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春英
目的:对心律失常病人观察以及护理措施进行总结方法:对我院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接收的43例心律失常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该组患者中有41例抢救成功,好转以后出院,其中2例治疗无效死亡。结论:及早发现心律失常的病状,对心律失常病人进行科学合理的护理,可以使患者病情得到有效的治疗或缓解,减少患病(者)死亡率,使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增加,实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的目的,而且可以帮助患者及早恢复健康,实现治疗成本的节约。
作者:杜文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肿瘤患者抑郁和焦虑情绪的影响,旨在探索降低肿瘤患者负面情绪的有效护理干预。方法:分别在入院时和心理护理干预后应用Zung编制的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90位肿瘤住院患者的SDS和SAS标准分,应用SPSS软件对评分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肿瘤患者抑郁和焦虑的发生率分别为65.6%和46.7%。经过心理护理干预后肿瘤患者的抑郁和焦虑情绪得到显著改善,心理护理干预对肿瘤患者的干预效果与性别无关。结论:护理干预可降低肿瘤患者的抑郁和焦虑程度,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
作者:雷蕾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牙缺损伴牙颌畸形的联合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就诊的46例牙缺损伴牙颌畸形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3例,对照组患者进行修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正畸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观察指标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中总有效率为95.7%;而对照组中总有效率为47.8%;两组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正畸联合修复能够明显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是一种安全、有效治疗手段,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瑾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基于SPARCL研究证据,对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即使无冠心病病史,也推荐强化降脂治疗,以降低脑卒中和心血管事件风险。从基础理论研究结果和现有的循证医学证据来看,他汀类药物对缺血性脑卒中的二级预防是有益的,已将他汀类药物作为缺血性脑卒中一级和二级预防的重要手段写入了脑卒中防治指南。
作者:王晓赟;张丽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将72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给予康复护理。结果:两组干预后FMA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同干预前比较均明显改善,干预前后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干预组FMA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提高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单玉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5种肺癌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62例肺癌患者、21例健康人和33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血清中癌抗原125(CA125)、癌抗原19-9(CA19-9)、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l9(CYFRA21-1)和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含量,计算检测的阳性率及联合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肺癌患者的5种血清肿瘤标志物阳性率均高于健康体检组和肺部良性疾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25种联合检测方案中,三联方案CA199+CEA+NSE的特异性与敏感性均较高,与其他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O5);结论:合理选择阳性率高的血清肿瘤标志物进行组合,对于提高肺癌筛选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王洵;赵弘卿;吕蕾;冯金萍;王昕华;韩曙光;鲍亮;钱晓军;钱洪献 刊期: 2013年第11期
颅脑损伤是一种常见创伤,占全身损伤的10-20%,但其死亡率居各类损伤之首。因此,积极治疗和护理非常重要,现将重型颅脑损伤的护理及观察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患者100例,男93例,女7例,年龄19-70岁;闭合性颅脑损伤88例,开放性颅脑损伤12例。2病情观察2.1.1生命体征的观察,如果患者躁动不安,呼吸先快后慢,脉搏先快后慢而有力,血压进行性升高,说明颅内压增高,应考虑有颅内血肿或早期脑疝形成,单纯的血压下降,说明并发有出血、感染等,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作者:劳可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重症监护室里有许多危重病人都需要进行血糖监测。临床上,除了抽血送化验室外,指测血糖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途径。但是某些危重病人的手指末端因为血管原因经常取不到血,所以耳垂血便成了一个极为重要的途径。
作者:丁小丽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在儿科中,对输液患者实施舒适护理,观察和分析其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80例儿童输液患者的就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同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这些患者进行分组,分成试验组40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对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对患者实施舒适护理,比如心理疏导和环境护理等。结果:试验组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和患者的满意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科中,对输液患者实施舒适护理,能够有效地提高一次静脉穿刺的成功几率,减少对患者带来的痛苦,提高患者和家属的满意度,降低医疗纠纷事件的发生。
作者:冯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2008~2009年,笔者收治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患者11例,现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例患者中,男8例,女3例,年龄42~64岁;发病就诊为2个月~2年,均符合2000年ATS/ERS/ACCP发表的IPF诊断治疗国际共识的诊断标准,其中7例行纤支镜肺活检(TBLB),其余4例临床表现,胸片或CT均极典型,且经过多种检查,排除了类似 IPF 的疾病(如药物中毒、环境接触、胶原血管病性疾病、结节病、结核病、肿瘤等)。11例均有进行性呼吸困难。活动后加重。以呼吸困难为唯一表现者8例,伴干咳8例,反复低热2例,乏力、关节疼痛3例。查体, velcro罗音11例,杵状指10例,紫绀8例。辅助检查:11例中血沉加快8例,类风湿因子弱阳性2例。11例均有不同程度的低氧血症和弥散功能障碍,其中8例肺功能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3例为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胸部 X 线检查:2例两肺呈磨玻璃样,3例呈弥漫分布的蜂窝状改变,4例见轻重不等的弥漫性网状,结节状阴影,以双下肺及肺周边为重,以网状为主。2例胸片检查正常,经 HRCT检查证实。11例均行HRCT检查见不规则线样改变,伴有囊性小气腔,病变分布呈新月形,多出现在背部周边部位。3例见纵隔淋巴结增大。7例行纤支镜肺活检,其中4例见肺泡壁轻度增厚,中性粒细胞浸润,3例见肺泡间隔明显增厚,胶原纤维增多,透明性变,炎性细胞以淋巴细胞为主。6例行纤支镜肺泡灌洗,其中4例肺泡灌洗液(BALF)中性粒细胞增多,2例淋巴细胞增多。
作者:张丽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临床应用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收集我院呼吸内科2012年收治的3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无创呼吸机临床应用有显著的效果,同时也给患者心理和生理带来负面影响。结论:临床护理中处理好负面影响就能取得患者密切地配合,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就能更快地康复出院。
作者:姚伟;兰晓娥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地高辛是一种强心苷类药物,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室上性心动过速、房颤患者常用的药物。但是地高辛的安全范围小,毒副作用大,与其他药物合用应当谨慎,即使给予常规用药也可能导致地高辛中毒,临床上除严格执行剂量和用法以及进行血药浓度监测外,掌握药物的相互作用和注意事项是非常必要的。
作者:黄新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究氯沙坦钾片与卡托普利片在临床中治疗高血压的效果分析。方法:对2012年3月-2013年3月来我院治疗高血压的72例患者进行临床上的观察分析。随机将72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的36例患者用氯沙坦钾片给予治疗,对照组的36例患者用卡托普利片给予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患者运用氯沙坦钾片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的患者运用卡托普利片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5.7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沙坦钾片对治疗高血压的患者有比较好的疗效、用药方便安全,要优于用卡托普利片。
作者:杨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护理学是医学领域中一门独立的学科,在整个生命科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产科护理作为护理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已形成独具特色的专科。人性化护理是当今护理界的热门话题,因为护士面对的是人,护理服务不是简单的、一般的职业服务,而是特殊服务。人性化护理在尊重人性的基础上开展各种服务举措,使被服务者体会到人性的存在,人性化护理应用到产科护理中要求护理人员不仅局限于护理、助产等单纯的技术操作,而应更注重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并针对个体、家庭、新生儿在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的需求及时调适,为其提供安全性和高质量的健康照顾,尤其强调提供促进家庭成员间的凝聚力和维护身体安全的母婴照顾。
作者:祁盈盈;张卫卫;吴雪芹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与纤溶酶对具有糖尿病并发急性脑梗死患者血脂,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纤维蛋白原(FIB)的影响,探索其在调控血脂作用之外,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糖尿病并发急性脑梗死患者并经超声提示有确切动脉硬化证据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丹红与纤溶酶组和辛伐他汀组,每组60例。丹红注射液与纤溶酶组为治疗组,辛伐他汀组为对照组,两组均治疗2周,检测两组患者用药前后血脂和超敏C反应蛋白,白介素-6,纤维蛋白原水平变化,同时检测两组用药前后肝肾功能变化。结果:丹红与纤溶酶组和辛伐他汀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治疗后血脂差异无显著性(P>0.05)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和白介素-6较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同时未发现治疗组有肝肾损害等不良反应。结论:丹红注射液与纤溶酶合用有明确调控血脂、抗炎、抗氧化、降低纤维蛋白原作用。
作者:阎广会;杨桐;朱华林;苏玉莲;张立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再妊娠阴道分娩的可行性。方法:对本院收治瘢痕子宫住院分娩的孕产妇58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抽取同期非瘢痕子宫孕产妇资料进行比较。结果:经阴道分娩18例,分娩率为31.03%;成功13例,成功率72.22%;再次剖宫产45例。瘢痕子宫与非瘢痕子宫阴道分娩组比较,除产后出血量有差异外,产程时间、手术助产率、新生儿Apgar 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瘢痕子宫孕产妇,只要符合阴道试产条件,严密监护下阴道试产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肖满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治疗联合西医常规治疗缺血性心肌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0例缺血性心肌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行中医辨证治疗,并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0%,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二者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联合西医常规治疗缺血性心肌病不仅效果显著,同时还能够改善患者心功能指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钱刚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观察3种宫内节育器(IUD)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09年1月~2013年1月在昆山市花桥人民医院妇产科要求放置宫内节育器的健康妇女761例,以随机方法分为三组,放置三种不同的IUD,其中吉妮柔适(GeneFiexIUD)261例、爱母环(MCuIUD)253例、母体乐(MutileIUD)247例,于放置后1月、3月、6月、12月及24月进行随访。结果:3种IUD24月脱落率分别为0.77%、2.37%、2.83%,放置吉妮柔适低于其他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带器妊娠率分别为0.38%、0.79%、0.81%,3者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因症取出率分别1.15%、4.35%、1.62%,放置(MCuIUD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累积续用率分别为95.02%、91.30%、94.74%,放置GeneFiex吉妮柔适低于其他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GeneFiex吉妮柔适,24月续用率高,副反应少,脱落率低,值得推广。
作者:樊健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成功穿刺静脉是基础、常用的一项护理技术操作方法,不仅取决于护士的穿刺技术,还与护士的心理素质有极大的关系。如何根据老年患者手背静脉血管的特点、位置及病情选择不同的穿刺方法,妥善固定与正确拔针的方法来保护好患者局部皮肤及血管,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患者的痛苦,提高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我们通过对近三年来中医科住院老年患者静脉输液体会进行总结,探讨老年患者静脉穿刺成功的护理对策。
作者:刘改枝 刊期: 2013年第11期
通过对流源乡的村民的调查统计分析得知该乡仅有5个村,却有3个村没有学校。被调查者中50岁及以上的人占了70.5%,他们的子孙正在受大学教育的仅有5.4%,高中在读1位。而当地外出打工者初中学历占76.9%,该乡无论是青少年还是中青年受教育层次较低,再加上该乡多数村没有学校,致使该乡教育至今没有发展。根据流源乡的教育现况的相关调查,以期让更多的人关注农村基层教育,帮助其得到改善。
作者:彭香红;毛敏;刘喜;王香;邹超斌;张慧 刊期: 2013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