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蒙药壮西灰剂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作用探讨

席月亮;齐双山;玉春

关键词:蒙药壮西灰剂, 胃食管反流病, 作用
摘要:胃食管反流病是指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的常见病、多发病、复发率较高的一种消化系统疾病。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胃食管反流病正在上升趋势。临床症状于烧心、反酸、胸骨后疼痛为主。现代医学对此病治疗方面具有控制症状、减少复发率为目标。蒙医对此病从整体入手、调节体素、扶胃火、清除巴达干粘液的治疗原则。在临床上壮西灰剂、有效地修复胃食管黏膜、增强胃蠕动、阻止胆汁反流等药理作用。临床疗效很满意、能有效的控制复发率,所以壮西灰剂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前景很广阔。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血氨在肝炎疾病中的临床价值

    氨对于人体是一种有害的物质,肝脏是其主要代谢场所,健康人血内有少量游离氨存在[1]。血液中氨的来源主要为体内蛋白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氨基酸,以及经脱氨作用分解而来的内源性氨;另一来源是蛋白质类食物在肠道内经细菌分解而成的外源性氨。在正常情况下,肝脏能将氨通过鸟氨酸循环的特殊酶系、鸟氨酸氨基甲酰转移酶、氨基甲酰磷酸合成酶等作用,合成尿素,再经过肾脏排出。此外,脑和肾脏等器官的氨与谷氨酸作用生成谷氨酰胺后被运输到肝脏,在肝脏转变成尿素或其他含氮化合物后由肾脏排出体外,或形成铵盐随尿排出,这个过程不仅可以解毒,同时还消耗了CO2,故在维持酸碱平衡中也具有重要作用[2]。

    作者:蒋玉兰;方亚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闭合性髌骨骨折58例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闭合性髌骨骨折治疗方法。方法:回顾10年来我院治疗髌骨骨折的方法和疗效。结果:髌骨骨折可以采用不同方法治疗,都能得到有效治疗。结论:针对不同类型的髌骨骨折要采用不同的方法,使患者得到及时、有效治疗的同时,即保证疗效,又可以减少创伤。

    作者:郭连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乌鲁木齐市433名围绝经期妇女抑郁、焦虑状况分析

    目的:探讨乌鲁木齐市汉族围绝经期妇女抑郁、焦虑的发生情况,流行病学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并针对以上问题提出提高围绝经期妇女健康的可行性建议,以便更好的为社区围绝经期医疗服务。方法:采用二阶段随机抽样法对乌鲁木齐市七个小区的433名汉族妇女进行调查。结果:汉族围绝经期妇女抑郁发生情况中,SDS评分阳性者43.88%;SAS评分阳性者45.73%。Logistic回归表明妇女的焦虑和抑郁受社会生活压力、自我实现压力、人际关系和月经状况的影响。结论:有必要开展全方位的围绝经期医疗服务,开设心理咨询专科门诊,加强心理保健,提高妇女围绝经期生活质量。

    作者:肖晋;刘爱玲;赵雅婷;杨晓燕(通讯作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浅谈疾控中心开展信访工作见解

    信访工作作为党和政府倾听群众呼声、体察群众疾苦、维护群众利益的重要渠道,是改善民生、促进民和、确保民安的重要手段,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作,也是衡量和谐社会建设水平的重要标尺。本文在深刻理解十八大精神以及有关信访的基本概念的基础上,着重阐述了信访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对新时期疾控中心如何开展信访工作作出的思考及对策。力求从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寻找出解决难题的突破口,推动疾控中心信访工作的创新发展。

    作者:张文娴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浅谈儿科重症监护室实施健康教育的体会

    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优质护理服务深入开展和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健康教育已成为医院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是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健康意识,认识危害健康的因素,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对提高人们自护能力、建立健康行为、提高护理质量起到了促进作用。1概述健康教育是一种有计划、有组织、有目标、有系统、有评价的社会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觉地建立与形成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降低或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从而提高人们的健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儿科重症监护室是小儿危重病人的救治场所,病人病情危急,个体差异明显,教育的内容具有多样性和针对性。所以,健康教育面对的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我们不仅要做好患儿的护理,还要做好家属的健康教育工作,对其实行全面、系统的健康教育,从而减少并发症、促进病人早日康复、提高满意度。

    作者:钟小琴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全科护士的职业暴露及防护对策

    目的:强调医务人员重视职业暴露与防护。方法:通过讲述全科护士职业暴露特点及防护措施,阐述护士职业防护的必要性。结果:全科护士职业危害明显减少。结论:职业暴露所产生的危害时刻伴随着全科护士,而职业危害的防护,关键在于提高职业防护意识,严格执行标准预防原则。

    作者:罗琼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硫糖铝联合黄连素治疗慢性顽固性胃炎的可行性分析

    目的:探讨硫糖铝联合黄连素治疗慢性顽固性胃炎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随机选取我院门诊自2012年8月-2013年8月以来收治的86例慢性顽固性胃炎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各43例,连续用药三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9.07%(34/43),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35%(42/43),两组临床疗效上有着显著差异,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过程中,对照组中有2例(4.65%)患者出现口干现象,观察组患者无不良反应,在不良反应上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顽固性胃炎患者采用硫糖铝联合黄连素治疗,具有显著疗效,其可行性以及可靠性高,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苏静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基层医疗机构药品的储存与养护

    目的:加强基层医疗机构药品的储存与养护,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方法:通过调查各基层医疗机构在药品养护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原因,正确认识药品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高药品质量及医疗安全。结果:基层医疗机构在药品储存与养护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结论:基层医疗机构药品的储存与养护措施亟待提高。

    作者:孔智;宋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颅脑外伤重症患者营养支持的护理

    目的:颅脑外伤重症患者在营养供给不足时,脑细胞产生三磷酸腺苷(ATP)水平降低,脑细胞凋亡也随之加速。因此早期的营养支持,对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缓解应激反应,提高机体免疫力,减少并发症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有重要作用。本文对神经外科重症患者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意义和方法进行了探讨。方法:应用鼻胃管持续滴注的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方法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95例。结果:早期的营养支持,对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缓解应激反应,提高机体免疫力,减少并发症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有重要作用。结论:颅脑外伤重症患者在营养供给不足时,脑细胞产生三磷酸腺苷(ATP)水平降低,脑细胞凋亡也随之加速。

    作者:董周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HGPRT基因突变试验评价川奇消食化积口服液的致突变性

    目的:通过 HGPRT 基因突变试验研究川奇消食化积口服液的致突变性。方法:在代谢活化及非代谢活化条件下,进行川奇消食化积口服液中国仓鼠肺细胞株(V79)HGPRT基因突变试验,测定HGPRT基因位点突变频率。结果:与阴性对照组比,受试物四个剂量组在代谢活化及非代谢活化条件下均未产生细胞毒性,HGPRT基因位点突变频率未见明显升高。结论:川奇消食化积口服液不引起小鼠中国仓鼠肺细胞株(V79)HGPRT基因位点突变。

    作者:张昦昉;邵文;陈天焱;王璐茜;乔艳玲;王均;梁春华;卢海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社区糖尿病患者社区治疗和强化管理的疗效观察

    目的:对社区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与管理的佳方式进行探讨与观察。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3年6月在我社区进行治疗和管理的230例病例,依据不同的管理方式和治疗方法,随机分成两组,干预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15例,干预治疗组运用社区治疗和强化管理的方法,对照组是进行常规的治疗与管理。对比干预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血糖指标和治疗效果。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和观察,干预治疗组的整体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很明显,P<0.05,彼此间具有统计意义。结论:对社区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和强化管理,可以有效调控患者血糖,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活状态。

    作者:赵文木;孙铭校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ECMO治疗1例重症肺炎患者的护理

    体外膜肺氧合(ECMO)技术是一种持续体外生命支持疗法,其核心部分是膜肺和血泵,分别起到人工肺和人工心的作用,可为危重患者提供一定的氧供及稳定的循环血量,有效地维持心、脑等重要脏器的血供和氧供,为患者后续治疗获得宝贵时间。我院2012年2月成功应用体外膜肺氧合(ECMO)救治重症肺炎患者1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案例患者男性,77岁,因“突发头昏、口齿不清伴小便失禁5天”于2012年2月9日门诊诊断“脑梗死、高血压病Ⅲ期、2型糖尿病、冠心病、心功能Ⅳ级、肺部感染”入住我院神经内科。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病史,服用格列奇特、拜糖平等药物,血压、血糖不注意监测。入院后当天夜间患者因气促明显,SPO2偏低,急诊胸部CT示两肺肺炎转入重症监护病房,入室后予心电监护、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呼吸,化痰、抗感染、镇静、控制血压、抗凝、营养支持等治疗,密闭式吸痰,黄脓痰,量中等。为进一步明确病情,2月10日下午行左股动脉置管PICCO监测:监测结果提示心功能较差,有效血容量不足,肺水增多,血管通透性增高。故予扩容、强心,速尿等对症处理。并予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提示患者存在严重肺部感染、呼吸衰竭、ARDS,常规机械通气治疗效果欠佳,反复行血气监测氧合指数始终较低,低仅为40左右,患者神志转为浅昏迷,与家属沟通后于2月13日行右股静脉、右颈内静脉ECMO置管治疗,动态监测凝血指标及 ACT(激活全血凝固时间)。15日患者开始予俯卧位通气、间断膨肺。患者自 ECMO 治疗、间断俯卧位通气以及膨肺治疗后神志逐渐转清,氧合指数逐步上升至250左右,PO2稳定在100mmHg左右,肺水明显减少,其余血流动力学指标也相应好转,于2月20日停止PICCO监测,并行ECMO停气试验,氧合未有明显下降,逐步延长停气时间,至2月22日ECMO自主呼吸试验达标,整体评价达到撤除ECMO指标,在手术室顺利撤机拔除置管。2月29日患者顺利脱机拔除气管插管。3月1日患者肺部感染基本控制,肺功能明显改善,循环稳定,顺利出院。

    作者:张燕;任国琴;何平;程晓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流行性腮腺炎、风疹的中医药预防治疗

    春季是疾病特别是传染性疾病的多发季节。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包括: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麻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风疹、猩红热等。这些传染病大多都是呼吸道传染病,可通过空气、短距离飞沫或接触呼吸道分泌物等途径传播。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春季常见的传染病及其治疗及预防措施有所了解,而中医药对治疗、预防这些传染病有独特效果,现逐一介绍如下:1流行性腮腺炎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全身性感染的传染病,一般2周左右可治愈。症状是发热、耳下腮部、颌下漫肿疼痛,腮腺肿大的特点是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方蔓延,可并发脑膜脑炎、急性胰腺炎等。传染源是腮腺炎病人或隐性感染者,病毒经过飞沫使健康人群受感染。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预后良好,病后有持久的免疫力。

    作者:何新生;刘海峰;梁莉萍;张宏山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中心静脉置管在ICU的应用与护理

    目的:分析短期经皮置入中心静脉导管(CVC)在 ICU 病人应用中出现的并发症及护理。方法: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和规程,定时更换置管处敷料及输液装置,定时封管,保持导管的固定和通畅,并对清醒患者做好心理护理。结果:通过加强对锁骨下静脉置管患者的护理减少了常见并发症的发生。结论: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是抢救危重病人的适宜、快捷、有效的途径,可大大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反复穿刺带给病人的痛苦,对延长导管的留置时间和提高护理工作效率至关重要。

    作者:周美春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妊娠期糖尿病的健康教育

    妊娠期糖尿病对母儿均有较大危害,通过对孕妇正确的健康教育。定期的产前检查。合理的饮食控制,适当的运动以及卫生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指导孕妇正确控制血糖,提高自我监护和自我护理能力。

    作者:杨彦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女飞行员疗养期间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1例

    1临床资料女,33岁,已婚,飞行员,飞行时间800h,健康疗养入院。入院当日诉有轻度头晕和疲乏,自认为是路途疲劳和列车上空调温度过低所致,故未向医生禀报。第2日夜间自觉头晕加重,四肢酸痛,伴有口干咳嗽,无痰,无咽痛,无畏寒发热,值班医生以“上感”予速效伤风胶囊、抗病毒口服液口服,症状稍有好转。第三日16:00时诉头痛头晕,畏寒发热,四肢酸痛加重,并伴有咽痛。查体:T39°,急病面容,颜面潮红,精神差。检查见口唇干燥,舌苔厚白,双侧扁桃体Ⅱ度肿大充血,表面糜烂,有炎性分泌物,两扁桃体各有2~3个0.5cm~0.8cm大小脓点,咽后壁充血。急查血常规:WBC8.9×10e9/L,GRAN80%,余未见异常。胸部透视未见异常。诊断: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立即予以头孢曲松钠(皮试阴性)2.0静滴,Bid,氧氟沙星注射液0.2静滴,Bid,并予以湿毛巾头部冷敷。夜间体温一度达40°C,出现烦躁伴轻度谵妄,予以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5mml退温,湿毛巾敷头,静滴5%糖盐500ml和维生素C(2.0g)和B6(200mg),次日体温维持在37.0°C ~38.5°C之间,治疗三天后临床症状消失,复查血常规正常,再予巩固治疗三天,扁桃体脓点愈,无肿大。出院诊断: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治愈)。飞行结论:飞行合格。

    作者:刘喜楠;王道建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四川省基层卫生从业人员继续教育的现状调查

    通过对四川省各地区基层卫生从业人员继续教育的调查,了解他们继续教育的现状。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四川省18个地级市、3个自治州中随机抽取10个市,每个市再随机抽取一两个县(区)做问卷调查。发现基层卫生单位从业人员学历偏低,接受再教育的情况较差,年龄结构以年轻医生为主。因此,本课题组对基层卫生继续教育现状作出了客观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作者:王嘉聆;林志武;黎树冰;孟艳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面部年轻化手术40例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应用于面部年轻化手术的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9月到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自愿进行面部除皱术患者40例,都给予改良Round-block技术面部除皱术,同时在围手术期应用早期护理干预。结果:所有患者都完成手术,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6个月患者的下颌缘形态老化评分与鼻唇沟老化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出院时对于手术效果满意度得分为(32.02±0.36)分,护士工作满意度得分为(32.36±2.11)分。结论:早期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面部年轻化手术患者可以有效提高术后效果,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曹晨;任静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MSCT对胰源性门静脉高压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胰源性门脉高压的MSCT表现和侧支循环开放的特点,以期能提高对胰源性门脉高压的认识。方法:45例胰源性门脉高压的患者(包括胰腺癌13例,急性胰腺炎24例,慢性胰腺炎6例和胰腺周围病变2例)。对其CT、临床和解剖学基础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观察和分析胰腺本身病变、胰腺周围病变、脾静脉和肠系膜上静脉受累状况及其肝外门静脉系统侧支循环开放情况。结果:45例胰源性门脉高压患者,其中单纯脾静脉阻塞或狭窄为75.6%(34/45),单纯肠系膜上静脉阻塞或狭窄为8.9%(4/45),脾静脉阻塞或狭窄合并肠系膜上静脉和门静脉主干阻塞或狭窄为15.6%(7/45)。侧支循环开放主要表现为不同区域静脉血管的扩张、增多和增粗,分别为(1)脾门胃底区增多、增粗血管:胃短静脉88.2%(30/34)、胃冠状静脉76.5%(26/34);食管下段静脉4.5%(2/45)(2)胃大弯区增多、增粗血管:胃网膜左、右静脉68.9%(31/45)(3)胰腺沟突平面区增多、增粗血管:胃结肠干静脉51.1%(23/45);结肠右上静脉35.6%(16/45)、结肠中静脉40%(18/45)和胰十二指肠后上静脉24.4%(11/45)。9/45(20%)例CT上可见腹腔出血,3/45(6.7%)例可见胃肠腔内积血。结论:MSCT不但能显示胰源性门脉高压的直接病因,还能显示其伴发征象,为临床正确诊断和进一步处理提供了重要线索。

    作者:赵建春;雷中东;张慎忠;季国军;朱庆强(通讯作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颅盆环牵引术的护理

    自2010年以来,我院为矫正脊柱畸形施行颅盆环牵引术158例,均获得较好的效果,现将护理工作综合报道如下。1牵引装置及操作方法颅盆环牵引装置主要包括颅环、盆环、支撑杆三部分。颅环通过螺钉与头骨连接,盆环通过两根骨圆针或螺钉与骨盆连接,支撑杆连于颅环和盆环之间进行支撑。具体操作方法:1.1在颅骨眼眶上缘2厘米及耳尖上1厘米两侧各钻2枚螺丝钉,穿过颅骨外板,将以金属头环固定于颅骨伤。

    作者:程敏;齐锦宏 刊期: 2013年第11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