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手术联合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阑尾周围脓肿的临床观察

李红

关键词:手术, 中西医结合, 阑尾周围脓肿,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探讨手术联合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阑尾周围脓肿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于2010年2月~2013年2月选择在我医院接受治疗的阑尾周围脓肿患者随机分为西医保守治疗组、中西医保守治疗组、手术组及手术后联合中西医治疗组等四组,比较四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治愈时间。结果:手术后联合中西医治疗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6.67%,对四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可以发现有显著性差异(F=6.94,P<0.05)。手术后联合中西医治疗组的临床治疗平均治愈时间较其他三组明显缩短,四组间平均治愈时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F=10.25,P<0.05)。结论:手术联合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阑尾周围脓肿提高了临床治疗阑尾周围脓肿的疗效,缩短愈合时间,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透刺电针加TDP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电针在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95例患者分为透刺电针加TDP(治疗组)50例,透刺电针(对照组)45例,对照组针刺患者太阳、阳白、合谷等穴,电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TDP。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与评定。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3%,对照组有效率7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透刺加电针基础上加用TDP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效果较好。

    作者:杨志斌;王砚凯;李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期的护理

    目的:探讨结合临床实践经验,讨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期的护理,以减轻患者痛苦。方法:对我院30例处于化疗期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临床护理。结果:全部患者完成对非小细胞肺癌的化疗,减轻了患者不良反应情绪,达到了满意的效果。结论:科学合理的护理是提高化疗期患者的疗效,有效的护理措施不但可以使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提高,也可以延长生存时间。

    作者:朱玲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丙泊酚减轻颈丛麻醉甲状腺手术中应激反应探析

    目的:分析丙泊酚减轻颈丛麻醉甲状腺手术中应激反应。方法:收集2012年02月到2013年02月本院收治的80例选择在颈丛麻醉下行甲状腺手术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氟芬麻醉,观察组患者选择丙泊酚麻醉,后分析两组患者在围术期皮质醇、血糖水平、平均动脉压(MAP)、血液流变学(HR)值的变化。结果:在手术中、手术后,观察组患者皮质醇与血糖水平变化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开始后,观察组MAP和HR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可以有效减轻颈丛麻醉甲状腺手术中应激反应效,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作者:李海燕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亚叶酸钙片剂对肿瘤化疗的增效减毒作用情况分析

    目的:对亚叶酸钙片剂在肿瘤化疗中的增效减毒作用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对小鼠进行皮下注射甲氨蝶呤,并于20小时后使用亚叶酸钙进行灌胃,并对小鼠的生存情况进行观察。并使用MTT法对亚叶酸钙在5-氟尿嘧啶中增效情况。结果:模型组以及联合组,死亡率均高于正常组,联合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在5-氟尿嘧啶的增效上,亚叶酸钙组的Hep-2癌株的抑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叶酸钙在肿瘤化疗中具有很好的增效减毒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靖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曲美他嗪用于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临床体会

    目的:研究曲美他嗪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2010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缺血性心脏病患者中随机选择80例进行研究,对所有研究对象均采用常规速尿、强心药,以及血管转换酶抑制剂和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进行治疗,并加用曲美他嗪。观察研究对象治疗前后的 EF(射血分数)和LVS (左室收缩末内径),以及 FS(短轴缩短率)和 LVD(左室舒张末内径),以及不良反应情况和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的过程中,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经治疗,患者的EF(射血分数)和LVS (左室收缩末内径)以及FS(短轴缩短率)和LVD(左室舒张末内径)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治疗总有效率为95.0%。结论:临床中利用曲美他嗪来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可以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黄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急性胆囊炎中坏疽性胆囊炎的临床预测因素研究

    目的:对急性胆囊炎中坏疽性胆囊炎预测指标进行确定,并将坏疽性胆囊炎患者从急性胆囊炎中进行区分,从而更好地进行手术治疗。方法:对我院2008年11月-2012年6月在我院接受胆囊切除术的320例急性胆囊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患者进行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利用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单变量或多变量分析。结果:320例急性胆囊炎患者发生坏疽性胆囊炎23人,占7.5%,对患者的情况进行Logistic回归多变量分析之后,确定四种因素与坏疽性胆囊炎有相应的关系,其中包括:体温、白细胞总数、年龄、非结石性胆囊炎。结论:坏疽性胆囊炎的预测因素中:体温要≥38℃、非结石性胆囊炎、白细胞总数要大于等于10×109/L,患者的年龄≥70岁。

    作者:李骏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彩超在老年性退行性心瓣膜病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分析1264例退行性心瓣膜超声改变,探讨它的好发部位、发病程度,了解彩色多普勒对它的诊断可靠性,给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方法:ALOKA-5000SV型多功能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随机4652例受检者中1264例改变异常者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发现退行性心瓣膜病可以累及心脏各腔室及瓣膜,但以主动脉及二尖瓣为多见,同时发病年龄有逐年年轻化趋势。结论:退行性心瓣膜病是近年临床研究的一个课题,超声检查表明它对本病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可靠性,且病人无痛苦,可反复进行的必要诊断手段之一。

    作者:卫颖;杨权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静脉输液治疗的安全管理

    国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住院病人的平均输液率为73.35%[1]。载日常的临床护理工作中,静脉输液是治疗疾病常见的方法。它作为一种迅速、有效的输液给药方法,在多途径的治疗中占有不言质疑的重要位置,特别是在危重患者的治疗和抢救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静脉输液治疗的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特别是儿童、老人、神智烦躁等患者[2],时刻会出现安全问题。临床上因为输液问题引起的纠纷很多,据资料统计,在患者投诉中涉及静脉输液的约占28.28%[3],为了减少病人的投诉,我们在临床的工作中,要加强医务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使静脉治疗更加正规、安全。

    作者:王丽丹;俞小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33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心电图改变

    慢性肾功能衰竭指各种慢性肾脏病晚期,肾实质已严重毁损,致使氮质代谢产物潴留,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内分泌紊乱等所表现的一种临床症候群,常累及心脏。本文对33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心电图进行回顾分析,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对心脏的影响及心电图的改变、发生机理,为临床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和预后提供帮助。1资料与方法选择2012年1月1日至2013年3月15日在云南省文山州人民医院肾脏血液科住院的273位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330例心电图,其中男性171例,女性102例,年龄15-87岁,诊断均符合《内科学》中慢性肾衰竭的诊断标准[1]。

    作者:刘云鹏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肾脏病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与护理预防措施

    目的:探讨肾脏病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与护理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00例肾病综合征(PNS)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感染患者数41例,非感染患者数59例。结果:Spearman单因素及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PNS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24hr尿蛋白定量与血肌酐。结论:影响PNS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为24hr尿蛋白定量与血肌酐,应注意对这两个指标进行观察;此外,还应采取相关护理干预措施,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康荣叶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甲氨蝶呤保守治疗异位妊娠孕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甲氨蝶呤在保守治疗异位妊娠方面的护理措施和临床疗效,寻找更有效的护理方案。方法:选取用甲氨蝶呤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患者16例,对其严密观察病情,认真细致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护理和出院宣教工作,对其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并记录护理体会。结果:16例患者中,有4例转为手术治疗,12例保守治疗均获成功。结论:甲氨蝶呤对保守治疗异位妊娠有良好的疗效,同步的心理疏导及健康教育、严密的病情观察及出院宣教也是十分重要的。

    作者:陈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内皮素在子宫内膜腺癌、子宫内膜增生症及增殖期子宫内膜中的研究

    目的:探讨内皮素(endothelin,ET)在子宫内膜腺癌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应用流式细胞分析技术(Flow cytometry method,FCM)检测子宫内膜腺癌、子宫内膜增生症及增殖期子宫内膜中ET蛋白的相对含量及增殖指数和凋亡率。结果:在子宫内膜腺癌、子宫内膜增生症及增殖期子宫内膜中ET蛋白相对含量分别为(4.40±0.30),(3.99±0.26),(3.48±0.29),增殖指数分别为(48.74±2.05),(44.41±2.14),(41.57±2.97),凋亡率分别为(17.67±1.76),(14.86±2.09),(11.49±1.90),在子宫内膜腺癌、子宫内膜增生症及增殖期子宫内膜中三者皆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内皮素、凋亡率、增殖指数三者之间皆呈正相关(P<0.01)。结论:ET在子宫内膜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促进作用。

    作者:常迎香;陈红青;周冬云;郝淑维;孙菊英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芳灵酸枣叶茶治疗失眠45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药食同源之芳灵酸枣叶茶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5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用灵酸枣叶茶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奥氮平和艾司唑仑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7.2%,对照组有效率为63.9%;经统计学处理,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的疗效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灵酸枣叶茶治疗失眠疗效可靠。

    作者:崔占义;孙树枝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护理体会

    人工关节置换是骨科领域的先进技术,近年来对手术方法的讨论,各种并发症防治的报导屡见不鲜。除手术中严格进行无菌技术外,术后正确护理极为重要。我院自2010年1月~2013年6月对16例患者实施了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对其进行了全方位精心护理,术后无1例出现并发症,出院后随防生活均能自理,现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共16例,男7例,女9例;年龄49~81岁,平均65岁,其中全髋关节置换5例,股骨头置换11例,右侧7例,左侧9例,股骨颈骨折10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6例。手术麻醉方式为连续硬膜外麻醉。16例患者术后患肢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均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何丽娜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中药配合针刺治疗急性面神经炎52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配合针刺治疗急性面神经炎的疗效。方法:104例急性面神经炎患者分为治疗组52例、对照组52例,对照组采用西药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及针刺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配合针刺治疗可提高急性面神经炎的疗效,有利于急性面神经炎的早期恢复,减少后遗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杨国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小剂量布比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蛛网膜下腔麻醉在下肢患者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小剂量布比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蛛网膜下腔注射在下肢患者手术麻醉中临床效果。方法:60例择期行下肢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三组,每组20例。Ⅰ组:0.5%布比卡因7.5mg+舒芬太尼5μg,Ⅱ组:0.5%布比卡因7.5mg+舒芬太尼2.5μg,Ⅲ组:0.5%布比卡因10mg行蛛网膜下腔麻醉。观察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感觉阻滞平面上界、镇痛维持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程度、血流动力学影响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Ⅰ、Ⅱ组给药后血流动力学影响小,运动阻滞恢复时间短于Ⅲ组,恶心、头晕发生率明显低于Ⅲ组(P<0.05);Ⅰ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达T10时间明显短于Ⅱ组和Ⅲ组, T10镇痛维持时间明显长于Ⅱ组和Ⅲ组(p<0.05)。结论:舒芬太尼2.5、5μg复合小剂量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注射用于下肢手术可产生良好的感觉和运动阻滞,且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

    作者:周玉明(通讯作者);周巧玲;李生科;史晓永;马会刚;王勤修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残胃胃炎胃镜和X线、超声诊断比对分析

    目的:探讨胃镜和X线气钡双重造影、超声对残胃胃炎诊断优劣,寻找佳检查手段。方法:收集120例胃镜、X线气钡双重造影、超声检查的残胃炎病例,胃镜检查阳性率为95.8%,上消检查阳性率为92.5%,超声检查阳性率为78.3%。结论:胃镜检查和X线检查对诊断残胃炎有相当高的价值,超声无痛性、无辐射广为病人接受。

    作者:范瑜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激光治疗患者的整体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激光治疗患者的整体护理。方法:通过对80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130只眼行激光治疗患者做好治疗期间实施整体护理。结果:患者配合并顺利完成激光治疗,激光治疗后随访三个月,80例患者的遵医行为较好,视力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结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激光治疗患者实施整体护理,有效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改善。

    作者:刘芳静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想象疗法对乳腺癌切除术患者情绪的影响

    目的:观察想象疗法对乳腺癌切除术患者情绪的影响。方法:对60例乳腺癌切除术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患者手术前予想象疗法训练,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手术后抑郁(SDS)自评表、焦虑(SAS)自评表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想象疗法有助于乳腺癌切除术患者减轻焦虑、抑郁。

    作者:郑民菊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美国纽约大学RUSK康复医学研究院参观学习见闻与体会

    2012年9月根据我院与美国纽约大学RUSK康复研究院的合作协议,我有幸前往该院的10个科室,进行为期4周的参观学习,感受颇深,现将护理见闻介绍如下。1 RUSK康复医学研究院简介美国纽约大学RUSK康复医学研究院,由现代康复医学之父--H.D.腊斯克博士(1901-1989)于1947年创立,是国际上建立早、影响大的康复医学中心之一。研究院管理着纽约大学附属医院、贝尔维医院、金水医院、退伍军人医院共四家医院的康复科,拥有床位700余张,是全美大的大学附属康复医院和康复医学住院医师培训基地。研究院创建60余年来,包括中国在内的100多个国家的医务人员在那里接受过专业培训。

    作者:唐坤宏 刊期: 2013年第11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