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脑卒中偏瘫患者核心稳定性训练对运动功能的影响研究

曲庆明

关键词:脑卒中, 偏瘫, 核心稳定性训练, 运动功能
摘要:目的:探究核心稳定性训练对于脑卒中偏瘫病患的运动功能的恢复的有效性。方法:选取了2012年1月份到2013年7月份来我院接受治疗的脑卒中偏瘫病患50例,将所有病患进行随机均分,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25例病患。对对照组病患实行常规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电刺激、针刺、按摩、康复等方面的治疗。对实验组实行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入稳定性躯干方面的强化康复训练,需要用到Bobath球进行训练,主要包括:①床上平躺位训练,②床上俯卧位训练,③球上坐位训练,④从球上弹起训练。结果:在治疗前,对两组病患的综合运动功能进行 RMI 以及 MBI 评价,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进行治疗后,对病患的RMI以及MBI评分均有较为明显的提高,且实验组在恢复上要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验组在恢复上要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在脑卒中病患的康复治疗中,适当的加入核心稳定性运动,以加强对其的康复训练是十分有必要的,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改良小儿留置针操作法(附94例报告)

    儿童往往对输液时的静脉注射深感恐惧,甚至因此而拒绝输液而延误了病情。而静脉留置针的应用,为输液治疗提供了方便、快捷、有效的途径,更重要的是减少了反复穿刺带给患儿的痛苦与恐惧。2013年以来,我院改进了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操作程序,提高了穿刺成功率及患儿家长的满意度。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4月~2013年9月在我院门诊确诊患支气管肺炎及哮喘需多次输液治疗患儿185例,年龄5~24个月。随机分为传统组91例和改良组94例。两组一般资料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 >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蒋懿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流行性腮腺炎、风疹的中医药预防治疗

    春季是疾病特别是传染性疾病的多发季节。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包括: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麻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风疹、猩红热等。这些传染病大多都是呼吸道传染病,可通过空气、短距离飞沫或接触呼吸道分泌物等途径传播。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春季常见的传染病及其治疗及预防措施有所了解,而中医药对治疗、预防这些传染病有独特效果,现逐一介绍如下:1流行性腮腺炎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全身性感染的传染病,一般2周左右可治愈。症状是发热、耳下腮部、颌下漫肿疼痛,腮腺肿大的特点是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方蔓延,可并发脑膜脑炎、急性胰腺炎等。传染源是腮腺炎病人或隐性感染者,病毒经过飞沫使健康人群受感染。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预后良好,病后有持久的免疫力。

    作者:何新生;刘海峰;梁莉萍;张宏山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中段粉碎性骨折56例体会

    目的:观察分析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中段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从2007年3月到2013年3月收治的股骨中段粉碎性骨折患者共56例。采用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中段粉碎性骨折。结果:平均手术时间(62±10)min,术中的出血量为(290±14)ml。治疗后56例患者基本能够恢复骨折对位对线能够达到解剖复位的标准。平均骨折愈合时间在10.8个月。均没有出现严重的切口感染或者深静脉血栓等出现,随访中也没有发现有断钉等情况。结论: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中段粉碎性骨折能够取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患者接受治疗后其并发症相对较少,预后效果较好。

    作者:欧宗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经皮平行克氏针治疗拳击骨折22例分析

    目的:评价闭合复位经皮平行克氏针以第四掌骨为支架治疗拳击骨折疗效。方法:对22例新鲜闭合性拳击骨折一期采用闭合手法复位经皮平行克氏针以第四掌骨为支架治疗。结果:所有骨折于术后6周内达临床愈合,12周内达骨性愈合,第五掌指关节功能良好,无骨折不愈合发生。结论:采用闭合手法复位经皮平行克氏针以第四掌骨为支架治疗拳击骨折,固定牢固、对第五掌指关节影响小、恢复快、疗效可靠。

    作者:龚乐;王晓莉;朱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维生素与健康研究进展

    维生素是活细胞为维持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而需量极微的天然有机物质。人们对维生素正式进行研究,只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现被列为维生素的物质约有30余种,其中被认为对维持人体健康和促进发育至关重要的有20余种。现就维生素在医学上抗氧化,抗感染,增强免疫等功能及其在临床营养应用中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王瑞;崔宜庆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会阴侧切对产后一年内妇女性生活质量影响调查

    目的:了解会阴侧切术对产后一年内妇女不同时段性生活质量影响。方法:采用改良的女性性生活质量调查表,对在本院行会阴侧切术分娩的150例足月初产妇分别于产后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以问卷的形式对产后一年内妇女性生活质量进行调查,所得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共对150例产妇发放调查表,回复150份,能根据调查表完整回答进入分析146份,完整应答率97.3%;2、产后四次调查性满意度分别为为50.7%,81.55、87.7%、91.0%;3、产后一年内性问题主要为性交疼痛、阴道干涩、性行为担心,产后3个月三种性问题发生率高,分别为53.4%、44.5%、65%;6个月以后逐渐降低。结论:会阴侧切术后3个月是产后一年内性满意度低的时段,产后3个月之间发生性问题多,与会阴侧切关系较密切,6个月以后性问题及满意度影响是多因素的,其中心理因素所占比例较大,从长期发展角度来看,真正影响产后性生活的主要原因,是产后角色适应、情绪低落以及照顾孩子的忧虑、疲乏等。

    作者:沈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新生儿静脉输液外渗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分析新生儿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探讨输液外渗的防治措施,从而减少静脉炎与渗漏性损伤的发生。方法:利用理论综合阐述。结论:新生儿静脉输液外渗是可以预防的。

    作者:卢冬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宁夏中医医院专科护士培训方法的研究

    目的:通过中医医院专科护士培训,探索建立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的中医护理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中医医院护理人员中医护理专业水平,形成较为完善的在职护士培养体系,促进中医护理事业发展。方法:成立培训管理机构及中医医院专科护士培训基地,选择我区18家中医医院具有执业护士资格证、大专以上学历、5年以上中医护理临床经验、有一定的外语基础的护理人员120名为培训对象,分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研究及结果分析。实验组:对符合培训对象的60名护士分期分批进行脱产培训3个月(1个月理论培训,2个月临床实践),每期培训15人,共培训4期。对照组:对符合培训对象的60名护士进行在职培训,通过小讲课(每周1次)、业务学习(每月1次)、中医护理查房(每月1次)、中医三基考核(每月1次)进行培训,每期培训15人,共培训4期。两组培训结束进行严格的中医护理理论知识、中医护理操作技能、中医护理临床实践能力、综合素质考核。结果:实验组的考核通过率高于对照组,培训效果论证了此种中医医院专科护士培训模式是有效的、可行的,适宜在全区中医医院进行推广。

    作者:刘晶;李梅;李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重症烧伤患者急救期输液及营养的路径护理探讨

    目的:分析重症烧伤患者的急救期营养与输液路径护理方法。方法:66例住院重症烧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3例,对照组患者予以传统护理方法,观察组则予以输液与营养路径护理。结果:观察组在重复建立通道、发生休克以及静脉炎方面显著低于对照组,在营养状况和氮平衡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在重症烧伤急救期的护理工作中,介入输液与营养路径护理方案,有利于提高临床护理质量以及营养支持效果,有效降低各类并发症发生。

    作者:龙勇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国有大中型企业健康管理模式的研究

    目的:通过研究将社区医院作为承担职工健康管理的提供者,与企业自有医务室合作,探索企业健康管理的模式。方法:通过对职工进行体检,分析体检结果,建立健康档案,进而追踪干预。结果:企业自有医务室和社区医院的资源、人员整合。体检结果表明,血脂异常的人群较多,占总数的36.37%,疾病人群中,确诊高血压、糖尿病的人数分别为408人和45人,针对此人群已进行慢病的建档,进行追踪管理。通过定期举办健康讲座及健康宣教,发放资料,增强了职工的健康意识。结论:通过本次研究,利用社区医院现有公共卫生资源及健康管理模式,和企业自有医务室合作,开展职工健康管理模式,是切实可行的。

    作者:蒋良华;严瑾;刘晔;范晓宇;龙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糖尿病患者合并尖锐湿疣50例围手术期的护理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尖锐湿疣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应用电离子治疗50例糖尿病合并尖锐湿疣的患者,精心做好患者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结果:50例糖尿病合并尖锐湿疣的患者经电离子治疗术后,无继发感染和并发症发生,创面愈合良好。结论:术者除技术熟练外,配合治疗和自我监护以及术后的护理是治疗尖锐湿疣成功的重要因素。

    作者:王利航;谭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剖宫产术后护理

    剖宫产它是经腹壁切开子宫将婴儿从子宫内取出的方法。由于手术中失血、麻醉因素,术前、术后禁食等原因,使得剖宫产易出现并发症或后遗症。所以术后的护理观察,对于产妇的顺利康复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作者:龚兴盛;尹静;黄富灵;蒋红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标本离心时间对凝血项目检测结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离心时间对血标本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和纤维蛋白原(FIB)浓度检测结果的差异,以明确实际工作中的佳离心时间。方法:将50例门诊患者的抗凝全血,在相同条件下,分别离心5min、10min和15min,用CA-7000全自动血凝仪进行凝血项目的检测。结果:APTT结果在三种不同离心时间结果有显著差异(P<0.05)其余三项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标本至少3000r/min离心10min后进行测试。

    作者:孙爱丹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外用他克莫司联合卤米松辅以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稳定期白癜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外用他克莫司联合卤米松辅以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稳定期白癜风不同部位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80例稳定期白癜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40例:0.03%他克莫司软膏每晚一次;卤米松乳膏,每晚一次,隔周交替外用,辅以谱中波紫外线光疗,每周两次。疗程16周。对照组40例:单用外用药,方法同上。结果:试验组有效率65%,对照组有效率42.5%。两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皮损位于面颈部、躯干和四肢者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肢端皮损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治疗后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他克莫司软膏联合卤米松乳膏辅以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稳定期白癜风疗效满意,面颈部、躯干、四肢的皮损疗效优于肢端皮损。

    作者:张佩丽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产房护理文件书写质量分析和改进措施

    目的:通过检查确定产科护理文件书写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方案,保证护理文件书写质量,有效杜绝不必要的医疗纠纷事件的发生。方法:通过对归档病历的抽查和出院产科护理文件的检查,对我院2012年3月-2012年10月产科病史890份产房护理内容书写进行检查和分析。结果:病史缺项漏项严重,缺乏及时性、重点不突出、医护记录不一致等情况普遍存在。这与人员结构层次,工作责任心、护理管理机制和法律意识薄弱等因素相关。结论分析护理文件书写缺陷原因,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各个薄弱环节,加强质控管理,不断优化护理文件书写内容,达到改善产房护理文件书写的目的。

    作者:蔡云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食管癌术后胃瘫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食管癌手术后胃轻瘫综合征的护理方法。方法:2008年1月至2013年8月诊治8例食管癌术后胃瘫综合征患者给予包括心理和肠内肠外营养等方面的护理。结果:8例患者均恢复良好。

    作者:高伟;杨秀梅;李洁;樊文妤;普春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局麻眼科手术围手术期的护理风险及措施探讨

    对于手术患者而言,手术室至关重要,其是手术的实施与生命的抢救场所,也是目前各大医院主要的高危科室。就这些年相关临床实践表明,在手术室中存在各种不安全因素,这些因素会引发不同的风险,如何有效规避这些风险,便成为了保障患者安全及提高护理质量的关键所在。基于此,本文针对局麻眼科手术围手术期的护理风险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一些应对策略,希望对相关专业有所借鉴。

    作者:贾勇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低分子量肝素钠与硫酸氢氯吡格雷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低分子量肝素钠与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联合应用效果。方法:120例UAP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0例行常规治疗,联合组60例在常规治疗同时加低分子量肝素钠与硫酸氢氯吡格雷联合治疗,治疗4周,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联合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2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在常规治疗UAP基础上加用低分子量肝素钠与硫酸氢氯吡格雷联合治疗,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作者:郑金艳;张倩;高希春;张芙蓉;宋树亮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笑气吸入用于分娩镇痛中的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笑气吸入在分娩镇痛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在我院产科住院分娩产妇200例为观察组(给予笑气吸入镇痛);随机选择同期住院分娩产妇200例为对照组(不吸笑气分娩)。详细记录镇痛效果、产程进展及时间、分娩方式、产后2小时出血量、副反应。结果:笑气吸入镇痛组在镇痛效果、产程进展及时间、分娩方式、产后2小时出血量、副反应中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临产后笑气吸人能显著减轻产妇的产痛,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对母儿无不良影响,是一种理想的镇痛方法,且方法简便,易于掌握,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呼云飞;韩翠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痔疮术后中药坐浴法的疗效评价

    目的:评价中药坐浴法对改善痔疮手术后相关症状的效果。方法:将144例痔疮术后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用苦参汤方坐浴,对照组不采用中药坐浴,仅按照常规方法护理。结论:中药坐浴法对改善术后症状疗效显著。

    作者:蒲美琼 刊期: 2013年第11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