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孕期饮食干预对孕妇营养状况的影响

吴立青;齐春生

关键词:孕期, 饮食指导, 孕妇营养
摘要:目的:探讨孕期饮食干预对孕妇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对60例自愿接受此项干预的孕妇实施饮食指导,以8周前常规建档的60例孕妇做对照。比较两组孕妇血液微量元素水平、围产期并发症等。结果:观察组孕妇血液中微量元素的含量明细高于对照组,围产期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期实施饮食干预,对促进母婴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小组式健康教育在PICC置管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小组式健康教育对PICC置管患者健康教育知晓度,提高PICC置管患者依从性,提高患者日常带管生活的信心。方法借鉴小组治疗的理论与方法,将住院患者的健康教育以小组的形式进行,由责任护士组织患者开展各种活动。结果:患者PICC置管前后健康教育的知晓度、PICC置管后的健康教育等方面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通过小组式健康教育的应用提高了PICC置管前后健康教育的知晓度、PICC置管后的健康教育,加深对PICC置管认知度和依从性,增强自我护理能力,促进其身心的健康。

    作者:朱后妹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连续光源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在日常水质监测中的应用

    使用连续光源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对水质中的Mn,Zn,Fe,Cu等常规项目进行日常监测。对连续光源原子吸收在水质监测中的优点作总结和讨论。

    作者:阎善信;邓清;高曙光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老年人骨折后的护理及并发症的预防

    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老年人骨折病例越来越多。如何用佳的护理方法减少骨折带给老年人的痛苦是摆在我们护理工作者面前的关键问题。本文深入分析了老年人骨折的常见原因,提出了老年人骨折后的护理要点以及预防老年人骨折后并发症发生的措施。

    作者:王凤丹;张英飞;姜晶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80例婴幼儿烫伤的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回顾性分析80例婴幼儿烫伤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到病案室收集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80例烫伤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针对婴幼儿烫伤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提出防护对策。结果:在烫伤的80例患儿中,主要是与监护人的危机意识不强及突然更换监护人或更换居住环境等有关。结论:婴幼儿烫伤中绝大部分是可以预防的,如烫伤后应积极应对,可降低伤情的进一步恶化,减轻患儿痛苦,促进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梁玉珍;张丽娟;赖家盈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鹅口疮180例疗效观察

    目的:通过观察分析中药宝儿康散、西药碳酸氢钠液、制霉菌素片、妈咪爱以及中西医联合用药治疗小儿鹅口疮的疗效结果,评价两种治疗小儿鹅口疮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80例患儿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90例使用宝儿康散+妈咪爱+制霉菌素片+碳酸氢钠液局部擦洗治疗,对照组90例使用制霉菌素片+碳酸氢钠液局部擦洗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愈率均为100%,但治疗组治愈时间比对照组明显缩短。结论:中西医结合为小儿鹅口疮的治疗提供了一种良好的方法,病程短,疗效好,值得推广。

    作者:王多艺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实施健康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健康教育是医院实施优质整体护理的一个重要环节,而护士就是医院实施健康教育的主力军,护士通过在治疗与护理的同时给患者实施正确的健康教育,让病人积极主动地参与医护过程,从而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本文通过对实施健康教育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达到通过健康教育效果的目的。

    作者:朱芳;李珍;王燕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心理护理

    目的:探讨老年心衰患者的心理护理。方法:对2013年1月1日至今的34例患者进行热忱、细致、耐心的护理,对临床结果进行调查统计。结果:34例患者中除2例因合并多脏器功能的严重损害无效外,其余32例患者病情均得到了控制或减轻。结论:做好心力衰竭患者的心理护理,可提高治疗效果,延长病人寿命。

    作者:赵欣;张云芳;韩利利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MSCT 对下消化道出血的应用价值

    目的:以DSA为对照探讨多层螺旋 CT对下消化道出血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0例临床可疑下消化道出血患者行MSCT 检查,采用5.0 mm层厚平扫后行动脉期、静脉期增强扫描,并结合MSCT重建分析诊断,部分病例经手术或临床随访证实,部分与 DSA对照。结果:10例临床拟诊下消化道出血患者, MSCT 明确诊断出血部位9例,出血显示率90%(9/10)。1例MSCT未发现出血灶及肠道异常。其中MSCT明确出血9例中5例行 DSA,4例显示出血灶,出血显示率80%(4/5),1例表现阴性。CT显示出血部位:空肠出血3例,回肠出血4例,降结肠出血2例,其中肿瘤3例,溃疡1例,炎症3例,血管畸形2例。结论:多层螺旋 CT双期增强扫描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及应用价值。

    作者:杨丽;张自力;莫本成;刘振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探讨术后尿潴留的预防及护理对策

    尿潴留是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术后尿潴留可导致膀胱过度膨胀和永久的逼尿肌损伤,而通过留置导尿预防尿潴留,会给患者带来痛苦和不便,增加尿路感染的机会,且可延长住院日。

    作者:宋淑英;王亚辉;王颖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脑梗塞30例观察

    脑梗塞是脑梗塞-infarction of the brain ,动脉阻塞后出现相应部位脑组织的破坏,可伴发出血。发病机制为血栓形成或栓塞,症状的性质因病变累及的血管不同而异。当脑梗塞发病在24小时内,或梗塞灶小于8毫米,或病变在脑干和小脑处,脑 CT 检查往往不能提供正确诊断。必要时应在短期内复查,以免延误治疗。故对老年人“无症状性脑卒中”应引起重视,其发病率、死亡率、致残率都很高,笔者运用灯盏细辛注射液进行治疗该病30例,取得一定疗效。

    作者:李贤;杨健;谢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观察研究异丙酚复合芬太尼或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的效果

    目的:观察研究异丙酚复合芬太尼或瑞芬太尼进行靶控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3月至2012年9月需做手术患者99例,随机分为α组、β组、γ组,每组各33例,α组给予异丙酚复合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β组给予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γ组给予静吸复合麻醉,30min后,观察并记录三组患者的OAAS评分与VAS评分,进而评价麻醉效果。结果:α组的不良反应率为9.09%,β组的不良反应率为6.06%,γ组的不良反应率为12.12%,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α组与β组的OAAS评分比γ组低,α组与β组的VAS评分比γ组高,α组与β组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γ组,且止痛效果较好,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异丙酚复合芬太尼或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的效果显著优于静吸复合麻醉,麻醉更为安全稳定,适合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辛继东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绝经与生育年龄妇女宫颈糜烂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析生育年龄与绝经女性宫颈糜烂应用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入选我院绝经女性宫颈糜烂患者42例为观察组,另选同期生育年龄女性宫颈糜烂患者42例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高强度聚焦超声疗法,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不同程度的宫颈糜烂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高强度聚焦超声对于生育年龄与绝经女性宫颈糜烂的治疗均有显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娜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100名医务人员膳食营养状况及膳食结构特点调查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的膳食营养状况及膳食结构特点。方法:用食物频率询问法,随机调查我院100名员工的膳食习惯,通过分析营养素摄入量初步评估其膳食营养状况,并根据我国膳食指南及膳食宝塔分析其膳食结构。结果:我院大部分员工的膳食可提供足够的三大宏量营养素,但多种营养素偏低,包括 VitA、VItC、钙、硒;膳食中动物性食物丰富,红肉比例偏高,植物性食物中以蔬菜为主,谷类摄入量不足,水果、奶类及豆类食物偏少。结论:我院大部分员工的膳食营养尚欠均衡、膳食结构欠合理,膳食中谷类及水果、奶和豆类比例不足,不能提供足够的抗氧化营养素。

    作者:万东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自制烧伤中药药膏治疗烧烫伤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究自制中药药膏治疗烧烫伤的效果,与SD-Ag霜进行对比。方法:选取烧烫伤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使用自制中药药膏,对照组使用SD-Ag霜。结果:实验组烧伤治疗效果在创面愈合天数、疼痛程度和愈合瘢痕增生率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制中药药膏治疗烧烫伤能有效修复创面,减少瘢痕,且价格便宜,易于使用,值得广泛使用。

    作者:黄太军;祝茂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华法林引起一例血尿不良反应病例分析

    近年来由于华法林用于预防和治疗血栓性疾病日趋增多,减少了临床上栓塞性疾病的发生。但因服用及监测不及时等多种原因导致患者出血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甚至危及患者生命。现拟结合临床实践案例对此做一探讨。1病史摘要患者骆**,女,66岁,身高165cm,体重65kg,BMI 23.9kg/ m2。主诉:房颤射频消融术后1月,腹痛、尿色改变1周。现病史:患者2012年10月23日因心悸在外院住院治疗,诊断心房颤动,10月29日行房颤射频消融术,术后转复窦律,出院时PTINR 2.33,出院后一直口服华法林治疗。11月23日患者自觉右侧腰部酸痛不适,伴下腹部轻度隐痛,程度较轻,可忍受,贴止痛膏后约1小时左右疼痛自行缓解,未予重视,患者自觉小便颜色改变,先为粉红色,2天前尿色渐加深至茶色,11月29日在我院门诊,查 PTINR 4.08,遵门诊医生医嘱停用华法林,当日晚上患者开始尿色鲜红,11月30日中午11时左右患者再次突发右侧腰部及下腹部疼痛不适,程度较前加重,持续约5分钟自行缓解,现为进一步诊治住院治疗。

    作者:贺彦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新生儿科护理工作风险及对策研究

    新生儿科是一个风险性极高的科室,在工作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风险。笔者试图从存在的风险着手分析风险发生的原因,并针对性的提出预防风险的方法。

    作者:周蓉蓉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尿激酶联合阿魏酸钠治疗慢性肾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尿激酶联合阿魏酸钠治疗慢性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2例慢性肾炎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于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尿激酶联合阿魏酸钠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后Scr、TC、TG、24h尿蛋白明显下降,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7.87%、73.3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肾炎患者给予尿激酶联合阿魏酸钠治疗,可提高疗效,改善生化指标,值得推广。

    作者:王玉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髓核摘除术分析

    目的:探讨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2月到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退变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0例,都给予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结果:所有患者都完成手术,无严重并发症出现。术后JOA腰痛疗效评分有明显提高,而VAS评分有明显降低,在不同时间点对比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微创,能有效缓解疼痛,提高预后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吴志坤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颈椎病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颈椎病临床疗效。方法:收治的120例颈椎病患者,均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收治的120例颈椎病患者中,,显效90例,好转30例,总有效率100%。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颈椎病效果显著,疗效确切。

    作者:李菊花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尿激酶胸腔注射在结核性胸膜炎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尿激酶胸腔注射在结核性胸膜炎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月本院收治的78例初治结核性胸膜炎,实验组40例采用生理盐水20ml+尿激酶12.5WU胸腔注入治疗,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20ml胸腔注入治疗,10d后判断疗效及临床重要指标评估。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实验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各临床指标比较结果发现实验组胸水减少速度、胸膜肥厚、平均住院时间及胸膜粘连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尿激酶胸腔注射治疗结核性胸膜炎,可以提高疗效、缩短疗程、降低胸膜粘连发生率,可以作为治疗胸腔积液的重要辅助手段,具有很重要的临床使用价值。

    作者:郭祥君;李小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