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临床观察

王长全

关键词:腹腔镜, 胆总管切开术, 治疗效果
摘要:目的 观察临床中应用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本院近年来共收治胆总管结石患者47例,在对其治疗时实施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对治疗效果进行总结,对其注意事项进行探究.结果 在对本院收治的胆总管结石患者实施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后,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8.2天,平均术中出血量为73.21毫升,手术平均持续时间为101.44分钟.在患者的治疗期间,其并无相关并发症的出现.结论 临床中针对胆总管结石患者实施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后,其治疗效果相对较为显著,治疗过程的安全性相对较高,患者恢复速度相对较快.
当代临床医刊杂志相关文献
  • 复方甘草酸苷佐治小儿疱疹性口腔炎80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复方甘草酸苷在治疗小儿疱疹性口腔炎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60例疱疹性口腔炎的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三氮唑核昔治疗,治疗组则采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三氮唑核昔治疗.对两组患儿治疗后主要症状、体征的消失时间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3d时,治疗组有效率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2.5% (P <0.05).治疗7d时,治疗组有效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92.5%(P<0.05).结论 复方甘草酸苷在佐治疱疹性口腔炎过程中,对于改善主要症状、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有重要临床意义,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李祥;杜莹;陈燕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急性感染性喉炎的效果观察88例

    目的 观察分析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急性感染性喉炎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88例小儿急性感染咽喉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患儿采用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方式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73%,对照组为79.55%,前者明显高于后者,P<0.05.结论 小儿急性感染喉炎采用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的治疗方式效果好,值得进一步推应用.

    作者:王玉欣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术前应用肠梗阻导管对梗阻性左半结直肠癌患者心理干预作用分析

    目的 探讨经肛型肠梗阻导管置入术对左半结直肠癌性肠梗阻患者术前心理干预作用的价值.方法 选择54例梗阻性左半结直肠癌患者分为导管组和对照组,各27例.对照组急诊Ⅰ期手术切除病变,近端结肠造口,Ⅱ期造口还纳;导管组术前置入肠梗阻导管减压,解除梗阻后行Ⅰ期肿瘤切除肠吻合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前的焦虑、抑郁情况.结果 导管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术前置入肠梗阻导管对梗阻性左半结直肠癌患者心理干预作用显著.

    作者:王伟;李通;杜俊峰;郭智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综合护理对糖尿病足患者护理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对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将70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5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予以干预,观察组35例患者采用综合护理措施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2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0%,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根据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治疗来提供全面的综合性护理干预,可更好的改善患者病情,有效率高,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方春娟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CSEA)用于产科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2014年180例愿意接受无痛分娩的初产妇为观察组,进行CSEA镇痛,另选择同期条件相当的180例无阵痛初产妇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产妇的疼痛情况、产程、剖宫产率、产后失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在疼痛情况、产程、剖宫产率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在产后失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方面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明显,且能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对母婴无不良影响.

    作者:万功才;鲁慧静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延续性护理对脑卒中康复期的影响

    目的 探究延续性护理对脑卒中康复期的改善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3年4月至2014年5月间收治的7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n=35),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延续性护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后患者运动功能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延续性护理对脑卒中康复期具有良好的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余盛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心理护理在流产患者中护理的重要性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在流产患者护理中的重要性.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之间于我院接受人流手术的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0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与常规联合心理护理,比较其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与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流产患者实施全面的心理护理,能够有效舒缓焦虑情绪,改善其心理状态,减轻疼痛感,减少或避免人工流产综合征,值得推广.

    作者:郑志坤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与短效避孕药治疗无排卵性功血的临床比较

    目的 比较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与短效避孕药治疗无排卵性功血的疗效.方法 收集60例无排卵性功血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实验组患者使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对照组患者使用短效避孕药,对比两组患者的治愈率,并比较在治疗结束停药后6个月的激素水平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前后性激素测定中LNG-IUS组激素水平均有所降低,但仅雌二醇水平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FSH、LH、E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率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的调查,观察组调查对象的满意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 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在治疗无排卵性功血优于传统短效避孕药物,效果确切,安全可靠,副作用小,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雷淼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3D打印技术在复杂骨盆及髋臼骨折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3D打印技术在复杂骨盆及髋臼骨折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自2008年4月至2013年4月于我院行手术治疗的不稳定型98例复杂骨盆、髋臼骨折病例的患者资料.其中30例患者术前行螺旋CT技术对复杂骨盆及髋臼骨折病例进行扫描后行影像学三维重建解剖学模型,将所得数据输入快速成型机制作出与实体1:1大小的骨盆模型,将螺钉、钢板内固定与骨盆模型拟合,明确内固定置入的方向、长度、角度等数据.依此对骨盆及髋臼骨折做出明确的诊断、分型,制定手术方案,术前模拟手术,指导手术治疗(3D技术组);68例患者常规术前检查及手术(常规技术组).对比两组的术前、术中各项指标以及术后2年生活满意度和6个月、1年和2年的SF36评分(n=98).结果 术前、术中各项指标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年生活满意度和6个月、1年和2年的SF36评分(n=98)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D打印技术术前模拟能全面、直观、精确地显示骨盆的立体形态和各部位解剖结构的空间关系,对于骨盆及髋臼骨折的诊断、分型及治疗均有很强的临床指导作用,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快,康复快,提高了内固定物置入的安全性和准确性.它在复杂骨盆及髋臼骨折的治疗中有着广阔应用前景.

    作者:聂喜增;刘金辉;李锋;刘博;谢磊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人文关怀护理在初孕者流产过程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研究人文关怀护理在初孕者流产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120例进行人工流产的初孕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观察组人文关怀护理,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结果 护理前,两组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差异均较小,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均较大,P <0.05.结论 人文关怀护理能有效改善初孕流产者的心理状态,值得推广.

    作者:郄聪慧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标准操作程序在门诊预检分诊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标准操作程序在门诊预检分诊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 2014年我院门诊实施标准操作程序前后接收的各400例头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编为A组和B组.比较两组患者预检分诊准确率、分诊时间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 实施标准操作程序的B组400例头痛患者预检分诊准确率、平均分诊时间及满意度分别为97%、(33.6±7.3)s、99%,各指标均较A组患者有明显提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门诊预检分诊质量管理中采用标准操作程序能够有效提高患者预检分诊准确率,降低患者分诊时间,提高分诊效率及准确度,从而提高患者对门诊的满意度,指导在临床推广.

    作者:俞锦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头部亚低温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微循环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和分析头部亚低温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微循环的疗效,以期能供临床参考.方法 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214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头部亚低温治疗组,每组各107例,将两组患者的微循环动态进行统计分析,并将另选的50位正常的新生儿的相关指标用于对照.结果 头部亚低温治疗组的患者的微循环动态均有显著改善,与正常组比较各项指标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常规治疗组疗效有待提高.结论 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微循环会发生障碍,头部亚低温治疗可显著改善这一现象.

    作者:张建丽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优化急救护理流程对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医院感染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优化急救护理流程对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医院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7月接诊的重症颅脑外伤患者48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24例)和观察组(2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急救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优化护理流程,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护理效果及发生医院感染的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肺部感染、胃肠道感染及泌尿系统感染情况均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并发褥疮患者5例,观察组2例,两组对比p >0.05;对照组护理满意率为41.67%,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75%,两组对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优化急救护理流程应用于重症颅脑外伤患者,效果显著,有效降低患者医院感染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中蕊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227例肿瘤化疗患者PICC置管护理体会

    目的 总结恶性肿瘤化疗患者行PICC置管术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2014年1月至12月期间行PICC置管术的227例恶性肿瘤化疗患者于围置管术期进行护理干预以及对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结果 227例行PICC置管术恶性肿瘤化疗患者一次置管成功221例,二次置管成功6例.PICC导管留置时间为14~331d;置管期间发生导管堵塞12例,静脉炎9例,导管相关感染3例,穿刺点出血7例,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 加强对恶性肿瘤化疗患者PICC围置管术期的护理,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高颖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肝硬化腹水并发细菌性腹膜炎的护理观察与体会

    肝硬化腹水患者免疫功能低下,肝脏解毒能力降低,加之小肠运动障碍,肠内菌群过度增殖及定植转移,极易发生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发生SBP后,如不能及时治疗和正确的护理,可迅速发展为感染性休克和肝肾功能衰竭,危及患者生命,对SBP进行及时的观察和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是其重要的环节.2013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175例肝硬化腹水并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患者,经具有专科特色的精心观察与护理,患者临床愈后后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庄小露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胃大部分切除术与单纯修补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 对胃大部分切除术和单纯修补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疗效进行比较.方法 选择我院36例急性胃穿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18例观察组和18例对照组.给予观察组单纯修补术治疗,对照组则采用胃大部分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和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结果 在经过治疗之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 <0.05;观察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急性胃穿孔患者采用单纯修补术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杨瑞英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腰椎关节突关节退变的CT改变及临床意义分析

    目的 探讨腰椎关节突关节退变的CT影像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4年1月~ 2015年1月于我院临床及影像学检查为腰椎关节突关节发生退变的患者80例作为观察组,分析其CT影像表现和临床资料,与对照组20例青壮年的正常腰椎关节突关节CT图像进行比较.结果 经研究比较,观察组关节突关节间隙比对照组小,轴位小关节径线、矢状位小关节径线及冠状位小关节径线比对照组大,L3、L4、L5关节突关节角比对照组大,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扫描可准确地检测腰椎关节突关节的形态、结构及其病变,是研究腰椎关节突关节退变的病理基础,为提出治疗方案提供临床依据.

    作者:鲁慧静;万功才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雷公藤多甙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不良反应观察

    目的 探讨雷公藤多甙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92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所有患者均用雷公藤多甙治疗,回顾分析患者的病情资料,总结患者的临床不良反应,得出结论.结果 92例患者使用雷公藤多甙,治疗后ESR、RF、CRP、关节压痛数等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其中42例患者服用雷公藤多甙时间为半年至两年,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有20例,占47.6%,50例患者服用雷公藤多甙超过两年,发生不良反应患者为32例,占64.0%.主要的不良反应为女性出现闭经,月经紊乱等以及胃病、色素沉着等.结论 雷公藤多甙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过程中会产生一些不良反应,临床医师应向患者详细讲解不良反应的原因以及应对措施.

    作者:孙凤艳;李卫;姜淑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儿童红菌性腹泻的病原微生物检验

    目的 分析儿童细菌性腹泻的病原微生物检验.方法 2013年6月至2014年12月期间,选取收治于我院的49例细菌性腹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儿进行病原微生物检验,同时回顾性分析检查结果.结果 49例患儿中发现病原菌35株,检出率为71.4% (35/49),其中志贺菌属所占比例高为45.7%(16/35),其次是弧菌属,占28.6%(10/35)、气单胞菌17.1% (6/35)以及其他菌株8.5% (3/35).同时通过本次研究我们发现,所有菌株对头孢哌酮、氨苄西林、头孢噻肟等耐药性较强.结论 诱发儿童产生腹泻的主要菌株包括志贺菌、弧菌属、气单胞球菌为常见,上述菌株耐药性相对较强,在对患儿治疗时需格外注意,除此之外须尽量采取积极有效的手段进行防治.

    作者:李斌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基层医院新型全面护士培训模式的构建及成效

    目的 探索适合基层医院护士的培训模式,提高基层医院护理队伍的整体水平.方法 应用新型全面培训模式,对各层级护士进行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专科知识,专业技能,临床实境培训及考核,预约培训时间,量化训练次数,单项及综合成绩均要达标,着眼于提高理论水平,规范技能操作,并能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与病人有效沟通.结果 新型全面培训模式提高了护士整体水平,提高病人满意度.结论 新型全面培训模式是适合基层医院护士的培训模式,提升了医院的整体护理水平,提高了医疗质量.

    作者:闫杏娜;崔聪;杨丽;贾丽娜;邢颖;李维;李贤 刊期: 2016年第03期

当代临床医刊杂志

当代临床医刊杂志

主管:哈尔滨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哈尔滨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