雒秋凤;张晓敏;殷雪梅
目的:重点研究和探讨新型敷料康惠尔在二、三期褥疮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利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研究和比较对我院于2011年1月1日-2013年11月31日期间收治的144例二、三期褥疮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两组患者均行常规护理,对照组总计72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用呋喃西林液湿敷;观察组总计72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用新型敷料康惠尔湿敷。然后将2组数据结果进行分析,分析探讨两组患者疗效的与不良反应结果。结果:通过对我院收治的144例二、三期褥疮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患者不良反应均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型敷料康惠尔在二、三期褥疮患者护理中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并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对我国治疗二、三期褥疮患者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值得临床借鉴和进一步推广。
作者:兰红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认知治疗对糖尿病伴焦虑症患者的疗效。方法:对门诊106例糖尿病伴发焦虑症患者进行对照治疗和观察。干预组在常规心理治疗的基础上配合认知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心理治疗,于治疗前和治疗后6周使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14项进行评定,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焦虑症状的改善程度。结果:经过认知治疗6周后,干预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14项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干预组患者焦虑症状较对照组明显减少、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14项评分小于7分(P<0.05)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认知疗法可明显改善糖尿病伴焦虑症患者的焦虑情绪。
作者:张彬;杨焱;刘晓霞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使用洗胃评分记录单对急性中毒洗胃病人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1年11月-2013年2月在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急性中毒洗胃的病人共178例,按先后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使用急性中毒病人洗胃评分记录单,对照组按原方法。结果:观察组患者使用洗胃评分记录单抢救成功率提高,平均住院日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1)。结论:洗胃评分记录单可以提高了急性中毒洗胃患者的抢救成功率、缩短了平均住院日。
作者:姜梅;曹俊辉;王芝 刊期: 2013年第12期
妊娠合并糖尿病是指糖尿病患者合并妊娠以及妊娠期糖尿病,是妊娠并发病中常见的一种,对母儿健康有较大影响。结论:加强产前检查并进行系统筛查及治疗,大大降低了母婴病死率及并发症的发生,使母婴预后明显改善。
作者:裴峥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加强抢救室的管理是医院抢救急重症患者成功与否的前提,也是病房护理质量的保证方法介绍持续质量改进在病区抢救室管理中的应用。结果:经过改进,抢救室管理质量提高。结论:持续质量改进是一种不间断的活动,有助于管理质量的不断提升。
作者:王英萍 刊期: 2013年第12期
本文通过陈述青原区河东街道65岁以上(含65岁)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分析其影响健康的因素,并从适宜的家庭环境、进行合理的运动、保持愉悦的心情、良好的作息时间等方面提出了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的方法。重点阐述了如何根据老年人的心理特点和饮食习惯来进行合理的健康教育以达到改善他们的健康状态。
作者:曹晓红;彭利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到来,老年糖尿病患者已逐渐增多,做好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指导,对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有重要的意义,现浅谈本人在临床工作中总结出的一套指导方法,供大家参考。1心理指导1.1老年糖尿病患者对疾病认识往往两级分化,一部分患者对自己病情满不在乎,不经常监测也不坚持治疗;另一部分患者思想负担又太重,出现急躁、恐惧、焦虑等心理,针对以上情况要经常与患者谈心,耐心开导,使其认识到糖尿病对患者的危害主要是它所引起的慢性并发症,只要控制好血糖大多数并发症是可以完全避免,对血糖的控制过于松懈或反应过激都是不可取的,只要保持乐观,积极参与治疗,才能达到平稳血糖控制并发症的目的。
作者:高克玲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对外周静脉留置针堵管原因以及相应的防范对策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抽取在2011年1月-213年11月间我院收治的接受外周静脉留置针患者210例,将其按照入院时间顺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是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开展预防堵管的防范措施,而后对这两组患者的堵管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并比较堵管者与未堵管者的相应资料,总结堵管原因。结果:观察组堵管发生率为8.57%,对照组堵管发生率为23.81%。观察组堵管率较对照组低(P<0.05);堵管原因主要为:封管液剂量不足、封管操作不当、输注营养液、刺激性药物后冲洗不彻底、留置针在静脉中留置时间过长、患者凝血功能异常等。结论:造成外周静脉留置针堵管的原因较为复杂,在临床护理中应积极采取有效对策进行预防,以减少堵管的发生,提高输液安全。
作者:唐桂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动脉栓塞(arterial embolism)是指栓子从心脏或近心端动脉臂脱落,被血流推向远动脉,阻塞动脉血流,导致肢体、脏器、组织等缺血的急性病变。我科从2010年6月--2013年6月共收治下肢动脉栓塞82例手术治疗同时针对病因治疗及精心护理,患者基本康复出院,在护理方面总了一定的经验。
作者:宋志英;赵意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对产后出血患者采用子宫压迫缝合术治疗,探讨和分析其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我院一共收治了68例产后出血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这些患者分组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为34例。对照组:对患者采用按摩子宫和静脉或者宫体注射缩宫素以及使用止血药物、切除子宫等常规方法治疗。试验组:对患者采用子宫压迫缝合术治疗。结果:经过治疗之后,试验组患者在排尿量和阴道出血量以及生命体征平稳、月经恢复正常、恶露排出干净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对产后出血患者采用子宫压迫缝合术治疗,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患者出血情况,提高治疗效果,进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的康复。
作者:王素凡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自律空间频率综合治疗的影响。方法:将124例(226眼)弱视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3例(114眼),仅进行自律空间综合治疗;干预组61例(112眼),在进行自律空间频率治疗的基础上,实施系统化的护理干预。结果:对照组视力0.8,36眼(32%),视力提高两行,41眼(36%),视力无明显变化或反下降37眼(32%),总有效率68%。干预组:视力1.0,69眼(61%),视力提高两行,35眼(31%),视力无明显变化或反下降8眼(8.0%),总有效率92%。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提高弱视治疗的效果,从而使患儿尽快恢复视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唐英玲 刊期: 2013年第12期
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CSDAVF)是颅内硬脑膜动静脉瘘的一种类型,发病率仅次于侧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占颅内硬脑膜动静脉瘘的第二位,由于海绵窦特殊的解剖特点,CSDAVF 的诊断和治疗有其特殊性,在临床实践中为其对症护理带来困难,本文总结2005年1月至2011年6月收治10例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患者。
作者:任元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胺碘酮作为一种高效而安全较高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而华法林用于预防和治疗血栓性疾病,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也日趋增多,因此临床上常见胺碘酮与华法林合用的病例。而两药的药理特性各异,合用时,胺碘酮可使华法林浓度增加,从而延长凝血酶原时间( PT )和国际标准化值( INR),使用不当将增加出血机率。临床药师拟结合临床实践对胺碘酮与华法林相互作用影响抗凝效果做一探讨。
作者:郝胜文 刊期: 2013年第12期
小肠穿孔在腹部损伤中是较为常见的疾病,一旦确诊,治疗并不复杂,但如不能早期诊断、早期处理,将会造成严重的后果,甚至死亡。我院2008~2012年来共收治小肠穿孔33例,现对小肠穿孔的早期诊断与治疗加以探讨。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共33例,男26例,女7例;年龄63岁,小16岁;致病原因:车祸伤18例,挤压伤3例,刀刺伤12例。
作者:王泉雄;曾鼎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33岁,未婚,公司经理。因“与人交往时紧张、不敢在公共场合讲话15年”入院。患者于18岁与一位女同学交谈时,同学无意中说其发型很难看,回家后反复照镜子,感到在女同学面前丢了脸。以后每看到这位女同学时就想起这件事,并担心再次在同学面前丢人,之后这种感觉进一步加重,看到同龄女性都有这种感觉,以后看到男性也有这种不适。在学校不敢和同学交往,不敢正视他们,每逢不得不和别人说话时,总是紧张地直冒汗,当感觉到对方的目光在注视他时,更是手足无措,不知说什么好。害怕感严重时,常常伴有心慌、手抖和出汗。使患者日益变得自卑,逐渐回避与别人的交往。
作者:王云鹏;谭刚 刊期: 2013年第12期
腹部手术前放置胃管目的是有效引流胃液,确保术后不发生腹胀,缩短胆管引流的时间,利于伤口愈合,减少术后肠梗阻的发生。放置胃管的深度是测量鼻尖到耳垂的距离加上鼻尖到剑突的距离。如何保障胃肠减压的有效性简述如下:1接头堵塞1.1原因胃管与负压吸引器接头口径过小或胃液过分黏稠。1.2临床表现接头可见粘稠堵塞情况,胃管内有胃液而吸引器内无胃液流出。
作者:朱春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针对年纪较大且做过全膝关节置换的患者展开护理研究,旨在减轻患者痛苦程度,提高护理有效性。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6月-2013年6月这三年时间内收治的全膝关节置换患者共70名。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即对全膝关节置换手术展开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采用护理干预方式对患者采取加强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明显由于对照组患者,患者病情恢复时间更短,术后痛苦程度较低且对护理人员满意程度更高。结论:对年龄较大的全膝关节置换患者采用护理干预方式能够有效提升护理效果,优化护患关系,适合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郭馥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护理过程中的可行性效果。方法:选取内科60例急性心机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临床路径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用临床路径的标准方案与传统的常规护理作比较。结果:实验组在住院日、住院费用、健康教育内容掌握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等方面均好于对照组。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急性心机梗死病人的治疗护理过程中,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规范护理行为,提高病人满意度。
作者:柴艳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心理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9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心理组、传统组,各47例,传统组采用口服利培酮片治疗,心理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治疗。结果:心理组治疗后各项BPRS分与传统组相比,降低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a,心理组复发率8.51%明显低于传统组31.91%,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4.689,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心理治疗,可改善患者自知力,提升疗效,减少复发。
作者:蔡道堂;汪浩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痰液粘附在气管或支气管腔内壁或阻塞气管腔时,胸部CT扫描检查时常发现。但在实际工作中因经验不足,常常被误诊为气管内占位性病变。本文总结26例患者在气管或支气管腔内确诊为痰液影的螺旋CT检查影像学资料,分析其螺旋CT影像表现,总结经验,供同仁探讨。
作者:黄军明;姚媛 刊期: 2013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