发生部位、形态、边缘及信号特点。神经纤维瘤无包膜,位置表浅,位于神经中央;神经鞘瘤有完整或部分包膜,位于深部或四肢屈侧较大的神经干周围,易出现坏死、囊变等改变,根据以上特点可以在术前对两者做出鉴别诊断。

    作者:王斌;黄波涛;邓明明;区俊兴;韩淑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第八届中国放射青年医师学术论坛征文通知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高频超声诊断早期妊娠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早期妊娠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不同孕周的1800名早孕妇女分三组给予经腹常规超声及高频超声扫查。比较高频超声与常规超声对各组妊娠囊(GS)、卵黄囊(YS)及胚胎组织的显示能力。对另300名早孕孕妇同时行经阴道及经腹部高频超声检查,比较经腹高频超声与经阴道超声(TVS)显示GS 、YS及胚胎组织的情况。结果高频超声与常规超声对GS、YS及胚胎显示率的比较,在孕龄小于4周及4~7周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孕周大于等于7周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高频超声和TVS对GS、YS及胚胎组织三项指标的显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结论高频超声可以明显提高小于7周的早孕GS、YS及胚胎组织的显示率,与TVS类似,且图像清晰,操作简便,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侯立业;徐作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的CT表现分析

    目的:探讨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的CT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影像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的CT表现。40例中男10例,女30例,年龄37~79岁,中位年龄58岁。对肿瘤的部位、大小、形态、边缘、CT密度及强化形式进行分析。结果40例患者中,单侧32例,双侧8例,2例峡部同时受累,共50个病灶,30例合并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病灶大径<5 cm者44个,呈边缘光整、类圆形或椭圆形肿块;>5 cm者6个,呈边缘不光整、椭圆形或不规则分叶状肿块,其中2个病灶包绕同侧颈总动脉,1个侵犯气管,1个侵犯颈前肌群。CT平扫病灶呈稍低密度36个,等密度14个;密度均匀47个,不均匀3个。增强后病灶轻度强化30个,中度强化16个,明显强化4个。4例伴上纵隔淋巴结肿大,肿大的淋巴结密度均匀,增强扫描呈轻中度强化。结论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多表现为甲状腺区塑型生长、密度均匀、轻中度强化的软组织肿块,肿瘤大者易侵犯邻近结构。

    作者:江明祥;邵国良;陈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李果珍教授100岁寿辰暨从医从教70周年座谈会

    2014年2月9日在卫生部北京医院举行了李果珍教授100岁寿辰暨从医从教70周年座谈会。大会由卫生部北京医院党委书记王建业主持,院长林嘉滨致祝寿词。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6个月内婴儿正常髋关节的超声表现

    目的:探讨6个月内婴儿不同月龄正常髋关节的超声特点及变化情况,为诊断6个月内婴儿髋关节发育不良提供参考。方法对290个正常髋关节进行超声检查,根据月龄分为0~2月组(n=56)、2~4月组(n=130)、4~6月组(n=104)三组,运用Graf法对图像进行测量,对不同月龄组间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超声可清晰显示髋关节形态结构、股骨头及髋臼位置关系。290个髋关节中,97.9%为Ⅰ型,2.1%为Ⅱa型。左右两侧髋关节的α角、β角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56,P>0.05);各月龄段左右两侧髋关节的α角、β角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1.23~2.75,P>0.05);而各月龄组正常髋关节α角、β角不年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8.72,25.72,P<0.05)。结论超声能够良好显示髋关节的形态特点,为婴儿发育性髋关节异常早期确诊及筛查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张华珍;李丽珍;张健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第十二届全国心胸影像学术会议”通知

    作者:[1]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心胸学组;[2]大连市医学会;[3]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杂志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山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