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6S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黄昌斌

关键词:6S管理, 手术室护理管理
摘要:目的:讨论6S 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根据6S 管理的要素,对手术室环境、物品、护理安全实施标准化、规范化的管理。结果:实施6S 管理前后手术室护理工作效率提高、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降低,从而提高满意度。有利于手术室管理。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加长型气管切开导管在气管食管瘘患者机械通气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加长型气管切开导管在气管食管瘘中的作用。方法:10例气管食管瘘接受机械通气的患者,置入自制加长型气管切开导管,观察换管前、换管后1h、24h的呼吸力学、氧合指数与循环变化。结果:换管后1h、换管后24h组气道阻力较换管前组下降,氧合指数升高。换管后24h组平均动脉压较换管前组降低。结论:气管食管瘘患者采用加长型气管切开导管,可以改善机械通气时的呼吸力学和氧合。

    作者:吴敏;惠夏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手术后精神障碍原因分析及对策

    外科手术术后精神障碍,是指外科手术后出现的一系列急性精神紊乱综合征,易发生于老年患者。其诱因来自于患者自身、麻醉、手术及术后并发症等多方面,治疗以保持患者呼吸循环功能正常运行,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积极治疗合并症和并发症等为主。

    作者:刘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肝硬化患者血清总胆汁酸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的血清总胆汁酸水平和肝功能损害程度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检测115例肝硬化患者(肝硬化组)与60例健康者(对照组)的血清总胆汁酸( TBA)水平,并根据不同肝功能分级进行分组比较。结果:肝硬化组TB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肝硬化各组间比较,血清总胆汁酸水平随着Child-Pugh积分的增高,逐渐升高,各级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等级相关分析显示,血清总胆汁酸水平与Child-Pugh分级呈正相关关系(rs=0.469, P<0.001);肝功能分级越差,血清总胆汁酸越高。结论:血清总胆汁酸水平能敏感地反映肝硬化患者的肝脏储备功能,有助于对肝硬化患者的病情监测及预后判断。

    作者:张述团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临床护理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患者采用护理措施进行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2012年收治的50例原发性肺癌患者,通过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采取综合护理措施在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进行干预,分析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本组50例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通过相应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后,好转的有20例,20例患者仍需住院观察治疗,死亡10例,总有效率为80%。结论:一旦确诊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患者,则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治疗,同时采取精心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对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尤丽娟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乳腺癌的护理体会

    乳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我国乳癌的发病率增长较快,已超过宫颈癌,成为女性发病率高的恶性肿瘤,占全身各种恶性肿瘤的7%~10%,发病率约为23/10万。乳癌多发于40~60岁的妇女,其中以更年期和绝经期前后的妇女为多见,男性少见。现将2000年1月至2007年12月浙江省浦江县中医院收治的8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作者:闫莉莉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妇产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治疗分析

    目的:探究妇产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治疗措施。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8例妇产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24例)和对照组(24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治疗措施,观察组采用微波照射方式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切口愈合时间和治疗时间,评价两种治疗方式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切口愈合时间和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愈17例,显效4例,好转2例,无效1例,综合有效率(治愈+显效)为87.50%,对照组综合有效率为58.33%,两种治疗方式综合有效率对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波治疗对于促进妇产科脂肪液化切口愈合,缩短切口愈合时间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中予以推广。

    作者:赵春燕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的临床护理

    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CSDAVF)是颅内硬脑膜动静脉瘘的一种类型,发病率仅次于侧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占颅内硬脑膜动静脉瘘的第二位,由于海绵窦特殊的解剖特点,CSDAVF 的诊断和治疗有其特殊性,在临床实践中为其对症护理带来困难,本文总结2005年1月至2011年6月收治10例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患者。

    作者:任元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评价数字胃肠机下上行性下肢深静脉造影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数字胃肠机下行上行性下肢深静脉造影的临床应用价值,对临床的诊治提供必要的参考。方法:对我科室开展下肢深静脉造影术以来的临床诊治资料完整的21例患者21条深静脉造影肢体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X线表现正常2条(9.5%),单纯浅静脉、交通静脉瓣膜功能不全8条(38.2%),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9条(42.8%),深静脉血栓形成2条(9.5%)。结论:数字胃肠机下行上行性下肢深静脉造影能实时跟踪观察造影过程、能完整地记录静脉显示过程,并能清晰地显示下肢静脉病变位置和范围及功能改变,对临床的诊断治疗及疗效的观察有重要意义。

    作者:吴哲男;全成;安虎山;崔光连;金哲焕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血液透析病人的心理分析与护理

    我院通过对80例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分析,发现患者在长期透析过程中存在某些共同心的理特征,包括焦虑、抑郁、孤独感等。经过针对性心理护理,患者负性情绪明显好转,说明有必要对长期血液透析患者进行系统性、针对性的心理护理。1临床资料80例患者为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我科的患者,其中男性37例,女性43例,年龄大的68岁,小的21岁,平均46±5岁。所有患者均是规律透析患者。

    作者:戴纪萍;于红;张慧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小儿腹泻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我院门诊收治的腹泻患儿159例,随机分成治疗组79例,对照组80例。全部患儿给予抗感染、补液及微生态制剂等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的患儿在此基础上加用蒙脱石散口服,治疗3d以后对患儿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患儿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患儿(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大便次数均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儿大便次数减少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蒙脱石散的应用促进了小儿腹泻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扎依达·吾甫尔;扎依达·吐尔逊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碳酸氢钠治疗早中期慢性肾功能衰竭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碳酸氢钠治疗早中期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方法:选取早中期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5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仅予基础支持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碳酸氢钠1.0g tid,疗程6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肾功能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血肌酐、尿素氮增长速率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结论:碳酸氢钠能延缓慢性肾功能衰竭进展。

    作者:张倩;郑金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治疗咽异物感126例

    咽异感症是耳鼻咽喉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的主诉症状之一,我国远在宋代已知有“梅核气”。目前在临床上常将咽异感症一词用以泛指除疼痛外的多种咽部异常感觉或幻觉,如球塞感、瘙痒感,紧迫感、粘着感、烧灼感、无咽下困难的吞咽梗阻感、蚁行感。【1】此类病人做常规检查时可有慢性咽扁桃体炎,口咽异物、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悬雍垂过长,扁桃体角化症、慢性咽喉炎、咽部肿瘤、电子鼻咽镜检查时可发现:鼻窦炎(鼻道积脓,鼻甲肥大)、咽囊炎(咽囊红肿、咽囊口脓性分泌物、鼻咽异物及肿瘤,做电子喉镜检查时可发现舌扁桃体增生,舌根部静脉曲张、囊肿、舌甲状腺、咽部憩室,喉咽异物,另有一类病人常诉颈部有紧迫感,重者如束带样自感呼吸不畅,衣领不能扣紧检查时则未发现呼吸困难体征,【1】此时应做甲状腺超声波检查,食道钡棉检查,电子胃镜检查(食道、胃、十二指肠)、多可找出原发症,如果各项检查均未发现明显异常可先按植物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给予治疗,并观察病情变化,在我们诊治的咽异感症患者中甲状腺腺瘤、亚急性甲状腺炎约占5-10%病人,咽囊炎占5%,鼻窦炎、下鼻甲后端肥大患者占10-15,慢性咽喉炎患者占20-30%,如在电子喉镜下检查见舌扁桃体明显增生患者都有咽异物感,其症状可随舌扁桃体增生的大小部位有密切的关系,舌扁桃体肥大又称慢性舌扁桃体炎多见于20-40岁的青壮年,常为舌扁桃体炎及腭扁桃体炎反复发作的的结果,其主要为局部刺激症状,如咽异物感、阻塞感,且舌扁桃体肥大明显时,症状明显。为缓解其症状患者常做吞咽动作,还可有刺激性干咳、声嘶症状。我科利用90o喉内镜检查咽异物感患者时见舌根部有乳头状隆起,乳头状隆起顶端处有点状充血、及小溃疡。分布于舌根、可占满会厌谷并向两侧延伸。但应与舌根部良性、舌甲状腺、及恶性肿瘤相鉴别。解决增生的扁桃体可使咽异感症状即消失,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解除患者疑虑,使患者心情愉悦。

    作者:胡宜钊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冠脉内注射血小板糖蛋白IIb/IIIa受体拮抗剂对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的影响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中,冠脉内注射血小板糖蛋白IIb/IIIa受体拮抗剂与常规静脉注射比较,改善心肌再灌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连续入院、符合ACC/AHA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治疗指南定义的急性心肌梗死共173例,随机分为“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组”(A组)90例和“常规静脉注射替罗非班组”(B组)83例。A组以10μg/kg注射3分钟,继以0.15μg/kg/min的速率静脉滴注至手术结束6-8小时。B组静脉注射10μg/kg 3分钟,而后以0.15μg/kg/min的速率维持滴注24-36小时。所有患者术后给予标准冠心病二级预防治疗药物。比较两组术中校正的TIMI计帧血流分级、无复流的发生率、大出血发生率、住院期间及随访30天的死亡、急性心衰、再梗塞等严重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比较,A组与B组比较发生无复流现象发生率明显减少(P=0.006),校正的TIMI帧数显著下降(P=0.004),大出血发生率明显减少(P=0.003)。住院期间及30天随访,总MACE发生率A组显著低于B组(P=0.001),其中心源性死亡(P=0.001)、再梗死(P=0.008)、急性心衰(P=0.002)。结论: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直接PCI术中,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较静脉注射替罗非班能更有效地改善心肌再灌注、减少无复流的发生、降低出血事件的发生、降低围手术期的风险。

    作者:张佑生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盐酸纳洛酮用于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盐酸纳洛酮用于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2月~2012年12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100例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盐酸纳洛酮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有效率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盐酸纳洛酮用于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能取得良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万里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新生儿重症肺炎58例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观察分析58例新生儿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法,为以后治疗提供科学合理的临床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我院治疗的58例新生儿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均给予常规治疗,呼吸道保持通畅,氧疗,纠正电解质紊乱,合理应用抗生素,免疫治疗等综合治疗,总结治疗效果。结果:58例患者中死亡3例,治愈55例,有效率达94.8%。结论:抗感染、抗病毒等治疗为新生儿重症肺炎治疗中的关键方法,及时有效的防止并发症发生,综合治疗是治愈的主要方法。

    作者:任英杰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音乐疗法减缓食管癌化疗呕吐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个体化音乐疗法缓解食管癌化疗引起恶心呕吐的效果。方法:将68例食管癌化疗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第一疗程两组给予同样的常规护理,第二疗程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音乐辅助治疗。结果:第二疗程实验组患者恶心呕吐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音乐疗法可以减缓食管癌化疗呕吐反应,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辅助疗法。

    作者:陈宝红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医学美容专业美容皮肤科学的教学初探

    美容皮肤科学是医学美容专业中非常重要的一门专业课,本文结合医学美容专业理念、美容皮肤科学的学生特点及教学经验,总结、分析教学现状并初步探讨如何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

    作者:郝勇;韩慧;王红;吉木斯;石继海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不同频率振法干预废用性肌萎缩大鼠的trpv1通道研究

    目的:探讨不同频率振法对制动肌肉萎缩大鼠神经纤维的trpv1的通道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空白组和模型组,A组(100次/min,5min)、B组(300次/min,5min)、C组(500次/min,5min)、D组(800次/min,5min),每组12只;模型组大鼠以后肢制动方法为废用模型,制动一周后,A、B、C、D组予振法干预,每日2次。干预1周后,比较各组大鼠比目鱼肌神经纤维的trpv1的通道表达。结果:模型组的比目鱼肌神经纤维的trpv1表达弱于空白组,300次/min、500次/min组的trpv1表达强于空白组,有显著差异,300次/min佳。结论:制动大鼠肌肉萎缩的神经冲动呈减弱趋势,振法可以促进制动大鼠肌肉萎缩的神经冲动,以300次/分佳。

    作者:王心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手术室无菌物品的系统管理

    目的:探讨如何对手术室无菌物品间进行有效管理,有效提高手术室一次性无茵物品管理的水平。方法:通过实行一次性无茵物品的入库管理制度、制订每月检查制度并制订及使用每月检查登记表、制定一次性无菌物品特殊用量每日交班制度,对手术室一次性无茵物品进行系统管理。结果:此管理方法切实可行,提高了一次性无茵物品库存准备的完善率,提高了过期物品清理的准确性和速度,提高了手术室护士的工作热情及工作效率。结论:采取切实有效的改进措施进行管理,可以提高工作量和效率,同时减少人力物力的浪费,充分体现了护理管理的科学性。

    作者:徐崇立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优质护理对老年血液透析患者的实施与效果

    目的:按照“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标准,为病人提供护理服务,提高病人满意度。方法:按照“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标准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与要求,并以该标准进行管理与奖罚。结果:2011年7月至今,我科血液透析病人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标准可有效规范护理人员的行为,提高病人满意度。

    作者:刘凤芹;叶白云(通讯作者);曾志力 刊期: 2013年第12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