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定青
目的:吲哚菁绿脉络膜血管造影对脉络膜病变,特别脉络膜新生血管性疾病具有独特的诊断价值,使眼科护理人员更加了解ICGA的原理和意义,并掌握有关操作与配合。方法:造影前应协助患者取舒适坐位头固定在支架上,上臂放平避免静脉扭曲或衣袖过紧,影响臂到脉络膜或视网膜的循环时间。用5ml注射器抽取5ml0.9%氯化钠注射液连接7号头皮针头进行静脉穿刺(选取肘静脉)。推入5ml0.9%氯化钠注射液,观察血管情况,如无异常连接ICG溶液待用。嘱患者双眼向前看,固视前方指示灯听从医生要求向上、下、左、右看。待医生对准病灶后护士再将ICG溶液以3-5秒的速度快速静脉推入,同时进行计时。穿刺时尽量选择肘部较粗大而有弹性的血管。护士应技术过硬,“一针见血”,避免反复进针造成疼痛或药液外渗等,导致造影失败。结论:吲哚菁绿脉络膜血管造影对脉络膜病变,特别脉络膜新生血管性疾病具有独特的诊断价值,规范护理操作流程,眼科护理人员更加了解ICGA的原理和意义,并熟练掌握有关操作与配合。
作者:李春;杨郑祥;陈丽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本研究主要就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反复住院的原因展开分析讨论,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月-2013年6月所收治的48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在护理干预前以及护理干预后的住院原因进行分析,并对其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在干预前后的不良心理状态、劳累程度存在显著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Ρ<0.01,两组患者在药物依从性差、心功能差、饮食不合理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Ρ<0.05,本研究中在护理干预前后,经济条件较差患者的比例一致。结论:在对扩张型心肌病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通过对患者反复住院的原因进行全面分析,制定出相应的护理方案,并对患者的病态心理以及日常生活进行适当的干预,改善了患者的预后效果,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因此,在对扩张型心肌病患者进行临床护理时,可以对本研究所提到的护理干预模式进行大力推广并普及使用。
作者:陈建玲;蒙彩英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通过检查确定产科护理文件书写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方案,保证护理文件书写质量,有效杜绝不必要的医疗纠纷事件的发生。方法:通过对归档病历的抽查和出院产科护理文件的检查,对我院2012年3月-2012年10月产科病史890份产房护理内容书写进行检查和分析。结果:病史缺项漏项严重,缺乏及时性、重点不突出、医护记录不一致等情况普遍存在。这与人员结构层次,工作责任心、护理管理机制和法律意识薄弱等因素相关。结论分析护理文件书写缺陷原因,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各个薄弱环节,加强质控管理,不断优化护理文件书写内容,达到改善产房护理文件书写的目的。
作者:蔡云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骨龄测试在儿童生长发育中的作用。方法:运用计算机骨龄评分系统软件中CHN 、TW2评分、G-P图谱法三种测评方法,对儿科门诊164名儿童进行骨龄检测。结果:74例健康男孩、女孩骨龄与年龄基本一致;10名性早熟骨龄明显超前,平均超前2.1岁;15例生长激素缺乏骨龄明显落后,平均落后2.8岁;3例甲状腺功能低下患儿,其骨龄落后明显,平均落后4岁;16例特发性矮身材、46例身材偏矮(-1SD至-2SD)骨龄正常或落后1年以上。结论:骨龄能更精确地反映儿童实际发育水平。在儿童保健、儿科临床均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作者:郑仪宁;陶旭光;高燕勤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了解糖皮质激素在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近2年收治的84例AECOPD患者,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常规使用氧疗、抗炎、平喘、祛痰、支持等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包括甲基泼尼龙、地塞米松、强的松片及吸入性激素类喷雾剂。结果:两组治疗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好于对照组。结论:糖皮质激素在缓解AECOPD症状方面有明显效果,可以临床应用。
作者:于航;陈永琳;梁中 刊期: 2013年第11期
非直属附属医院作为高等医学院校临床教学资源的重要补充,在医学生的培养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院2002年成为江苏大学非直属附属医院,06年开设临床驻点教学。充分利用非直属附属医院的有利条件,不断提高教学能力,保证临床教学质量,为高等医学院校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作者:王荣珍;于宗良;邓志勇;杨莉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对护士针刺伤进行调查,并提出相应防范措施。方法:利用问卷调查形式对500名临床一线的护理人员进行回顾性调查,并将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被调查的护士中,被针刺伤者达60%以上,且大多数护士未接受过预防职业性损害的培训。结论:预防针刺伤,做好职业性防护势在必行。
作者:朱宝琴;金玉华;王艳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研究探讨瓦斯爆炸烧伤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与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烧伤科收治的瓦斯爆炸烧伤患者32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探讨,根据患者的烧伤程度不同和有无伴随吸入性损伤、气体中毒、骨折、头颅损伤、内脏损伤等情况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正确进行创面清理和抗生素治疗,同时兼顾其他伴随症状的处理,防止发生合并感染。结果:32例瓦斯爆炸烧伤患者,治愈31例,1例烧伤面积过大且伴有重度吸入性损伤,经医治无效死亡。治愈率96.9%。结论:对瓦斯爆炸烧伤的患者的烧伤及其他伴随症状进行合理有序的治疗,有助于患者的伤口恢复,并能有效防止继发感染与交叉感染。
作者:祖红旭;李庆华;黄培信 刊期: 2013年第11期
例1:患者,程秀英,女,30岁,住院号:13081837.患者孕5产1,2006年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人流三次,因“阴道不规则流血三月”入院,患者,无明显停经史,无腹痛。在门诊查血HCG565.6miu/ml,彩超提示子宫增大,宫腔内水泡样组织,葡萄胎待排。考虑葡萄胎,行清宫术,术中清除机化样胚胎组织,未见水泡样组织。术中出血量多,约1000ml以上,给予缩宫素静滴,米索前列醇直肠给药无好转,立即给予无菌纱条于宫腔内压迫止血后,转入放射科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加加化疗(MTX),取出宫腔内纱条,阴道流血停止。复查彩超提示子宫下段非均值包块,考虑子宫切口瘢痕妊娠。患者两周后复查血HCG正常,三月后复查子宫下段包块消失。
作者:许静平;吴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对肺结核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探讨和分析其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此次所收治的80例肺结核患者,按照数字随机表法进行分组,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为40例。对照组:给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患者进行优质护理服务。同时对两组患者护理的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之后,两组患者都康复出院,但是,试验组和对照组在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方面进行比较,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另外,试验组患者的焦虑程度下降幅度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对肺结核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同时减轻患者的焦虑情绪,促进患者的康复,值得在临床护理上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刘淑凤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鼻喷激素治疗鼻源性上气道咳嗽综合征治疗的方法及效果。方法:于我院2012年8月至2013年7月就诊我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鼻源性上气道咳嗽综合征患者进行追踪治疗及随访。结果:应用布地奈德后患者涕倒流、慢性咳嗽、鼻堵、头痛等主观症状逐渐改善,8周后症状明显改善(P<0.05)。结论:鼻喷激素对鼻源性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谷曼丽 刊期: 2013年第11期
消化道出血作为脑出血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主要是因为,出血压迫、手术创伤、头部撞击伤等使患者处于高应激状态,而导致的胃肠粘膜病变[1];其次是由于,脑出血患者的颅内高压状态影响下丘脑及脑干功能,而导致胃黏膜糜烂、坏死、溃疡形成,引起消化道出血。而其又直接影响疾病的发展和转归,因此早期应用恰当的营养支持方式对缩短病程、减少消化道出血非常重要[2]。现就不同营养支持方式对与减少脑出血患者发生消化道出血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临床现有营养支持方式临床现有营养支持方式包括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两种,肠内营养有经口进食、传统管饲、肠内营养泵管饲,肠外营养又称静脉营养。
作者:王力;张倩;戴秋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和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呼吸内科2009年5月--2011年8月收治的6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对使用无创呼吸机治疗的护理过程的资料。结果:经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后,患者呼吸困难症状明显减轻,动脉血氧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明显改善,58例顺利脱机,3例病情加重改用有创机械通气治疗,1例高龄患者因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结论:无创呼吸机能够辅助患者呼吸,减轻呼吸肌的疲劳[1],降低PaCO2,减轻呼吸困难,提高疗效,降低病死率。
作者:刘艳秋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通过与开腹手术治疗胃间叶源性肿瘤(主要是胃间质瘤)对比,探讨腹腔镜治疗胃间叶源性肿瘤(主要是胃间质瘤)的治疗方法,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4~2012年收治的57例胃间质瘤的患者资料。其中采取传统开腹手术的25例,腹腔镜手术的32例,均采用楔形切除术。将其分为2组,比较其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分别为:90min、3.5cm、37ml、5d、0%vs 135min、17cm 、120ml、9d、4%。结论:与开腹手术治疗胃间质瘤相比,腹腔镜手术治疗胃间质瘤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的优点,且安全有效,是目前外科治疗胃间质瘤好方法。
作者:邢燕来;郑兰东 刊期: 2013年第11期
棉酚是一种多酚类化合物,具有抗生育作用。文章从甲酸棉酚和醋酸棉酚的药理、临床及毒副反应等方面作一综述。
作者:刘瑞芬;李迎晓;师伟;徐丽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究中医综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对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76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的患者均为38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西药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中医综合法(其中包括:中药、手法及腹针)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复发率及治疗前后的症状总积分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患者明显提高(P<0.05),治疗前两组的症状积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的症状积分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先后自身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其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经过半年随访,实验组患者中有3例复发,复发率为7.89%,对照组患者中有11例复发,复发率为28.95%,具有显著差异(P<0.05)说明其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运用中医综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可以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安全有效,临床值得推广。
作者:裘绍源;何明月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索有效预防与控制慢性病的方法。方法:采用社区卫生与临床医疗相结合的方式,以健康档案为依托,“专科化”的全科医生为核心,成立慢性病管理团队,主动、连续进行慢性病管理。结果:慢性病管理工作由《国家公共卫生服务规范》要求的2种拓展到5种以上,提升了社区医生的工作能力,能为患者提供个性化诊疗诊疗方案,赢得患者信赖。结论:社区卫生服务与专业化医疗相结合有利于慢性病的管理,提升社区医生的工作能力,为患者提供个性化诊疗诊疗方案。
作者:肖宝忠;杨百锁;石引娣;李云龙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采用“运腑粉”灌胃观察危重患者腹胀的效果。方法:选择ICU危急重症患者42例,取“运腑粉”5克+温开水30ml中,充分溶解均匀灌胃,每日3次,每日测量腹围、听诊肠鸣音、恶吐或胃储留情况,观察腹胀、大便等情况。结果:“运腑粉”灌胃后,患者生命体征平稳,4例因病情恶化死亡,38例治疗后3天总有效率91%。结论:“运腑粉”主要成分为陈皮和莱菔子,既是中药又是食品,无毒副作用,取材容易、价格低廉,简单方便,鼻饲管灌胃后,起到“减压”的作用,避免腹腔压力增加的发生。“运腑粉”理气通腑治疗护理后,促进肠道的正常蠕动,以达到通导大便,荡涤胃肠积滞排除病邪的目的,使病人腹胀症状好转,同时增加肠道粘膜的抵抗力,减少并发症,降低了病死率。“运腑粉”中陈皮、莱菔子等中药材进行超细粉碎后,得到更加适合于机体吸收的超细粉,提高中药的溶解性、吸附性和生物利用度。由于个体差异,运用“运腑粉”灌胃后,需要观察药物的疗效及用药后反应,根据患者情况及时改变给药剂量和时间。
作者:葛云霞;刘晓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对急性 ST段抬高型心肌梗塞患者行急诊冠脉介入治疗(PCI)术后血清高敏 C 反应蛋白(hsCRP)水平和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塞并行急诊PCI的患者患者152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20mg瑞舒伐他汀组(76例)和40mg阿托伐他组(76例)。在常规给予冠心病二级预防治疗的基础上,两组分别给予20mg瑞舒伐他汀组、40mg阿托伐他组维持治疗一个月,并分别于术前、术后24小时、术后1周及术后1月采集患者静脉血,测定血清hsCRP水平,观察1个月时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入院时(PCI术前)2组间患者的hs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小时与术前比较,血清 hsCRP水平均有明显升高(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I术后1周和术后1月时,与阿托伐他汀组比较,20mg瑞舒伐他汀组hsCRP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瑞舒伐他汀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稍低,但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及阿托伐他汀两组均可使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行急诊冠脉介入术后的炎症因子水平明显降低,且20mg瑞舒伐他汀比40mg阿托伐他汀抗炎效果更明显。两者都能明显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作者:林蓓佑;吴鹏;林智海 刊期: 2013年第11期
探讨门诊Leep刀手术治疗中的基础护理及心理护理的作用,针对术前、术中和术后存在的不同护理问题所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减少手术对患者带来的身心损害,降低并发症,促进个体尽快恢复至正常非疾病状态。
作者:王秀华;王素玲 刊期: 2013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