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宗萍
目的:分析探讨复方胆宁片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09年10月~2012年10月间就诊的急性胆囊炎患者80例,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的综合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常规的综合治疗基础上同时服用复方胆宁片,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和疗效。结果对照组和试验组的总体有效率分别为75.0%和9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出现。结论复方胆宁片治疗急性胆囊炎安全有效。
作者:石健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为了探讨基于对省、县、乡、村药品使用目录分级管理的带量采购模式对基本药物价格和使用的影响,采用非概率分层抽样调查法,统计河南省基本药物网上采购金额、数量和采购比例,部分样本县区的网上采购情况和对相关县区进行问卷调查,评析基于目录分级管理的带量采购对基本药物价格和使用的影响。结果显示,该模式对基本药物价格具有明显控制效果,能够有效解决基本药物在各级医疗机构使用的衔接问题,同时,应不断完善该模式,以期为进一步完善基本药物集中采购工作提供参考。
作者:王雷;杨运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比较莫西沙星两种不同给药方案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0月~2011年12月收治的108例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4例常规应用莫西沙星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54例采用莫西沙星序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药物经济学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8.1%,对照组为94.4%,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7%,对照组为7.4%,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成本-效果比为1834.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78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莫西沙星两种不同给药方案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均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且安全性好,但序贯疗法成本-效果比低,是优选的治疗方案。
作者:陈玉波;钟静;曾静;梁卫权;吴银花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观察阿扎司琼在心外科术后预防镇痛所致恶心呕吐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1月~2013年11月84例美国麻醉协会(ASA)Ⅰ或Ⅱ级择期心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四组,阿扎司琼A1、A2组、氟哌利多B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各21例,术后镇痛泵中均给予舒芬太尼。结果镇痛治疗后6、12、24、48 h四组VAS评分均在1~4分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镇静评分较高,术后12 h评分显著高于其他三组(P<0.05)。48 h恶心、呕吐发生率以C组高(P<0.05),A1、A2组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B组,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患者自控镇痛治疗中阿扎司琼可有效减少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效果优于氟哌利多,但镇静作用不明显。
作者:王彩娥;陈小莉;赵宏巧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索运用多种方法预防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临床思路。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2011年10月共98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资料,分为对照组(低分子肝素治疗)和观察组(血必净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术后第3、7天监测凝血四项、患肢周径;第7天复查患肢静脉彩超。结果经过治疗并随访半年,两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天纤维蛋白原、下肢肿胀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对预防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疗效显著,并能有效地改善术后血液的高凝状态及下肢肿胀。
作者:张炜;陈新;郑春成;梁贵山;杜家彬 刊期: 2014年第01期
21世纪,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医疗模式的转变,社会上对临床护理工作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由于工作性质、环境的特殊性,以及人际关系、社会评价等方面都对护理人员的心理带来很大的压力。只有正确分析这些压力的来源,才能采取正确的措施,减缓压力促进护理水平的提高。
作者:王鲁燕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总结社区免费发放叶酸工作实施2年后,群众对“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相关知识的知晓率的变化。方法根据北京市《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实施要求,社区负责免费向待孕妇女和怀孕3个月内的妇女发放叶酸,进行有关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相关的健康教育,并以全镇育龄妇女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设计自填式问卷进行调查。结果348例中,有189例叶酸获取为社区免费发放,其余为自行购买。300名孕产妇中,了解叶酸知识共209例,了解叶酸相关预防知识227例,了解叶酸佳使用时间202例。结论调查问卷分析可得社区居民对于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知识的知晓率有了很大的提高,社区叶酸免费发放效果较好,但仍需加大宣传。
作者:王凤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观察采用腹腔镜辅助手术治疗阑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2年12月阑尾炎手术患者116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手术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手术中应用腹腔镜进行治疗,将两组患者手术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胃肠道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治疗时间等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辅助手术治疗阑尾炎,具有对组织损伤小、术后患者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田国彪 刊期: 2014年第01期
2013年11月12日,美国心脏学院和美国心脏学会(ACC/AHA)联合其他学术组织公布了2013版四项心血管病预防指南,分别涉及心血管风险评估、成人胆固醇管理、超重肥胖管理和生活方式管理[1-4]。这些新指南曾因撰写拖沓而饱受批评,而今面世又引来不少非议。本文主要介绍新指南的要点和主要批评声音。
作者:施仲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对氪黄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治疗青光眼急性发作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以在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40例青光眼急性发作患者为研究对象,共44眼。采用随机分配的原则,将所有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22眼,采用药物进行治疗;试验组患者22眼,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增加氪黄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患者术后眼压完全控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前房角开放范围大于1/2周以及视力水平在0.5以上的患者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氪黄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治疗青光眼急性发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房角的开放范围,有效控制眼压。
作者:孙晶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究对采用介入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给予社区管理的措施和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9月收治的81例给予经皮冠脉介入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给予相应的社区管理。其中试验组43例患者,采用综合的社区管理措施,对照组38例患者,给予常规的社区管理,观察社区管理后的情况。结果试验组护理有效率为95.3%,对照组护理有效率为78.9%,两组患者在护理效果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给予经皮冠脉介入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采用综合的社区管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减少身体不适的现象。
作者:王晖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分析总结高脂血症性胰腺炎(HLAP)临床特征。方法对2011年1月~2012年6月的17例HLAP与同期50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BP)进行比较分析。结果HLAP患者的血淀粉酶明显低于ABP患者,血脂明显高于ABP患者,C反应蛋白及病情严重程度上无显著差异。结论在早期诊断HLAP时需注意血淀粉酶可无明显升高,在治疗HLAP时需积极的降血脂治疗。
作者:徐文胜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总结肾病患者采取血液净化治疗后血管通路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期间肾内科接收并采取血液透析治疗的46例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予以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本组46例患者中,经皮中心静脉导管并行内瘘术者10例,动脉内瘘者16例,经皮中心静脉导管者20例。经护理干预后,血管通路功能提高。结论护理人员必须熟练掌握血液透析的方法、动静脉内瘘等的相关护理措施,掌握临时性血管通路的护理技术,保证血管通路正常功能。
作者:曹佳芹;刘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盐酸异丙嗪联合颠茄合剂治疗婴幼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74例腹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患儿予以抗病毒、饮食调整等基础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应用盐酸异丙嗪与颠茄合剂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6%,显著高于对照组(7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儿在用药初期,有1例出现口干,1例有轻微视力模糊,2例有轻微嗜睡,症状均较轻微,所有症状均在用药1~4h内消失。结论在婴幼儿腹泻的临床治疗中应用盐酸异丙嗪和颠茄合剂,具有确切的疗效,且不良反应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胡庆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回顾性分析急性胰腺炎(AP)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旨在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防治急性胰腺炎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用药频数(DDDs)、药物利用指数(DUI)及住院天数等指标,分析100例急性胰腺炎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结果DUI>1.0的药物有头孢呋辛、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头孢哌酮/舒巴坦、洛美沙星与万古霉素。急性胰腺炎患者治疗使用多为头孢他啶,其次为左氧氟沙星与头孢曲松,使用少的为阿米卡星。结论抗菌药物在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使用方面大部分合理,仍有部分在剂量、疗程和用药指征方面需进一步合理规范化。
作者:刘亮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直立性低血压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直立性低血压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4周结束后,进行效果比较。结果疗程结束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都有所改善,试验组患者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改善直立性低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孙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究皮肤擦伤的临床处理体会。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5月治疗皮肤擦伤的5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予湿润烧伤膏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只给予碘伏进行治疗。分别对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经治疗有效率(96.55%)明显优于对照组(79.31%)(P<0.05)。结论对皮肤擦伤患者给予湿润烧伤膏进行治疗,创面能快速愈合,用法简单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作者:周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和研究人性化管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手术室护士30例,将其按双盲随机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管理方法进行护理管理;观察组采用人性化管理方法进行护理管理,将两组的护理质量及医生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医生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理论考核合格率、技能考核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护理差错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人性化管理应用于手术室护理管理之中,能够提高手术室护士的工作热情,激发护士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保障手术室的工作质量与工作效率,取得了患者、医生均满意的效果。
作者:吴丽琴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研究银杏达莫注射液和葛根素注射液对比治疗脑供血不足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3年4月之间所治疗的脑供血不足患者的资料和临床治疗记录,随机将患者分为A组和B组,给予A组患者使用银杏达莫注射液,采用常规的治疗和护理方式,以15 d为一个治疗阶段,检查患者脑部血流情况;B组使用葛根素注射液同样采用常规的治疗和护理方法,以15 d为一个治疗阶段,检查患者脑部血流情况。结果A组患者的用药有效率要高于B组患者的用药有效率,银杏达莫注射液在治疗脑供血不足疾病的临床表现上要强于葛根素注射液。结论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脑供血不足疗效更佳。
作者:刘金轲;马世国;孙志超;张建国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LR4表达及血清CRP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呼吸内科住院的COPD患者70例作为试验组,选取同期在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7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单个细胞TLR4表达、肺功能指标和血清CRP含量。结果试验组肺功能指标和对照组相比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单核细胞TLR4表达和对照组相比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CRP血清和对照组相比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PD患者中单核细胞表明TLR4的表达下调,血清CRP含量上调,都反映了COPD发病时机体的调节机制,因此为有效预防和治疗COPD患者提供了新的科学根据和思路。
作者:邓鸿杰;陈绍平;李依蔓 刊期: 201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