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部按摩治疗卧床患者便秘68例临床观察

杨青梅

关键词:便秘, 卧床休息, 按摩, 腹部
摘要:便秘是卧床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卧床患者由于活动少,肠蠕动变慢,大便在肠腔内滞留时间过久,水分被过量吸收,使粪便干燥硬结,造成排便困难。便秘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种可见于多种疾病的一个症状群,可由疾病引起,也可导致疾病的产生[1]。2005-12-2008-8,笔者采用腹部按摩治疗卧床患者便秘68例,并与复方芦荟胶囊治疗68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德城区2013年甲状腺癌发病情况分析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饮食结构、营养状况、医疗水平以及生态环境等因素的变化,尤其是近两年,甲状腺癌的发病率显著增高,已经成为发病率增长快的恶性肿瘤之一。

    作者:郑颖;芦志泉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标准化压疮护理流程在神经外科防治压疮中的运用

    目的:探讨通过制定、执行标准化压疮护理流程降低神经外科病人压疮风险。方法:2012年1月以后Braden评分≤16分的患者按标准化压疮护理流程进行压疮的防治护理。结果:通过运用标准化护理流程对患者进行压疮防治护理,对降低患者压疮发生率,提高压疮的护理质量及护理工作满意度有明显效果。

    作者:郑丹珍;雷世辉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利福布汀用于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疗效评估

    目的:观察和评价含利福布汀联合化疗方案在耐多药肺结核(MDR-PTB)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采用1:1随机、平行对照的方法,将95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7例。化疗方案:治疗组以利福布汀为主,联合左氧氟沙星和卷曲霉素、帕司烟肼、吡嗪酰胺,乙胺丁醇;对照组用利福喷汀,联用药物同治疗组,采用全程监督化疗管理,按各自方案实施化疗。结果:共有82例患者完成化疗疗程,治疗组42例,痰菌阴转率88%;对照组40例,痰菌阴转率75%;痰菌阴转率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1);治疗组病灶显效率,空洞闭合率6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的药物不良反应率为35%对照组为40%,对照组高于治疗组,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含利福布汀的方案治疗 MDR-PTB ,有助于痰菌阴转和病变吸收好转,药物不良反应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梁慧影;郑楠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2007-2012年隆安县预防艾滋病母婴阻断情况分析

    目的:分析2007-2012年我县开展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服务情况,进一步探讨艾滋病母婴阻断效果。方法:对2007-2012年全县35501名孕产妇抽取静脉血,进行艾滋病病毒抗体筛查(快速检测、ELISA)、阳性者采用METHOD方法确认,对确诊阳性孕产妇进行预防母婴阻断干预措施。结果:19名孕产妇确诊为阳性,终止妊娠3例,15例妊娠分娩活婴15人,失访1例。孕产妇抗病毒药物服用率85.71%,阳性母亲所生婴儿抗病毒药物服用率为86.67%,人工喂养率为93.33%,存活13例婴儿,随访管理到18个月龄有9人,HIV检测结果阴性9人,母婴传播发生率为0.。结论:开展预防孕产妇艾滋病咨询与检测,能及早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孕产妇,通过及时合理正确地应用抗病毒药物、产科干预、人工喂养等综合措施,是可以减少HIV母婴垂直传播的。

    作者:韦艳丽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有效构建血站质量管理体系的实践与探索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初在企业中推行,随着2006年两法一规的实施,采供血机构目前也基本都建立了质量管理体系,镇江市中心血站于2000年通过 ISO9002:1994版质量体系,是全国首家通过ISO9000质量体系的中心血站,在建立和实施质量体系的过程中,本文主要探讨如何将企业中适用的要素和条款正确运用到血站的体系建设中,如何有效运行PDCA,以真正有效推动工作的可持续性发展。

    作者:连云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继发性癫痫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后致癫痫发作的常见诱发因素及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对2011年3月至2012年9月,我院收治的26例继发性癫痫患者,从药物依从性、心理、生活习惯及嗜好、发作先兆的观察和发作期的护理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护理经验。结果:经过密切的病情观察、治疗及精心护理,本组患者癫痫发作均得到了较好的控制,无一例出现生命危险,出院后门诊随访一年均未出现癫痫症状的发生。结论:从提高患者药物依从性、克服其心理障碍、养成健康生活习惯、摒弃不良习性等方面加强护理将有助于预防和减轻外伤后癫痫的发作。

    作者:赵贵芹;张利霞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早期NSCLC行胸腔镜手术的护理配合*论著

    目的:探讨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行胸腔镜手术的护理配合要点。方法:2008年1月-2013年1月利用胸腔镜对57例早期NSCLC的病人实施了手术,对其手术护理要点进行总结。结果:57例患者均顺利度过手术,平均手术时间为(150.78±50.14) min、术中出血(132.52±96.33) mL、术后胸液引流(263.41±125.37) mL、术后平均住院7.7±2.6 d。结论:胸腔镜手术具有损伤小、恢复快、出血少、术后疼痛轻等优点,辅以规范化的手术护理配合,可广泛用于早期NSCLC的治疗。

    作者:江涛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妊娠合并糖尿病对孕产妇及围生儿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糖尿病对孕产妇及围生儿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3月至2013年7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妊娠合并糖尿病产妇60例(观察组)与正常孕妇60例(对照组),对两组相关资料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观察组的妊娠期高血压、羊水过多、胎膜早破与早产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剖宫产率也高于对照组(P<0.05)。所有产妇都顺利分娩出新生儿,不过观察组的巨大儿、新生儿窒息与宫内窘迫等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妊娠合并糖尿病可导致产妇不良结局,也影响新生儿身体状况,要积极加以控制。

    作者:曹春丽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强化医院文化建设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

    医院文化是医院的灵魂,是未来医院管理的主流,培育优秀的医院文化是医院发展的根本途径,可增强医院的核心竞争力,终达到医院持续健康发展的目标。因此,必须加强医院文化建设以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

    作者:韦少玲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广州市89例年轻恒牙外伤的临床分析

    目的:回顾性分析儿童年轻恒牙外伤的临床病例治疗,探讨其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12年03月01日到2013年09月30日期间,在广州市越秀区妇幼保健医院口腔科就诊的年轻恒牙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共纳入年龄小于16岁的儿童恒牙外伤患者89例,患牙159颗。对患者的年龄、性别、牙外伤类型、外伤后就诊时间、受伤原因、外伤牙位、累及牙数等病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恒牙外伤儿童在8-12岁发生率高(77.5%),男童(68.1%)高于女童(31.9%),男女比例2.14:1。儿童恒牙外伤发生的原因中,摔伤占一半以上(53.9%),其次为碰撞(28.1%)、运动、交通事故;男女儿童年轻恒牙外伤发生原因间存在明显差异(P<0.01)。男童以摔伤、碰撞为主,女童以摔伤多见。年轻恒牙牙外伤类型中以牙釉质牙本质折断未露髓多见,其次为牙冠折裂露髓、牙周损伤、牙釉质折裂,冠根折、牙脱出、根折较少见。男女童牙外伤高发类型存在明显差异(P<0.01)。男童以牙釉质牙本质折断未露髓多见,女童以牙冠折断露髓好发。不同牙位中上颌中切牙发生率高(73%),其次为上颌侧切牙、下颌中切牙、下颌侧切牙。累及1颗牙位者占48.3%,2颗牙33.7%,3颗牙13.5%,3颗以上4.5%。不同牙外伤类型累及牙数无明显差异(P>0.01)。结论:8-12岁年龄段儿童尤其男童容易发生恒牙外伤,社会、学校及家庭应采取运动时对上颌切牙的保护措施减少儿童摔伤、碰撞等。

    作者:郑红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67例直肠癌患者Miles术后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直肠癌患者Miles术护理措施。方法:通过对我科2012年3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68例行Miles术的直肠癌患者采取术前、术后护理干预,总结直肠癌Miles术护理措施。结果:65例经过术前、术后护理均恢复健康,2例发生造口粘膜分离,1例造口脱垂。结论: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能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减轻病人痛苦,缩短住院时间,从而提高患者的医疗治疗及生活质量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杨秀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二十九味能消丸预防2例家族性全结肠息肉病全结肠切除术后小肠息肉复发的观察

    目的:口服藏药二十九味能消丸对家族性结肠息肉病病人术后小肠息肉复发的预防。方法:全结肠切除、永久性回场造口术后1月后开始服用二十九味能消散,剂量为1.5g/次,口服,一日2次,疗程为12个月;之后,进行了三年随访观察,并将预防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2例病人的三年随访观察表明,无十二指肠及小肠息肉的复发,且无出现并发症和其他不良反应。结论:口服藏药二十九味能消散是一种有效的抗消化道息肉病预防藏药,对家族性结肠息肉病病人术后小肠息肉复发有良好的预防作用。

    作者:周加华;曾太乙亥;朱璞太;叶西多杰;多杰仁欠;多杰杨尖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中药洗浴治疗过敏性紫癜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目的:观察中药洗浴治疗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在我科住院的过敏性紫癜患儿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予常规治疗,治疗组配合中药洗浴治疗,治疗1周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效果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药洗浴治疗治疗能提高过敏性紫癜的治疗效果。

    作者:李润;王益平;陈洪位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地塞米松致呃逆有性别差异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针引起呃逆的性别差异。方法:收集某社康2007-2012年使用地塞米松针后出现呃逆的不良反应的男女人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4068例患者中,出现呃逆副反应8例,均为男性患者,出现呃逆副反应在性别差异上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塞米松引起呃逆的不良反应通常发生在男性中,极少在女性中发生。

    作者:陈学敬;郭洪波;韩云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消化内科常见不合理用药的分析

    目的:针对消化内科的不合理用药问题进行探讨,为科学规范用药提高标准参考。方法:选择2010年3月-2013年3月,在我院消化内科接受治疗的153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对患者接受治疗的药物疗法,用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回顾分析1538例病历资料,其中55例患者存在不合理用药情况,主要问题是服用抗生素的时间比较长,18例患者,占32.7%;联合用药的过程中抑制药物疗效,13例患者,占23.6%;药物的拮抗作用,11例患者,占20.0%;对抑酸药物的使用剂量过大,8例患者,占14.5%;药物本身副作用,3例患者,占5.5%;重复用药,2例患者,占3.6%。结论:在消化内科,不合理使用药物十分常见,诸如服用抗生素的时间比较长、联合用药的过程中抑制药物疗效等常见问题,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关注合理药物,保证用药安全,提升治疗效果,维护患者健康。

    作者:周云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急性酒精中毒患者60例,实验组30例,应用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纳洛酮治疗;对照组30例,单独应用纳洛酮治疗,比较分析两组症状消失时间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意识清醒时间为(2.65±0.86)h,较对照组时间短(3.97±0.78)h,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为(8.31±2.15)h,较对照组时间短(4.26±1.92)h,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2小时清醒例数:实验组12例,对照组25例,两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

    作者:周金海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格列齐特缓释片治疗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目的:探讨使用格列齐特缓释片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4月~2012年6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使用二甲双胍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格列齐特缓释片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明显明显降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比教,观察组的FBG、2hPG及HbA1c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格列齐特缓释片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能够有效降低患者血糖水平,改善其病情,且不良反应少,是一种安全可靠的降糖药物。

    作者:陈玉芳;麦伟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信息化分级管理系统在消毒供应室一次性物品库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信息化分级管理系统在消毒供应室一次性物品库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在消毒供应室现有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上实现医院设备科大库、消毒供应室一次性物品库、一次性物品发放间、临床使用科室之间分级管理,网上预约请领。结果:在相关部门安装该操作程序模拟运行并同时观察使用过程存在的问题。结论:实现了各部门分级管理,分级网上预约请领,各级库房各项数据易查询、易盘点,库存情况依据临床领用量可以有计划性的及时调整。

    作者:赵丹;韩玉静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自拟益肾活血汤加减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方法:用加味益肾活血汤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65例,进行分析评估。结果:痊愈41例,有效17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9.2%,平均治疗2个疗程。随访6个月~5年无复发,全部病例无不良反应。结论:益肾活血汤治疗骨质疏松症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殷彩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头孢噻肟钠预防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并发肝性脑病的研究

    目的:讨论头孢噻肟钠预防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并发肝性脑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对2011年4月至2013年10月在我院治疗肝硬化消化道出血的92例患者,随机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的患者均为46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止血、输血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头孢噻肟钠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肝性脑病发生率、因感性脑病而导致死亡、血氨及NCT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肝脑病发生率为2.17%,死亡率为0%,对照组患者的肝脑病发生率为19.57%,死亡率为8.69%,实验组患者的肝脑病发生率及死亡率较对照组患者明显降低,具有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血氨含量与NCT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血氨含量及NCT较实验组患者明显升高,具有显著差异(P<0.05)说明其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运用孢噻肟钠预防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并发肝性脑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可以明显降低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肝性脑病的发生率,临床值得推广。

    作者:孔祥云 刊期: 2013年第12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