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刚;谭军;沈辉
目的:探究分析精神科住院患者易患肠梗阻的原因和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09年12月~2013年6月期间,34例精神科住院患者患肠梗阻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患病的原因和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精神科住院患者易患肠梗阻的原因主要有保护性约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饮食因素及衰退期。结论:精神科住院患者出现肠梗阻也有护理人员护理不当的原因,护理人员应定期为患者进行身体状况的检测,同时减少保护性约束,对于已患肠梗阻的患者,一定要做好有针对性的护理工作。
作者:曹月霞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益气养心汤治疗冠心病心衰的临床效果,以供参考。方法:将我院2010年5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冠心病心衰患者76例纳入本研究,经中医辨证分型为心血两虚型,均接受益气养心汤治疗。连续服药3个月,对比治疗前后患者心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达到显效32例、有效38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2.10%。与治疗前对比发现,患者治疗后6分钟步行距离明显增加,左室射血分数与左室短轴缩短率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益气养心汤治疗冠心病心衰疗效满意,可明显改善患者心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潘勇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风险与其人格特征的相关性,进一步认识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成因和规律。方法:根据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兴奋敌对因子分,将80例首发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低度风险组(≤16分)和高度风险组(>16分),使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测评人格特征。对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患者间年龄、婚姻、受教育年限、病程等一般情况比较,差异缺乏统计学意义(P<0.05);低度风险组的 EPQ 量表外向性[(11.77±3.44) Vs (14.92±3.50)]、神经质[(13.47±4.19) Vs (15.32±3.11)]和精神质[(13.53±3.49) Vs (16.54±2.78)]等因子分均低于高度风险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PQ-L 因子分[(11.65±3.60) Vs (12.73±3.49)]两组间差异缺乏统计学意义(P>0.05)。Person 相关检验结果显示,PANSSS-兴奋敌对因子分和 EPQ 量表的外向性(r=0.427)、神经质(r=0.316)和精神质(r=0.533)等因子分均呈正相关,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攻击风险和其人格特征密切相关,高攻击风险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其神经质、外向不稳定性、精神病性等人格特征倾向更为明显。
作者:徐海波;黄文忠;李洪亮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再次探讨超声对输尿管各段结石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输尿管的声像图特点。结果:5例结石长径>10mm,均位于输尿管第一狭窄处;48例结石长径在6~10mm,位于输尿管各段;45例结石长径<6mm,输尿管全场均可发生,以膀胱壁内段为多。66例轻度肾盂积水;32例未见肾盂积水。40例结石发生于非生理性狭窄处;58例结石发生于三个生理性狭窄处。上段51例,中段10例,下段37例。结论:熟悉输尿管的解剖特点,并应用适当的检查方法,是发现输尿管结石的关键。
作者:沈文强;傅进龙;王克勤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预防性护理干预对重症脑卒中患者肠内营养实施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重症脑卒中实施肠内营养的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进行肠内营养的常规护理,实验组进行预防性护理干预。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相关生化指标测定、观察并发症及治疗效果。结果:采用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后,实验组血清蛋白、前白蛋白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并发症发生率低。结论:通过有效的预防干预,可显著减少重症脑卒中患者肠内营养并发症的发生,改善其营养状况,有利于患者康复。
作者:刘春慧;张丽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应用安普贴薄膜预防癌痛患者压疮发生的效果。方法:将120例癌痛压疮高危风险患者按入院时间顺序随机分两组,对照组60例,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60例,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在受压部位及骨隆突处使用安普贴薄膜。将两组的病例发生压疮的例次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发生Ⅰ期不可避免压疮8例,Ⅱ期压疮7例,而实验组2例高度水肿病人发生难免Ⅱ期压疮,加用安普贴薄膜在癌痛患者压疮预防中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安普贴薄膜应用晚期癌痛患者压疮预防护理,减轻患者痛苦,缩短住院日,减少护士工作量,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作者:程丽芬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LPHP)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LPHP 治疗23例肱骨近端骨折,观察分析临床效果。结果:术后23例患者平均随访10.1个月,骨折愈合时间平均9.7周。结论:LPHP具有固定可靠、减少软组织损伤、血运破坏少等特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张晓亮;于金芝;王鹏程;尹升吉 刊期: 2013年第12期
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老年人骨折病例越来越多。如何用佳的护理方法减少骨折带给老年人的痛苦是摆在我们护理工作者面前的关键问题。本文深入分析了老年人骨折的常见原因,提出了老年人骨折后的护理要点以及预防老年人骨折后并发症发生的措施。
作者:王凤丹;张英飞;姜晶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通过观察中医针灸、推拿治疗急性肩周炎前后临床症状及超声声像图的改变,阐明中医治疗肩周炎疗效的有效性,为中医治疗肩周炎提供丰富的理论依据。方法:筛选符合急性肩周患者72例,其中治疗组52例采用针灸、推拿及中药热敷;对照组20例,口服非甾体抗炎药物及局部封闭,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局部组织的声像图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前后比较,临床症状减轻至消失,治疗组100%,对照组90%(p<0.01),声像图改善,治疗组90.39%,对照组55%(p<0.001)。本研究发现,针灸、推拿治疗急性肩周炎后临床症状好转的同时声像图随之改变,以之为中医物理治疗急性肩周炎疗效评价提供科学的依据,并从微观和宏观上肯定了治疗的有效性。
作者:赵南义;高崇于;赵文;岳馨;张礼宪;杨通琴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因野西瓜果导致接触性皮炎的临床案例。方法:收集因野西瓜果接触导致接触性皮炎患者12例,给予抗组胺药物配合局部用药对症治疗,无禁忌者系统使用糖皮质激素。结果:治疗总有效率为100%。
作者:李燕丽;谢泽初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重症监护室(ICU)中脑卒中患者的影响。方法: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ICU收治的61例脑卒中患者,采用早期康复护理,主要包括良肢位的摆放、关节的被动运动及心理疏导等。结果: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护理4-6周后,使脑卒中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早期采取积极、正确的康复护理不仅时ICU脑卒中患者的功能恢复起到积极作用,而且对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康复效果及生存质量起到关键的作用。
作者:盛怡 刊期: 2013年第12期
输卵管阻塞是女性不孕的重要原因,近年来随着婚前人工流产及性传播疾病的增多,输卵管阻塞性不孕在逐渐上升。输卵管炎症时,炎性渗出物使输卵管增粗、粘连。瘢痕的形成又引起管壁僵硬、狭窄堵塞,使精子与卵子无法结合而不能受孕。2009年5月~2012年5月,我在临床运用中采用活血逐瘀方内服外用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52例,效果满意。
作者:王惠 刊期: 2013年第12期
肺癌是全世界癌症死亡的首要原因,其早期诊断率低,治疗效果差。MicroRNAs (miRNAs)是一类小的非编码 RNAs,参与调节细胞的许多基本生理过程,包括细胞分化、细胞增殖、细胞凋亡及肿瘤的发生发展。过去十年,对miRNAs在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进行了大量研究,发现miRNAs表达谱有可能成为肺癌早期诊断及判断预后的生物标记物。本文就miRNAs在肺癌个体化治疗中的价值做一综述。
作者:李晓阳;颜才华;马一杰;罗素霞;陈小兵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急救措施与护理及合理应用解毒剂、复能剂可提高治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资料。结果:30例患者轻、中度中毒患者全部治愈,重度中毒患者死亡2例,死亡率6.7%。结论: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进行争分夺秒与细心护理至关重要,可明显提高治愈率,减少死亡率,并分析讨论反跳死亡原因,以利今后的急救护理工作。
作者:闫慧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奈达铂联合紫杉醇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随机选中晚期食管癌67例,紫杉醇175mg/m2,静脉滴注3 h,第1天;奈达铂80 mg/m2,静脉滴注1h以上,第2天。21天为一周期。3周期后评价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结果:全组67例均可以评价疗效,总有效率为43.3%。主要毒性反应为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脱发等。结果:奈达铂联合紫杉醇治疗中晚期食管癌有较好的疗效,而且毒副反应可以控制。
作者:齐锦宏;程敏;王建丽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颈椎骨折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对2011年10月至2013年2月我院36例行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外伤性颈椎骨折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并指导康复训练,重点预防并发症发生。结果:所有患者都完成手术,术后都避免了并发症的发生。JOA评分入院时为6.82±0.33分,出院即刻评分为10.93±0.36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颈椎骨折的围手术期积极护理有利于避免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作者:张娜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应用JCI标准,提高抢救车药品安全管理水平。方法:按照JCI标准改进抢救车药品管理工作。结果:改进后的抢救车药品管理模式,有助于提高其安全管理水平。结论:JCI标准下的抢救车药品管理模式,大大增强了抢救车药品安全管理,进而提高患者用药安全性。
作者:华之卉;李晓华;刘平;王贺;赵俊昭;付晓丽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盐酸特步他林雾化液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将96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用盐酸特步他林雾化液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对照组用α-糜蛋白酶联合地塞米松雾化吸入。分别观察两组的喘憋消失时间、肺部体征消失时间和住院天数。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肺部体征持续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82,p<0.01)。结论:盐酸特步他林雾化液、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能够迅速改善症状、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治疗安全有效、操作简单。
作者:景艳丽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分析加强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的环节质量管理后的效果。方法:我院2012年1-10月院内转运患者286例,全部采用转运前评估、转运中管理、转运后交接以及转运前评估表和转运交接表使用等改进措施,与既往转运效果比较。结果:加强环节质量管理后院内转运安全性明显提高。
作者:李嫣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痰浊中阻型眩晕症患者的辨证施护方法。方法收集我科2012年5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痰浊中阻型眩晕症患者45例,根据其临床主症及兼次症的表现,进行辨证施护。结果通过辨证施护,提高痰浊中阻型眩晕症老年患者的护理质量,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结论辨证施护是中医护理的特色与优势,对痰浊中阻型老年眩晕症患者有较好的效果。
作者:周洁;冯莉;杨雪 刊期: 2013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