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宏贤;王大平;杨欣建;黄俊锋;刘照华;牛琼;杨金星;任凯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10期
随机对照试验(RCT)研究显示,对于急性、移位的锁骨中段骨折患者采用钢板固定,患者自我测评与医生测评肩部功能评分结果较好,并可减少骨不连或其他并发症的发生,从而减少需要另外进行治疗的可能,而且比行保守治疗患者愈合快.钢板固定的患者比未行手术治疗者更易表现出对肩部外观的高满意度.
作者:Ladislav Nagy;Rodrigo F Pesantez;杜浩 刊期: 2008年第10期
胸腰椎爆裂骨折是常见外伤,常伴有脊髓马尾神经损伤,手术复位后是否切除椎板行椎管探查减压存在争议.1999年1月至2008年1月,我们手术治疗372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其中105例仪行后路复位内同定植骨融合术,获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姜世平;何健飞;徐谦;李俊岐;唐敏 刊期: 2008年第10期
肘关节后脱位常合并尺侧副韧带损伤,尤其以前束损伤为常见,约占93%,尺侧副韧带损伤后会导致肘关节内侧疼痛和外翻不稳定,临床上对其采用保守治疗还是手术修复存在较大争议[1-5].我们通过比较手术与非手术两种方法治疗肘关节后脱位伴尺侧副韧带损伤的临床疗效,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王友华;吴加东;马江川;吴菊;韩领炎;刘璠 刊期: 2008年第10期
肘关节足一个重要的功能单位,肘关节损害的功能评定主要由肘关节运动的丧失或关节强直程度所决定,正常肘关节以屈曲和背伸为丰要功能,旋前、旋后功能较为次要,其中肘关节的屈曲和背伸功能占肘关节功能的70%,旋前、旋后占30%.肘关节的正常运动幅度为:屈曲0°~150°,伸直0°,过伸10°,旋转幅度为:旋前0°~90°,旋后0°~90°[1].
作者:王艳华;张殿英 刊期: 2008年第10期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经局部微注射后在成年大鼠脊髓内存活、迁移及向神经细胞分化的情况.方法 成年大鼠脊髓半横断后,损伤部位脊髓内注射经Hoechst标记的异体大鼠BMSCs,存活2个月后损伤部位脊髓切片观察细胞局部存活、迁移情况,同时行甲基受体蛋白-2(MAP-2)及神经胶质酸性蛋白(GFA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注射点周围可见密集的Hoechst标记细胞存活,细胞迁移主要沿脊髓纵轴方向并跨过损伤区,迁移距离超过0.5 cm,同时可见少量细胞沿水平方向迁移到注射点周围远隔部位,有少量移植细胞(少于10%)表现为MAP-2或GFAP免疫反应阳性.结论 大鼠脊髓损伤后局部移植BMSCs,移植细胞可在局部良好存活、增殖,并向损伤区迁移,少量移植细胞可向神经细胞方向分化.
作者:陈秉耀;赵旭红;侯树勋;史亚民;韦兴;赵敏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10月6日定量布,将200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德国科学家哈拉尔德·楚尔·豪森及两名法国科学家弗朗索瓦丝·巴西-西诺西和吕克·蒙塔尼.
作者:《中华创伤骨科杂导》编辑部 刊期: 2008年第10期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10期
超声在肩部的应用至今已超过20年,初只限于对肩袖的检杳,随着超声仪器性能的改进,以及检查技术和超声下解剖结构认识的提高,超声在肩部其他部位的检查中也得到开益广泛的应用.超声下可以看到肩袖改变、肩部骨折、滑囊和关节腔积液,同时作为一种动态性检查,超声还可以辨别肱二头肌长头腱半脱位、肩峰撞击等病变.
作者:张川;庄澄宇;王蕾 刊期: 2008年第10期
严重开放性Pilon骨折往往由高能量外伤所致,常存在严重污染、十骺端压缩及骨质丢失,骨折周围软组织损伤较重,并发症发牛较多,如伤口裂开、不愈合、皮肤坏死、浅部感染等,导致骨外露,进而演变成严重的深部感染(2%~30%),终导致早期的关节融合或截肢[1],处理棘手,截肢率或踝关节融合率通常较高.针对开放性高能量Pilon骨折的软组织问题,自1998年1月至2006年10月,我院应用多种显微外科方法对24例开放性Pilon骨折患者进行一期修复固定,取得r较好疗效.
作者:李庆喜;何正;范启申;孔祥鹏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 初步评价喙突螺钉固定技术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 自2004年1月至2006年11月,对20例Rockwood分型Ⅲ度以上肩锁关节脱位患者均采用喙突螺钉固定,其中Ⅲ度2例,Ⅳ度2例,Ⅴ度16例.男14例,女6例;左侧11例,右侧9例;平均年龄46.6岁.术后患者均采用颈腕吊带固定6周,第2周开始被动活动,第6周逐渐开始主动活动.结果 20例患者术后获6个月~2年(平均10.1个月)随访.术后采用Constant评分:优9例,良7例,可4例,优良率为80%.3例患者出现螺钉脱出,采用保守治疗,3个月后取出螺钉.1例患者进行再手术更换螺钉固定.1例患者出现外展疼痛,给予非甾体类约物治疗.结论 采用喙突螺钉固定技术治疗Rockwood肩锁关节Ⅲ度以上脱位,临床效果良好.
作者:庄澄宇;王蕾;王亚梓;陈毓;陆宸照 刊期: 2008年第10期
切口暴露及骨折复位需在关节镜下观察骨折片的位置并确定它能重新植入.先确定骨折片关节软骨下的骨晦容量,然后试行复位来确定它是否能回复到原先的位置中.
作者:钱不凡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关节镜治疗肩关节上盂唇前后向(SLAP)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00年1月垒2007年12月问肩关节镜下技术治疗的29例肩关节SLAP损伤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估,男21例,女8例;左肩4例,右肩25例;优势肩27例,非优势肩2例.本组病例不包含合并肩峰下撞击征、肩袖撕裂、肩关节脱位为卡要表现的患者.手术前、后均采用ASES评分及UCLA评分埘患者肩关节功能进行评估.结果 关节镜探查情况:将SLAP损伤分为九型,本组SLAPⅠ型2例,SLAPⅡ型17例.SLAPⅢ型1例,SLAPⅣ3例,SLAPV型1例,SLAPⅥ型1例,sLAPⅧ型4例.29例患者获平均26.1个月(9~89个月)随访.手术前、后肩关节评分ASES评分平均分别为(9.19±1.77)、(16.08±0.9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79,P=0.000).手术前、后肩关节UCLA评分平均分别为(19.23±3.88)、(33.23±2.0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54,P=0.000).25例达到伤前运动水平,症状完全解除;3例活动轻微受限;1例随访时疼痛症状较术前轻微缓解.13例运动员全部达到了伤前运动状态,平均力量训练时间为16.3周(3~30周),平均专项训练时间为19.1周(12~30周),平均比赛训练时间为27.3周(12~52周),正式比赛时问平均为28.1周(16~52周).无血管、神经损伤和感染患者.结论 肩关节镜技术治疗SLAP损伤安全、有效,尤其对运动员SLAP损伤更有意义.
作者:于国胜;崔国庆;王健全;杨渝平;肖健;敖英芳;于长隆 刊期: 2008年第10期
我,麻松,1970年出生于黑龙江省,自2岁起一直生长于哈尔滨市.1988年考入哈尔滨医科大学7年制临床医学专业,1995年毕业后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骨外科工作,1998年晋稓为主治医师,2001年考入哈尔滨医科大学攻读外科学博士学位,2004年博士毕业后至北京天坛医院骨外科工作,2005年晋稓为副主任医师.
作者:麻松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人工半肩关节置换治疗高龄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4年1月至2007年2月,对42例高龄肱骨近端Neer三、四部分骨折患者行人工半肩关节置换术,术中修复受损的肩袖.重建大、小结节,术后根据Neer康复原则进行早期功能锻炼.结果 42例患者术后获10~28个月(平均12.7个月)随访,疼痛明显缓解.肩关节功能应用ASES评分系统进行评价:优11例,良24例,可4例,差3例,优良率为83.3%.42例患者均未出现假体松动,3例术后出现肩关节假体上移,1例上举轻度受限,4例出现大、小结节吸收.结论 对于高龄肱骨近端Neer三、四部分骨折,可选择人工半肩关节置换.
作者:姜保国;张殿英;付中国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简易改良法(可吸收缝线加钢丝环扎)与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并锁骨远端骨折的I临床疗效.方法 1998年7月至2005年12月采用简易改良法(可吸收缝线加钢丝环扎)或锁骨钩钢板治疗48例肩锁关节脱位并锁骨远端骨折患者.简易改良法组23例,男14例,女9例;左侧9例,右侧14例.锁骨钩钢板组25例,男16例,女9例;左侧10例,右侧15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满意率及各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按照Lazzcano标准评定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48例患者术后获6个月~2年1个月(平均1年2个月)随访.简易改良法组1例有肩部轻度疼痛,1例肩部有牵拉感.按照Lazzcano标准评定:优21例,良2例,优良率100%.锁骨钩钢板组1例反复肩关节活动疼痛,1例肩关节上举轻度受限.按照Lazzcano标准评定:优23例,良2例,优良率100%.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08,P=0.93).结论 简易改良法与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并锁骨远端骨折固定牢固,符合生物力学要求,肩锁关节功能恢复好,疗效满意;且简易改良法无需二次手术,费用低.
作者:陈宏贤;王大平;杨欣建;黄俊锋;刘照华;牛琼;杨金星;任凯 刊期: 2008年第10期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口老龄化已是不可避免的趋势,同时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普及以及体育运动职业化的不断深入,肩关节损伤患者的数量在迅速增加.肩关节损伤由于概念混淆和诊断模糊、损伤机制复杂以及治疗效果差等原因,其诊治一直是骨科领域中的难点之一.
作者:姜春岩 刊期: 2008年第10期
作者:梁平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 评估使用缝合锚治疗Tossy Ⅲ度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5年3月至2006年12月,使用缝合锚治疗25例TossyⅢ度肩锁关节脱位患者,男18例,女7例;年龄17-53岁,平均29.3岁.所有患者均使用缝合锚重建断裂的喙锁韧带,恢复喙突及锁骨的解剖对位关系.术后采用Constant评分评价肩关节功能,术后1年x线片评价治疗结果.结果 2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3.5个月.术后3周肩关节可恢复活动,3~4个月后上肢可进行非负重体育活动,4~6个月上肢活动基本恢复正常.按Constant疗效评定标准:肩关节功能评分为94.5分,主观评分为1.3分.术后1年x线片示肩锁关节无再脱位及缝合锚断裂现象.结论 缝合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创伤小,复位同定、确实,术后功能恢复好.
作者:王文良;李杨;靳立巾;吕丹;王彦鹏;王琪 刊期: 2008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