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明月
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慢性呼吸道阻塞性疾病是临床上常见的呼吸道疾病。目前治疗该病较先进的方法是吸入皮质激素法,但此法疗程长,费用高,副作用多,给患者及其家属,尤其是基层患者带来了不少烦恼。故在治疗上仍停留在对症治疗、抗菌消炎上,对原发病灶则无特异性治疗。本病的发病率高,治愈率低,且近年发病人数有逐渐上升趋势。“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法是一种将穴位与药物相结合,充分发挥其特异性的外治方法,它容治病与防病为一体,具有良好的近期和远期的防治效果,可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和内分泌功能,尤其对细胞免疫功能有明显的调节作用,从而达到消炎和改善肺功能的作用。自2005年7月起我院开展“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治疗,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章玲玲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青光眼门诊患者局部用药依从性及其护理。方法:选取青光眼门诊患者96例,采用问卷的方式对患者局部用药依从性进行调查分析。结果:青光眼患者的对疾病的认知度、滴眼次数、价格、居住地、费用支付方式、教育程度、年龄与其局部用药依从性有显著的相关性。结论:加强对青光眼门诊患者的护理包括对患者进行疾病的指导、对患者进行出院的指导、对患者进行生活的指导等方面可以提高青光眼门诊患者局部用药依从性。
作者:姜桂英 刊期: 2013年第12期
在当今社会不断向老龄化社会发展过度的时期,老年人(≥60岁)科学用药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老年人在年龄增大以后,在心血管器官组织上面呈现出结构与功能退化的现象,成为了心血管疾病的高发人群。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通常还伴有多种疾病,用药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应当加强研究,科学用药,提高患者治疗成效。本文主要针对老年人身体机能特点、心血管系统功能改变的药效学影响、老年心血管患者药物治疗特点等方面开展分析,力求对老年心血管疾病用药方面发挥借鉴作用。
作者:李伟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通过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护理,总结临床经验,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与护理方法。结果:21例患者经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全部康复出院,治愈率100%。结论:急性胰腺炎是一种病情凶险、复杂、并发症多的疾病,由于它对生理扰乱大,而且对各重要脏器损害明显,故死亡率甚高。有时可引起骤然死亡。在护理过程及时发现护理并发症,有利于患者疾病的康复。
作者:贾晓坤;钟华;王微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调查了解一起农村家庭举办生日宴引起食物中毒的原因。方法:依据《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技术处理总则》(GB14938-1994)开展调查。结果:在剩余干煸虾等混合食物样品中和感染者粪便中均分离出副溶血性弧菌。结论:该家宴引起的食物中毒原因为副溶血性弧菌,农村家宴引起食物中毒时有发生,农村食品卫生管理不可懈怠。
作者:贾勇;颜雯雯;张红;康小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健康管理在原发性高血压社区防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对2009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0日社区居民中14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的患者均为71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实施健康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值、血压控制率、知识知晓率。结果:实验组患者在饮食、治疗及运动方面的知识知晓率较对照组患者均明显提高,具有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的血压控制率较对照组患者明显提高,具有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血压较对照组患者血压降低,但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社区防治中运用健康管理,取得良好的护理效果,提高治疗效果及患者对基本知识的掌握能力,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晓霞;张英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对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与开放手术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研究。方法:分析46例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与同期实施的40例同类开放甲状腺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第1天切口引流量、术后住院天数、手术并发症及美容效果的差异。结果:腔镜组手术时间长、术后第1天切口引流量多,但术后颈部不适感发生率低、美容效果理想。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并发症很少的手术方法,美容效果突出,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岩;周军;王昭昕;沈俊;王培顺 刊期: 2013年第12期
内吗啡肽-1(EM-1)能产生与吗啡等效的镇痛作用,对急性痛有很强的镇痛作用,但对持久的慢性疼痛的作用尚不清楚。关节腔内注射单碘醋酸钠,可以诱发关节产生慢性疼痛。本研究的目的是要观察内吗啡肽-1对单碘醋酸钠引起骨关节炎模型及诱发疼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0-1-10-9摩尔内吗啡肽-1注射入膝关节,可显著地降低外周传入神经纤维放电的频率。这表明内吗啡肽-1可缓解关节炎性疼痛,治疗关节炎症状。
作者:李宗明(通讯作者);李秀凤 刊期: 2013年第12期
尿潴留是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术后尿潴留可导致膀胱过度膨胀和永久的逼尿肌损伤,而通过留置导尿预防尿潴留,会给患者带来痛苦和不便,增加尿路感染的机会,且可延长住院日。
作者:宋淑英;王亚辉;王颖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分析麻醉复苏室护理隐患,提出预防措施,提高护理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我院2008年至2012年麻醉复苏室护理工作护理质量控制记录和护理投诉,找出工作中常见安全隐患,分析原因并提出管理对策。结果:麻醉复苏室护理质量得到大幅提高,护理安全得到保证,护理纠纷明显减少,病员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加强环境管理、仪器设备定时检修以保障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合理使用药物、对患者实施安全护理、与家属的良好沟通都是提高麻醉复苏室护理安全性的有效措施。
作者:黄彩红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方法:用加味益肾活血汤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65例,进行分析评估。结果:痊愈41例,有效17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9.2%,平均治疗2个疗程。随访6个月~5年无复发,全部病例无不良反应。结论:益肾活血汤治疗骨质疏松症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殷彩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采用中药足浴对糖尿病早期的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及护理。方法:将我科2010年1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11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及对照组56例,在用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控制血糖的基础上,治疗组以中药足浴治疗为主,对照组加服甲钴胺胶囊500ug/次,3次/日,口服。以1个月为一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5.0%,对照组58.9%,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药足浴治疗糖尿病疗效肯定,期间配合积极的护理,可以使治疗效果进一步增加。
作者:肖萍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方法:对179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开展心理护理,针对患者不同的临床表现制定相应的心理护理措施。结果:经过3-6个月康复期的心理护理后,大部分患者不随地大小便,日常生活能完全自理;不正确姿势基本纠正,能与他人进行正常交往;小部分患者重返工作岗位并能胜任一般工作。结论:心理护理可促进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早日重返社会。
作者:袁红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患者麻醉恢复期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麻醉科2013年1月-6月对580例全身麻醉术后患者的护理资料。结果:所有患者恢复顺利,并平安返回病房,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重视术后恢复室护理安全,并采取恰当防护措施,是确保患者安全的关键。
作者:曾美先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风险与其人格特征的相关性,进一步认识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成因和规律。方法:根据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兴奋敌对因子分,将80例首发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低度风险组(≤16分)和高度风险组(>16分),使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测评人格特征。对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患者间年龄、婚姻、受教育年限、病程等一般情况比较,差异缺乏统计学意义(P<0.05);低度风险组的 EPQ 量表外向性[(11.77±3.44) Vs (14.92±3.50)]、神经质[(13.47±4.19) Vs (15.32±3.11)]和精神质[(13.53±3.49) Vs (16.54±2.78)]等因子分均低于高度风险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PQ-L 因子分[(11.65±3.60) Vs (12.73±3.49)]两组间差异缺乏统计学意义(P>0.05)。Person 相关检验结果显示,PANSSS-兴奋敌对因子分和 EPQ 量表的外向性(r=0.427)、神经质(r=0.316)和精神质(r=0.533)等因子分均呈正相关,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攻击风险和其人格特征密切相关,高攻击风险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其神经质、外向不稳定性、精神病性等人格特征倾向更为明显。
作者:徐海波;黄文忠;李洪亮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总结与分析慢性支气管炎的护理措施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3月--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患有慢性支气管炎的40例病人,对其采用整体性护理,并分析其护理效果。结果:本组患者实施整体性护理后其临床症状全部得到了改善,治疗效果也进一步得到了巩固,病人的机体抵抗力大幅度得到了提高。结论:从祛痰、氧疗、用药与心理等层面对慢性支气管炎病人实施整体性的临床护理,能够改善病人的预后情况。整体性护理的应用价值比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作者:刘小枣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疼痛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方法:收集2010年4月~2011年2月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40例,年龄53岁~73岁,行椎体后凸成形术。结果:全部患者在术后疼痛消失。随访6~9个月。结论: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疼痛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安全有效。
作者:苏海涛 刊期: 2013年第12期
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损伤臂丛神经少见,而且多为直接刺伤臂丛神经所致,我院近期发生一例在多次穿刺成功的中心静脉置管后四天拔管发现臂丛神经损伤的病例,笔者推测可能为多次穿刺血液外渗使得导管与臂丛神经粘连所致。
作者:黄铭;谭祖海;叶刚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行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化疗后联合透明质酸钠进行膀胱内灌注治疗以减少化疗不良反应的疗效。方法:从2011~2013年100余膀胱癌患者中挑选符合条件的6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34例):电切术后灌注吡柔比星30mg后膀胱内灌注无菌透明质酸钠液40mg;B组(34例):术后定期膀胱灌注吡柔比星30mg,方法同A组。2组患者随访时间均为4次膀胱灌注后,以膀胱疼痛直观模拟分级的临床症状(VAS)评分为主要的疗效指标,对血尿、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进行分析。结果:A组患者经联合灌注治疗前后的 VAS评分差值及改善率为2.21±1.72与(92.92±14.76)%,而B组治疗前后的VAS评分差值及改善率为0.68±1.82与(20.57±87.25)%,两组评分差值显著,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吡柔比星联合透明质酸钠膀胱灌注可以明显减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术后化疗患者VAS评分状况,有效减轻患者的膀胱疼痛,改善患者的尿频与夜尿增多,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VAS)评分越高的患者症状改善更明显。吡柔比星联合透明质酸钠膀胱灌注的安全性与临床耐受性良好。
作者:谢科;范晋海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在妇产科急腹症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资料选取2012年2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56例妇产科急腹症患者,对其进行超声检查,并将其检查结果与手术及病理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56例患者中,有54例患者的超声检查结果和手术病理诊断相符,其符合率为96.43%;误诊2例,其误诊率为3.57%。结论:妇产科急腹症的临床诊断中,采用超声进行诊断,不仅能减轻患者痛苦,保证无创伤,且操作快捷、简便、易重复,能够及时发现并确定患者病因,从而为绝大多数的妇产科急腹症的病因及鉴别诊断提供了可靠依据,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胡明月 刊期: 2013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