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采会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合并2型糖尿病的围手术期有效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3年6月在我院收治的结直肠癌并2型糖尿病58例患者临床资料,均采取外科手术治疗的方式,其中行根治性手术患者49例,行结肠造瘘术患者9例。所有患者均采取系统化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结果:共12例(20.69%)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情况,其中切口感染3例,肺部感染4例,泌尿系感染1例及吻合口出现渗漏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吻合出血1例。所有发生并发症的患者均在有效治疗后痊愈,无1例死亡病例发生。结论:结直肠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手术风险性增大,合理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对预防直肠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有重要意义,可有效提高手术的治愈率。
作者:林丽;周苗华;彭守华(通讯作者);周丽静;简红云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联合吡拉西坦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接受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联合吡拉西坦治疗,对照组接受吡拉西坦治疗。治疗前后均运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积分法进行评价。结果:3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3.0%,对照组总有效率60.0%,各组治疗前后MMSE评分的变化有显著性差异( P<0.05),而联合用药组总有效率高,MMSE评分的变化明显,同时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结论: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是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有效药物之一,吡拉西坦对血管性痴呆也有一定的效果,两者联合使用能显著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的MMSE评分,临床疗效确切、安全。
作者:刘丹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在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过程中,我校在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确定的前提下进行课程体系改革,医学基础课中的生理学也尝试教学的改革。通过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实验方法等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黄智森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提高中专毕业护生在新生儿病室实习时的动手能力、操作能力、应变能力及综合运用知识能力,较快的适应新生儿病室的护理工作。方法:将2010-2113年度轮转我病区实习的中专毕业的护生87按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带教,观察组采用情景教学法带教,比较两种带教方法对护生实习期间动手能力,出科理论及操作考核成绩的影响。结果:观组护生动手能力,理论考核成绩、操作考核成绩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情景教学法在提高中专毕业护生的动手能力、操作能力、应变能力及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等方面均优于传统教学法。
作者:黄敏敏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心脉隆在老年性难治性心力衰竭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住院患者随机均分为心脉隆组及常规治疗组,观察用药前后各组临床症状、心功能各指标变化,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心脉隆组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总有效率达95%;心脉隆组心功能各指标改善均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心脉隆是有效治疗心力衰竭的药物,在老年性难治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疗效确切。
作者:武方奇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和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呼吸内科2009年5月--2011年8月收治的6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对使用无创呼吸机治疗的护理过程的资料。结果:经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后,患者呼吸困难症状明显减轻,动脉血氧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明显改善,58例顺利脱机,3例病情加重改用有创机械通气治疗,1例高龄患者因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结论:无创呼吸机能够辅助患者呼吸,减轻呼吸肌的疲劳[1],降低PaCO2,减轻呼吸困难,提高疗效,降低病死率。
作者:刘艳秋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观察中药足浴联合中药口服治疗偏头痛失眠症疗效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48例偏头痛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均口服中药,治疗组联合应用中药足浴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与对照组总有效率70.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足浴联合应用中药口服治疗偏头痛失眠症,疗效提高,无明显不良反应。针对不同患者个体化护理,是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重要保证。
作者:徐青青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赛肤润对喉癌术后患者放射治疗所致的皮肤反应的防治效果的观察。方法:将60例采用普通放射治疗的全喉切除带有塑料套管且气管套管护理均为一日两次的患者随机各分为30个,对照组在整个放疗期间实行常规皮肤护理:穿领口宽松纯棉衣服,用温水保持局部皮肤清洁,且应用造口粉每日3-5次放射野皮肤护理;观察组除常规皮肤护理外,放疗前后将赛肤润均匀涂抹于放疗照射野皮肤周围,15天后观察皮肤反应,并经行比较。结果:放疗中15天和放疗后10天经行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应用赛肤润液体敷料可有效的防治喉癌患者放射性皮肤反应及保护套管周围皮肤。
作者:畅锦花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分析儿童急诊过程中的感染护理问题,探讨相关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儿科急诊患者临床资料,通过临床观察及资料调查分析儿童急诊常见的感染护理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结果:由分析可知,儿童急诊中常见感染护理问题包括处理不当、原发性感染的潜在因素、设备使用不当、氧气湿化瓶使用不当等。结论:在儿童急诊中感染因素会对患儿产生一定威胁,甚会危及生命,因此要引起重视,通过科学的护理措施降低患儿急诊过程中的感染机率。
作者:侯建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高血压病是危害老年人类健康常见的疾病之一。在我国,老年高血压的发病率日益增高,应针对老年高血压病人的特点加大健康教育的指导,控制饮食、合理用药及监测血压,坚持运动,保持良好的心态,旨在控制老年高血压病人的血压,减少其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徐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随着现代医疗技术不断发展,外科手术肯定会给手术部位皮肤带来一定的损失,并给病人带来一定的感染,所以当手术切口微生物污染超过人体免疫承受能力的时候,就会发生手术部位的感染,我们需要针对医院的手术部位的感染各种情况进行分析,要想防止这些切口的感染,则需要严格执行无菌技术的操作,否则就会带来不必要的手术感染。
作者:高山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分析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脂与血糖及肝功能检验结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09年4月到2013年2月收治的53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与53例健康人进行对比分析,对比两组血脂、血糖以及肝功能水平。结果:两组受检者的GGT、ALT、AST、HDL-C、LDL-C、TG、TC、FBG指标均数对比,差异显著,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脂、血糖以及肝功能进行检验的常用指标,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实施血脂、血糖以及肝功能检验,有利于减少和预防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症发生,可起到较好的防治效果,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作者:吴祥华;杜云;杨成亮;杨兵;杨镜曦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通过恰当的心理护理方法,是可以减轻或解除疼痛的。方法:采取不同形式的心理护理方法,对我科2009年10月至2011年10月共收治40例各种疼痛病患者进行护理。结果:消除疼痛的人数占17.5%,减轻疼痛的人数占77.5%,总有效率达95%。结论:心理护理可以缓解患者疼痛。
作者:马红仙;李宜梅;李凤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单纯性颅脑外伤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血管紧张素Ⅱ(AngII)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51例单纯性颅脑损伤患者根据GCS评分标准划分中度(M组)、重度(S组)。对照组(C组)来自健康体检者。分别于入院后即刻(0h)、12h、24h、3d、7d 采集M、S组患者血样,测定血清中AnglI、IL-6水平。结果:M组患者血清中AnglI检测值伤后12h内上升达高峰,并在高水平维持,随后逐渐下降,7天后恢复到低水平;S组患者伤后高峰后,高水平维持到入院后1天,至第7天时总体下降至低水平,其各时点血清中AngII水平高于M组及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组、S组血清IL-6检测值皆于伤后即达高峰。M组随后逐步下降,7天后恢复至低水平。S组伤后3天内一直处于较高水平,7天后恢复至低水平。两组各时点血清IL-6检测值比较及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住院期间,死亡组与存活组患者入院时AngII、IL-6检测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Ang II、IL-6参与了单纯性脑损伤患者的炎症反应,监测其变化有助于指导临床诊疗及临床预后的判断。
作者:李军根;陆士奇;徐峰;丁礼;肖接承(通讯作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高校本科药学专业实习生医院药房PBL带教法的作用。方法:利用PBL带教法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进行探讨。结果:利用PBL教学法提高了高校本科药学专业实习生的实习质量,促进了医院药房的带教内容、方法及结构的改革。结论:医院药房PBL带教法切实可行,有利于社会培养合格的药学人才。
作者:陈延春;曲生明(通讯作者);费向东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了解普光气田职工高血脂症的流行状况。方法:从1960名劳动者职业健康体检资料中,筛检出TG (甘油三酯)增高者938例、TC(胆固醇)增高者35例,分析血脂异常的患病情况与膳食结构、性别及年龄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血脂异常检出率为48.32%,单纯TG增高检出率为47.86%,单纯TC增高检出率为1.79%,TC、TG均增高检出率为1.43%。男女性别之间、各年龄组之间患病率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结论:男性高血脂患病率高于女性,年龄增大,患病率增高。
作者:李淑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基层医院的护士长即为病房护士长,在护理部的领导和科主任的业务指导下,为医院护理管理中一线护理工作的管理者,是病房护理单元的具体领导者和组织者,在完成病房管理和基础护理业务技术管理中起着主导作用[1];是临床护理工作的指挥者和实践者;是护理管理工作的主体,在医院的护理工作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现将本人在工作中的体会与大家探讨一下。
作者:金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对CT、MRI检测鼻咽癌颅底骨质侵犯差异性进行具体分析,研究CT、MRI检测鼻咽癌颅底骨质侵犯的临床意义。方法:资料选自2012年7月-2013年7月在本院治疗的鼻咽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行CT检测患者颅底骨质侵犯发生率,实验组行MRI检测患者颅底骨质侵犯发生率,对比分析两组患者颅底骨质侵犯发生率的检测结果。结果:经两种方法检测后,实验组MRI检测出鼻咽癌颅底骨质侵犯发生的检出率为90.00%,对照组CT检测出鼻咽癌颅底骨质侵犯发生的检出率为60.00%,实验组检测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MRI检测方法对鼻咽癌颅底骨质侵犯发生率进行检测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CT检测法,具有明显的临床意义。
作者:喻俊林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为了探讨高原新生儿窒息发病与民族及在高原时间的关系。方法:通过对431例高原新生儿窒息临床资料分析。结果:汉族新生儿及孕期在高原时间越长患儿患高原新生儿窒息的发病率越高。结论:孕期尽量避免在高原居住,尽量避免在高原出生。
作者:李越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总结腹腔镜下肝切除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方法:分析38例患者腹腔镜肝切除术的术前术后护理效果。结果:38例中2例中转开腹,其余36例在全麻腹腔镜下完成肝切除术。联合胆囊切除6例,阑尾切除1例,肝肿瘤腹腔镜直视下射频消融16例。38例无死亡,无胆漏、腹腔内出血、感染、肝功能衰竭及护理并发症发生,平均住院时间9d(5~16d)。结论:腹腔镜下肝切除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疼痛轻,护士通过做好有效的心理护理,精心的术前、术后护理,合理的健康教育,及时有效的出院指导,对术后的恢复和并发症的发生起到了重要的预防作用。
作者:青友芬 刊期: 2013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