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从萨提亚模式看与新生家长沟通的技巧

钟小明

关键词:
摘要:萨提亚模式提出:“人们在第一次接触的时候,就可以在彼此之间建立起某种联系.”当我们与新生家长进行接触时,就开始建立家园关系.而如何与家长沟通,往往决定了家园关系发展的方向.《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一书是凝聚了家庭治疗流派创始人维吉尼亚·萨提亚与其三位重要弟子治疗理念和技术结晶的作品.阅读之后,联系实际工作,发现书中提倡的理念对于引导我们与新生家长进行沟通、进一步发展良好的家园关系有很好的借鉴和学习价值.
儿童与健康杂志相关文献
  • 科学活动:风趣

    设计意图:春天来了,孩子们喜欢的事情就是踏青、放风筝、玩风车等事情.一次在放风筝的时候,孩子就风筝如何升上天空的事情询问我.我让孩子们猜一猜,想一想,孩子们的直接经验想到了风.“风”这一自然现象一年四季,天天都和孩子们接触……从孩子的话语中,发现“风”是孩子非常感兴趣的话题.追随孩子的经验和年龄特点,我设计了本次科学活动,让大班孩子通过系列游戏活动感受到“风”的特性.

    作者:刘堂平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废旧纸箱巧变身

    立体造型制作步骤1.将纸箱割成一块块纸板.2.将纸板上一层薄纸揭开,露出瓦楞状.3.在纸板上涂色.用上色的瓦楞纸立体造型.是不是很有创意哦.别样的艺术画制作步骤1.将纸箱割成一块块纸板.2.在纸板上画画、涂色.3.用小刀割掉画面边缘.一幅作品就完成了.以天然的瓦楞纸当背景,是不是更有艺术感?!

    作者:薛文平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会变“魔术”的瓶盖

    制作材料瓶盖 若干卡纸 若干即时贴 若干剪刀 一把蛋糕盘 若干双面胶 一卷教师范例向日葵:用绿色卡纸剪出叶子,用瓶盖粘出一个圆形向日葵,用即时贴剪出竖条,再将小三角图形粘贴到圆形上作为籽,后,把圆形固定到叶子上即可.

    作者:张敏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让我们一起赢得孩子的合作

    依依是我们小班一名新来的小朋友,每次在区角里玩玩具,都会把玩具弄得很乱,区域活动结束后,我告诉她要自己收拾好玩过的玩具,每次她都会理直气壮地说:“我不,你来收拾吧,在家都是我妈妈收拾,我才不管呢!”从孩子的话里不难听出,在家里家长不要求孩子自己收拾玩具,所以到了幼儿园老师要求孩子自己收拾玩具,依依一点都不配合.但是在幼儿园这个大集体里生活,收拾玩具是一项简单的游戏规则,于是我开始注意这个“不配合”的小公主——用什么方法才能赢得孩子的合作呢?

    作者:曲晓晶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读《论语别裁》有感

    不知何时,悄然刮起了国学风.于是乎,大街小巷一夜之间到处都是卖各种国学经典著作的.直到一日,友人推荐我看南怀瑾老先生写的《论语别裁》,才让我真正触摸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南先生以自己特有的幽默见解,将一句句早己被世人理解的支离破碎的原文贯通首尾,用自己丰富的人生阅历与深厚的文学功底将原文所涉及的人文典故、历史背景娓娓道来,向我们传递着人格修炼与为人处事的方法.

    作者:李剑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谈有效开展幼儿体育游戏活动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指出,幼儿园的任务是: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它明确将“体育”放在首位,强调体育对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性.

    作者:宋伟威;杨艳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话说幼教工作中的“三心二意”

    用“三心二意”做文章标题并非心血来潮,实为此念已久.“三心二意”泛指犹豫不决,不安心、不专一,近义于“心猿意马”、“粗枝大叶”.在这里用它,是自己多年幼教工作经历和感悟,可谓深思熟虑后的略薄见解.且听我细细道来.

    作者:李君玲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游戏大世界:例谈我园区域活动的开展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为幼儿的探究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参与尝试,支持和引发幼儿的操作、摆弄、探究、实验、制作等活动,引导他们通过自己的发现主动建构有关知识经验”.著名儿童教育家陶行知也说“教学做合一既以做为中心,行是知之始,重知比先重行”.这些理念为区域活动的开展和实施奠定了理论支撑.

    作者:陈敏娟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用“四乐”成就“新规程”的美丽

    1996年6月起实施的《幼儿园工作规程》是规范幼儿园管理工作的基本准则.时隔20年对其进行的修订主要是围绕立德树人、安全管理等5方面进行,于2016年3月起实施,其中体现的重要一点就是“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方针,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实施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

    作者:束腊娣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谈幼儿园童话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童话作为呵护幼儿成长的精神食粮,以幼儿容易接受的方式揭示现实生活中的美丑和正恶,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习得人类永恒的文化价值理念.童话作为诗意化的社会文化,通过阅读的方式被儿童接受,会对儿童心理成长产生重要的影响.

    作者:赵玉环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从萨提亚模式看与新生家长沟通的技巧

    萨提亚模式提出:“人们在第一次接触的时候,就可以在彼此之间建立起某种联系.”当我们与新生家长进行接触时,就开始建立家园关系.而如何与家长沟通,往往决定了家园关系发展的方向.《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一书是凝聚了家庭治疗流派创始人维吉尼亚·萨提亚与其三位重要弟子治疗理念和技术结晶的作品.阅读之后,联系实际工作,发现书中提倡的理念对于引导我们与新生家长进行沟通、进一步发展良好的家园关系有很好的借鉴和学习价值.

    作者:钟小明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爱如流星

    古人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在我们从事幼儿教育事业的几十年里,在我们不经意的某一个瞬间,孩子会带给我们许多的感动,我们的爱也会抚慰他们幼小的心灵.两年前,我的班上有一个叫子优的女孩,刚来的时候,我只觉得她性格有点儿内向,不爱说话,并没有太多地注意她.后来有一次中午看班,孩子们都睡着了,突然听到一声大哭,好多孩子都被吵醒了,我听出是子优的声音,就过去坐在她身边,问她是不是做噩梦了,她一句话也不说,只是泪汪汪地看着我.第二天孩子们都在活动,她突然又是一声大哭,我当时就意识到这个孩子的家庭肯定有问题.后来我向孩子的妈妈询问才知道,原来孩子的父亲是个工人,在两年前的一次事故中身亡了,由于对补偿款的分配存在分歧,孩子的爷爷奶奶经常和她发生争吵,关系越闹越僵,这个过程对孩子幼小的心灵造成了深深的伤害,孩子整天生活在恐惧之中,常常做噩梦.不幸的家事让我对子优有了更多的关注,随时留意着她情绪的变化.有一天,她爷爷到班上来看她,子优突然看到了爷爷,她楞了一下,然后放声大哭,边哭边说:“爷爷你走吧,我不认识你,爷爷,你走吧!”那一刻,我的心都碎了……一个五岁的孩子,做出这样的反应,说出这样的话,她的内心在承受着怎样的挣扎、怎样的煎熬啊!

    作者:卢金花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语言活动:猜一猜、编一编

    设计意图:《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语言领域要求“多给幼儿提供倾听和交谈的机会”.猜谜的过程就是一个倾听理解并积极交流的过程.幼儿到了大班,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比以前有了很大进步,抽象思维开始发展,幼儿生活经验相对比较丰富,大部分幼儿探索欲望和创新欲比较强烈.组织猜谜语、编谜语活动,其目的就是发展幼儿口语、丰富词汇、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训练思维能力、发展智力,促进幼儿语言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这节课不仅能让幼儿感受猜谜的乐趣,更能够让幼儿在看图、看物尝试创编谜语儿歌的过程中体会创造的快乐.

    作者:傅慧莉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多功能手套娃娃

    讲故事找一些废旧图书或旧挂历纸,将上面的小图案剪下来贴在手套的指尖上做成纸偶娃娃;还可以在手套手心的正面贴一些五官表情,做成有表情的手套娃娃,用于讲述活动,发展语言表达能力.

    作者:李晓丽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主题背景下的区域活动实践探索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化的发展.我们在研发园本课程过程中以《纲要》精神为指导思想,放眼于儿童终身发展的教育,将探寻儿童的发展需求、学习品质、学习途径作为课程开发的研究方向,探索真正实现“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之人文教育目标.在幼儿园课程设置中,我们深刻理解游戏之于儿童学习和生活的独特价值,不断研究和拓展儿童游戏和学习的方法与策略,为其创设有趣并有价值的游戏学习环境.而区域活动作为游戏活动的一大载体,是我园在园本课程实践过程中对纲要的具体落实.

    作者:桓建文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四个一”助推幼儿晨练的改进

    课程改革改什么?幼儿园课程改革应该怎么做?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参加了我市教育局组织的课改现场会,学习了其他园所丰富的园本教材,似乎有了一点眉目,但是,我园的课改在哪里呢?到底怎样才能算是我们的课改呢?在课改现场会上,专家对课改的看法都直指我们的日常工作——“课改,实际上就是对我们教育过程中做得不够好的地方进行调整和改变.”“课改,要从日常教育工作的细节抓起.”让我们对幼儿园的课改有了方向和认同.

    作者:刘坤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让幼儿教育回归生活

    当孩子呱呱落地的那一天开始,生活就与他们密不可分.生活中蕴藏着取之不尽的教育资源,学习可以说是随时随地发生着.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决定了“幼儿是通过在环境中与他人共同生活来获得经验的,他们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充分强调了注重生活对幼儿教育的重要意义.现代幼儿教育还指出:“教育要回归生活”.因为幼儿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相互渗透、相互联系的,所以教育要让幼儿学习生活、教育要给幼儿提供生活化的环境,把教育融入环境与生活,强调通过教育使受教育者能适应环境、适应生活.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心理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

    作者:赵奎珍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山区幼儿教师培养策略

    对于硬件设施相对薄弱的山区幼儿园来说,一支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是幼儿园发展的基石.由于地域经济差异、工资待遇、社会偏见等因素的制约,幼儿园新进教师无法选择来源,只能宽进;中青年教师因工作强度、社会地位、福利待遇等原因纷纷调离或报考公务员;老年教师职业倦怠.针对不同层次的教师,采用常规培养与分层培养相结合的教师培养策略,有差异地推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才能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

    作者:赖永秀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幼儿园“自然角”的探究与实践

    著名的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称“大自然、大社会是一本活的教科书,是一本世界上美妙的书”,应带领孩子们“到田野、到公园,从源泉中汲取思想,那溶有生命力的水会使孩子成为智慧的探索者,成为求真知、勤于治学的人,成为诗人”.因此,我们本着让幼儿在自然的生活状态中,从对自己及身边种种生命的关注到对自然世界的探索,将“自然角”纳入到日常的教育活动中,在自然环境中让孩子获得一些种植与饲养的经验,增进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学习做快乐“小主人”.

    作者:李娜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智能发展之源:谈幼儿观察能力的培养

    幼儿观察能力的发展对其获取知识、认识世界、发展智力及培养良好心理品质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俄国著名科学家巴甫洛夫给他学生留下遗言“观察、观察、再观察!”因为他认为,观察是获得智能和知识的首要步骤.因此,作为幼教工作者的我们,就应该抓住孩子观察能力形成的关键时期来培养和发展幼儿的观察力.

    作者:应竹萍 刊期: 2016年第11期

儿童与健康杂志

儿童与健康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