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脑损伤婴幼儿的甲状腺功能研究

刘春明;刘芸;张杨萍;赵毅斌;王莉

关键词:脑损伤, 甲状腺功能, 婴幼儿
摘要:目的:探讨脑损伤婴幼儿甲状腺功能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对30例脑损伤婴幼儿采用双抗体夹心法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T3)、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甲状腺素(T4)、游离甲状腺素(FT4)和促甲状腺素(TSH)的浓度,选择同龄正常婴幼儿30例为对照组。结果脑损伤组患儿血清 T3、T4、TSH 较对照组降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T3、FT4无明显变化。结论脑损伤会影响婴幼儿的甲状腺功能,临床医师应重视对脑损伤患儿的甲状腺功能检测及定期随访。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慢性心衰患者中西医诊治疗效观察

    目的:回顾性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13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诊治特点。方法采集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心血管科慢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信息,对其证候特征、中西药物治疗情况及病死率进行调查分析。结果54例慢性心律衰竭患者常见基础病以冠心病、糖尿病和高血压为主,中医证型主要为气血瘀、痰瘀互结、气阴两虚、水湿内停及阳虚型,年龄增长、陈旧性心肌梗死的存在及其心功能的降低与慢性心力衰竭病死率呈正相关。中药治疗以益气活血、化痰、养阴为主要治法,静脉应用中药以生脉、丹参、三七、总皂甙、刺五加注射液为主。结论患者中医证候以气虚、血瘀、痰阻、阳虚证为主,多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

    作者:丰立忠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在腹腔镜胆囊炎切除术的体会

    目的:本文着重地探讨了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在腹腔镜手术中的麻醉效果,为临床工作中的医务人员提供了行之有效的参考。方法选取了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我院外科收治胆囊炎患者68例,根据患者的手术麻醉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的患者全部采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对照组的患者则采用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观察组和对照组之间在麻醉效果和手术时间、麻醉药的安全性方面进行了详细地比较。结果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其效果优于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后患者苏醒时间和手术时间均少于芬太尼复合丙泊静脉麻醉。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中,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静脉麻醉具有安全可靠,起效快,镇痛效果佳,后遗效应少的特点,应在胆囊切除术中大力推广。

    作者:孙艳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护理措施探讨

    目的:探讨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5月接收的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48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其均采用心理干预、一般护理、病情观察护理、对症护理和出院指导等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干预,观察其效果。结果48例患者经护理干预后,显效有35例,有效有12例,无效有1例,总有效率97.92%;发生感染1例,并发症发生率2.08%,经对症治疗后逐渐恢复。结论对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采用心理干预、病情观察、对症护理等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于水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心肌梗死合并左心室血栓应用抗栓治疗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析抗栓治疗心肌梗死合并左心室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5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心肌梗死合并左心室血栓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两联治疗,而观察组则运用氯吡格雷、阿司匹林以及低分子肝素钠三联治疗,对两组的溶栓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栓均消失,而对照组4例血栓缩小,1例血栓无变化,两组的溶栓效果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随访3个月-1年,观察组无1例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而对照组4例出现并发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临床上运用三联疗法对心肌梗死合并左心室血栓患者进行抗栓治疗,不仅具有较好的溶栓效果,还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运用。

    作者:余闻宾;熊伟平;陈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分析降低体重对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的重要性

    目的:分析降低体重对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的重要性。方法将我院在2012年5月———2014年5月接收的60名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计算患者在入院时的体重,手术结束3天后检测患者血浆降钙素原的情况,随后对两者进行分析。结果体重和髋关节置换术后的血浆降钙素原的水平之间联系比较紧密。当体重降量在25千克以上时,男性组的比值为3.34,95%CI为1.62-6.77;女性组OR值为2.92CI为0.97-3.23。结论体重超标是影响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血浆降钙素原水平的危险因素之一。

    作者:王金海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综合康复护理措施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影响

    目的:探讨康复治疗对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00例,随机分常规治疗(对照组)与康复治疗(观察组),各50例。观察两组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经过治疗,两组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first second,FEV1)、1秒率(FEV1/FVC)后均有效改善,但改善幅度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呼吸困难评分均降低,观察组下降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治疗可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提高生存质量,对预后意义重大。

    作者:王明兰;李琳;张芹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七氟醚麻醉诱导在患儿全身麻醉中的应用

    目的:对七氟醚麻醉诱导在患儿全身麻醉中的应用情况进行系统探讨。方法将我院收治的52例外科手术患儿,根据麻醉诱导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均为26例,对照组采用丙泊酚麻醉诱导,研究组应用七氟醚麻醉诱导,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诱导情况及呼吸、呼吸等功能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的诱导时间、苏醒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入室时、插管后研究组MAP、HR及入室时SpO2要和对照组均存在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在患儿全身麻醉诱导中应用七氟醚,起效和苏醒快,且对呼吸无明显影响,安全性较高,临床推广意义重大。

    作者:史国强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临床不合理用药分析

    目的:分析临床不合理用药的原因以及近年来存在临床用药出现的问题。方法将临床用药出现若干问题加归纳总结。结论使广大临床医药人员工作者加强用药知识,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作者:冯贺达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Colles骨折传统手法复位及小夹板外固定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医传统手法复位及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科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门诊治疗的346例col es骨折患者采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观察骨折的复位、愈合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一次复位成功335例,两次复位成功11例,95%的患者腕关节功能恢复正常,无疼痛。结论手法复位及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是较好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吕书政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新生儿耳道护理对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影响

    目的:分析新生儿耳道护理对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2013年8月———2014年8月在我院住院的500例新生儿,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新生儿听力筛查,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每天给予新生儿耳道护理,对比两组新生儿的初筛率。结果观察组新生儿的初筛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对新生儿的耳道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新生儿听力筛查的通过率,有利于及早发现存在听力障碍的新生儿,有利于及早给予存在听力障碍的新生儿治疗。

    作者:魏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癫痫患者80例采取集束化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癫痫患者采用集束化护理的临床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5年7月接收的癫痫患者160例,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8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实验组给予集束化护理,观察并对比2组用药依从性、发生持续状态概率和发生继发性损伤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用药不依从率、发生持续状态概率及继发性损伤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用药依从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癫痫患者采取集束化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降低发生持续状态率和继发损伤率,具有较高应用效果,值得临床深入探究并推广应用。

    作者:张滨蓉;洪程成;丁爽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8725例育龄期女性TSH筛查结果分析

    目的:通过对育龄期女性进行普查,了解TSH 的人群分布情况,筛查出甲状腺功能异常的病例,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方法收集孕前检查及早孕建卡的女性,总计8725例,使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 TSH,汇总分析数据计算各个数值区间的人数分布。结果育龄期女性中TSH 异常的发生率较高,孕前与早孕的水平相差较明显。结论甲状腺功能异常是育龄期女性的多发病,对生育有较大的影响,应引起必要的关注。

    作者:胡玉清;丁旭锋;高芸;谢菁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农村小儿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方法及意义探析

    目的:探讨小儿手足口病的预防与控制措施。方法挑选2014年1月———2015年4月我市手足口病监测定点医院收治的300例农村手足口病病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所有患儿易发年龄、时间、住院隔离治疗及所采取的控制措施。结果1-4岁年龄组患儿发病率明显比其他年龄组要高;5-7月份患儿发病率明显比其他月份要高;早产、非母乳喂养、居住环境差、饭前便后未洗手、有病例接触史、体温﹥39度、口腔疱疹、EV71病毒阳性患儿发病率显著更高(P<0.05)。结论针对小儿手足口病患儿,需要采用科学的整体化预防控制措施,以便有效控制病症传播,确保患儿身心健康。

    作者:邓玄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赏识教育在中职护理专业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内科护理学是护理教学中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因此在护理专业中的内科护理学教学工作成为教学改革的重点,并根据当时医学知识的更新和变化发展,要做到中职内科护理的改革创新和与时俱进,才能有效适应和满足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教学质量和水平要进一步改善和提升,以培养高素质且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操作的医学护理人才作为重点教学改革发展的目标,本文将探讨的是通过赏识教育的教学方式在中职护理专业内科护理学中的教育教学应用,来分析如何更好的探索和提升优化护理教学的更高目标和方向。

    作者:李崇武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加强医院思想建设创建和谐平安医院

    思想政治在我国的各方面工作中均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不仅仅是一个集体、一个团队发展的基础,更是一个集体、一个团队前进的方向标。而在医院的各项工作中,思想政治建设更是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它确保医院思想政治工作有序、稳定发展,更保证了患者的就医安全。因此,本文着重从医院工作出发,论述医院思想建设的规章制度、发展机制、工作方法等方面,并结合创建平安医院的主题,把握思想政治工作在医院整体工作中的重要性。

    作者:张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尉犁县第二中学学生健康体检状况综合分析报告

    青少年时期是身心健康和各项身体素质发展的关键时期,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水平既是自身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基础,也关系到整个民族的健康素质和国家的综合实力。

    作者:洪且木·阿布力孜;袁龙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脾胃虚寒证患者26例的中药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脾胃虚寒证患者26例的中药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26例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胃虚寒证患者,采用单味花椒口服治疗,并观察中药治疗效果。结果连续服用一个月花椒,大部分患者的消化不良症状得到明显的改善或症状全部消失。其中显效治愈患者13例,占50%;有效治愈患者10例,占38.46%;无效治愈患者3例,占11.54%。总有效23例,占88.46%。结论采用单味花椒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胃虚寒证患者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俊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丙种球蛋白治疗过敏性紫癜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丙种球蛋白治疗过敏性紫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在我院收治的过敏性紫癜患儿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方法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丙种球蛋白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3个月后,实验组总有效率(94.3%)明显优于对照组(71.4%),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丙种球蛋白对过敏性紫癜疗效显著,能有效缓解其临床症状。

    作者:王洁;王森;许之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急性重症胰腺炎的内科综合治疗

    目的:探讨内科综合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方案和临床疗效,提高诊疗水平和患者生活质量。方法观察总结近来经内科综合治疗35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案例,并与以往传统治疗方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行内科综合治疗方案的35名患者:治愈31例,中转手术4例(其中死亡3例),病死率8.6%,综合治愈率88.6%。结论内科综合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疗效较好,治疗过程中也要注意护理(严密观察记录等);早期应用生长抑素、合理选用抗生素、营养补给、配合应用中药(复方大承气汤为主)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如有必要须中转手术。

    作者:赵菊馨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血塞通软胶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84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血塞通软胶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临床相关病例,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两组均给于相同西药治疗的同时,治疗组加用血塞通软胶囊治疗,2次/d ,2粒/次,疗程为4周。对两组患者分别从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疼痛程度、药物副作用、治疗前后心电图变化、三大常规(血、尿及粪常规)、肝功及肾功等方面进行观察比较,所得数据应用SPSS系统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结果治疗组在心绞痛发作情况、治疗效果及心电图效果上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三大常规、肝功、肾功及不良反应方面无明显差距(P>0.05)。结论血栓通软胶囊应用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效果较好,是临床应该推广的优良方法。

    作者:侯芳丽 刊期: 2016年第02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