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云燕
目的:探讨骨科手术后盗汗的中医辩证施治效果。方法:选取我院60例进行骨科手术后盗汗的患者,以牡蛎散为基础的药方,根据患者辩证情况进行加用重要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60例患者经治疗,35例痊愈,15例痊愈,有效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1.7%(55/60),治疗过程中均无不良反应。结论:对于骨科手术后盗汗的患者,采用中医辩证治疗,患者症状有明显改善,不良反应少,适合在临床上进行应用。
作者:刘长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社区高血压分级管理及预防措施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3月我社区内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的8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者分为研究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给予研究组常规治疗,并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取高血压分级管理和预防措施。给予对照组单纯常规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疗效。结果:研究组显效22例,有效15例,总有效率88.1%(37/42),对照组显效16例,有效12例,总有效率66.7%(28/42)。结论:在治疗高血压疾病过程中,合理实施分级管理和预防措施能够很大程度上提高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陈静;张晓丽 刊期: 2013年第11期
血吸虫肝硬化是一种以肝脏损害为主要表现的慢性、全身性疾病。而腹水是肝硬化突出、常见的临床表现。血吸虫肝硬化门脉分压术后临床上任有不少病人短期内出现大量腹水。笔者采用愈肝煎治疗这类腹水26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26例均为我院住院病人和门诊病人。其中男16例,女9例:年龄40-75岁,平均55.6岁;病程5月-7年,平均大于1.6年;全部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腹水,且肝功能检查均有不同程度的损害,B 超检查均有典型的血吸虫肝硬化征象及腹水2cm以上,其中多腹水5cm;伴胸水者7例;伴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18例。
作者:万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回顾性调查并分析沈阳地区妇女阴道分泌物中病原体感染情况。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3年10月2415例阴道分泌物受检女性,采用阴道分泌物涂片判断清洁度、查找滴虫、霉菌并同时做细菌性阴道病(BV)检测。检测结果按不同年龄段分组分析。结果:2415例阴道分泌物中,清洁度Ⅲ~Ⅳ956例,占总检测人数39.6%,其中细菌性阴道炎329例,检出率为13.6%;霉菌286例,检出率为11.8%;滴虫30例,检出率为1.2%;检测结果按不同年龄段分组分析,经X2检验,各组年龄段阴道分泌物BV、霉菌及滴虫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BV和霉菌性阴道炎以26~35岁年龄组检出率高。结论:沈阳地区妇女阴道炎主要以细菌性和真菌性感染为主,阴道分泌物常规涂片检测为准确诊治,防控妇科疾病,提高妇女生活质量提供了依据。
作者:孙莉莉;张兴全;李丹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心内科病房心衰患者非骨隆突部位压疮的形成原因,提出有效的预防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病房所发生的8例非骨隆突部位压疮形成原因,采取有效的预防护理对策。结果:确立非骨隆突部位压疮的高危人群,进行危险因素评估,护士尽早发现,加强预见性护理,有效地预防此类压疮的发生。
作者:付聿芹 刊期: 2013年第11期
格林-巴利综合征亦称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主要临床特征为急性或亚急性起病的多发性脊神经根(或伴脑神经)麻痹和肢体瘫痪的一组自限性疾病。病人出现呼吸麻痹时死亡率极高,若及时改善呼吸功能是抢救病人的关键,而气管切开及实施辅助呼吸是其重要手段。气管切开术又称气管造口术,是为了保证气道畅通,将病人颈部正中气管上段前壁第3~5气管环切开,并插入气管套管或硅胶管套管,以开放呼吸道,改善呼吸的手术。我科自2012年7月~2013年7月共收治12例格林-巴利综合征病人,均出现呼吸困难,经过及时气管切开抢救及呼吸机辅助呼吸,对病人实施身心护理,转危为安,治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张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张力带钢丝治疗髌骨骨折的护理。方法:收集2011年11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48例采用张力带钢丝治疗的髌骨骨折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结论:克氏针张力带钢丝治疗髌骨骨折可进行早期的伤肢的关节活动,但克氏针手术处理不好时上下两端容易刺穿皮肤而发生局部感染,从而影响膝关节的活动。良好的护理和恰当的功能锻炼,对膝关节功能恢复也很重要。
作者:王英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喜炎平联合磷酸铝凝胶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磷酸铝凝胶,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喜炎平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3%(56/60),明显高于对照组71.7%(43/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止泻时间(3.7±0.6)d,明显短于对照组(4.8±0.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均无不良反应出现。结论:喜炎平联合磷酸铝凝胶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作者:肖会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把240例初治的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护理干预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对患者心理状况、营养饮食、传染途径、用药督导及随访等方面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结果:干预组患者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针对患者的自身情况,采用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地提高肺结核患者治疗依从性,促进疾病的早日康复。
作者:李桂云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品管圈的应用对于十二指肠营养管非计划性拔管的影响。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通过组织专题讨论,分析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改进措施。结果:通过品管圈活动,有效地降低了十二指肠营养管非计划性拔管,是提高护理质量管理的一种有效手段。
作者:李娟;张园;崔秋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研究探讨瓦斯爆炸烧伤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与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烧伤科收治的瓦斯爆炸烧伤患者32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探讨,根据患者的烧伤程度不同和有无伴随吸入性损伤、气体中毒、骨折、头颅损伤、内脏损伤等情况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正确进行创面清理和抗生素治疗,同时兼顾其他伴随症状的处理,防止发生合并感染。结果:32例瓦斯爆炸烧伤患者,治愈31例,1例烧伤面积过大且伴有重度吸入性损伤,经医治无效死亡。治愈率96.9%。结论:对瓦斯爆炸烧伤的患者的烧伤及其他伴随症状进行合理有序的治疗,有助于患者的伤口恢复,并能有效防止继发感染与交叉感染。
作者:祖红旭;李庆华;黄培信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监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以气流受限为特征的肺部疾病,其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通过对临床50例COPD急性加重期病人的观察,分析病人病情变化,精心治疗与护理,缓解病人的症状,使尽快进入COPD稳定期,改善病人的预后。
作者:韩菊花 刊期: 2013年第11期
2007年到2012年,笔者用中药攻补兼施法联合螺内酯、速尿治疗肝硬化腹水85例,疗效较为满意,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85例肝硬化腹水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44例:男31例,女13例;年龄小40岁,大68岁,平均年龄54岁;病程2~18年。对照组41例:男31例,女10例;年龄小42岁,大66岁,平均年龄55岁;病程2.5~16年。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作者:杨解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目前广泛应用于胆胰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但是 ERCP 术是一种侵入性治疗方法,有可能发生并发症,急性胰腺炎是 ERCP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也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它的发病率为1%--7%[1]。1一般资料我科2012年1-12月共行ERCP术26例,其中女16例、男10例,年龄20-72岁。以上腹痛和黄疸为主要临床表现,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表现为胆总管结石,经ERCP术胆总管结石全部取出。术后并发急性胰腺炎1例,经治疗,一周内病情恢复。
作者:刘燕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憩室梗阻性黄疸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文献。结果:患者以反复发作性黄疸症状为主要症状,经CT和上消化道造影检查确诊,行十二指肠转流憩室旷置(Bil rothⅡ式),术后一年未再出现黄疸。结论:十二指肠憩室梗阻性黄疸综合征是以反复发作性黄疸为主要症状,CT是具有诊断和鉴别诊断并指导手术方式的必要检查,十二指肠转流憩室旷置是行之有效的治疗手段。
作者:王志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绩效考核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现场调查和研究等方式对绩效考核和医院护理管理进行研究,同时实施绩效考核方案。结果:经过实施绩效考核方案之后,2012年度护理管理的绩效考核得分明显高于2011年度护理管理绩效考核得分,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医院实施绩效考核之后,使得医院的护理管理水平得到提高,同时增强医院员工的工作热情,让患者得到更好的服务。
作者:张晓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细胞增殖抗原标记物(Ki67)为细胞增殖的一个重要生物学指标。本研究旨在探讨中老年患者乳腺癌组织中Ki67的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方法:利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18例中老年患者(年龄>35岁)乳腺癌组织中Ki67的表达,并结合临床病理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Ki67在中老年乳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75.4%(89/118),其阳性表达与病理分期及腋淋巴结转移状况显著相关(P<0.05),与年龄、癌灶大小无显著相关(P>0.05)。结论:Ki67是目前评估肿瘤细胞增殖活性的可靠的指标,其高表达可作为判断乳腺癌发生、发展及不良预后的生物学指标。
作者:孙永宏;巢琳;周云海;王建宇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护理对住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影响。方法:通过住院期间有针对性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包括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对药物及非药物治疗的注意事项、日常保健等知识及心理干预等。结果:通过健康教育提高了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对疾病知识掌握率,日常生活行为有所改善。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健康教育对相关疾病患者的康复起到积极作用。
作者:吴琼;刘慧丹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了解我院烧伤病人烧伤感染特点,确定烧伤后创面的感染细菌及细菌对抗菌药物敏感性。方法:对本院2011~2012两年来380例烧伤患者感染创面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380例烧伤患者创面分离出细菌222株,真菌8株。检出率由多到少的依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占37.8%,铜绿假单胞菌占18.0%,表皮葡萄球菌7.2%,大肠埃希菌占5.9%,阴沟肠杆菌、肠球菌属各占4.1%。结论:烧伤患者病原微生物以条件致病菌为主并呈多重耐药性,及时掌握病原菌的分布及药敏情况,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有重要意义。
作者:崔东岚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观察选择不同注射部位、运用局部手指按捏、分散注意进针力的方法,在肌肉注射时减轻患者疼痛的效果。方法:将400例成年患者随机分成A组和B组,每组各200例。A组按照传统“十字定位法”和“两快一慢”无痛肌肉注射法注射,B组按臀中小肌定位法,进针前局部手指按捏,进针时分散其注意力,同时做到“两快一慢”进行注射。结果:B 组患者在肌肉注射时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 A 组。结论:应用改良无痛注射法在肌肉注射时可明显降低患者的疼痛,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黄玲;翟佳;刘蕊 刊期: 2013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