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永祥
我院1983年3月~1995年12月在11238例上消化道内镜检查中,其检出消化性溃疡(PU)3882例,其中复合性溃疡(CU)388例,占同期PU总数的9.72%(388/3882).现将本组资料结合文献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周鹏志;潘浩霖;黄惠娟 刊期: 1997年第02期
本文应用COX回归模型(COX regression model,简COX模型)对125例大肠癌术后患者的预后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筛选出对大肠癌预后有显著影响的3项指标,建立了大肠癌术后生存预报的数学模型,并探讨了COX模型的临床应用,为大肠癌预后的预测提供了科学依据,现报道如下.
作者:姜泊 刊期: 1997年第02期
幽门管溃疡为一特殊类型的溃疡.我院从1985年12月~1995年12月十年间共检查胃镜41254人次,其中检出幽门管溃疡287例,同期检出胃溃疡1295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2521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郑毓荃;葛政举;华国平 刊期: 1997年第02期
微小平坦及凹陷型大肠肿瘤近年来受到消化内镜医师的重视.日本学者于1977年报告了早期凹陷型大肠癌.嗣后,日本及欧美国家有关平坦及凹陷型病变的研究不断深入.从临床角度讲,此类肿瘤易浸润并易恶变,因此早期识别及检出并进行治疗非常重要.本文目的旨在回顾性分析我院自开展纤维结肠镜检查以来所检出的平坦及凹陷性大肠肿瘤的内镜下所见的特点及组织学特征,以使国内同道对该类病变有进一步了解,从而提高内镜下大肠肿瘤的检出率.
作者:韩英;晨志敏;李雅君;张红光;曹建彪;李世荣 刊期: 1997年第02期
食管和胃腺棘癌系原发于食管和胃粘膜,同时具有腺癌和鳞癌两种组织成分的恶性肿瘤,临床少见.我院在26000例次内镜检查中仅发现3例食管腺棘癌和5例胃腺棘癌.现报告如下:
作者:范红梅;赵冬立 刊期: 1997年第02期
本文总结我院自1991年至1995年以来60岁以上78例患上消化道出血的住院老年病人,以期在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防治上寻求规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戴建宜 刊期: 1997年第02期
孤立性直肠溃疡综合征(SRUS)是少见的良性大肠疾病,通常表现为直肠慢性难治性溃疡,多为单发,易误诊,我院自1986年至1995年共行纤维结肠镜检查8204例,确诊为SRUS的有9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纯炽;杨冬华;余建林 刊期: 1997年第02期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发生与复发有密切关系[1].在1995年至1996年我们通过胃镜活检粘膜标本进行尿素酶试验检查,探讨了Hp与上消化道疾病之间的关系,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谭小燕 刊期: 1997年第02期
本研究通过用幽门螺杆菌(Hp)刺激胃上皮细胞(KatoⅢ细胞),并检测Hp感染的证据,细胞因子产物和ICAM-1的表达,结果提示Hp感染的胃上皮细胞有产生具生物活性的白介素-8而引起急性炎症相关改变的能力,并且能表达中性粒细胞粘附分子CD54及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
作者:Crowe S.E;Alvarez L;Dytoc M.et M;薛佩莲 刊期: 1997年第02期
为证实TGF-β1转基因表达对HT-29细胞株体内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将正反义TGF-β1基因转染后克隆出的抗性细胞株分别接种裸鼠皮下.结果证实:TGF-β1基因表达对裸鼠移植瘤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导致出瘤时间延长,肿瘤增殖速度减慢.TGF-β1抑制大肠癌细胞发生发展作用机制可能与TGF-β1基因表达产物启动细胞凋亡有关.
作者:姜泊;周殿元 刊期: 1997年第02期
1965年Gold等首先从人结肠癌组织提取到一种肿瘤相关抗原,并命名为癌胚抗原(CEA).它是一种糖蛋白,分子量约为200,000.Gold等并于1969年建立了CEA的放射免疫分析法,用于结直肠癌的诊断.近30年来,CEA的检测已广泛应用于多种恶性肿瘤,尤其是大肠癌的诊断、预后判断、疗效观察等.本文报告61例大肠癌患者血清CEA浓度与其病理分期的关系.
作者:范义湘 刊期: 1997年第02期
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消化性溃疡复发的主要因素,对有Hp感染的消化性溃疡除给予制酸药外尚需抗生素治疗已逐步成为共识[1].以质子泵抑制剂为核心的三联疗法效佳,副作用小.我们用奥美拉唑(Ome)加阿莫西林(Amx)、甲硝唑(Met)抗生素的三联疗法,探讨其溃疡愈合率及Hp根除率.
作者:徐显林;张印;钟华 刊期: 1997年第02期
患者,女,58岁.因排便异常于1996年11月6日在某医院做纤维结肠镜检查术.当结肠镜插入20cm左右时,患者感腹部胀痛,停止检查.起身时颈部变粗,有麻胀感,无呼吸困难.该院即行X线胸腹透视,未发现异常.1小时后腹部胀痛加重,颈部继续增粗,遂转我院.入院检查:一般情况尚好,呼吸平稳,颈胸背部、臀部、双大腿内侧均可触及皮下气肿征.心肺未发现异常.
作者:卢伟良 刊期: 1997年第02期
我院自1992年~1996年4年间共收治小儿上消化道异物54例,其中金属性异物31例,均经内镜取出,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现报告如下.
作者:贺克俭;蔡娟 刊期: 1997年第02期
本院应用生长抑素(瑞士Serono公司产品,商品名施他宁)治疗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24例,止血有效18例,占75%,出血未控制6例,占25%.止血起效时间6~18小时,出血停止8~48小时,未发现不良副反应.临床显示,施他宁具有高效、安全、方便的特点,是目前治疗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比较理想的药物.
作者:许燕萍;邱小蕾 刊期: 1997年第02期
本文对伴有肝硬化的原发性肝癌男性患者30例和肝硬化男性患者30例检测血清雌二醇和泌乳素水平,探讨二者与原发性肝癌的关系.结果显示两组病人的雌二醇和泌乳素均较正常对照明显增加(P<0.01),原发性肝癌组两种激素水平较肝硬化组亦明显增加(P<0.01).提示,在肝硬化基础上的原发性肝癌形成过程中,雌二醇和泌乳素可能具有促进作用.
作者:王文奇;王义国;彭宪宝;陈珠峰;王民玉 刊期: 1997年第02期
探条扩张法是内镜治疗食管狭窄的方法之一,安全经济.一般需在X线监视下进行.但无X线监视下探条扩张食管狭窄文献报道不多.我们自1992~1995年间对32例食管狭窄的患者进行扩张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聂道鸿;方明馨 刊期: 1997年第02期
临床资料患者,女,34岁.产后1月,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左上腹持续性疼痛,频繁呕吐,呼吸困难.发病2小时送至当地基层医院.因诊断不明,病情不断加重,于发病10小时转送我院.入院时查体:T36.8℃,P120次/分,R38次/分,BP8/4kPa.神清,急性病痛苦面容,呼吸浅促,口唇紫绀,气管明显右移,左侧胸廓饱满,呼吸音消失,右侧呼吸音增强,腹平软,左上腹压痛,无反跳痛.急诊疑气胸予左锁骨中线第二肋间穿刺,见高压气体喷射而出,行胸腔闭式引流后收入院.
作者:李俊达 刊期: 1997年第02期
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EVL)是近几年来国内外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VB)的新方法.其机理是使结扎后的静脉血流切断,静脉腔内血栓形成,结扎处粘膜和粘膜下层局部缺血坏死、肉芽组织增生,形成疤痕.实践证明其安全、有效、简单易行.我院1994年以来用EVL治疗EVB患者15例,疗效满意.下面就本组病例进行临床分析.
作者:王春丁 刊期: 1997年第02期
生长抑素(Somatostatin)是由下丘脑分离出来的具有14个氨基酸的肽类激素.自1991年以来,我们用生长抑素治疗急性中、重型胰腺炎7例,取得显著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侯淑琴;陈琳 刊期: 1997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