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穴位乳房按摩促进产妇产后乳汁分泌的护理观察

张卫华

关键词:产后, 乳房, 穴位按摩, 乳汁分泌
摘要:目的:观察产后早期进行穴位乳房按摩促进乳汁分泌的影响。方法:将22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0例,对照组按照产科常规母乳喂养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母乳喂养护理的基础上,在产后2小时开始实施穴位和乳房按摩,每日2次,每次20分钟,连做3天。结果:观察组产妇泌乳始动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产后48小时、72小时泌乳量明显多于对照组,产后3至4天乳房胀痛明显轻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早期实施穴位乳房按摩可使产妇泌乳时间提前,乳汁分泌量增加,乳房舒适度增加。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牙周炎的控制对口腔幽门螺杆菌的影响

    目的:探讨牙周炎患者口腔中的幽门螺杆菌与牙周炎的关系。方法:将80例患者分为牙周炎组和牙周健康组,每组各40例。对80例患者治疗前及40例牙周炎患者治疗后均采用尿素酶试验和石炭酸复红染色油镜下检查牙菌斑内幽门螺杆菌。比较两组治疗前的检测结果及牙周炎组治疗前后的检测结果。结果:40例牙周炎患者治疗前幽门螺杆菌均为阳性,与牙周健康组比较显著性差异( P<0.05);治疗后4周复查,牙周炎患者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口腔是幽门螺杆菌的一个重要聚积地,幽门螺杆菌与牙周炎有密切关系。

    作者:沈海燕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解毒平喘汤治疗30例喘息性支气管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解毒平喘汤治疗喘息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共6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服用自拟解毒平喘汤,并随证加减,对照组服用小儿咳喘灵颗粒。2组7天为一个疗程,并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76.67,2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解毒平喘汤治疗喘息性支气管炎有较好疗效。

    作者:刘庆澜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后并发症观察及护理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对策。方法:对156例行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患者出现并发症3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发生并发症的原因及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30例并发症中出血16例,感染6例,腹腔积液2例,尿外渗3例,气胸1例,结石残留2例。经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均痊愈出院。结论:及时发现术后并发症并细心观察病情和护理是促进经皮肾镜气压弹道术后并发症患者早日康复的关键。

    作者:王燕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护理干预防治腰椎压缩性骨折腹胀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不同护理干预防治腰椎压缩性骨折腹胀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脊柱骨科在2012年1月-2013年6月期间收入院的经X线片确诊为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178例,按照随机化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9例,对照组予以常规遵医嘱用药,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饮食指导、腹部按摩、腹部热敷、腹式呼吸、排便训练、运动锻炼等精心护理措施,后对比两组效果,以十天为观察期,以腹胀发生率、缓解率为观察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均出现腹胀,腹胀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中,患者腹胀得到缓解56例,缓解欠佳34例,腹胀缓解率为62.9%,观察组中,患者腹胀得到缓解79例,缓解欠佳10例,腹胀缓解率为88.8%,对照组劣于观察组,两组腹胀缓解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予以精心护理措施,能有效缓解腹胀情况,提高患者住院期间生活质量,值得在骨科护理从业人员中推行。

    作者:陈群芬;孙兴红;张桂媛;张爽;郭欣欣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综合护理干预用于胃溃疡合并大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对胃溃疡合并大出血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6例,护理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止血率、溃疡愈合情况、住院时间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对照组36例患者止血率为86.1%,溃疡愈合率58.3%,对护理措施满意率80.6%,住院时间平均为8.7天;护理组36例患者止血率97.2%,溃疡愈合率77.8%,对护理措施满意率94.4%,住院平均时间为5.2天;结论:对胃溃疡合并大出血患者,给予积极有效的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减少护患纠纷,值得推广。

    作者:王秀英;段雪峰;李娜;盛微;黄瑶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实习护生生存质量与工作压力的相关性调查研究

    目的:了解实习护生工作压力和生存质量的状况。方法:应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量表和中国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测评100名临床实习护生生存质量和工作压力。结果:护生生存质量在生理领域与心理领域较差;护生生存质量与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工作量及时间分配方面、工作环境及资源方面、病人护理方面、管理及人际关系方面呈负相关。结论:护生工作压力对生存质量有负面影响。

    作者:黄春燕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瑞芬太尼在经皮肾镜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进一步研究经皮肾镜手术中,瑞芬太尼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收集了2011年1月-2011年12月来我院进行钬激光碎石经皮肾镜手术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详细研究,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21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丙泊酚联合芬太尼麻醉,21例观察组患者接受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麻醉。结果:观察组患者呛咳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 MAP、HR 等血流动力学指标在插管期间、手术期间、拔管时候的变化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清醒时间、答问切题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结论:经皮肾镜手术中,瑞芬太尼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控制应激反应,有效维持患者动力血流平稳度,苏醒时间短、清醒质量高。

    作者:李光建;王彬;梁慧玲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期叶皂苷对大鼠体外培养神经元的影响及其与TGF-β1的关系

    目的:探讨七叶皂苷对SD大鼠大脑皮质体外培养神经元生长的影响及其与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1, TGF-β1)的关系。方法:取新生SD大鼠胚胎大脑皮质进行神经元原代培养,随机分为正常组(A组)、对照组(B组)、七叶皂苷组(C组),C组加入20 mg/ml七叶皂苷(生理盐水稀释), B组加入等量生理盐水,A组不作任何处理,各组又分为24 h、48 h亚组。采集各时间点图像后采用RT-PCR检测TGF-β1 mRNA的表达。采用MTT检测细胞活力。结果:A、B组各时间点细胞数、胞体面积、突起长度及细胞活力无明显差异(P﹥0.05),但A、B组均有随时间点延长,四个指标上调的时间点(P﹤0.05), C组四个指标均较A、B组升高(P﹤0.05)。RT-PCR:TGF-β1 mRNA在A、B组各时间点之间无差异(P﹥0.05),C组各时间点较A、B组上调(P﹤0.05),但随时间延长,组内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叶皂苷可促进SD大鼠脑源性神经元的存活、生长,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TGF-β1的表达.

    作者:王剑;杨金伟;李力燕;郭建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门诊输液室护患沟通的技巧与作用

    门诊输液室是医院的窗口科室,是门诊病人治疗的重要场所,服务质量直接影响医院的整体形象。作为输液室的护士,每天接待大量不同类型的就诊患者,沟通不及时就会引发各种纠纷。通过有效的护患沟通交流能及时获得患者的身心状况,有助于建立和谐护患关系,让患者积极配合治疗,预防和减少医疗纠纷发生,提高护理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

    作者:余艳丽;鲁琼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婴幼儿喂养困难的分析

    喂养困难是婴幼儿的主要问题之一,约占儿保门诊人数的16%。婴幼儿的合理喂养与生长发育密切相关。并将有助于预防喂养问题和营养性疾病的发生,我们通过对儿保门诊中260例喂养困难婴幼儿的分析,探讨口腔功能对婴幼儿进食行为的影响以及相关的干预措施。1对象和方法选择儿保门诊中以喂养困难为主的全部小儿260名,年龄为2个月~13岁。其中6个月以下28名,6~24个月117名,24~48个月32名,48~60个月41名,60个月以上42名。分析260例喂养困难儿童的年龄分布。以及117名6~24月婴幼儿喂养困难原因。现年龄段平均年龄为13.4月左右,其中男53名,女64名。

    作者:蒋小卿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新型伤口敷料在不同分期压疮应用的护理体会

    总结了346例压疮患者使用新型伤口敷料的护理体会。认为压疮不仅是皮肤及皮下组织的病变问题,还对整体的健康造成广泛和深远的影响。压疮护理应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对危险因素进行积极的评估、选择适合的伤口敷料并配合全身整体护理措施。尽可能使患者感到舒适,减轻疼痛。

    作者:吴三梅;武亚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卫生监督协管服务现状与对策

    通过对莫城管理区卫生监督协管服务现状进行汇总与分析,进行效果评价,针对发现的薄弱环节,提出有效的对策,探索更为科学的服务模式,完善协管服务。

    作者:张一彬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无创机械通气在重度支气管哮喘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鼻(面)罩式无创机械通气在急性重度支气管哮喘院前急救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近4年来院前急救的49例重度支气管哮喘患者,比较疗效。常规治疗组24例常规给予解痉、平喘、抗炎、氧疗、激素等常规治疗;无创机械通气组25例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美国鹰牌706简易呼吸机行鼻(面)罩式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结果:两组患者的呼吸频率、心率、血氧浓度均较前有明显改善(P<0.01)。与常规治疗组比较,无创机械通气组在治疗后患者的呼吸频率、心率、血氧浓度改善优于前者(P<0.05),治疗后症状缓解的时间明显短于前者(P<0.01)。结论:重度支气管哮喘患者院前急救治疗中早期采用无创机械通气等综合治疗措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疗效,效果优于常规治疗。

    作者:谢长翔;王嵩亮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护士的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即静脉输液加药混合集中配置,指医疗机构药学部门根据临床医师处方,经药师审核其配方的合理性后,是在符合GMP标准、依照药物特性设计的,洁净间内由受过专门培训的药学技术人员和护理人员,严格按照操作程序进行包括全静脉营养液、细胞毒性药物和抗生素等在内的静脉输注药物的配制。而生物安全柜配制室主要是进行细胞毒性药物、抗生素药物配制的场所。我院于2011年5月成立静脉药物配制中心,并设立了万级洁净配制间,内置局部百级BSC-ⅡA2生物安全柜7台及局部百级层流台9台。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的建立是我院管理创新和实现新跨越式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使开放的配置环境转移到更为洁净安全的环境,能明显减少药物对配置者的危害,但很多研究表明长期处于密闭的工作环境、连续、机械的配置工作对配置人员的身心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现对静脉用药调配中心人员职业的危害因素进行归纳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

    作者:赵贵荣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中药牛黄的真伪鉴别

    牛黄为脊索动物门哺乳纲牛科动物牛干燥的胆结石(少数为胆管,肝管结石),根据外形不同分为蛋黄、管黄,二者共称天然牛黄。天然牛黄广泛用于临床,俱清心开窍、豁痰定惊、清热解毒之效。因其珍贵稀少,市场供应紧缺,价格昂贵,伪品牛黄时有发生。目前市场上出现的假牛黄来源是伪造者用植物如(山桅、黄连、大黄、姜黄)等粉末加鸡蛋清、鸡蛋黄、牛胆汁等一层药物一层胶滚制而成,形状很似真品。假代牛黄来源于多种动物的内脏结石,如(骆驼黄、熊胆石、印度驼鸟蛋)等。这类代用品类似真品,以假乱真,牟取暴利,危害人民的生命安全。为确保药物质量及临床用药的安全性,下面绍几种鉴别方法以供鉴别使用。

    作者:宋晓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全胃肠外营养和肠内营养应用于急性胰腺炎的分析

    目的:探讨全胃肠外营养和肠内营养应用于急性胰腺炎的效果。方法:急性胰腺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肠外营养,治疗组给予肠内营养。结果:两组营养支持前PA与ALB含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支持后组内与组间对比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两组都无死亡患者,不过治疗组的并发症和感染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对于肠外营养,全胃肠内营养应用于急性胰腺炎的治疗能增强机体营养,改善预后。

    作者:高学霖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中常见差错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目的:探讨消毒供应中心常见差错产生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分析常见差错出现原因,根据原因采取积极预防措施,防范于未然。结果:保证临床科室使用的一次性耗材及器械诊疗包的安全供应,杜绝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结论:积极采取预防差错产生措施对于确保医疗护理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祝朝如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血细胞分离机在采集肿瘤生物治疗患者外周血中常见报警原因分析及处理

    目的:探讨血细胞分离机在采集肿瘤生物治疗患者外周血中各类报警的发生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对我院肿瘤生物治疗中心2009年至今所有肿瘤患者外周血采集过程进行研究,观察血细胞分离机各类报警原因及处理。结果:2103例的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中出现各类报警共计1434例次(68.2%),其中23例次(1.1%)出现严重故障需终止采集,余1411例次(98.9%)经有经验的操作人员处理后解除,外周血采集顺利进行,采集的单个核细胞数均达生物治疗要求。结论:血细胞分离机在采集肿瘤生物治疗患者外周血中会出现报警,但绝大多数可由有经验的操作人员自行排除,不影响采集的效果。

    作者:唐蜻;兰大华;王春梅;邓以川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膀胱全切回肠代膀胱术围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膀胱全切回肠代膀胱术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总结护理并发症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8例膀胱肿瘤行膀胱全切回肠代膀胱腹壁造口术患者的术前和手术后护理方法。结果:患者术后产生回肠造口刺激性皮炎4例(14.3%),造瘘口狭窄2例(7.1%),经积极干预后所有病人均顺利康复。结论:做好围术期的心理护理、健康宣教、术后护理、康复指导能有效缓解病人的紧张、焦虑情绪,对术后造口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进行细致的观察和护理,是预防和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关键[1,2]

    作者:邓燕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蒙药壮西灰剂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作用探讨

    胃食管反流病是指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的常见病、多发病、复发率较高的一种消化系统疾病。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胃食管反流病正在上升趋势。临床症状于烧心、反酸、胸骨后疼痛为主。现代医学对此病治疗方面具有控制症状、减少复发率为目标。蒙医对此病从整体入手、调节体素、扶胃火、清除巴达干粘液的治疗原则。在临床上壮西灰剂、有效地修复胃食管黏膜、增强胃蠕动、阻止胆汁反流等药理作用。临床疗效很满意、能有效的控制复发率,所以壮西灰剂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前景很广阔。

    作者:席月亮;齐双山;玉春 刊期: 2013年第11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