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ITS2序列鉴定临床分离丝状真菌

吴奎海;马均宝;崔东岚

关键词:丝状真菌, 内部转录间隔区, 测序
摘要:目的:建立以ITS2为靶序列鉴定临床分离丝状真菌的分子生物诊断方法。方法:利用通用引物扩增真菌核糖体转录间隔区2(ITS2),对PCR产物进行测序,在GenBank中对测序结果进行Blastn等分析。结果:9株真菌测序结果与表型鉴定符合,鉴定出7株临床分离丝状真菌。结论:ITS2测序可以作为临床丝状真菌的分子生物学诊断方法之一。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产前综合干预对初产妇产后育儿自我效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产前综合干预对初产妇产后育儿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1年7月在某院住院待产的初产妇194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分别98例、96例,对照组产前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干预。产后育儿自我效能评价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结果:干预组初产妇产后育儿自我效能评分27.79±5.78,高于对照组的23.45±4.33(p<0.01)。结论:产前综合干预能有效提高初产妇育儿自我效能。

    作者:刘伟;张德甫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脂与血糖及肝功能检验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脂与血糖及肝功能检验结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09年4月到2013年2月收治的53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与53例健康人进行对比分析,对比两组血脂、血糖以及肝功能水平。结果:两组受检者的GGT、ALT、AST、HDL-C、LDL-C、TG、TC、FBG指标均数对比,差异显著,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脂、血糖以及肝功能进行检验的常用指标,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实施血脂、血糖以及肝功能检验,有利于减少和预防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症发生,可起到较好的防治效果,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作者:吴祥华;杜云;杨成亮;杨兵;杨镜曦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浅谈新生儿肺炎的护理心得

    目的:探讨新生儿肺炎的护理方法,以更好的配合临床治疗,降低患儿的死亡率,提高患儿的治愈率。方法:采用积极主动的检测及综合护理,对80例新生儿肺炎患者进行护理。结果:治愈76例,死亡1例,治愈率97.5%。结论:通过切实有效的综合护理,可以达到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的要求。

    作者:白露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高龄剖宫产初产女婴术后心理分析及健康指导

    2010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共收治足月妊娠剖宫产患者576例,其中高龄初产女婴97例,通过对其术后不同心理特点进行分析并及时给予健康指导,取得良好临床效果,现汇报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97例患者中,均系初产且所剖婴儿均为女婴,其中35岁患者33例,占34.02%,35岁以上患者64例,占65.98%,平均年龄36.09岁。2心理状态2.1焦虑、抑郁初为人母,对于社会角色的突然改变,加上产妇自身对婴儿喂养、护理知识的匮乏及家属对婴儿性别的期望值不同,易造成患者焦虑、抑郁心理的形成。据统计,约50~70%的产妇于分娩后的第1周会出现轻度的抑郁症状,主要表现为轻度的情绪低落,这种情况一般持续约7~12天左右可自行缓解,但是如果情绪低落的症状持续超过2周以上,并在4~6周变得较为明显时,需警惕是否患有产后抑郁症[1]。

    作者:于克芝;宋宝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护理干预对癌痛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癌痛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方法:选取新疆肿瘤医院消化内科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消化系统肿瘤并有癌痛的患者120例,疼痛评分在4--9之间,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癌痛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患者给予癌痛药物治疗依从性专门护理干预,干预时间为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药物治疗依从性,继而提高止痛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遵医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疼痛评分明显低于于对照组P<0.05。结果:专业且系统的护理干预对于提高癌痛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有明显效果,能够有效的控制疼痛。

    作者:尹哲;文佳;汤兆瑜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云林街道家庭健康档案中老年人健康状况分析

    目的:为了解云林街道老年居民健康状况。方法:采用健康档案和体格检查相结合的方法,对云林街道户籍居民5455位老年人进行了调查。结果:78.6%的老年人有慢性病史,常见慢性病患病率前10位的是:高血压病、慢性支气管炎、风湿性关节炎、白内障、前列腺增生、冠心病、慢性胃炎、骨关节病、哮喘、糖尿病。体重指数、视听能力、体能、日常生活功能及健康状况均随年龄的增长而减退。结论:为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应大力普及健康教育,强化老年人自我保健意识,加强慢性病的防治,积极开展社区医疗服务,方便老年人就医治疗。

    作者:华力英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昆山市居民高血压现况调查及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昆山市居民高血压患病现况及主要危险因素的流行情况,为制定社区高血压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于2012年6-10月,采用整群随机抽样,对昆山市18岁及以上居民38593人进行问卷调查、血压测定和相关体格检查。结果:昆山市高血压患病率为21.49%;随着年龄增长,高血压的患病风险逐渐增加。男女性居民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21.71%和21.29%,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重和肥胖、吸烟、饮酒、缺乏体力活动均为高血压的危险因素。结论:昆山市高血压患病率高于全国水平(18.8%),应加强对昆山市高血压危险因素的控制和管理,通过生活方式的干预(减少钠盐摄入、戒烟限酒、体育锻炼等),减少高血压的发生,促进居民健康,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作者:张婷;胡文斌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护理干预对预防剖宫产术中寒战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改进护理方式对预防剖宫产术中寒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一般术中护理,干预组联合采用加强术中保温和早期心理护理等一系列措施,比较两组产妇术中体温的变化及寒战的发生率。结果:干预组术中体温较平稳(P>0.05),与对照组相比,寒战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通过综合采取加强术中保温及更早的心理护理等干预措施可有效预防剖宫产产妇术中低体温及寒战的发生。

    作者:李红彬;刘艳碧;徐凯平;卫炯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清血凉血法治疗支气管扩张咯血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和讨论清血凉血法治疗支气管扩张引起的咯血疾病的疗效。方法:将2011年4月~2013年9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符合准支气管扩张咯血诊断标的病人220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治疗组160例,对照组口服安络血,治疗组给予凉血止血方,并对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和体征、病程等疗效指标进行观察和评价。结果:对照组痊愈16例,显效18例,有效14例,无效12例,总有效数为48例,占80.0%,治疗组痊愈62例,显效40例,有效44例,无效14例,总有效例数为146例,占91.2%,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治疗支气管扩张咯血时,应该以凉血止血法为主,凉血止血方作为一种传统的中药复方,疗效好,无毒副作用,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韦岗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血涂片分析在血常规检验中的重要性探析

    目的:探讨血涂片分析在血常规检验中的重要性。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期间在我院门诊治疗及住院治疗的患者1520例血液标本,分别使用血细胞分析仪和血涂片进行检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两组标本的检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使用血细胞分析仪检验后,发现异常例数为233例,假阴性为15.33%,实验组使用血涂片分析检验后,发现异常例数为342例,假阴性率为22.50%,血涂片分析较血细胞分析仪检验的准确率较高,两组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使用血涂片分析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降低漏诊、漏报的发生。

    作者:梁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甲氨蝶呤不同用法在异位妊娠保守治疗中的差别

    目的:观察异位妊娠药物保守治疗的效果,掌握异位妊娠保守治疗的指征,增加异位妊娠的诊治手段。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3年10月间我院收治的54例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27例,将甲氨蝶呤75mg单次肌肉注射,7天重复一次;B组27例,甲氨蝶呤50mg肌肉注射,隔日1次,共4次。两组均合并口服米非司酮50mg,1日2次共3天,宫外孕汤1/2剂口服,1日2次,持续至β-HCG值正常。两组均于用药后第4天,第7天及第10天查血βHCG ,了解其下降情况,直至正常。结果:两组成功率分别为78.25%,76.12%,86.31%。两组在年龄、孕龄,治疗前血β-HCG 值和异位妊娠包块直径间差异无显著(P>0.05)。结论:甲氨蝶呤50mg肌肉注射,隔日1次,共4次的治疗异位妊娠的方法既可达到治疗目的又缩短疗程,更适用于临床应用。

    作者:高燕;孙宁霞;江美芹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8例脑梗塞病人功能锻炼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目的:分析脑梗塞病人功能锻炼过程中主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方法:对8例脑梗塞患者功能锻炼时主要存在的问题进行观察和分析,找出主要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干预。结果:8例患者能逐渐进行功能锻炼,语言和肢体功能在不同程度上都得到了一定的恢复。

    作者:江一铃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侧卧位不用牵引床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治疗3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体会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展,老年髋部骨折的发生率明显增加,尤其是粗隆间骨折的病人。目前,全球髋部骨折的发生率每年超过170万,预计2050年达到每年630万人。该类患者通常合并多种内科疾患,如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死亡率及致残率高,终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自AO/ASIF推出股骨近端螺旋刀片抗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 PFNA)用于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近端、股骨粗隆间骨折之后,由于其具有微创、机械力学和生物力学特性好等优点,应用非常广泛。我院自2010年至2012年采用PFNa不用牵引床闭合复位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30例,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

    作者:闫庆国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血液透析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情志护理方法与体会

    血液透析是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脏替代治疗方式之一。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由于各种生理功能的损害,医疗费用的巨大支出以及家庭情况和经济收入的影响,使他(她)们心理状态复杂,而其心理变化直接影响透析治疗效果。因此,针对患者的不同情况做好情志护理至关重要。我院血透室自开展中西医结合情志护理以来,收效良好。

    作者:孙青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对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3年6月在我院治疗冠心病的48例患者,在患者知情的情况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分别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优质护理后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且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冠心病患者在治疗期间给予优质护理,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满意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王利荣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疗护理干预的效果

    目的:探讨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化疗时进行个体化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NHL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在化疗期间进行个体化护理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的焦虑状况明显改善,患者遵医行为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HL 患者化疗时进行个体化护理的干预,能改善患者的焦虑状况,使其积极配合治疗,提高疗效,取得满意的护理效果。

    作者:覃舒婷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胃间叶源性肿瘤的临床研究

    目的:通过与开腹手术治疗胃间叶源性肿瘤(主要是胃间质瘤)对比,探讨腹腔镜治疗胃间叶源性肿瘤(主要是胃间质瘤)的治疗方法,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4~2012年收治的57例胃间质瘤的患者资料。其中采取传统开腹手术的25例,腹腔镜手术的32例,均采用楔形切除术。将其分为2组,比较其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分别为:90min、3.5cm、37ml、5d、0%vs 135min、17cm 、120ml、9d、4%。结论:与开腹手术治疗胃间质瘤相比,腹腔镜手术治疗胃间质瘤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的优点,且安全有效,是目前外科治疗胃间质瘤好方法。

    作者:邢燕来;郑兰东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气田职工高血脂状况分析

    目的:了解普光气田职工高血脂症的流行状况。方法:从1960名劳动者职业健康体检资料中,筛检出TG (甘油三酯)增高者938例、TC(胆固醇)增高者35例,分析血脂异常的患病情况与膳食结构、性别及年龄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血脂异常检出率为48.32%,单纯TG增高检出率为47.86%,单纯TC增高检出率为1.79%,TC、TG均增高检出率为1.43%。男女性别之间、各年龄组之间患病率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结论:男性高血脂患病率高于女性,年龄增大,患病率增高。

    作者:李淑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猩红热、手足口病的中医药预防治疗

    春季是疾病特别是传染性疾病的多发季节。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包括: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麻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风疹、猩红热等。这些传染病大多都是呼吸道传染病,可通过空气、短距离飞沫或接触呼吸道分泌物等途径传播。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春季常见的传染病及其治疗及预防措施有所了解,而中医药对治疗、预防这些传染病有独特效果,现逐一介绍如下:猩红热猩红热为主要由A组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早期咽部充血、扁桃体红肿,典型的临床表现为发热、咽痛、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一般发热,24小时内出现皮疹,开始于耳后,颈部,上胸部,一日内蔓延至全身。皮疹呈鲜红色,针头大小,有些象“鸡皮疙瘩”,若用手指按压时,可使红晕暂时消退,受压处皮肤苍白,经十余秒钟后,皮肤又恢复呈猩红色,面部充血潮红,但无皮疹,口唇周围及鼻尖则显得苍白,舌乳头红肿。猩红热的传染源为病人和带菌者,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偶可经接触传播。人群普遍易感,儿童少年多发。

    作者:张宏山;梁莉萍;刘海峰;何新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术后放疗患者抑郁情绪的影响及评价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术后放疗患者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将60例乳腺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接受乳腺癌常规放疗和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相应综合护理干预。观察5W。于综合护理干预5W 末对两组放疗依从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综合护理干预5W末干预治疗依从性显著优于对照组(U=3.319,P﹤0.01).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乳腺癌术后患者放疗的依从性。

    作者:李俊玲;王春霞;王晓璐 刊期: 2013年第11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