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明月
误吸(aspiration)是指进食或非进食时在吞咽过程中有数量不一的液体或固体食物(甚至还可包括分泌物或血液等)进入到声门以下的呼吸道,而不是像通常一样的全部食团随着吞咽动作顺利地进入到食管。误吸分显性误吸与隐性误吸两类,50%~70%的病人可以是毫无知觉地发生误吸。我科室通过对老年住院病人进行有效的预防误吸护理干预措施,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邹密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合并风心病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护理措施。方法:对28例老年人合并风心病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术后病人积极做好心理护理、术后护理工作,同时做好风心病护理。结果:28例老年病人经过护理人员的精心护理取得了满意效果,均康复出院。结论:精心的护理和有效的治疗措施是老年患者合并风心病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顺利康复的关键。
作者:孟秀清;武爱玲 刊期: 2013年第12期
发热是儿科常见症状,也是小儿急诊就诊的常见原因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孩子成为每个家庭的核心,略有风吹草动即可引起家庭紧张,甚至无法等到药物起效,即反复就诊或一味要求医生快速给予退热,致使部分医生为了减少医疗纠纷,迫于家属的压力只得加用激素类药物以减轻炎症反应而达到退热目的。
作者:黄旦珠;蔡秀美;王金花;史建琴 刊期: 2013年第12期
1991年,Hara发明了囊袋赤道环,1995年,Cionni率先报道张力环的临床使用,晶状体囊袋张力环自此被时代赋予及其重要的功能,现就晶状体囊袋张力环的应用历史、产生背景、作用机制、设计、分类等作一综述。
作者:高先新;王国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创新医院党建工作,对于推动医疗体制改革,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增强医院的核心竞争力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新形势、新任务对加强和改进医院党建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党务工作者要不断更新观念、开拓创新,结合卫生改革形势和医院的实际,努力探索推进医院党建工作的有效途径,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确保医院各项工作的圆满完成和医院的持续发展。
作者:方莲敏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分析医院供应室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现状,探讨防护措施。方法:对我院供应室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现状进行分析。结果:供应室护士职业暴露危险因素有物理、生物、化学等方面的因素。结论:增强供应室护士的个人防护意识,制定操作流成及防护措施,减少了供应室护士职业暴露发生率,为供应室护士自身健康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作者:史亚男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了解未婚先孕人工流产女性对生殖健康知识了解状况,为有效预防宣传及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对2012年5月-2013年5月在本市本院接受人工流产术的未婚女性个人信息及对手术的感受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调查妇女初次性生活平均年龄21岁,初次人工流产平均年龄22岁;文化程度以初中、高中为主,分别占30%、27.27%;职业以职员和工人为主,分别占33.64%、30.91%。文化程度低、职业为农民、待业、个体户的避孕知识和预防生殖道感染知识的不了解比例明显高于高文化程度、及职业为干部、职员等职业妇女(P<0.05);观察调查对象人工流产术术前、术后的心理反映,文化程度低、职业为农民、待业、个体从业者术前对手术的紧张比例高于文化程度高、及职业为职员、干部者(P<0.05)结论:为了降低非意愿妊娠率和人工流产率,促进育龄妇女的生殖健康,在全社会要广泛宣传避孕知识。
作者:王秀兰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讨论6S 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根据6S 管理的要素,对手术室环境、物品、护理安全实施标准化、规范化的管理。结果:实施6S 管理前后手术室护理工作效率提高、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降低,从而提高满意度。有利于手术室管理。
作者:黄昌斌 刊期: 2013年第12期
查阅近年来左卡尼汀的文献资料,并进行分析总结,可了解该药的临床应用进展。左卡尼汀是一种特殊氨基酸,在人机体组织内广泛存在,有利于脂肪酸代谢,可在临床中有效辅助治疗多种疾病,对于原发和继发左卡尼汀缺乏具有良好效果。在临床中采用左卡尼汀治疗,可有效缓解患者病情,促进患者康复,具有临床应用价值与市场发展前景。本文探讨了左卡尼汀的临床应用进展。
作者:孙涛 刊期: 2013年第12期
人工流产是对避孕失败后的一种补救措施,而无痛人工流产是通过静脉给药使患者在安静、舒适、睡眠状态下完成人工流产手术,具有无痛苦、人流综合征发生率低等优点,是患者乐于接受的一种技术。无痛人工流产术既然是通过静脉给药,静脉通道的通畅与否将直接影响手术能否顺利进行。传统的静脉穿刺往往难以满足这一要求,我院对无痛人工流产手术患者均采用静脉留置针进行穿刺,使手术成功率及患者满意度均有很大提高。现将应用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刘青;刘为芬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分析丙戊酸钠与左乙拉西坦治疗小儿癫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3年8月间我院收治的癫痫患儿50例,在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的情况下,按照随机数字分组法分为丙戊酸钠组和左乙拉西坦组各25例,丙戊酸钠组患儿给予丙戊酸钠治疗,首次剂量15mg/kg,分2次服用,总量不超过20~30mg/kg。左乙拉西坦组给予左乙拉西坦治疗,首次剂量10mg/kg,分2次服用,总量不超过30mg/kg。结果:丙戊酸钠组治疗有效率为88%,左乙拉西坦组为84%,两组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丙戊酸钠与左乙拉西坦治疗小儿癫痫均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临床治疗应从经济性、疗效、安全性及易获取性等方面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尽早控制发作,并为患者预后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付忠坤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脑梗治疗中的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月到2013年2月我院救治的80例脑梗塞病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积极的饮食护理、功能锻炼与心理护理,干预周期为2个月。结果:干预临床总有效率为81.3%,干预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四个维度的评分明显提高,与干预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患者治疗中采用积极的护理有很好的治疗疗效,并且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陈燕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研究麝香保心丸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N氨基末端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0-2012年运城市中心医院行PCI手术的患者20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冠心病介入后常规治疗,分为2组即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人。实验组给予麝香保心丸每日3次,每次2粒,对照组不给予,跟随观察1年内不同时间点统计两组临床疗效。结果:PCI术后患者口服麝香保心丸组患者LDL-C 和NT-proBNP水平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麝香保心丸可降低PCI术后患者LDL-C和NT-proBNP水平,可使患者进一步获益,减少术后再次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
作者:冉琴;边云飞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利普刀治疗宫颈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2013年7月收治的32例慢性宫颈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利普刀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效果。结果:32例患者利普刀手术治疗时间为5~25min,平均8min,治愈30例,2例有效,总有效率为100%,随访观察3个月,均未见明显术后并发症。结论:应用利普刀治疗慢性宫颈炎效果理想,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程碧辉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研究乳腺癌病人化疗中留置PICC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实施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264例老年乳腺癌术后留置PICC导管化疗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针对PICC并发症,采取相应护理预防对策,观察分析PICC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原因。结果:发生PICC并发症的病人22例,原因分别为穿刺点渗出液体、皮肤过敏、导管堵塞、机械性静脉炎。结论:对乳腺癌留置PICC化疗病人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可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作者:徐兰香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运用中医治疗及分型辩证施护腰椎病的效果。方法:选取100例患者,50例用中药针刺按摩牵引及辩证施护。50例以单纯药物治疗,予以常规护理。结果:辩证施护组3d见效,常规护理组5 d见效。结论:辩证施护组可以有效控制病情,缩短了病程,而且能明显降低腰椎病的多法率,临床效果优于常规护理组。
作者:王刚;卢彩霞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将条形码技术应用于实验室工作中,实现检验工作流程的全自动化,提高工作效率,规范实验室管理。方法:检验科将条形码技术贯穿于医嘱生成、收费、标本采集、送检、检测及报告回复的整个检验工作流程。结果:条形码作为标本的唯一标识,应用于整个分析过程,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规范了工作流程,减少了分析差错,方便医生和患者获取相关信息。结论:条形码技术是实现实验室信息化管理的重要途径之一,提升检验室管理水平,降低检验室运行成本,使实验室的管理逐步走向科学化和规范化。
作者:罗小娟 刊期: 2013年第12期
前列腺增生症合并糖尿病患者全身情况差,身心症状异常严重,术后极易发生感染,电解质紊乱及其他并发症,为安全度过围手术期,术前做好心理护理、饮食指导、监测与控制血糖,术后加强病情观察,做好基础护理,预防感染,严防并发症发生等围手术期护理。
作者:雒秋凤;路建波;张晓敏 刊期: 2013年第12期
对于白内障晶状体摘除术而言,选择正确的散瞳剂,做好瞳孔准备是手术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本文主要目的是对比分析双星明和复方托吡卡胺两种散瞳剂的药物安全性以及术前散瞳效果。
作者:黄霞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单纯血液透析与血液透析滤过病人的生活质量。方法:选取我院于2010年2月到2013年2月收治的60例慢性肾功能不全需要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30例,运用常规普通血液透析治疗对照组,运用血液透析滤过治疗观察组。观察两组的营养状况指标、并发症发生率、一室尿素清除指数、微炎症状态、β2-微球蛋白和甲状旁腺激素等。结果:在透析一年之后,观察组的营养状况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并发症总发生率上,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血液透析滤过可以对病人的生活质量进行改善,使患者的免疫力得到提高,进一步降低透析并发症以及感染的几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徐莺丽 刊期: 2013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