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增祥;谢泽翌;李永;余晓霞
《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实验教学体系改革,实验课程分为基本技能实验、综合设计性实验和研究创新性实验;实验教学心得。
作者:马永贵;程龙 刊期: 2013年第12期
阿米福汀又名注射用氨磷汀,是一种广谱的选择性细胞保护剂。能保护正常细胞免受放化疗的毒性侵害,但不保护肿瘤细胞?[1]。常用于各种癌症的辅助治疗。国内外大量的临床实验证明[2~4],放疗前使用可显著减少口腔干燥和粘膜炎的发生。用药过程中常出现头晕、恶心、呕吐、血压一过性轻度下降等不良反应,多数病人能够耐受[1]。而出现皮肤过敏反应者较少见。我科于2013年2月至3月期间,1例患者因放疗前腹部皮下注射阿米福汀后出现全身皮疹,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曹丽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硬膜外阻滞麻醉是我国常用的麻醉方法之一[1],其麻醉操作常损伤脊上韧带及脊间韧带及黄韧带,导致患者麻醉后出现腰背部疼痛和腰背部不适的是症状,且疼痛不适程度不一,持续数日,增加了病人的痛苦。糖皮质激素具有很强的抗炎镇痛作用和一定的免疫抑制作用,本文探讨糖皮质激素用于预防硬膜外麻醉术后腰背痛的临床研究。
作者:宋轩 刊期: 2013年第12期
肺癌是全世界癌症死亡的首要原因,其早期诊断率低,治疗效果差。MicroRNAs (miRNAs)是一类小的非编码 RNAs,参与调节细胞的许多基本生理过程,包括细胞分化、细胞增殖、细胞凋亡及肿瘤的发生发展。过去十年,对miRNAs在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进行了大量研究,发现miRNAs表达谱有可能成为肺癌早期诊断及判断预后的生物标记物。本文就miRNAs在肺癌个体化治疗中的价值做一综述。
作者:李晓阳;颜才华;马一杰;罗素霞;陈小兵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提高临床诊疗过程中肺癌脑转移的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10例以脑转移首诊神经科的肺癌患者10例的临床资料,10例患者均完成头部及胸部CT 检查。结果:首诊神经科的肺癌脑转移患者的早期诊断对临床治疗有积极的指导作用。结论:掌握肺癌脑转移的临床CT 特点,提高肺癌脑转移的临床诊断准确率。
作者:徐燕;张信强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球形肺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方法:通过对12例球形肺炎患者的影像资料回顾性分析,总结出球形肺炎的CT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结果:12例患者中,病变的发病部位、形态、密度、尤其是边缘以及周围组织改变均具有一定特征性,抗炎治疗后随访复查,病灶均有不同程度的吸收、消散改变。结论:CT在球形肺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有较高价值。
作者:强昌富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利用苯巴比妥钠治疗新生儿顽固性惊厥的疗效。方法:苯巴比妥钠首次负荷量20mg/kg,以0.5mg/kg.min的速度静脉注射,12小时后用维持量5mg/kg.d,分两次静脉注射或肌肉注射。结果:40例中显效32例,有效7例,无效1例。结论:新生儿惊厥在采用安定治疗效果差或无效时,改用苯巴比妥钠治疗,效果满意。
作者:卢文英 刊期: 2013年第12期
做好发展党员工作,是新时期党的建设中一项带有战略意义的重要工作,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用改革创新的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随着我国宏观经济形势的不断发展变化,利益格局的不断调整,人们的思想也异常活跃,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做好发展党员工作,实现党的自身建设的目标,保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的纯洁性,是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党务工作者的历史责任和使命,在新的历史时期,针对如何发展党员工作,谈几点看法:。
作者:吕桂媛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夹毕术后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对2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行动脉瘤夹闭术,术后给予严密的观察与护理,如患者的病情变化,引流管护理,并发症的观察,针对性的心理护理。结果:除1例患者死亡外,其余患者均痊愈出院,无任何并发症发生,恢复良好。结论:严谨细致的护理对颅内动脉瘤夹毕术后有极重要的影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左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比较我院检验科开展的3种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颗粒凝集试验(TPPA),联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结论:ELISA适合做筛查试验,TPPA适合做确证试验,TRUST适合用于病情判定及疗效观察。
作者:张琴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52例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资料选自2010年6月-2012年6月本院收治的52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相同药物进行抗结核治疗,观察组26例患者在抗结核基础上给予胰岛素进行降血糖,对照组26例患者口服降糖药降血糖。对两组的一般资料、临床疗效等进行察并比较。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为期1年的治疗,观察组患者病灶吸收程度、空洞闭合、痰菌转阴、血糖控制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发现,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抗结核治疗效果与患者的血糖稳定程度密切相关,在两病合并的临床治疗中,对患者在抗结核治疗的同时给予胰岛素降血糖治疗,可显著的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
作者:吴冰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眼科手术大部分都是在患者神志清楚的局麻状态下完成的,为了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术中需要医生、护士、患者三方面相互很好的配合。眼科内眼手术一般包括角膜、巩膜、晶状体、玻璃体、青光眼、眼内异物取出等。这些手术不同于其他手术,术前、术后的护理是决定手术能否成功的关键环节。眼科护理工作与眼疾病的疗效是密不可分的,每一个微细环节都有可能影响其医疗结果,如稍有不慎,就很可能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因此,做好手术期的护理工作至关重要。
作者:张红荃;李莉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口服替吉奧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32例晚期胃癌患者接受替吉奧每日80mg/m2口服,分两次在早晚饭后半小时用水吞服,d1-d14,21天为一周期。至少2个周期评价疗效和毒副反应。结果:32例患者均完成2个周期以上的化疗,CR4例,PR10例,SD8例,PD10例,有效率43.7%,临床获益率68.8%。主要毒副反应为厌食、恶心、呕吐、皮肤色素沉着、白细胞减少等。结论:替吉奧治疗晚期胃癌疗效较好,毒副反应轻,特别适合年龄较大、一般状态较差的患者。
作者:刘晓文 刊期: 2013年第12期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的实施标志着我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进入法制化、制度化轨道,为逐步建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长效机制奠定了基础[1]。现对我院2013年各病区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及使用率进行统计分析,评价近年来抗菌药物专项治理活动成效,为临床合理用药和有效管理提供参考。
作者:苑海;贾苗辉;赵吉强;王惠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针对年纪较大且做过全膝关节置换的患者展开护理研究,旨在减轻患者痛苦程度,提高护理有效性。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6月-2013年6月这三年时间内收治的全膝关节置换患者共70名。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即对全膝关节置换手术展开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采用护理干预方式对患者采取加强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明显由于对照组患者,患者病情恢复时间更短,术后痛苦程度较低且对护理人员满意程度更高。结论:对年龄较大的全膝关节置换患者采用护理干预方式能够有效提升护理效果,优化护患关系,适合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郭馥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了解未婚先孕人工流产女性对生殖健康知识了解状况,为有效预防宣传及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对2012年5月-2013年5月在本市本院接受人工流产术的未婚女性个人信息及对手术的感受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调查妇女初次性生活平均年龄21岁,初次人工流产平均年龄22岁;文化程度以初中、高中为主,分别占30%、27.27%;职业以职员和工人为主,分别占33.64%、30.91%。文化程度低、职业为农民、待业、个体户的避孕知识和预防生殖道感染知识的不了解比例明显高于高文化程度、及职业为干部、职员等职业妇女(P<0.05);观察调查对象人工流产术术前、术后的心理反映,文化程度低、职业为农民、待业、个体从业者术前对手术的紧张比例高于文化程度高、及职业为职员、干部者(P<0.05)结论:为了降低非意愿妊娠率和人工流产率,促进育龄妇女的生殖健康,在全社会要广泛宣传避孕知识。
作者:王秀兰 刊期: 2013年第12期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初在企业中推行,随着2006年两法一规的实施,采供血机构目前也基本都建立了质量管理体系,镇江市中心血站于2000年通过 ISO9002:1994版质量体系,是全国首家通过ISO9000质量体系的中心血站,在建立和实施质量体系的过程中,本文主要探讨如何将企业中适用的要素和条款正确运用到血站的体系建设中,如何有效运行PDCA,以真正有效推动工作的可持续性发展。
作者:连云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银杏达莫治疗组(50例)与丹参对照组(40例)。治疗组给予银杏达莫注射液20ml/d,对照组给予丹参注射液20ml/d,疗程为14天。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0.0%),对照组有效率(72.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作者:张长巨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腹腔穿刺引流联合醋酸奥曲肽结合大柴胡汤加减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在2008年05月到2013年10月收治6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给予腹腔穿刺引流联合醋酸奥曲肽结合大柴胡汤加减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独醋酸奥曲肽治疗,对比治疗组与对照组血淀粉酶、C 反应蛋白、腹腔积液淀粉酶变化情况,以及两组患者在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以及住院时间上是否存在显著差异性。结果:通过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对比,P<0.05,统计结果有显著差异。结论:腹腔穿刺引流联合醋酸奥曲肽结合大柴胡汤加减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海燕;王庆文;田雪涛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重度子痫前期合并低蛋白血症对母婴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本院自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诊治重度子痫前期患者86例,将其分为低蛋白血症组(研究组 n=52例),正常血浆蛋白组(对照组 n=34例),比较两组孕产妇及围产儿结局。结果:两组患者终止妊娠孕周,母婴并发症(胎盘早剥、DIC、产后出血、FCR、新生儿窒息、新生儿体重)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度子痫前期合并低蛋白血症对母婴预后造成不良结局,应积极防治,重视血浆蛋白的监测,必要时输入血浆蛋白,降低母婴并发症。
作者:刘荣欣;曲首辉;鲍志敏 刊期: 2013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