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宗明
糖尿病是一组以慢性高血糖为共同特征的代谢异常的疾病。血糖升高必然会对机体造成影响,引发各种慢性并发症。糖尿病足就是糖尿病的严重慢性并发症之一,也是致死、致残的重要原因。糖尿病足是由于糖尿病患者周围血管、神经病变而引起的下肢血液循环不足、缺血、溃疡、坏死甚至并发感染的一种足部病变,严重者可导致无法愈合而截肢致残,极大地影响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对其身心造成极大的痛苦。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逐年升高,糖尿病足患者的人数也在逐年增多,糖尿病足的预防、治疗、护理就变得极为重要。实践证明:通过早期的综合预防、正确的治疗和护理指导,可显著地降低糖尿病足的发生比例。
作者:王雏风;孟庆宇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在临床上对脑外伤功能障碍患者恢复情况的影响,为以后针对临床上脑外伤功能障碍病人的治疗和护理提供参考。方法:选取脑外伤功能障碍患者108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4例)采用早期康复介入治疗,对照组(54例)进行传统的康复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FugI-Meyer和Barthel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FugI-Meyer和Barthel评分无显著差异,在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提高,且观察组的评分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早期康复治疗对于脑外伤功能障碍患者的恢复有显著效果,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李慧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综合疗法治疗肝肾亏虚型强直性脊柱炎的效果。方法: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河南省中医院骨科门诊共收治48名肝肾亏虚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均给予综合疗法治疗,并随访观察治疗效果。结果:48例患者,显效38例(79.2%),有效7例(14.6%),无效3例(6.2%),总有效率93.8%。结论:综合疗法治疗肝肾亏虚型强直性脊柱炎安全有效。
作者:杜旭召;杨豪;张文举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了解我院2009年至2011年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医院各种感染标本中分离出的铜绿假单胞菌,应用法国生物梅里埃ATB细菌鉴定仪进行鉴定,并做临床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性分析。结果:92株铜绿假单胞菌主要来源于呼吸内科和ICU,分别占39.1%和23.9%,标本主要来源于痰液,共分离出69株,占75.0%,抗菌药物美罗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以及阿米卡星对铜绿假单胞菌有较好的抗菌活性,阿莫西林、头孢呋辛、复方新诺明、头孢噻吩等对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高。结论:医院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主要来源于呼吸道感染患者痰液标本中,耐药现象比较严重,加强耐药性检测,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控制医院感染。
作者:鲁小明(通讯作者);林海霞;路玮 刊期: 2013年第11期
求助者因学习成绩下降,情绪难以控制,与母亲冲突频繁由母陪同前来咨询。测试评估诊断,来访者中度抑郁和焦虑。根据来访者的特点和家庭因素,采用合理情绪疗法和认知疗法,经过七次治疗,抑郁和焦虑情绪基本得到缓解,较好的实现了具体上校和近期目标,促进了来访者的人格健全和心理健康,提高了学习热情。
作者:姜秀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25例人工髋关节术后护理要点。方法:通过临床进行病情严密的观察,及有效的心理护理和预防术后并发症,进行适当的功能康复锻炼。结果:25例病人切口均Ⅰ期愈合,且无并发症发生,术后患肢肿胀消退,疼痛缓解,终使患者大程度的恢复了髋关节的功能。结论:通过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及术后护理使患肢功能障碍降低到低程度,髋关节活动度满意,从而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冯卿 刊期: 2013年第11期
1病例报告患者,男,53岁,患者半小时前自觉左眼视力下降,伴有头痛,患者来我院眼科就诊,经门诊诊断后立即以“视网膜中央动脉栓塞”为诊断入院。入院眼科检查:右眼:0.04,(矫正0.1),左眼:无光感,左眼瞳孔散大,光反射消失,晶体混浊,眼底视乳头水肿,黄斑区可见典型樱桃红斑,后极部网膜水肿,动脉细。右眼查体未见异常。住院接诊医师进一步询问病史,发现患者答非所问,情绪烦躁,例如问患者现在何处,患者无法正确回答。考虑患者可能有神经内科体征,立即急诊行头CT,CT提示左颞枕叶大面积脑梗,双额硬膜下积液。立即请神经内科急会诊,神经科查体:额纹对称,双眼闭目有力,双鼻唇沟对称,示齿口角不偏,伸舌居中。四肢肌力5级,肌张力正常,无深浅感觉减退,指鼻及跟膝胫试验稳准。BCR:L++R++;PSR:L++R++,Babinski征L-R-。颈软。诊断为“急性脑梗塞”,神经内科建议欧兰同静点,拜阿司匹林口服,建议完善头MRI,颈动脉,椎动脉超声检查。接诊医师在执行神经内科会诊意见的基础上,同时眼科给予硝酸甘油片舌下含服,复方樟柳碱球旁注射,吸高压氧,尼目克司降眼压治疗,杰力纾,金路捷等扩血管改善微循环药物。入院后患者头MR示:双侧大脑半球多发梗塞、左侧为著,左侧顶、颞,枕叶新发梗塞。双侧半卵圆中心脱髓鞘改变。脑萎缩。超声提示:双椎动脉血流速度减低。右颈动脉轻度硬化样改变。左颈动脉硬化闭塞样改变(注意颈内动脉起始部近完全闭塞),颈内动脉频谱形态异常伴血流速度明显减低。请神经外科会诊目前可暂时不行颈内动脉内膜剥脱术或颈内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入院后给与上述治疗后,病情较前好转,简单对话可正确回答,无肢体活动不灵,眼科查体:左眼:眼前手动,左眼瞳孔散大,光反射消失,晶体混浊,眼底视乳头水肿,黄斑区仍可见樱桃红斑,后极部网膜水肿减轻,动脉细。
作者:李鹤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分析成人肺炎支原体肺炎(MPP)误诊原因,提高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对我院收治的5例误诊为大叶性肺炎的支原体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例患者中3例入院时体温≥38.5℃,咳嗽5例,咳痰4例,痰中带血1例,胸闷胸痛1例,外周血白细胞计数>10×109/L 3例,5例患者肺部影像显示均为单侧病变,其中1例合并胸腔积液。结论:MPP临床表现及CT影像呈多样性,血清MP-lgM有利于明确诊断,大环内酯类或者呼吸喹诺酮类抗生素对肺炎支原体肺炎疗效好,临床医生应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作者:朱祥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氧化应激状态诱导成骨细胞系 MC3T3-E1凋亡中线粒体途径的作用。方法:采用 MTT 法检测不同浓度过氧化氢处理后 MC3T3-E1的增殖情况;Annexin V-FITC/PI流式细胞学检测细胞凋亡;JC-1流式细胞学检测线粒体膜电位;DCFH-DA流式检测ROS活性。结果:MC3T3-E1过氧化氢处理后,细胞增殖明显抑制呈剂量效应关系,ROS 活性和凋亡增加,线粒体膜电位降低。结论:过氧化氢可以增加细胞内 ROS 水平,通过激活线粒体途径诱导细胞凋亡。
作者:刘红;候宝贤;郭宝磊;宗丹;关和宇;潘梁;王鹏;裴卓斐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为了解云林街道老年居民健康状况。方法:采用健康档案和体格检查相结合的方法,对云林街道户籍居民5455位老年人进行了调查。结果:78.6%的老年人有慢性病史,常见慢性病患病率前10位的是:高血压病、慢性支气管炎、风湿性关节炎、白内障、前列腺增生、冠心病、慢性胃炎、骨关节病、哮喘、糖尿病。体重指数、视听能力、体能、日常生活功能及健康状况均随年龄的增长而减退。结论:为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应大力普及健康教育,强化老年人自我保健意识,加强慢性病的防治,积极开展社区医疗服务,方便老年人就医治疗。
作者:华力英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观察艾司洛尔对麻醉期高血压的降压作用。方法:选择高血压患者20例,ASAⅡ-Ⅲ级,10例有不同程度左心室肥厚,8例伴有偶发室早,肝肾功能正常,麻醉诱导用咪达唑仑0.02mg/kg,芬太尼5ug/kg,丙泊酚2.0mg/kg和维库溴铵0.1mg/kg,快速诱导气管内插管后开始手术,选择在气管内插管即刻或手术开始后血压升高超过基础值20%以上为研究对象,即静脉内注射艾司洛尔10mg,观察用药后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的变化。结果:1-3分钟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下降明显,作用的高峰在5分钟左右。
作者:才力夫;姜丽春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护理告知程序在内镜黏膜剥离术(ESD)术前、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实施护理告知程序,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结果:比较二组患者对护理服务质量的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护理告知在内镜下黏膜剥离术的应用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它提高了患者对护理服务质量的满意度,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张光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比较蓝仕威克心肺复苏机和人工心肺复苏的效果,以评价蓝仕威克心肺复苏机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使用蓝仕威克心肺复苏机患者和59例采用人工标准心肺复苏的患者,排除原发病、就诊时间影响因素后比较两种方法患者循环、呼吸恢复情况。结果:使用蓝仕威克心肺复苏机进行心肺复苏术,患者的循环恢复率明显高于人工标准心肺复苏。结论:心肺复苏机具有人工心肺复苏所没有的优越性,可替代人工心肺复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阮永富;谢长翔;万方梅;金成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观察金水六君煎合生脉散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金水六君煎合生脉散治疗;对照组采用金水六君煎治疗。两组均以4周为1一个疗程。两组治疗前后均测定生活质量评分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发作次数,住院治疗例数及住院时间,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6个月后,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生活质量评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发生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需住院治疗发生率及住院时间明显减少[分别为(41.2±2.1)分比(49.2±2.0)分,30%(12/40)比75%(30/40),15%(6/40)比20%(30/40),(8.0±0.3)d分比(14.0±0.4)d,均P<0.05]。结论:金水六君煎合生脉散能有效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力,对减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急性加重的发作有确切效果。
作者:黄承智;吴兆怀;何修进;庞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观察产后早期进行穴位乳房按摩促进乳汁分泌的影响。方法:将22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0例,对照组按照产科常规母乳喂养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母乳喂养护理的基础上,在产后2小时开始实施穴位和乳房按摩,每日2次,每次20分钟,连做3天。结果:观察组产妇泌乳始动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产后48小时、72小时泌乳量明显多于对照组,产后3至4天乳房胀痛明显轻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早期实施穴位乳房按摩可使产妇泌乳时间提前,乳汁分泌量增加,乳房舒适度增加。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
作者:张卫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张力带钢丝治疗髌骨骨折的护理。方法:收集2011年11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48例采用张力带钢丝治疗的髌骨骨折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结论:克氏针张力带钢丝治疗髌骨骨折可进行早期的伤肢的关节活动,但克氏针手术处理不好时上下两端容易刺穿皮肤而发生局部感染,从而影响膝关节的活动。良好的护理和恰当的功能锻炼,对膝关节功能恢复也很重要。
作者:王英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将美国护理专家罗伊的适应模式学说中生理适应方式、自我概念适应方式、角色功能适应方式和相互依赖适应方式应用于帮助1例长期急性髓细胞白血病长期化疗患者出现适应性问题时,作出适应性反应,通过患者的适应性反应而达到健康促进。
作者:黄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心理干预对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康复作用。方法:选取我院住院的80例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42例和对照组38例,两组患者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配合心理干预。结果:心理干预治疗4周后,H AMD 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ADL 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且干预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心理干预可以促进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的康复,并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张琼;王晓燕;陈玉宝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冠心病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方法:对60例冠心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内容包括患者性别、吸烟史、血脂、血压、血糖等内容,并对其进行Gensini积分判断。结果:男性及体内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mmol/L的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Gensini评分)显著高于女性及体内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mmol/L的冠心病患者,且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患者体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Gensini评分)与吸烟史、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等因素无关,对比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临床医师可利用医学检查方法对冠心病患者体内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结果预测患者可能发生的冠状动脉血管病变情况,并给予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并对男性冠心病患者给予有效预防措施,降低冠状动脉血管病变危险性。
作者:刘平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分析门诊高血压控制率与药物之间的关系,促进高血压控制有效率的提升。方法:收集国内外门诊控制高血压的文献,了解其现状与药品价格以及用药方案之间的关系。结果与结论:目前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在门诊血压控制率上还有提升,并且从我国的发展现状出发,有效的使用降压药物至关重要。
作者:邓昆江 刊期: 2013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