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静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新的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深刻地解释了医学的本质和发展规律,从单体的生物因素扩大到人的社会、心理因素,设计了人类疾病与健康有关的各种因素。健康是人类的需求,医生则是维护健康的保护神,同时也是服务者,这就要求医学服务要从单纯的技术治疗型尽快转化为综合性预防保健康复型。以满足病人对自我保健与生理、心理康复的需求。本文通过5004例住院患者经治疗前后对医生的信任度和满意度认知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以求客观反映住院患者的心理状况,找出医务人员对患者健康的治疗新途径。
作者:杨精锐 刊期: 2013年第11期
探讨15例外伤性脾破裂的术前术后护理体会,给抗休克抢救处理,严秘观察病情变化,尿量,协助医生做好术前准备,做好病人的术前评估、护理诊断、护理目标、护理措施,患者在硬膜外麻醉下行脾脏切除术,全部治愈出院。对外伤性脾破裂患者给早确诊、早治疗、加强术前准备、心理护理、术后病情观察和护理,可提高抢救时机。
作者:杨宏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总结脊柱侧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防治与护理。护理重点为术前做好心理护理以及术前评估,术后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观察双下肢的神经系统症状,加强肺部功能、伤口情况、体位、胃肠道的管理,术后早期进行脊柱及四肢的功能锻炼。患者全部康复出院。
作者:廖敏 刊期: 2013年第11期
2008~2009年,笔者收治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患者11例,现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例患者中,男8例,女3例,年龄42~64岁;发病就诊为2个月~2年,均符合2000年ATS/ERS/ACCP发表的IPF诊断治疗国际共识的诊断标准,其中7例行纤支镜肺活检(TBLB),其余4例临床表现,胸片或CT均极典型,且经过多种检查,排除了类似 IPF 的疾病(如药物中毒、环境接触、胶原血管病性疾病、结节病、结核病、肿瘤等)。11例均有进行性呼吸困难。活动后加重。以呼吸困难为唯一表现者8例,伴干咳8例,反复低热2例,乏力、关节疼痛3例。查体, velcro罗音11例,杵状指10例,紫绀8例。辅助检查:11例中血沉加快8例,类风湿因子弱阳性2例。11例均有不同程度的低氧血症和弥散功能障碍,其中8例肺功能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3例为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胸部 X 线检查:2例两肺呈磨玻璃样,3例呈弥漫分布的蜂窝状改变,4例见轻重不等的弥漫性网状,结节状阴影,以双下肺及肺周边为重,以网状为主。2例胸片检查正常,经 HRCT检查证实。11例均行HRCT检查见不规则线样改变,伴有囊性小气腔,病变分布呈新月形,多出现在背部周边部位。3例见纵隔淋巴结增大。7例行纤支镜肺活检,其中4例见肺泡壁轻度增厚,中性粒细胞浸润,3例见肺泡间隔明显增厚,胶原纤维增多,透明性变,炎性细胞以淋巴细胞为主。6例行纤支镜肺泡灌洗,其中4例肺泡灌洗液(BALF)中性粒细胞增多,2例淋巴细胞增多。
作者:张丽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了解实习护生工作压力和生存质量的状况。方法:应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量表和中国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测评100名临床实习护生生存质量和工作压力。结果:护生生存质量在生理领域与心理领域较差;护生生存质量与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工作量及时间分配方面、工作环境及资源方面、病人护理方面、管理及人际关系方面呈负相关。结论:护生工作压力对生存质量有负面影响。
作者:黄春燕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学校(托幼机构)人群聚集,流动性大,接触面广,是传染病的易发场所。青少年由于其免疫功能尚不完善,抵御各种传染病的能力较弱,是多种传染病的好发年龄,一旦发生传染病,极易传播和流行,并可扩大到家庭和社会。加上学校(托幼机构)又是政府、社会和媒体关注的焦点。因此,学校(托幼机构)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尤为重要,必须高度重视。冬、春季节是传染性疾病的多发季节,学校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包括: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麻疹、水痘、腮腺炎、手足口病、风疹、猩红热、甲型肝炎、乙型肝炎等。这些传染病大多都是呼吸道、消化道传染病,可通过空气、短距离飞沫或接触呼吸道分泌物等途径传播。学校这种人员密集的地方,一旦发生更是比较容易传播,只有将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依法纳入科学、规范、有序的轨道,形成工作常规,才能确保一旦发现疫情,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并达到控制传染病,阻断传播途径,防止疫情传播及蔓延的目的。从而保障学校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促进学校发展,维护学校稳定;保证正常的教学工作秩序。因此广大师生必须对常见的传染病及其预防措施有所了解。
作者:李均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40例在应用抗生素的基础上,同时加用中药口服、中药离子透穴疗法;对照组40例单纯应用抗生素治疗。2组均14日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95.8%,对照组治愈率为0,2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性疾病疗效确切。
作者:王淑丽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全球基金是在前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的倡导下,建立的全球抗击艾滋病、结核病和疟疾基金(简称全球基金),该基金由各国政府、企业、财团,私人捐款等形成。旨在补充各个国家三大疾病防治工作的不足,推广各国在防治疾病领域的经验。财务管理是全球基金项目一项重要的管理内容,对项目依托单位的财务管理有着较高要求。现结合参与基层全球基金财务管理工作实践,谈几点粗浅认识。
作者:季天玲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总结蜜蜂蜇伤致过敏性休克的抢救与护理经验。方法:对1例蜜蜂蜇伤致过敏性休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例患儿经过积极抢救与精心护理痊愈出院。结论:通过对该病例的救治过程警示,家中饲养蜜蜂者应做好防护措施,而一旦被蛰伤应及时就诊。对于过敏性休克,临床上及时迅速的抢救和护理是成功的关键。
作者:王秀琴;王丽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基于SPARCL研究证据,对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即使无冠心病病史,也推荐强化降脂治疗,以降低脑卒中和心血管事件风险。从基础理论研究结果和现有的循证医学证据来看,他汀类药物对缺血性脑卒中的二级预防是有益的,已将他汀类药物作为缺血性脑卒中一级和二级预防的重要手段写入了脑卒中防治指南。
作者:王晓赟;张丽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在B超引导下行肝穿刺取活检术进行全程护理干预。方法:我科115例患者在B超引导下肝穿刺取活检术采用术前观看DVD,对术前、术中、术后全程护理干预。结果:患者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对肝穿刺患者实施术前、术中、术后护理干预是肝穿刺成功的关键。
作者:王秀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小儿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 MP)已成为儿童呼吸道感染,尤其是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常见病原体之一。通常起病缓和,咳嗽剧烈而持久,病程长,预后好。除呼吸道感染(咽炎、支气管炎、肺炎)外,MP尚可通过血行播散或免疫机制引起脑炎、肾炎、心肌炎等多种肺外并发症,对儿童健康有较大危害性,因此及时了解该病的诊断及治疗进展对于临床医生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田;董全民;栾宏焕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在治疗新生儿胃食道返流(GER)中,对照组(单纯体位治疗)与治疗组[体位治疗+小剂量红霉素(3~5ug/kg?min)]在患儿的呕吐症状、体重、食管钡餐造影等方面具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小于0.005),结合以往对红霉素胃肠动力的研究认为,小剂量红霉素+体位治疗GER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使用。
作者:王秀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肱骨外科颈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骨折类型之一,手术治疗多适用于明显移位的二部分骨折、三部分骨折、四部分骨折的患者[1]。常用的固定方法主要有克氏针固定、三叶钢板或T型钢板固定,均各具优缺点。锁定加压钢板(LCP)为老年应有较为广泛的一种内固定方法,我院应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45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该组共45例患者,其中男性31例、女性14例;年龄31-69岁,平均51.3岁;左侧骨折23例,右侧骨折17例;车祸伤29例,摔伤11例,坠落伤5例;均未合并,血管、神经损伤。按照 Neer 评分标准分类,在二部分骨折13例、三部分骨折29例、四部分骨折3例,均为闭合性骨折。
作者:王国元 刊期: 2013年第11期
中药葛根为常见的山地植物,因其含有丰富的葛根素、大豆黄酮、花生酸、氨基酸、蛋白质、多种维生素、有机钙等多种成分,对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等疾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并有健脾护肝、消热解毒、生津益气、降血脂、降血糖的作用,具有极高的食疗价值,是目前农业部、卫生部认可的药、食两用保健品。特别是近来我国人民保健意识逐渐增强,要求对葛根进行深加工以满足保健品市场的需求。
作者:张轶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宫颈癌前病变CINⅢ级正确而适宜的治疗方案。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诊疗的CINⅢ患者6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均行子宫全切术或仅行宫颈冷刀锥切术。结果:其中行子宫全切术21例,术后病理报告CINⅢ15例,3例降级为CINⅠ-Ⅱ,1例为慢性宫颈炎,2例切缘阳性并升级为浸润癌Ⅰa期。42例行宫颈冷刀锥切术,术中快速冰冻及术后病理结果提示CINⅢ29例,降为CINⅠ-Ⅱ级7例,慢性宫颈炎伴HPV感染者6例,切缘均为阴性,术后均无复发。结论:全子宫切除术可作为宫颈CINⅢ级较理想的治疗方法,对于有生育要求及提高术后生活质量方面而言宫颈冷刀锥切术不失为一种恰当、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二者术后均应加强定期严密随访,以防复发。
作者:刘玖玖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白芍总苷是从传统中药白芍干燥根提取的有效部位,具有抗炎、免疫调节、保肝等作用,目前剂型主要有片剂、胶囊等,常用于慢性肝炎、风湿性关节炎等的治疗。本文综述了近年白芍总苷除风湿性关节炎、慢性肝炎等以外的临床应用和制剂研究进展。
作者:凌庆枝;章聪敏;高莉莉;江海龙;冯定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即静脉输液加药混合集中配置,指医疗机构药学部门根据临床医师处方,经药师审核其配方的合理性后,是在符合GMP标准、依照药物特性设计的,洁净间内由受过专门培训的药学技术人员和护理人员,严格按照操作程序进行包括全静脉营养液、细胞毒性药物和抗生素等在内的静脉输注药物的配制。而生物安全柜配制室主要是进行细胞毒性药物、抗生素药物配制的场所。我院于2011年5月成立静脉药物配制中心,并设立了万级洁净配制间,内置局部百级BSC-ⅡA2生物安全柜7台及局部百级层流台9台。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的建立是我院管理创新和实现新跨越式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使开放的配置环境转移到更为洁净安全的环境,能明显减少药物对配置者的危害,但很多研究表明长期处于密闭的工作环境、连续、机械的配置工作对配置人员的身心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现对静脉用药调配中心人员职业的危害因素进行归纳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
作者:赵贵荣 刊期: 2013年第11期
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是各类危重患者集中治疗、监测的特殊病房,需要一批高素质及有经验的医护人员对危重患者提供高水平的密切监测和连续的治疗与护理。随着人们对健康需求的增加、护理模式的转变、医疗体制改革的全面实施以及各种新的护理技术和设施的使用,护理工作的内容和范围都在不断变化,临床护理工作量不断增加。现将护理工作量的影响因素分析如下。1 ICU病人疾病严重程度与护理工作量的相关性分析ICU是危重症患者的集中地,研究表明[1]不同特征患者其护理工作量也有所不同,对护理人员各方面要求也很高。ICU患者病情重,变化快,医疗干预措施多,护理工作量也相对较大。我国的护士绝大部分时间和精力用于治疗性护理,尤其是昏迷、呼吸科、意识障碍或头颅手术患者,病情变化快给予机械通气的频率及次数较多、吸痰、呼吸机管路护理等占据了护士大部分时间,同时,由于各种治疗手段的干预限制,患者的自理能力下降或缺失,用于生活护理的工作量也会增加。随着入住 ICU 时间的延长,患者的护理工作量随其病情的加重会逐渐增加。部分患者大多无法接受手术治疗,保守疗法又无法较快去除病因,因此病程较长[2],且随着病程的延长,其病情逐渐加重,各种侵入性操作和支持治疗导致的医院感染、继发性疾病成为危害患者安全的重要因素,其治疗护理难度较大,护士工作量必然增加。
作者:周映如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小儿哮喘属于较为多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对小儿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其发病和机体免疫具有很大的关系。本文就小儿哮喘的免疫发病机制和对策进行分析,以期对小儿哮喘的治疗和预防有所启示。
作者:李忠东 刊期: 2013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