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谈谈保健

孙劲;孙力;李惠

关键词:卫生, 身体, 健康, 疾病, 方法, 病例
摘要:目的:在生活中人注意卫生,尽可能调养好身体,远离疾病。方法:对病例回顾性分析。人们可以更健康。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品管圈在减少门诊药房调剂差错中的应用

    目的: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减少门诊药房调剂差错,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方法:按照品管圈活动的步骤实施各项活动,分析门诊药房调剂差错的原因,制定相应的对策并实施,同时评价改善效果。结果:门诊药房调剂差错的数量由活动前的102件/月减少到活动后的55件/月,改善幅度为46.1%。结论:品管圈活动的开展,使门诊药房的调剂差错明显减少,保证了临床用药安全,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作者:唐仕炜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腺嘌呤原料药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

    目的:建立腺嘌呤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分别采用非水滴定法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法对腺嘌呤进行含量测定,并将结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非水滴定法能准确测定腺嘌呤的含量,且具有较高的准确性、精密度和稳定性,操作简单快捷。结论:非水滴定法优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法,更适用于腺嘌呤的含量测定。

    作者:钟湘云;毛群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探讨危重病人的营养支持

    目的:探讨营养支持在危重病人的治疗中的临床作用。方法:针对我科危重病人的病情状态,对症给予营养支持。结果:85例患者通过营养支持,均无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大便次数正常(1-2次/日)。结论:营养支持能够维持和改善各器官组织的新陈代谢,促进疾病早日康复。

    作者:李好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完善新生儿腕带在儿科母婴同室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检查对照核心制度执行与落实时,发现在查对制度中,经完善后新生儿患者在接受特殊检查、治疗的身份识别中仍存在模糊因素。方法:调查新生儿腕带在护理工作中的依从性,新生儿患者在接受特殊检查、治疗时有了明确的查对执行依据。结果:病儿家属认知不足,护士操作欠规范,健康教育不完全到位,在护理工作中仍存在不足。结论:完善查对制度,规范腕带流程,杜绝了重大医疗事故的发生,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耿秋菊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消渴方联合格列齐特片治疗Ⅱ型糖尿病60例疗效观察

    近年来,采用自拟消渴方联合格列齐特片治疗Ⅱ型糖尿病60例,与单独口服格列齐特片治疗30例作对照,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病例选择(1)诊断标准参照世界卫生组织(WHO)标准;典型症状多饮、多食、多尿、消瘦、乏力、空腹血糖≥7.8mmol/L,任何时候,血浆血糖≥11.1 mmol/L;(2)符合1980年WHO糖尿病分型标准Ⅱ型糖尿病的患者;(3)排除病例标准:①患者在用药前虽然血糖高于正常,但通过饮食控制,增加活动量等后空腹血糖<7.8mmol/L或餐后2h血糖11.1 mmol/L;②年龄在18岁以上或65岁以上患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对本药过敏者;③不合作者(不能配合饮食控制,或不按规定用药而影响疗效者);④有严重心肝肾等并发症或合并有其他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患者;⑤近1月内有糖尿病酮症,酮症酸中毒以及感染者;⑥未满规定观察期而中断治疗,无法判断疗效或资料不全者。

    作者:罗玉昆;张菊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首发老年精神分裂症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影响首发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对本院近4年入院且符合相应条件的患者,在药物治疗过程中,采用 BPRS 量表评定疗效,用TESS量表评定副反应,并在出院后进行随防。结果:本组患者预后与其病前诱因、起病形式、病程、家族史、病前个性、自知力、依从性、家庭支持等相关。结论:首发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预后有一定规律。

    作者:李均林;陈新潮;闫丽娜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硫酸镁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32例探讨分析

    目的:通过对硫酸镁临床使用前后疗效观察,对其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进行初步探讨。方法:回顾性调查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月32例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的病例资料,并分析其病例特点,阐述应用硫酸镁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情况。结果:32例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中,男20例,女12例,年龄16-64岁,平均41岁。原发病为:冠心病12例(AMI6例,OMI6例),高血压心脏病4例,扩张型心肌病2例,病毒性心肌炎6例,风心病2例,先天性心脏房缺、室缺手术后各1例,预激综合征(WPW)2例,原因不明2例,通过使用硫酸镁缓慢静脉注射,显效率为61%,总有效率为74.9%。结论:硫酸镁对室性心动过速疗效确切,优于抗心律失常药,因抗心律失常药大多数对心肌有抑制作用,反复注射可引起严重心律紊乱等副作用。因此,硫酸镁是治疗室性心动过速较佳方案。

    作者:王蕴哲;李善姬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综述泌尿外科手术患者常见引流管的护理

    引流管在泌尿外科手术患者中应用广泛,常用于各种泌尿外科手术后的患者,它可影响患者手术成败和术后康复,而护理是其重要方面。因此护士应熟悉泌尿外科患者不同引流管的特征,掌握引流管的一般护理和某些引流管的特殊护理,以提高手术成功率,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徐自强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ICU重症患者胃肠内营养及护理体会

    ICU重症患者,特别是昏迷患者由于疾病和不能进食的影响,机体呈高代谢,高分解状态,能量消耗剧增,蛋白分解加快,机体呈负氮平衡状态,由此引发一系列病理生理功能紊乱和营养缺乏状态,免疫功能极度低下,影响疾病的治疗和预后。随着营养支持的不断发展,胃肠内营养( EN)的优越性日渐显著。而正确的实施和积极防治由EN引起的各种潜在并发症,已成为临床护理工作者探讨和研究的课题。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在我院ICU收治的重症、伴有不同程度昏迷不能进食而需要营养支持治疗的患者,病后或术后72h内无消化道损伤的条件下行鼻饲饮食,管饲时间为12~90天。患者年龄3~75岁,平均(40.3±9.7)岁;GCS 评分为4~8分,平均为(6.0±1.2)分。

    作者:颜洪英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颈椎手术后呼吸道护理现状

    颈椎周围结构毗邻复杂,术后病情复杂,特别是呼吸道并发症,处理不及时可致严重后果。术后常见的呼吸道并发症有咽部不适、呛咳及声嘶、肺部感染、呼吸困难等,其中严重是急性呼吸道阻塞而窒息[1]。术后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保证手术效果、减少并发症,本文从这一角度出发,将术后有效的呼吸道护理干预综述如下。1生命体征及呼吸情况的监测术后心电监护生命体征及监测血氧饱和度48~72 h,严密观察患者呼吸频率、节律及深度,口唇、肢端颜色及精神状态的变化,注意患者有无胸闷、气促等呼吸困难症状,必要时进行血气分析[1]。

    作者:郭梦菲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急慢性骨髓炎的治疗现状及进展

    骨髓炎是骨骼受到化脓菌的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是本病为常见的致病菌。感染可由开放性骨折伤口直接感染到骨骼,也可由血流转移到骨骼,或直接从附近组织感染蔓延而来,其中以血源性为常见。急慢性骨髓炎在急性发作时往往出现大量脓性渗出物,造成局部皮肤软组织的浸润、破溃,严重影响手术效果、延长疾病周期。骨髓炎的治疗是一个多学科参与的过程,不同类型的骨髓炎常需要不同的手术及抗生素治疗方法,本文就骨髓炎的治疗进展做如下综述。急性骨髓炎有时单独通过早期敏感抗生素治疗即可治愈;慢性骨髓炎伴有无血运的坏死组织及对抗生素渗透有阻碍作用的细菌生物被膜,一般单独采用抗生素治疗很难达到痊愈,手术清创是治愈骨髓炎必须的手段,联合全身或局部抗生素的应用大大提高了骨髓炎的治愈率。骨髓炎治疗的基本原则包括:彻底清除病灶、消灭残存细菌、积极适时骨组织重建修复骨缺损、皮肤全组织缺损修复、局部及全身应用抗生素。

    作者:陈东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清胆化瘀膏离子穴位导入治疗胆石症胆囊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清胆化瘀膏离子穴位导入治疗胆石症的疗效。方法:胆石症患者15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7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治疗方法,治疗组在传统治疗方法基础上辅以清胆化瘀膏离子导入;治疗后第10日比较两组患者腹部疼痛程度。结果:治疗组疼痛VAS评分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其总有效率亦高于对照组。结论:清胆化瘀膏离子导入疗法能显著改善胆石症胆囊炎患者的腹痛疼痛程度。

    作者:陈宝和;刘秀贞;侯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新生儿静脉输液外渗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分析新生儿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探讨输液外渗的防治措施,从而减少静脉炎与渗漏性损伤的发生。方法:利用理论综合阐述。结论:新生儿静脉输液外渗是可以预防的。

    作者:卢冬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性疾病4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40例在应用抗生素的基础上,同时加用中药口服、中药离子透穴疗法;对照组40例单纯应用抗生素治疗。2组均14日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95.8%,对照组治愈率为0,2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性疾病疗效确切。

    作者:王淑丽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浅谈小儿手足口病的护理

    小儿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儿童传染病,多发于夏秋季。通过有效的预防与护理,及时采取正确的处理措施,能有效地预防手足口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愈率。

    作者:赵明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快速进入高原者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含量变化及其意义

    目的:探讨快速进入高原者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Ⅱ)、醛固酮(Aldosterone,ALD)含量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对在成都(海拔:400m)及从成都乘飞机进入高原(拉萨,海拔:3658m)第3天的某部初次进藏的同一男性新兵人群分别进行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的含量动态测定;结果:快速进入高原后AⅡ、ALD的含量明显高于平原AⅡ、ALD的含量,差异非常显著。(分别为:P<0.01、P<0.001);结论:急进高海拔短期内缺氧可使肾交感神经兴奋,导致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分泌量增加。

    作者:陈强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常温条件下警用18.4mm橡皮弹生物胸腹部损伤效应研究

    目的:通过对常温条件下18.4mm橡皮弹两种生物模型的胸腹部损伤效应研究,从生物学角度评价防暴武器的致伤特点和性能威力。方法:采用东北地区山羊和廋肉型猪各18只,标准驯养二周后,随机分成伤后5m、15m、30m三组(n=6),室内靶道,胸腹部致伤,观察动物中弹后的胸腹部损伤效应。结果:常温条件下橡皮弹伤所致的胸腹部损伤效应以胸腹壁局部损伤为基本特征。损伤程度随着射击距离增加而减轻,两种生物模型之间差异显著。结论:橡皮弹胸腹部损伤以局部损伤为主,全身临床表现较轻,近距离可伴有胸腹腔脏器挫裂伤,需要医疗干预。

    作者:李贵恒;黄宇宏;汤建民;李红梅;何大为;宋华东;韩桂林;刘国柱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重型高原肺水肿护理措施初探

    重型高原肺水肿患者病情重、发展快,如果抢救处理不及时,会出现生命危险。我们采取特殊的针对性护理措施,在现场配合医师对重型高原肺水肿患者进行抢救,使抢救成功率达100%,实现了零死亡。1病例资料1.1基本资料本组均为西藏军区总医院2013年1月-10月收治的重型高原肺水肿病人共35例,男性32例,女性3例,平均29.1±7.4岁。重型高原肺水肿病人诊断标准:符合中华医学会第三次全国高原医学学术讨论会拟定的诊断标准[1],且符合以下重型标准[7]:呼吸急促,呼吸大于40次/分,脉搏大于120次/分,惊慌不安,不能平卧,咯大量粉红色泡沫痰,咳嗽剧烈。全肺满布大量湿罗音。X线表现为双肺大片阴影。

    作者:徐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脑血管支架植入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脑血管支架置入术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2月至2013年6月我院开展的36例脑血管支架置入术的临床记录资料。结果:对:36例患者成功随访3个月至半年,疗效明显,患者家属均十分满意。所有患者中,33例患者语言功能、神经功能有明显的好转,好转率为92.86%;另外,1例患者出现脑出血,未留后遗症,2例患者的临床症状无明显变化,但对一过性脑缺血起预防作用,治疗仍具有一定的价值。结论:术前的心理护理、健康教育以及充足的准备是脑血管支架置入术成功的基础,术中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及医护间密切的配合为手术成功的关键,而术后认真的监测和全面的护理是可预防多种并发症的有力保障。

    作者:陆农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静脉用药过程中不合理医嘱使用情况分析

    目的:为督促临床用药合理性,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经济,现针对我院审方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医嘱进行回顾、总结。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郑州人民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自2012年10月-2013年9月出现的不合理医嘱进行分析整理,主要以药物说明书、药典及相关文献等为依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分析结果显示,常见不合理医嘱包括药物之间配伍不当、溶媒使用不当、给药频次不合理、超剂量用药及给药方式不当等。结论:药师对医嘱的二次审核,有效减少了不良反应发生,间接的为临床服务。

    作者:冀波;余茜 刊期: 2013年第11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