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低位水囊联合缩宫素在足月妊娠计划分娩引产中的应用

童婷婷;任贤勤

关键词:低位水囊, 缩宫素, 孕足月, 引产, 临床应用价值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低位水囊联合缩宫素在足月妊娠计划分娩引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到2015年10月期间在上海交通大学苏州九龙医院妇产科收治的具备引产指征的妊娠产妇172例,按照双盲法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86例,静脉滴注缩宫素进行引产,研究组86例,采用低位水囊联合缩宫素进行引产。结果研究组产妇的引产总有效率以及经阴道分娩成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引产至临产时间以及总产程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产后出血量和新生儿窒息率相近,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足月妊娠计划引产中,低位水囊和缩宫素的联合应用,可有效促进引产总有效率的提升,提高经阴道分娩成功率,缩短产程,具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复方中药芪苓制剂多糖超声提取工艺研究

    目的:对复方中药芪苓制剂多糖的超声提取工艺进行分析,得出优的提取参数。方法多糖的提取研究法为各水平重复试验10次方差分析法,即 L9(34)正交试验,进行超声提取,多糖具体含量测定应用的是蒽酮硫酸法。结果超声提取复方中药芪苓制剂多糖的佳工艺标准是提取温度、时间分别是80e、1h,超神功率为300W,且料液比1:10。结论针对复方中药芪苓制剂多糖,应用超声提取工艺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多糖提取得率为5.96%,效果大大优于原有提取途径,应用价值较高,应得到普遍推广。

    作者:郑胜宇;陈微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天门市个体医疗机构消毒质量监测分析

    目的:了解我市个体医疗机构消毒质量,促进基层医疗机构消毒工作的顺利开展,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心健康。方法对辖区内市个体医疗机构消毒质量进行了采样监测与调查。结果显示对消毒灭菌工作重视不够、管理措施不落实、消毒灭菌观念淡薄、缺乏消毒隔离的相关知识以及就医环境简陋等问题,因此加强基层医疗机构消毒质量管理,是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重要保障。

    作者:罗后涌;黄汉华;胡卫国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低分子肝素治疗肾病综合征患者高凝状态的实验室观察

    目的:分析低分子肝素治疗肾病综合征患者高凝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肾病综合征患者60例,接受治疗的时间为2012年1月至2014年3月期间,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泼尼松治疗,观察组采用低分子肝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APTT、PT、FIB、DD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肾病综合征患者治疗后的APTT、PT、FIB、DD变化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肾病综合征患者(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对治疗肾病综合征患者高凝状态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苏香玲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中国医患关系的现状分析及对策

    当前,我国的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医疗纠纷日益增加。医患关系紧张不仅影响到患者及家属的心理,影响到和谐社会的构建,也严重干扰了医疗单位的正常工作秩序,加重了医疗管理部门的工作量和医务人员的心理压力,降低了医疗单位和医务人员在社会上的声誉形象。重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成为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的一项严峻的课题。本文旨在通过对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办法,以改善医患关系紧张的局面,构建和谐社会。

    作者:段新宇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联合思密达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和分析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联合思密达在小儿腹泻中的治疗效果。方法纳入研究对80例,均为我院2014年2月份到2015年1月份收治的符合诊断标准的腹泻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思密达治疗,实验组增加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治疗。观察和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2.5%,比对照组的77.5%要高,差异性显著,P<0.05,统计学意义成立;实验组的腹泻停止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比对照组短,差异性显著,P <0.05,统计学意义成立。结论应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联合思密达治疗小儿腹泻,能够有效缩短患者的症状消失时间,且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荐。

    作者:朱正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品管圈在情景教学模式中的应用

    品管圈是指同一工作单位或工作性质相关联的人员,自动自发组织起来,科学运用各种工具,持续地进行效率提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等业务的小组[1]。情景教学使护生将书本理论知识快速而生动地体现到实践中,从而提高护生的急救技能和临场应变能力[2]。2014年我科开展了以“提高护生的综合素质”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超声乳化术治疗高度近视白内障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超声乳化术治疗高度近视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57眼)高度近视并白内障患者列为此次研究对象,采用超声乳化术治疗,对比研究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佳视力,观察患者患眼前房深度与术后并发症。结果经超声乳化术治疗后,50例(57)患者视力与前房深度均得到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时间相关性研究结果为正相关(P<0.05);共12例(21.1%)发生术后并发症情况。结论超声乳化术治疗高度近视白内障效果优,且时间越久恢复效果越好。采用针对性的处理手段能有效防治手术并发症。

    作者:冯强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加强社区卫生与医院合作,做好高危儿童预防保健工作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高危儿的存活率提高,随之带来神经系统后遗症的发生率和伤残率也相应增加。研究表明,早期干预可以促进高危儿的生长发育。预防减少高危儿群体伤残发生率,因此社区卫生服务作为国家初级医疗保健单位,应重视此类儿童的预防保健工作,加强与医院合作,积极开展高危儿群体预防干预各项工作,为实施我国少生优生基本国策和提高人口素质做出贡献。

    作者:张淑梅;田新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并分析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12月接收的消化性溃疡患者9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中药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观察并对比2组疗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78.26%,治疗组总有效率91.30%,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无重症不良反应发生,偶有一过性恶心、胀气或便秘等轻度不良反应发生,均可自行恢复,且不影响治疗效率。结论对消化性溃疡患者采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可有效抑制胃酸分泌,清除幽门螺杆菌,提高恢复效率,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彩;李建章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前交叉韧带损伤的关节镜与MRI诊断分级研究

    近年来,膝关节损伤的发病率较高,其中为常见的是前交叉韧带损伤,本次研究就是通过关节镜与MRI诊断对前交叉韧带损伤进行诊断分级,对临床评估前交叉韧带损伤程度提供一定的依据,详细情况如下。

    作者:杨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探讨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间收治的68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其中急性闭角型青光眼45例;慢性闭角型青光眼23例,对患者采用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观察患者术后佳矫正视力、眼压、房角以及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经过治疗,患者的佳矫正视力明显提高,术后3d,患者的眼压下降至(15.7±3.5)mmHg,术后3个月,患者的眼压下降至(11.2±2.9)mmHg,两组数据均低于手术前,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在术后未出现恶性青光眼、脉络膜脱离、囊膜破裂、玻璃体脱出等不良反应。结论采用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能够不仅改善患者的视力,而且有效降低患者的眼内压,治疗过程中并发症少,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何敏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肿瘤患者PICC相关感染因素分析及护理

    目的:分析肿瘤患者留置PICC引发感染的相关因素,探讨对留置PICC 行护理干预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12月接收的留置 PICC 肿瘤患者50例作为护理组,另取2013年1月———12月接收的留置PICC 肿瘤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2组均行留置 PICC静脉输液治疗,对照组不给予留置 PICC 护理,护理组给予留置PICC 护理,观察并对比2组感染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感染发生率16.0%;护理组感染发生率4.0%,护理组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发生感染的原因与置管操作不当、免疫力下降、导管移行或自我防护不当等有关。结论对留置 PICC 肿瘤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留置 PICC 发生感染的概率,减轻因感染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卞艳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优质护理服务工作中加强人文关怀的思考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中加强人文关怀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10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2例。依据病情与评估患者自理能力情况,医生开具分级护理医嘱,护士依据分级护理规定对患者开展生活护理。观察组在医生出具分级护理医嘱的基础之上,执行优质护理服务时加强人文关怀。对比两组基础护理得分情况与对基础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对比基础护理得分与患者对基础护理满意度,观察组都比对照组要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中加强人文关怀可提高基础护理质量与患者满意度。

    作者:普荣仙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CPM康复治疗体会

    从CPM机的优点、使用,结合临床实践,探讨 CPM 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治疗中的作用。

    作者:苏斌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家长课堂对脑瘫患儿康复的影响

    目的:探讨家长课堂对脑瘫患儿康复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瘫患儿按随机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 Bobath,Vojta等方法进行康复治疗,观察组家长定期参加家长课堂,治疗前后采用脑瘫儿童综合功能评分量表,粗大运动功能量表88项进行评定。结果治疗6月后,两组患儿综合功能,大运动能力均较治疗前提高( P<0.05)。结论对脑瘫患儿进行康复治疗的同时,对家长进行课堂教育更有利于脑瘫患儿综合能力的提高。

    作者:袁记霞;常小维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胎儿心脏畸形快速超声筛查法在基层医院的运用

    目的:探讨胎儿心脏畸形快速超声筛查法的临床应用及价值。方法选择600例20-25周孕妇,以胎儿四腔心、三血管、主动脉弓、动脉导管弓切面为标准切面,快速筛查胎儿心脏结构是否异常。以引产病理解剖结果、新生儿超声心动图复查或随访结果与胎儿心脏快速超声筛查结果相对比。结果在600例胎儿中发现9例心脏结构异常,其中产前胎儿心脏超声筛查符合7例,漏诊2例,胎儿心脏异常的检出率1.5%,超声诊断符合率99.7%,漏诊率0.3%。结论选择标准切面进行胎儿心脏结构异常的快速筛查,对检出胎儿心脏畸形及降低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漏诊率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并在基层医院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冯金全;张梅玉;徐华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欣母佩用于产后出血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欣母佩用于产后出血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8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98例产后出血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根据药物治疗额度不同,将98例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个不同的小组,分别命名为研究组以及对照组,每个小组各49例患者,对照组为患者提供常规治疗,研究组则为患者提供欣母佩进行止血治疗,治疗结束后,对两个小组的临床效果以及止血情况进行观察与记录。结果通过不同药物的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产后2小时、24小时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化患者,组间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文采取欣母佩用于产后出血治疗的临床效果明显,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广泛的应用及推广。

    作者:聂丽萍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针对性心理护理在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针对性心理护理在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88例创伤性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配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行常规术后心理护理,观察组在常规心理护理的基础上增加针对性心理护理措施。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治疗有效率88.6%显著高于对照组手术治疗效果70.4%,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心理护理前后SAS、SDS评分显著低于观察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术后出现不良心理状态的人数显著高于观察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应用针对性心理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减轻患者术后痛苦,提高手术效果。

    作者:袁花香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人性化护理服务模式在口腔修复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究口腔修复科护理中应用人性化服务模式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4年3月我院口腔康复科收治80例口腔修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经人性化服务模式给予患者护理服务,对照组经常规护理服务,且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在就诊环境、护士态度,护理质量,综合满意度方面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口腔修复科经人性化服务模式展开护理工作,可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强化医院护理服务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照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体会

    浅述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理论与实践,提倡小剂量化疗联合中医治疗,在杀伤骨髓癌细胞的同时,结合益气解毒、补肾活血中药,使病情相对稳定,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结合临床经验,从病因、病机、治法、中西医结合等角度对多发性骨髓瘤进行探讨。

    作者:李雪妮;刘艳霞 刊期: 2016年第02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