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加兰他敏联合维生素E治疗老年痴呆的临床效果研究

徐秀玲;谢艳美

关键词:加兰他敏, 维生素E, 老年痴呆, 治疗效果
摘要:目的 分析加兰他敏联合维生素E老年痴呆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110例老年痴呆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使用加兰他敏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维生素 E 进行治疗,经过一个疗程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比较. 结果 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73%,与对照组的74.55%相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用加兰他敏联合维生素E对老年痴呆患者进行治疗,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探讨某市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和预防控制

    目的 通过分析某市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病学特征,探究该疾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方法 选取2014 年6 月至2015 年6 月间某市的流行病疫情资料进行研究,并且进行回顾性分析,找出该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并且制定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 结果 流行性腮炎在全年都有发病的可能,以4 月至6月的爆发率高;该疾病的主要发病人群为5岁至10岁的儿童所占比例高达82%. 结论 针对流行性腮腺炎的发病年龄特征,加强对该年龄阶段儿童的疫苗接种率,以此来降低流行性腮腺炎的发生率,并且还需加强对4月至6月间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作者:张卫文;黄靓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双髁骨折的临床疗效探讨

    目的 探究胫骨平台双踝骨折患者接受双钢板内固定方案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 纳入本院近年来收治应用双钢板内固定治疗的胫骨平台双踝骨折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抽取40例并对其临床资料以回顾性方法进行分析,归纳此类患者治疗方案具体操作及应用价值. 结果 对患者进行平均时间为12个月的随访,评价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以Rasmussen放射学评分标准为依据:优良率达到92.5%. 结论 对胫骨平台双踝骨折患者应用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能够更好解剖复位,强化内固定效果,方便患者早期接受功能锻炼且发生软组织并发症概率偏低,患者满意程度高.

    作者:崔洪刚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后牙冠根折保存修复治疗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后牙冠根折保存治疗的疗效. 方法 对13例13颗折裂牙结扎、根管治疗后行全冠修复. 结果 对其中13例13颗牙经3个月至3年的随访观察,优良率达84%. 结论 本方法临床效果良好.

    作者:高艳艳;李玉兰;王晓明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超高倍显微分析仪在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超高倍显微分析仪检测法在儿童肺炎支原体( MP)感染中的诊断价值及应用. 方法 对196例疑似 MP感染的呼吸道感染患儿,用超高倍显微分析仪对其咽分泌物直接镜检观察,同时于发病7d后,测血清MP-IgM,对二者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 超高倍显微分析仪和血清MP-IgM法检出肺炎支原体阳性率分别为41.3%和39.3%,二种检测方法结果比较,其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超高倍显微分析仪直视活体检测法简单易行、准确快捷,是一种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早期检测很好的新方法.

    作者:石龙姣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氟桂利嗪与布洛芬联合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体会

    目的 探讨应用氟桂利嗪+布洛芬的方式对偏头痛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择2013年5月——2014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8 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平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单纯氟桂利嗪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氟桂利嗪+布洛芬进行治疗,对比分析2 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18%,明显高于对照组(72.73%),差异比较存在显著性(P<0.05). 结论 联合应用氟桂利嗪和布洛芬对偏头痛患者进行治疗,可取得更加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曹宇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58例脑卒中后癫痫的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脑卒中后癫痫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和效果. 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8月间,本院收治的30例脑卒中后并发癫痫患者为对象,根据患者的脑卒中类型和性质,给予患者对症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 结果 30例脑卒中患者中,有60%的患者为早发型癫痫,有40%的患者为迟发型癫痫;经治疗后,共计27例患者治疗有效,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0%. 结论 脑卒中后癫痫和脑卒中的发作时间、类型以及部位有着密切的相关性,因此在治疗上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来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才能有效的帮助患者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吉国泰;孙鸣;腾准准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胆结石的疗效对比

    目的 比较腹腔镜微创疗法与开腹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并胆囊炎的疗效. 方法 本文选取了我院2011 年7 月至2014 年7 月间入院治疗的172例胆囊结石并胆囊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针对相关患者的治疗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 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过程中相关情况比较,在切口长度、术中流血量、手术时间等方面,微创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开腹组,且组间比较,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手术后恢复情况比较,在肠鸣音恢复时间、使用止痛剂的比例、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等方面,微创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开腹组,且组间比较,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腹腔镜微创疗法与开腹手术相比较在治疗胆囊结石并胆囊炎的过程中优势明显,是临床治疗胆囊结石并胆囊炎的可靠选择.

    作者:王志勇;李雪岩;姜洪杰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超声对小儿继发性肠套叠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超声检查在小儿继发性肠套叠诊断上的临床价值情况. 方法 我院近一年收治符合标准的小儿继发性肠套叠患儿35 例,均实施超声检查,研究分析超声检查的诊断结果,同时对所有患者均给予空气灌肠检查或手术治疗证实诊断结果. 结果 35例患儿中,26 例出现右侧腹部套叠包块,9例患儿为非右侧肠套叠包块;26例为典型的肠套叠图像,4例为不典型低回声包块. 35例患儿中,30 例行 X线透视空气灌肠,15 例整复成功,20 例行手术治疗. 结论 超声检查对小儿继发性肠套叠具有一定的临床诊断价值,且超声检查安全可靠、方便快捷,可作为临床诊断肠套叠的首选方法之一.

    作者:胡蓉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RAD001对体外前列腺腺癌细胞生长的影响及其临床应用意义

    目的 检测mTOR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并探讨作为mTOR抑制剂 RAD001 对体外前列腺癌细胞生长的影响,探讨通过阻断 mTOR 传导通路,将来在前列腺癌靶向治疗中的可行性. 方法 构建含有前列腺癌及前列腺增生各150例的组织芯片,利用免疫组化检测mTOR在前列腺癌中及前列腺增生的表达的差异;同时运用流式细胞技术测定经过RAD001诱导体外培养前列腺癌PC-3细胞株的凋亡情况. 结果 mTOR在前列腺癌和前列腺增生中的表达率分别为70.0%、30.5%. mTOR的过度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Gleason分级)相关(P<0.05). 经流式细胞技术测定,相对于对照组(PBS),mTOR抑制剂RAD001可明显抑制体外培养的前列腺癌PC-3细胞株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 结论 mTOR通路在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mTOR蛋白可以作为前列腺癌治疗的新靶点,为mTOR抑制剂RAD001对前列腺癌的分子靶向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果然;贾葆青;刘彦恒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早期康复护理应用于老年心血管病患者护理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在老年心血管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我区体系医院在2013年3月至2015 年2月间收治的90例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有病例45例.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与生活质量评分. 结果 ①采取护理措施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 <0.05). ②观察组满意度为97. 78%,对照组满意度为80.00%,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在老年心血管病的护理中应用效果确切,有利于改善患者病情,提高其生活质量,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肖冰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评价

    目的 评价Met联合Gla治疗T2DM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2.6——2015.6收治90 例T2DM患者作为疗效观察对象,同时采用Met及Gla治疗本组90 例T2DM患者. 结果 90 例T2DM患者中显效63例,有效24例,无效3例;联合用药前后患者肝肾功能、血尿常规及心电图均无异常表现. 结论 联合Met及Gla治疗T2DM具有安全有效的特点.

    作者:尼木吐拉·玉素甫;吐尔洪·艾山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急诊治疗高血压中卡托普利舌下含服与硝酸甘油静脉滴注的效果对照

    目的 对比应用舌下含服卡托普利与静脉滴注硝酸甘油治疗高血压的效果. 方法 选取2010 年8 月——2015 年8 月我院急诊接收并行舌下含服卡托普利治疗的高血压患者31例为A组;选取同期行静脉滴注硝酸甘油治疗的另31例为B组,再在选取同期行卡托普利舌下含服联合硝酸甘油静脉滴注治疗的31例为C组,分析三组治疗效果. 结果 治疗后,A、B两组DBP、SBP下降程度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C组DBP、SBP下降程度及临床总有效率均优于A、B两组( P<0 .05 ). 结论 急诊应用舌下含服卡托普利与静脉滴注硝酸甘油联合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更为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姜海欧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中药口服配合灌肠治疗放射性直肠炎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究中药口服配合灌肠药治疗放射性直肠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将2014年2月——2015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放射性直肠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这80例患者在随机的基础上分别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人数相等,各为40例. 然后对对照组患者施以替硝唑口服并结合庆大霉素、地塞米松等常规的灌肠方式进行治疗;对干预组直肠炎患者则采用中药口服配合灌肠药进行治疗. 经过不同的治疗方式,对这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经过中药口服配合灌肠药治疗的干预组直肠炎患者与对照组有着明显的区别,干预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95%,其中痊愈率达到了79%. 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仅为45%,痊愈率为11%,干预组优于对照组,临床治疗效果更加明显,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中药口服配合灌肠药治疗放射性直肠炎有着显著的治疗效果,能够有效促进患者的康复,可以在临床医学中得以广泛地推广应用.

    作者:贾飞;周虎田;冯燕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脑梗塞患者合并无症状心肌缺血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脑梗塞患者合并无症状心肌缺血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 采用数字随机法选择我院2014年9月至2015年9 月接收治疗的脑梗塞患者合并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120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前列地尔以及中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脑梗塞、无症状心肌缺血的治疗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脑梗塞患者合并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予以中西联合治疗,能够提升治疗效果,促进患者身体恢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作者:王红胤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祛瘀益气利水汤治疗急性期脑出血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采用祛瘀益气利水汤治疗急性期脑出血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本院2014年10月——2015年9月间诊治的脑出血患者40 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均采用脱水剂等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除应用脱水剂等常规对症治疗以外,发病24 h后均应用祛瘀益气利水汤口服治疗,观察并对比2组治疗效果、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神经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急性期脑出血患者采用祛瘀益气利水汤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效率,改善脑出血后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临床可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罗莹;王彦红;何威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建构式教学法在耳鼻喉教学中的应用

    耳鼻喉教学是临床教学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教学项目,在此过程中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对于耳鼻喉教学的正常开展以及教学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为了更好的保证耳鼻喉教学的实际教学质量,建构式教学法开始得到了较多学者以及研究人员的关注. 在本次研究中,我们分析了构建式教学法在耳鼻喉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方法以及应用效果.

    作者:徐婧瑶;于红霞;高实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哺乳期子宫上环术中出血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 探究了解女性哺乳期子宫上环术出血的原因,更有效提高女性在哺乳期接受子宫上环术安全性与可靠性. 方法 纳入本院近年来收治接受子宫上环术且处于哺乳期的女性患者,随机收取100例并根据治疗方案差异将其分为对照组(50例)与观察组(50例).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方案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葆宫止血颗粒. 对比2组患者治疗后各项临床指标及并发症出现情况. 结果 患者接受治疗后对其以下指标进行记录对比:子宫上环术前月经量、治疗前月经量以及治疗后月经量,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月经量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2组患者并发症进行对比,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哺乳期子宫上环术患者有一定概率发生出血情况,对此类患者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干预措施,在常规西医药物基础上联合葆宫止血颗粒能够明显提升治疗效果,且降低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出现情况,值得临床普及推广.

    作者:张琰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乳酸菌阴道胶囊联合甲硝唑、雌激素治疗老年阴道炎的疗效

    目的 研究分析乳酸菌阴道胶囊联合甲硝唑、雌激素治疗老年阴道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额老年阴道炎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采用甲硝唑、雌三醇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乳酸菌阴道胶囊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以及复发率. 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为74%,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0%,两组之间比较其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 ,对患者进行6 个月的随访,对照组复发率48%;研究组24%,两组之间比较其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采用乳酸菌阴道胶囊联合甲硝唑、雌激素治疗老年阴道炎效果理想,有效改善患者症状,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唐万华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后路手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行后路手术治疗的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5月收治的37例胸腰段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奇偶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对照组(17例)行前路手术治疗,观察组(20 例)行后路手术治疗,出院时对比临床疗效,随访3 月对比VAS评分改善情况. 结果 2组患者出院时临床疗效对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6.47%(p<0.05);随访3月2组患者VAS评分:观察组8.6 ±1.2,高于对照组8.3 ±1.3(p<0.05). 结论 后路手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应用与推广.

    作者:刘同洲;孙文彬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生物反馈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生物反馈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效果. 方法 对本院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40例功能性便秘患者,对其采用生物反馈的治疗方式,并观察其治疗效果. 结果 通过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了有效的改善,总有效率达到了80%,结论:生物反馈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效果显著,不同病情的治疗效果也各有不同,出口梗阻型便秘的治疗效果就明显高于慢传输型便秘,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李秋勇;韦东;郑利 刊期: 2015年第13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