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燕华
目的 分析研究高血压危象患者的临床救治方法及护理体会. 方法 本次研究的对象均为2013年5月~2014年5月我院确诊且收治的高血压危象患者,共58例予以临床救治及护理. 结果 58例患者中,血压平稳下降的有20例治疗后临床症状得到缓解,38例住院治疗前血压水平降低18%-33%, 均得到合理且有效的救治. 结论 对于高血压危象患者而言,有效及时的院前救治与护理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李文静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功能性胃肠病流行情况,探究其相关危险因素. 方法 借助于三级抽样法,对我地区范围内3000例观察对象进行调查,并就其年龄、患病情况、性别以及心理状态的各不相同加以对比. 结果 不同性别间,功能性肠胃病患病情况对比,男性患病例数较多于女性,但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个年龄段观察者功能性胃肠病发病率均在30.0%~71.0%间;以50~59岁年龄段发病率高,为70.3%,与其他各年龄组比较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功能性胃肠病1620例患者发现伴有焦虑情绪障碍者127例,抑郁情绪障碍者158例;无功能性胃肠病1380例中焦虑情绪障碍者62例,抑郁情绪障碍者78例;两组间数据差异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本地区功能性胃肠病50岁以上人群属高危人群,心理因素与发病存在密切的相关性.
作者:罕丽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究采用复方罗布麻片与胺碘酮联合的手段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2012年2月到2015年2月我院治疗的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 其中对照组为采用胺碘酮单一治疗方式治疗,观察者为采用复方罗布麻片与胺碘酮联合的治疗方式治疗,观察分析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临床结果.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患者高,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 结论 采用复方罗布麻片与胺碘酮联合的治疗方式治疗冠心病性心律失常,疗效明显,用药安全,在缓解病情的同时降低不良反应率,值得推广及应用.
作者:陈克壤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对于冠心病,本文探讨分析双丹胶囊联合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 2014年6月至2015年4月期间,我院接收冠心病患者共计216例,按照住院时间顺序依次编号,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08例患者接受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试验组108例患者接受双丹胶囊联合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比较对照组及试验组治疗后的临床总效率. 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后,临床症状基本得到改善,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5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60.19%),组间有差异,统计学意义明显(P<0.05). 结论 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应用双丹胶囊联合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临床疗效较高,病情恢复较快,临床效果更佳.
作者:鲁团伟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心肌炎患儿夜晚睡眠期心率变异(HRV)的变化,并对变化进行研究. 方法 随机取我院在2013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36例心肌炎患儿,并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并将36例心肌炎患儿24h的心率检测和睡眠期心率检测与36例正常儿童进行对比,后将两组心率监测的结果进行分析研究. 结果 夜晚睡眠心率正常儿童低于心肌炎患儿, 但是连续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正常儿童要高于心肌炎患儿, 并且24h的HRV频域和时域指标正常儿童也均高于心肌炎患儿,以上两组儿童的对比,差异显著,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肌炎患儿的HRV指标明显低于正常儿童,夜间睡眠期的HRV在排除日间活动及情绪因素后,有着更可靠的结果.
作者:李合春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5年8月以来我院收治的2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药物对患者实施介入治疗,观察患者静脉穿刺成功率和血溶情况.结果 20例患者均一次导入溶栓导管成功,成功率为100.00%;12例患者血栓完全溶解,6例患者血栓基本溶解,2例患者血栓部分溶解;溶栓后患者后患、健侧大腿和小腿周径差明显小于溶栓前,静脉通畅度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利用药物介入方式对患者实施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治疗操作简单,成功率高,安全性强,应用效果良好.
作者:莫桂清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分析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协助评价冠心病左前降支冠状动脉经皮介入治疗(PCI) 术后左心室功能逆转的价值. 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25例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时期25例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分别采用飞利浦IE33型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查,对两组受检者相关指标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二维超声显示两组患者FS、sEF、LVED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PCI术前Tmsv16-SD%、Tmsv16-Dif%、LVEDV、LVESV较对照组更高,LVEF、PER/EDV及PFR/EDV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PCI术后7d和3个月LVEDV、LVESV、Tmsv16-SD%、Tmsv16-Dif%明显低于术前,LVEF、PER/EDV、PFR/EDV水平较术前明显增高(P<0.05). 结论 冠心病患者可发生左心室重构,根据临床实际情况实施PCI手术,可有效逆转心室重构,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可准确反映出PCI术后左心室功能的逆转,对评价PCI术临床疗效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作者:熊思;罗长军;潘永寿;冯红兵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提高经股血管入路心导管介入手术健康教育质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减少手术相关不良事件,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和满意度. 方法 将2015年1~6月入住我院心内科,经股血管入路行心导管介入手术的患者124例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采用临床路径法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健康教育. 结果 实验组健康教育后各项评价指标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工作满意度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对经股血管入路心导管介入手术患者应用临床路径进行健康宣教,可减少下肢血管手术相关并发症,提高健康教育质量和护理工作满意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工作方式,值得推广.
作者:时秀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讨论左西孟旦治疗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10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4例患者接受传统疗法,试验组54例患者另接受左西孟旦给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 结果 对照组及试验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26%、11.11%,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临床效率分别为72.22%、98.1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将左西孟旦应用于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中,临床效果明显,无严重的毒副作用,建议作为首选方案使用.
作者:陈训诗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参麦注射液和曲美他嗪对冠心病(CHD)心力衰竭患者的影响. 方法 按照入院顺序奇偶法将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76例CHD心力衰竭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各38例. 两组均接受常规疗法,对照组加用曲美他嗪,观察组联合应用曲美他嗪和参麦注射液,比较两组左室射血分数、血浆脑钠肽变化情况及临床总有效率. 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4.74%,明显高于对照组78.95%;观察组左室射血分数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血浆脑钠肽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联合应用参麦注射液和曲美他嗪治疗CHD心力衰竭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减低血浆脑钠肽水平,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刘伏祥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急救护理在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并发急性肾衰竭患者的应用效果. 方法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我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并发急性肾衰竭患者28例, 均给予急救护理,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护理效果. 结果 急救护理后,所有患者的各项生理指标都有了明显的改善(P<0.05).结论 给予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并发急性肾衰竭患者急救护理的效果较好,能够有效促进患者的康复,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晓娟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老年患者后,对患者血脂水平以及炎症因子有何影响. 方法 选取本院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老年患者40例,随机上述40例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分别20例患者,对观察组的患者采用瑞舒伐他汀药物治疗,对照组的患者则进行阿托伐他汀药物治疗,经不同的治疗方法治疗一段时间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主要比较两组患者的血脂水平、炎症因子水平以及内皮功能指标情况. 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脂水平、炎症因子水平以及内皮功能指标的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对患者的血脂水平、炎症因子水平以及内皮的功能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且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心血管内科广泛应用于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
作者:徐静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对患有老年心血管心力衰竭患者42例的诊断及治疗探讨分析. 方法 对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入治的老年心血管心力衰竭42例的病历记录及相关资料统计,并分析其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结果 42例患者中,冠心病6例,高血压病10例,冠心病合并高血压12例,风心病6例,肺心病8例;经过治疗后痊愈5例,显效14例,有效22例,无效1例,有效的治疗率高达97.6%. 结论 就患有心血管心力衰竭疾病的老年患者而言,应该及早的发现和确诊患者的病因,进而采取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注重提高和改善患者的心功能.
作者:盛燕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救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 将中心急救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个组别. 其中一组采用常规急救护理流程,另一组采用急救程序化护理路径. 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恢复指标,比较不良事件和护理满意程度. 结果 试验组第一救治时间、溶栓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死亡率低,护理满意率高,和对照组相比差异鲜明.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发病急、病情重,采用急救程序化护理路径效果确切,能够缩短急救时间,提高救治成功率和护理满意率,减少不良事件发生,值得推广.
作者:栗艳红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严重产后出血的手术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分娩后严重出血产妇32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盆腔血管结扎、子宫压迫法、盆腔动脉栓塞及子宫切除术,统计手术治疗的效果. 结果 32例患者中,给予单用宫缩剂止血2例,宫腔填塞术治疗23例,6例子宫动脉栓塞术及1例子宫切除术,均成功止血. 结论 严重产后出血患者的治疗应根据其个体差异选择治疗方法,综合患者生育要求等因素,合理确定治疗方案.
作者:周永莲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心血管疾病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以及处理对策和效果. 方法 将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心血管疾病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发生肺部感染47例. 回顾患者的一般资料、治疗方法,分析感染发生的影响因素. 对痰液标本进行培养,分析病原菌种类,观察患者的预后效果. 结果 年龄>60岁、住院时间>2周、侵入性操作、有抽烟史、合并基础疾病的患者,感染发生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病原菌以真菌为主(25.5%),其次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17.0%)、大肠埃希菌(17.0%)、金黄色葡萄球菌(10.6%)、肺炎克雷伯菌(8.5%)、粪肠球菌(8.5%). 患者经对症治疗处理后,45例感染得到控制(95.7%),2例感染加重死亡(4.3%).结论 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而言,治疗中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较多.实施针对性的对策和护理措施,能够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吴燕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替格瑞洛治疗急性冠脉综合症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于我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的ACS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 对照组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治疗. 观察组给予替格瑞洛和阿司匹林治疗. 结果 两组均未发生重度出血,观察组出血率为8.9%(4/45),对照组出血率为13.3%(6/45),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观察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6.7%(3/4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4.4%(11/45)(P<0.05). 结论 替格瑞洛治疗ACS临床疗效确切,可显著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且不增加出血风险,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蔡毅 刊期: 2016年第01期
呼吸道传染疾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公共卫生问题,如果不及时进行防治和控制将会产生大规模的传染,综合性医院是防控呼吸道传染疾病的重要场所的关键点,在呼吸道传染疾病的防控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对于综合性医院来说,在呼吸道传染疾病防控的过程中,加强对呼吸道传染病的诊治,控制疾病的传播,对于保证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基于此对综合性医院中呼吸道传染病医院感染的防控对策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希望对于加强综合性医院中呼吸道传染病医院感染的防控有一定的帮助.
作者:施学良;尹菊香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析肠瘘患者皮肤护理效果. 方法 收集我院在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治疗的40例肠瘘患者,分为两组,其中一组实施基础护理,另一组患者给予基础护理+皮肤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皮肤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不良症状发生率为5%,护理成功率为95%.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是40%,护理成功率是60%,差异性显著(P<0.05).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0%,明显高于对照组(60%),差异性显著(P<0.05). 结论 肠瘘患者的皮肤护理非常重要,能够减少患者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有利于患者术后的恢复,保证患者的肢体功能,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降低患者的经济负担,同时能够缩减护理人员的工作任务与工作量,促使患者尽早康复.
作者:陈琴梅;孔庆仙;张昱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快速检测心肌肌钙蛋白T(cTnT)对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11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同时检测cTnT、血清心肌酶.结果 cTnT检测阳性率、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等与血清心肌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nT联合心肌酶检测阳性率检出显著高于心电图检查(P<0.05). 结论 快速检测cTnT可及时诊断急性心肌梗死,该方法具有准确度好、灵敏度高等优点,联合心电图进行检测能够有效提高急性心肌梗死诊断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李晓冬 刊期: 201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