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小明(通讯作者);林海霞;路玮
目的:探讨牙周炎与心血管系统健康的关联。方法:本文根据流行病学和统计学理论和方法,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和试验室检查,采用spss21.0软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对象基线资料无统计学差异,实验组(心血管疾病伴牙周炎)研究对象的空腹血糖、甘油三酯、血尿酸水平和白细胞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心血管疾病),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胆固醇与龈沟出血指数、松动牙齿数呈正相关;甘油三酯与白细胞计数与松动牙数等呈正相关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周炎与心血管系统健康存在相关,可能通过“炎症-心血管系统疾病相关危险因素-心血管系统疾病”途径产生作用。
作者:周俊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血吸虫肝病与胆囊胆固醇结石有无相关性,对胆囊胆固醇结石的发病因素和好发人群进行探讨。方法:收集亭林医院2011年3月-2013年3月400例血吸虫肝病胆囊结石与非血吸虫肝病胆囊结石住院病人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病理结果显示血吸虫肝病胆囊结石病人的胆囊胆固醇结石发生率为82%,非血吸虫肝病胆囊结石病人的胆囊胆固醇结石发生率为51%,血吸虫肝病胆囊结石病人与非血吸虫肝病胆囊结石病人胆固醇结石发生在统计学上存在差异(Χ2=23.325,P<0.05),并有一定的相关性(r=0.334)。结论:血吸虫肝病与胆囊胆固醇结石的形成存在一定相关性,血吸虫肝病人群较非血吸虫肝病人群易于发生胆囊胆固醇结石,血吸虫肝病可能为胆囊胆固醇结石一重要发病因素。
作者:曾林文;孔祥东;吴鸣;宗兵 刊期: 2013年第11期
2010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共收治足月妊娠剖宫产患者576例,其中高龄初产女婴97例,通过对其术后不同心理特点进行分析并及时给予健康指导,取得良好临床效果,现汇报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97例患者中,均系初产且所剖婴儿均为女婴,其中35岁患者33例,占34.02%,35岁以上患者64例,占65.98%,平均年龄36.09岁。2心理状态2.1焦虑、抑郁初为人母,对于社会角色的突然改变,加上产妇自身对婴儿喂养、护理知识的匮乏及家属对婴儿性别的期望值不同,易造成患者焦虑、抑郁心理的形成。据统计,约50~70%的产妇于分娩后的第1周会出现轻度的抑郁症状,主要表现为轻度的情绪低落,这种情况一般持续约7~12天左右可自行缓解,但是如果情绪低落的症状持续超过2周以上,并在4~6周变得较为明显时,需警惕是否患有产后抑郁症[1]。
作者:于克芝;宋宝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主要探讨盐酸氨溴索在慢性阻塞性肺病加重期中的辅助治疗效果,以不断改进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床治疗措施,提高治疗质量,为患者的生命健康予以保障。方法:选择作者所在医院的32例慢性阻塞性肺病加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从1号到32号进行排序,并根据单双号将他们随机等份的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保持两组患者在各项临床数据上的可比性。对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性的镇咳、祛痰、抗感染、吸氧以及解痉平喘等治疗措施,对观察组在常规性的治疗措施之上,进一步予以他们盐酸氨溴索进行辅助治疗,后对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以及临床表现进行观察,分析出两组治疗效果的优劣。结果:根据相关疗效判定标准进行观察,观察组的16例患者中获得显效治疗效果的有11例,有效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3.75%,对照组16例患者中获得显效治疗效果的有7例,有效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81.25%,两组在治疗的总有效率上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盐酸氨溴索进行慢性阻塞性肺病加重期辅助治疗,能够取得比单纯的常规治疗更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加大推广与实践力度。
作者:陈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手术室是为患者实施手术治疗,检查,诊断及抢救危重病人的重要场所,而手术室护理是保证患者手术过程中安全的前提,在任何环节上的疏忽和差错都会给患者带来痛苦,甚至危及生命,本文根据本人从事手术室护理多年的工作经验来谈手术室护理出现差错事故的原因及预防对策。
作者:黎美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将60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密切观察病情、引流管护理、基础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出院健康指导等科学综合的护理措施。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科学综合的护理措施是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有效方法之一,能有效提高治疗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关琦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对利用小剂量肝素钠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效果进行的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3月在我院接受急性肾小球肾炎治疗的4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1例。给予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下利用小剂量的肝素钠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治疗并口服硝苯呲啶、利尿的药物进行治疗。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并对各项指标进行比对。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0.04%,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71.42%(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蛋白尿、血尿、尿少、浮肿等临床症状明显得到了缓解,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小。结论:在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的患者时利用小剂量的肝素钠能有效的减小患者的临床病症,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减少了患者的治疗时间,能有效防止肾功能的衰竭。
作者:张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寒颤是剖宫产常见的并发症,目前的观点一致认为围术期对机体保温和预防低体温可以防止和抑制寒颤的发生,本研究旨在评价术中不同温度的液体对预防剖宫产术后寒颤的发生。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 ASA 分级Ⅰ~Ⅱ级、术前化验检查正常、无心肺等重要脏器疾病、行剖宫产患者51例,若术中需输血者不符合选择标准。随机分为A、B两组,A组26例,年龄为26±4岁;B组25例,年龄为25±6岁。A组患者入手术室后所有输入液体均使用液体加温仪加热至36℃~40℃度,B 组液体不加热,即室温22℃~25℃下的液体。记录麻醉阻滞平面、低血压的发生率、术中补液总量及寒颤情况。
作者:薛真珍;赵博利;高庆 刊期: 2013年第11期
血吸虫肝硬化是一种以肝脏损害为主要表现的慢性、全身性疾病。而腹水是肝硬化突出、常见的临床表现。血吸虫肝硬化门脉分压术后临床上任有不少病人短期内出现大量腹水。笔者采用愈肝煎治疗这类腹水26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26例均为我院住院病人和门诊病人。其中男16例,女9例:年龄40-75岁,平均55.6岁;病程5月-7年,平均大于1.6年;全部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腹水,且肝功能检查均有不同程度的损害,B 超检查均有典型的血吸虫肝硬化征象及腹水2cm以上,其中多腹水5cm;伴胸水者7例;伴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18例。
作者:万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给药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出相应的护理措施,以确保用药安全。方法:健全科室药品管理制度、加强护理人员药物知识、护理人员安全意识的培训。结果:药品的管理工作直接影响到药品的质量和患者的用药安全。只有加强监管、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使病区药品的管理制度化规章化才能保证药品质量及医疗安全。
作者:郭金波;谭琳;汪艳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激光治疗患者的整体护理。方法:通过对80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130只眼行激光治疗患者做好治疗期间实施整体护理。结果:患者配合并顺利完成激光治疗,激光治疗后随访三个月,80例患者的遵医行为较好,视力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结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激光治疗患者实施整体护理,有效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改善。
作者:刘芳静 刊期: 2013年第11期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又称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性传播疾病。近年来艾滋病患者越来越多,妊娠合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的人数也逐年增多,艾滋病是HIV引起的性传播疾病,HIV感染后主要破坏患者的免疫系统,加上妊娠本身的一系列生理病理的改变,使艾滋病产妇在住院分娩期间易出现各种并发症,而且70%的母婴传播发生在分娩。流动人口孕产妇由于没有重视婚前检查,孕期检查欠完全,因此,我们必须要做好对艾滋病毒感染流动孕产妇住院分娩期间的护理。
作者:汤添珍;慎玲琴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如何才能有效的降低剖宫产率。方法:通过2012年剖宫产率与2013年1-9月剖宫产率的对比。结果:通过采取措施,剖宫产率是可以得到控制的。结论:剖宫产率居高不下既有准妈妈的原因,也有医生的无奈和社会现实的因素,控制剖宫产率需要社会、家庭、医院、医务人员以及产妇和家属的积极配合。
作者:李宜梅;李凤粉;马红仙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妇女对此期保健知识的知晓率,解决此期妇女的某些临床症状。方法:对来站咨询治疗的150名47-56岁妇女采取随机抽样形式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围绝经期妇女对围绝经期常见症状及治疗方法知晓率低,且年龄越大知晓率越低。结论:加强围绝经期妇女自我保健知识的培训,以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毛爱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针对再发性尿路感染患者的健康状况和疾病特点,进行健康教育,促进身心健康。方法:设计健康教育表,有计划地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以问卷的形式了解教育前及教育后的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结果:实施健康教育,可减轻患者焦虑,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预防疾病复发,降低经济费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李春梅;周婷婷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观察高氧液对急性脑梗死的辅助作用。方法:将13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8例)和对照组(66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用高氧液为基液加药静脉点滴;对照组采用一般液体为基液加药静脉点滴,以21d 为1疗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基本痊愈、显著进步、进步、无变化的例数分别为54、9、4、1例,总有效率为92.6%;对照组则分别为41、10、11、4例,有效率为78.8%,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三周,高氧液组日常生活能力(ADL)达功能恢复良好55例(77.58%),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49例(65.68%)(p﹤0.05)。结论:高氧液可提高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改善预后,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于广龙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本研究主要就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反复住院的原因展开分析讨论,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月-2013年6月所收治的48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在护理干预前以及护理干预后的住院原因进行分析,并对其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在干预前后的不良心理状态、劳累程度存在显著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Ρ<0.01,两组患者在药物依从性差、心功能差、饮食不合理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Ρ<0.05,本研究中在护理干预前后,经济条件较差患者的比例一致。结论:在对扩张型心肌病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通过对患者反复住院的原因进行全面分析,制定出相应的护理方案,并对患者的病态心理以及日常生活进行适当的干预,改善了患者的预后效果,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因此,在对扩张型心肌病患者进行临床护理时,可以对本研究所提到的护理干预模式进行大力推广并普及使用。
作者:陈建玲;蒙彩英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癌痛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方法:选取新疆肿瘤医院消化内科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消化系统肿瘤并有癌痛的患者120例,疼痛评分在4--9之间,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癌痛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患者给予癌痛药物治疗依从性专门护理干预,干预时间为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药物治疗依从性,继而提高止痛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遵医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疼痛评分明显低于于对照组P<0.05。结果:专业且系统的护理干预对于提高癌痛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有明显效果,能够有效的控制疼痛。
作者:尹哲;文佳;汤兆瑜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分析超声引导下穿刺抽吸肾囊肿的护理与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2年12月间收治的51例肾囊肿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穿刺抽吸囊液,后注入无水酒精的方法治疗,按照常规方法进行护理,术后随访12个月观察疗效。结果:本组51例肾囊肿患者,经超声引导下穿刺抽吸治疗与护理,显效率为90.20﹪(46/51),总有效率为100﹪(51/51)。结论:超声引导下穿刺抽吸肾囊肿的治疗方法,具有创伤性小,安全度高,不易复发、恢复快等优点,配合有效的护理,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总结影响外科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各种因素,提出防范措施,以控制手术切口感染,降低医院感染率。方法:回顾性与前瞻性调查分析我院2011年6月~2012年12月来外科行剖腹手术的患者资料248例,对可能影响切口感染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2例切口感染患者,感染率为4.84%。结论:外科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很多,主要与手术切口部位、年龄、病人全身健康状况、手术时间与类别、医务人员素质及应用抗生素等方面有着重要关系,医务人员应针对各种相关因素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积极科学的处理切口,减少手术切口感染,从而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李永贵 刊期: 2013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