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秀清;武爱玲
卡介菌多糖核酸具有免疫调节、抗感染、抗过敏及抗肿瘤等作用,临床应用广泛,可用于过敏性疾病、病毒感染性疾病等多种免疫功能失调疾病的治疗。本文就卡介菌多糖核酸的临床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王丽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手术后抗凝治疗和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此次收治的85例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手术患者,术后将这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为试验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术后对患者采用抗凝治疗,同时对患者进行一般的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和护理基础上,对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护理。结果:经过治疗和护理后,试验组发生皮下水肿和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的患者为4例,占9.3%明显低于对照组19.0%(8/42);此外,试验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8.6±0.3)d明显少于对照组(11.6±0.5)d;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对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患者,术后采用抗凝治疗,同时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护理,有效地减少患者发生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同时促进患者的康复,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的压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敖小丽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IL-22对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versus-host disease, GVHD)小鼠的脾和肠系膜淋巴结功能的影响。方法:以C57BL/6和BALB/c小鼠为供受鼠建立GVHD模型后,随机分为GVHD+PBS组和GVHD+IL-22组。建模后第28天检测小鼠脾和肠系膜淋巴结总T细胞及其亚群数量,流式细胞术检测脾和淋巴结T细胞分泌IFN-γ的功能。结果:GVHD+IL-22组的脾和淋巴结T细胞总数均明显低于GVHD+PBS组,且GVHD+IL-22小鼠脾呈现坏死区。注射IL-22对脾CD4+T和CD8+T细胞分泌IFN-γ无影响,但可显著提高淋巴结IFN-γ+CD4+T细胞(Th1)和IFN-γ+CD8+T细胞(Tc1)的百分率。结论:虽然IL-22可降低GVHD小鼠外周T细胞数量但可部分增强外周T细胞分泌IFN-γ的能力。
作者:赵恺;赵冬梅;尹玲玲;徐开林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护士情绪对静脉穿刺成功的影响。方法:通过回顾分析一年的门诊输液室病人,静脉输液穿刺成功与否的例数,与患者或家属有无一次性要求穿刺成功的因素,进行比较。结果:患者或家属无要求时,护士一次性穿刺成功的几率大于患者或家属有要求时。结论:护士对患者或家属要求一针必须扎上这类工作中的应激事件,应该尽量处理恰当,保持情绪不受干扰,提高输液时的静脉穿刺成功率。
作者:朱翠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治疗医嘱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对10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进行随机护理健康教育,出院时对两组患者进行用药依从性的调查。结果:实验组患者用药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实施全方位自我护理管理,提供良好的支持系统,优化管理模式,对提高糖尿病病人的治疗依从性是至关重要的。
作者:孙爱莲;向玉珍;赵国林 刊期: 2013年第12期
便秘是卧床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卧床患者由于活动少,肠蠕动变慢,大便在肠腔内滞留时间过久,水分被过量吸收,使粪便干燥硬结,造成排便困难。便秘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种可见于多种疾病的一个症状群,可由疾病引起,也可导致疾病的产生[1]。2005-12-2008-8,笔者采用腹部按摩治疗卧床患者便秘68例,并与复方芦荟胶囊治疗68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作者:杨青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临床护理并观察胃溃疡病出血的治疗疗效并且探讨其方法的可行性。方法:选取于2010年10月到2013年10月入我院救治的被诊断胃溃疡并出血的患者。从中选取82例合格病患。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1例患者。对两组病患均行护理干预与观察。对照组病患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病患则进行严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恢复效果。结果:观察组疗效为优者占比78.05%,优良率为90.2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6.10%,73.1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心率和呼吸,以及平均动脉压和住院时间均小于对照组。p均<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严密的护理观察用于治疗胃溃疡并出血的患者所得疗效更加显著,不仅可明显提升治疗效果,还可减少死亡率提高治愈率,安全性较好。
作者:蒋兴惠 刊期: 2013年第12期
胃复安,除了锥体外反应外,以下列举几种少见不良反应(1)急性心肌损害和心律失常:高国礼〖1〗等报告1例男性患者因上腹饱胀于15小时口服胃复安120mg,2小时后出现颈强直,张口困难,心悸胸闷。查体:颈项强直,四肢肌力增强有震颤,心电图示心率107次/分,I.avF..V4-V6.T波低平双相,III倒置。诊断:胃复安过量引起的锥体外系症状消失,5天后心悸胸闷消失,心电图正常。
作者:李贤;杨健;谢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与安全性,优化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0例符合入组标准的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进行西医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静脉点滴热毒宁注射液,两组均观察7d,治疗前后观察患者发热、喘息、咳嗽、肺部啰音、哮鸣音改善情况,并记录改善时间,统计患者住院时间,评价两组临床疗效,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发热消失时间、喘息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哮鸣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5.56%(43/45)比71.11%(32/4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2=10.785,P<0.01)。结论:热毒宁注射液能够有效改善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症状体征,联合西医综合疗法能够协同提高临床疗效,且未增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蒋锴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通过观察分析“通督强脊三步五法”治疗前后颈椎功能改变与本体感觉相关指标变化的相关性,以探讨“通督强脊三步五法”提高颈椎功能的起效机制。方法:采用本体感觉检测系统(Pro-kin系统)对160例患者治疗前后的本体感觉进行观察评估。分别比较治疗前以及治疗后1、2、3周,患者的VAS评分和本体感觉检测的三项基本参数:闭眼/睁眼长度比值、闭眼/睁眼面积比值、平均轨迹差(ATE)。结果:经过治疗,患者从疼痛评分量表和本体感觉的参数上都符合症状改善的表现,治疗后3周与治疗前对比,具有显著差异。结论:“通督强脊三步五法”改善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症状与增强本体感觉对神经肌肉系统的控制能力关系密切。
作者:王诗忠;林建平;陈少清;郑其开;陈艺敏;陈乐春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腹腔穿刺引流联合醋酸奥曲肽结合大柴胡汤加减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在2008年05月到2013年10月收治6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给予腹腔穿刺引流联合醋酸奥曲肽结合大柴胡汤加减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独醋酸奥曲肽治疗,对比治疗组与对照组血淀粉酶、C 反应蛋白、腹腔积液淀粉酶变化情况,以及两组患者在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以及住院时间上是否存在显著差异性。结果:通过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对比,P<0.05,统计结果有显著差异。结论:腹腔穿刺引流联合醋酸奥曲肽结合大柴胡汤加减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海燕;王庆文;田雪涛 刊期: 2013年第12期
腹腔镜手术因其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但其术后疼痛仍然存在,影响患者术后恢复。中枢敏化可对疼痛产生不利影响,故有人主张在手术开始前就采取措施,以阻滞伤害性感受器,从而达到防止中枢敏化、减轻术后疼痛的目的。超前阵痛的概念和价值已得到进一步完善和证实【1】。本研究旨在观察具有靶向作用的新型非甾体类药氟比洛芬酯【2,3】超前镇痛在妇科腹腔镜术后的效果,以评价其实用价值。
作者:闫振亚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推拿配合刺络疗法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本院门诊部收治的56例急性软组织损伤患者,施以推拿配合刺络疗法,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患者的疼痛度平均得分为73.19±18.21,治疗后降低至21.81±6.02;治疗前的压痛点疼痛度平均得分为87.45±12.50,治疗后降低至31.46±11.81,治疗后患者的疼痛感和压痛感评分明显下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该组共痊愈13例,显效21例,有效20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4%,表明推拿配合刺络疗法能够有效缓解疼痛、减轻临床症状。结论:应用推拿配合刺络疗法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具有很好的疗效,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是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的优质手段,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石军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眼科手术大部分都是在患者神志清楚的局麻状态下完成的,为了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术中需要医生、护士、患者三方面相互很好的配合。眼科内眼手术一般包括角膜、巩膜、晶状体、玻璃体、青光眼、眼内异物取出等。这些手术不同于其他手术,术前、术后的护理是决定手术能否成功的关键环节。眼科护理工作与眼疾病的疗效是密不可分的,每一个微细环节都有可能影响其医疗结果,如稍有不慎,就很可能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因此,做好手术期的护理工作至关重要。
作者:张红荃;李莉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艾迪注射液联合长春瑞滨、顺铂(NP方案)化疗及 CT引导下 I125粒子植入治疗晚期肺癌的疗效。方法:收集自2010年9月至2013年7月住院治疗的晚期肺癌患者40例,均给予静脉滴注艾迪60~100ml每天一次;长春瑞滨联合顺铂静脉化疗(长春瑞滨25mg/m2 d1,8,15+顺铂100 mg/m2 d1,每4周重复1次)4~6个周期;同步或化疗后行CT引导下I125放射性粒子植入术。观察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化疗及粒子植入治疗完成后1~3个月CT评价疗效,40例患者中,完全缓解(CR)15例,部分缓解(PR)17例,微效(MR)3例,稳定(NC)5例,进展(PD)0例。所有患者化疗不良反应较轻(Ⅰ~Ⅱ度急性骨髓抑制,Ⅰ~Ⅱ度恶心呕吐,Ⅰ~Ⅱ度脱发),未出现放射损伤症状,未发生粒子迁移,主要并发症有气胸、少量咯血。结论:艾迪注射液联合长春瑞滨、顺铂(NP方案)化疗及CT引导下I125粒子植入治疗晚期肺癌是一种安全、有效、毒副反应低、并发症少的综合治疗方法,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效率高,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谢文杰;邢兆伟;许迪魁;张金枝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对上颌窦霉菌性病变的CT诊断的影像特征以及临床特征进行探讨。方法:对我院2009年11月至2013年3月间的87例上颌窦霉菌性病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CT诊断上颌窦霉菌性病变的效果进行探讨。结果:CT阳性人数为86例,CT诊断敏感性为98.85%。CT阳性中实际患病人数为84例, CT诊断特异性为97.67%。结论:CT诊断上颌窦霉菌性病变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其敏感性与特异性水平较高,可以较为准确地反映出上颌窦霉菌性病变的情况,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春燕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如何对手术室无菌物品间进行有效管理,有效提高手术室一次性无茵物品管理的水平。方法:通过实行一次性无茵物品的入库管理制度、制订每月检查制度并制订及使用每月检查登记表、制定一次性无菌物品特殊用量每日交班制度,对手术室一次性无茵物品进行系统管理。结果:此管理方法切实可行,提高了一次性无茵物品库存准备的完善率,提高了过期物品清理的准确性和速度,提高了手术室护士的工作热情及工作效率。结论:采取切实有效的改进措施进行管理,可以提高工作量和效率,同时减少人力物力的浪费,充分体现了护理管理的科学性。
作者:徐崇立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分析致使 AITP(即为:儿童特发性急性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转变为 CITP(即为:儿童特发性慢性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相关因素。方法:随机对156例患儿分组,行调查分析、实验室分析、诊治方法分析、诊治效果分析、机体预后情况分析。结果:在所有因素指标之中,12项指标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有2项是连续型变量,包括体重(生病之时)、血小板峰值(诊治以后),对存在显著意义且经单因素分析的12项因素实施多因素分析(Logistic非条件回归模型),各危险因素分别为诊治前较长的病史、年龄大(发病之时)、白细胞计数在病初阶段降低或者正常、体重于发病时较大、骨髓巨核细胞于病初阶段数目高、血小板峰值于诊治后降低。结论:在初诊AITP病儿之时,检查骨髓巨核细胞,并于诊治中对血小板大值予以观察,对判断预后很有价值,对AITP预后的改善有利的因素即为早确诊、早诊治。
作者:周丹;杨萍;田立新;冯玉兰;宋丽琼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应用心理治疗对脊柱侧弯患儿康复疗效的影响,让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全面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及愈后等,以减轻患儿的忧郁程度,促使其积极配合治疗。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法,将Zung忧郁自评量表(SDS)测量无差异性的50例病例(P>0.05)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配带矫形器加医疗体操方法治疗,治疗组除和对照组采取相同治疗外介入心理治疗(包括对脊柱侧弯的认知治疗,纠正错误的认知,建立合理情绪、卫生保健知识教育等)。结果:治疗组心理状态比对照组稳定(P<0.05)。康复心理介入有助于提高脊柱侧弯患儿的心理应激,有助于患儿全面康复。
作者:周玉萍;李志建;皮艳青 刊期: 2013年第12期
营养是维持人体健康的主要原因之一。重症患者分解代谢增加、组织损害、生理功能受扰及免疫功能障碍等,造成机体营养需求增加,需要营养支持。1肠内营养支持1.1适应症凡有营养支持指征、胃肠道功能存在并可利用的患者都可接受肠内营养支持。吞咽和咀嚼困难意识障碍或昏迷、无进食能力者消化道疾病稳定期,如消化道痰、短肠综合征、炎性肠疾病和胰腺炎等高分解代谢,如严重感染、手术、创伤及大面积灼伤患者慢性消耗性疾病,如结核、肿瘤等。
作者:张娟娟 刊期: 2013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