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福顺
目的:研究胰岛素对化疗致不育小鼠生精细胞的恢复效果,明确胰岛素促进在体精原干细胞再生的效果。方法:4周龄雄性C57小鼠腹腔注射白消安(30mg/kg),注射后4周按60μg/kg体重剂量腹腔注射胰岛素进行干预,每天一次连续注射7天。在干预后第4周收集睾丸,检测睾丸重量、通过HE染色检测生精小管中生殖细胞恢复情况;通过RT-PCR检测GDNF和SCF基因表达评价胰岛素注射对小鼠精原干细胞微环境的影响。结果:在胰岛素干预后第4周,睾丸重量明显得到恢复,生精小管中上皮细胞数量明显得到恢复,精原干细胞微环境中再生因子GDNF和分化因子SCF表达水平稳定。结论:胰岛素干预可以促进化疗致精原干细胞耗竭小鼠睾丸中生精细胞数量明显恢复,且维持了精原干细胞微环境中再生分化调控的平衡关系。
作者:贾桦;马文智 刊期: 2013年第11期
棉酚是一种多酚类化合物,具有抗生育作用。文章从甲酸棉酚和醋酸棉酚的药理、临床及毒副反应等方面作一综述。
作者:刘瑞芬;李迎晓;师伟;徐丽 刊期: 2013年第11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因为腰椎间盘各部分(髓核、纤维环及软骨板),尤其是髓核发生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后,在外界因素的作用下,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处突出(或脱出)于后方或椎管内,从而产生腰部疼痛,一侧大肢或双下肢麻林、疼痛,有的伴下腰部及下肢感觉异常。市场经济社会使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同时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电脑、汽车日渐普及家庭,这就使原本多发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更加觉,年龄呈年青态势。临床上以腰痛伴或不伴有下肢放射痛为主要症状。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上,常采用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及界于两者之间的介入疗法。手术治疗因其创伤较大,费用较高,不做首先治疗方法,临床上多采用非手术治疗的方法,也就是说有80-90%的患者通过保守治疗可以治愈。非手术方法包括硬膜外腔冲击松解、牵引、理疗、手法、按摩、骶管注射等。手术治疗有全椎板切除髓核摘除,小开窗髓核摘除、棘间入路髓核摘除法。介入治疗包括经皮穿刺切吸,等离小刀消融,胶原酶溶解等。手术及非手术治疗中,护士应给予患者怎样的指导,使患者能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以尽快康复。
作者:叶红;王倩;田露娜;李玲霄 刊期: 2013年第11期
不同的流动人口罹患消化道,呼吸道,接触性,血液传染病等。流动人口传染病管理对策主要从建立、健全流动人口管理制度,落实流动人口国家公共卫生服务内容;根据流动人口的特点,加大宣传力度,实行多种形式的免疫服务等方面入手。
作者:罗桂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腹腔镜保胆手术围手术期应用的效果。方法:对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在我院实施86例保胆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接受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的患者预后好、功能恢复快、平均住院日明显缩短、患者满意度高。结论: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可以广泛应用于外科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并且值得推广。
作者:李丽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塞(ACI)并代谢综合征(MS)患者颈动脉斑块性质以及与血清瘦素、TNF的关系。方法:将126例通过彩色多普勒筛查出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ACI患者分为MS组及非MS组,比较两组血清瘦素、TNF水平,借助1.5T核磁共振血管成像(CE-MRA)对颈动脉进展期斑块进行统计,并做比较。运用多元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ACI并MS患者血清瘦素、TNF水平及与颈动脉进展性斑块的关系。结果:ACI并MS组血清瘦素、TNF水平明显高于非MS组(P<0.05),MS组颈动脉进展性斑块发生率高于非MS组(P<0.05),ACI并MS患者血清瘦素、TNF水平与颈动脉进展性斑块具有相关性(OR=0.073, P<0.05)。结论:MS是脑血管病重要危险因素,血清瘦素、TNF可能是颈动脉斑块进展的原因之一。
作者:苏牟潇 刊期: 2013年第11期
1临床资料女,33岁,已婚,飞行员,飞行时间800h,健康疗养入院。入院当日诉有轻度头晕和疲乏,自认为是路途疲劳和列车上空调温度过低所致,故未向医生禀报。第2日夜间自觉头晕加重,四肢酸痛,伴有口干咳嗽,无痰,无咽痛,无畏寒发热,值班医生以“上感”予速效伤风胶囊、抗病毒口服液口服,症状稍有好转。第三日16:00时诉头痛头晕,畏寒发热,四肢酸痛加重,并伴有咽痛。查体:T39°,急病面容,颜面潮红,精神差。检查见口唇干燥,舌苔厚白,双侧扁桃体Ⅱ度肿大充血,表面糜烂,有炎性分泌物,两扁桃体各有2~3个0.5cm~0.8cm大小脓点,咽后壁充血。急查血常规:WBC8.9×10e9/L,GRAN80%,余未见异常。胸部透视未见异常。诊断: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立即予以头孢曲松钠(皮试阴性)2.0静滴,Bid,氧氟沙星注射液0.2静滴,Bid,并予以湿毛巾头部冷敷。夜间体温一度达40°C,出现烦躁伴轻度谵妄,予以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5mml退温,湿毛巾敷头,静滴5%糖盐500ml和维生素C(2.0g)和B6(200mg),次日体温维持在37.0°C ~38.5°C之间,治疗三天后临床症状消失,复查血常规正常,再予巩固治疗三天,扁桃体脓点愈,无肿大。出院诊断: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治愈)。飞行结论:飞行合格。
作者:刘喜楠;王道建 刊期: 2013年第11期
随着人们的生活方式、饮食结构、精神压力等的改变与影响,便秘作为一个常见的症状困扰着不同年龄、不同环境的人群。在临证治疗中,笔者以针刺配合耳贴的方法予以调治收到理想的效果,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2例患者均源自2012年2月至2012年11月门诊诊治。其中男性5例,女性7例;年龄小21岁,大56岁,平均年龄39岁;病程短4周,长反复半年余。
作者:曹春英 刊期: 2013年第11期
新生儿黄疸为新生儿科常见症状及体征,尤其是生后一周内新生儿更多见。不少资料报道以高胆红素血症为主诉者占住院新生儿的首位,可达30%-50%。由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为肝脏胆红素负荷大和肝脏清除胆红素能力差,约有50%足月儿和80%早产儿可出现肉眼可见黄疸。一般足月儿血清胆红素浓度不超过221 umol/L,早产儿胆红素不超过257 umol/L,无其它异常症状及体征的,称为生理性黄疸。在此期间内,由各种病因导致的病理性黄疸也很常见,若不积极治疗,可致核黄疸可能,可引起神经系统永久性损伤甚至危及生命。故早期预防,早期诊断,正确干预治疗,显得极为重要。现将2012年6月份至2012年12月份我院收治的84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临床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朱科研;范玉金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心脑血管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相关行为危险因素在黄石城区居民中的流行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三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在城区抽取3984名年龄在16-69岁的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黄石城区居民中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相关行为危险因素流行率较高,其中现在吸烟率、酗酒率、体重超重率和缺少体育锻炼率分别为37.35%、10.17%、28.99%和21.19%,自报高血压患病率为16.89%。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表明,行为危险因素有其存在的广泛性和相互强化。结论:必须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与健康的行为习惯,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廖俊林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究中医综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对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76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的患者均为38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西药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中医综合法(其中包括:中药、手法及腹针)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复发率及治疗前后的症状总积分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患者明显提高(P<0.05),治疗前两组的症状积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的症状积分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先后自身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其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经过半年随访,实验组患者中有3例复发,复发率为7.89%,对照组患者中有11例复发,复发率为28.95%,具有显著差异(P<0.05)说明其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运用中医综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可以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安全有效,临床值得推广。
作者:裘绍源;何明月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患者护理工作在永久性起搏器植入的应用价值。方法:观察和探讨86例患者在植入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工作。结果:86例患者发生囊袋周围血肿4例(4.6%),无切口感染、电极脱位等并发症发生。结论:术前、术中、术后精心、严密的护理工作和健康教育可以减少永久起搏器植入后并发症等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毛启碧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护理体会,以提高对小儿肺炎的护理水平。方法:通过大量阅读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等方面的相关文献,分析了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90例小儿肺部支原体感染的患儿的临床资料和治疗经过。结果:经过积极治疗以及有效的护理,90例患儿的情况均好转,几乎都治愈出院,个别好转带药出院。结论:对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患儿,一方面进行积极的药物治疗,另一方面采取对症护理和心理护理,同时为防止交叉感染加强呼吸道隔离等措施是非常必要的,可以使病程缩短,临床症状减轻,从而促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早日康复。
作者:彭冬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为探讨导尿管伴随尿路感染有效护理的途径和对策,对96例留置导管患者进行观察。认为在密闭式引流的基础上,全身应用有效抗生素配合0.1%新洁尔灭定时冲洗导尿管并清尿道口分泌物,可延缓导尿管伴随尿路感染的发生,对短期留置导尿管患者效果明显,但对长期置导尿管而发生感染的患者可难以奏效。
作者:孙豫君;汪峻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基于SPARCL研究证据,对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即使无冠心病病史,也推荐强化降脂治疗,以降低脑卒中和心血管事件风险。从基础理论研究结果和现有的循证医学证据来看,他汀类药物对缺血性脑卒中的二级预防是有益的,已将他汀类药物作为缺血性脑卒中一级和二级预防的重要手段写入了脑卒中防治指南。
作者:王晓赟;张丽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抗生素治疗重度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2011年10月-2012年11月我院收治的300例重度盆腔炎患者,将所有患者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150例患者给予头孢替坦联合多西环素治疗,对照组150例患者给予头孢替坦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150患者例59例显效、70例有效、21例无效,总有效率为86.00%;研究组150例患者,有115例显效,30例有效,5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6.67%。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抗生素治疗重度盆腔炎可有效改善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白惠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通过开展孕妇乙型肝炎病毒免费检测,提高产检意识,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及时阻断母婴间的乙肝病毒的垂直传播。方法对我辖区内的孕产妇提供免费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为阳性结果者提供进一步的检测与咨询,以阻断母婴间的垂直传播。结果在接受免费检测的1200例孕妇中,有30例为HBV阳性感染者,在进一步进行HBV5项指标及HBV-DNA检测后,有27例阳性感染者接受了医生建议,采取了有效的干预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结论免费产检提高了产检率,使更多的产妇愿意做产检并采纳医生的正确引导,有效阻断乙型肝炎病毒的母婴传播。作为基层妇幼保健机构,承担着妇幼保健基础工作的重任,如何有效的提高我国新生儿的质量,离不开基层妇幼保健机构的正确引导,作为一名基层妇幼保健工作者,我们任重而道远。
作者:陈汉东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产房高风险因素的分析及护理对策。方法:从产房高风险因素评估,提高风险意识,加强风险监察,医院感染管理等方面加强产房护理风险管理,分析产房存在的安全隐患,转变管理理念,加强风险防范意识,修订护理常规,优化操作流程。提高护理人员业务能力,完善产房护理风险管理规范化。结果:保证了产房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达到无风险管理。结论:加强产房护理风险安全管理,将有利于减少医疗纠纷,提高产房护理质量,保障母婴安全。
作者:吴翠英 刊期: 2013年第11期
随着人工髋关节设计、制作、安装技术的不断改进,其适应症和每年手术人数逐年增加,而近、远期疗效也逐年有所改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人体矫形外科中较大的重建手术。术后容易发生许多局部和全身的并发症,影响手术效果。因此,护理重点是应如何减少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下面将简单,经济、适用的手术护理方法介绍如下:1方法将一次性医用手术贴膜剪成宽10cm长20cm,纱布一个备用。麻醉医师麻醉结束之后,巡回护士配合医生将患者摆好手术体位,患肢悬吊消毒。这时巡回护士将备好的纱布和医用贴膜紧贴于患者的会阴部。
作者:申春花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观察中成药及西药口服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观察组58例采用中成药及西药口服联合中药灌肠;对照组52例单纯采用中成药及西药口服。结果:两组病例一周症状消失无显著差异,三个月及半年症状复发有显著差异。结论: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效果显著,复发率明显降低。
作者:张海珠 刊期: 2013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