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氯丙嗪致低钾麻痹1例

胡晓红

关键词:氯丙嗪, 患者, 肌张力, 体格检查, 体位性低血压, 氯化钾注射液, 下肢肌力, 心电图正常, 精神分裂症, 异常反应, 行为紊乱, 下肢无力, 身体健康, 情感反应, 肌力减弱, 自知力, 言语性, 血清钾, 测血压, 诊断
摘要:1病例患者,男,27岁,因胡言乱语,疑人迫害,行为紊乱1年半,加重1周入院。既往身体健康,体格检查正常。精神检查:有言语性幻听,被害妄想及关系妄想明显,情感反应不协调,表情呆板,生活懒散,自知力缺乏。诊断为精神分裂症。给予氯丙嗪50mg/天,1周后加量250mg/天,未出现异常反应,饮食好。第10天加至400mg/天,次日,患者晨起去厕所时,突然摔倒,当时考虑患者摔倒是氯丙嗪引起的体位性低血压所致。回房间后测血压125/75mmHg,且患者感双下肢无力,欲抬不能,无法站立。体格检查:意识清,定向准确。双上肢肌张力及肌力减弱,双下肢肌力Ⅲ级,肌张力减弱。心电图示低钾,STⅡ,Ⅲ, AVF 下降0.3mm,T 波 V2-4 U 波明显。血清钾3.0mmol/L。立即停用氯丙嗪,给予10%氯化钾注射液20ml静滴。10%氯化钾10ml,3次/天,口服。第2天,患者能行走,肌力及肌张力正常,心电图正常,复查血钾正常。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郑州市儿童保健服务现状及需求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郑州市0~6岁儿童父母对儿童保健知识的知晓情况及对保健服务的需要情况,为今后儿童保健工作的开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抽取在我院儿保科就诊的0~6岁儿童父母450例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结论:应进一步拓展基层儿童保健工作的服务内容,满足新时期儿童家长对儿童保健的需求,做好儿童保健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

    作者:郭萌;张东旭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单边外固定架治疗胫骨骨折35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单边外固定架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不同的手术方式,将75例胫骨骨折患者分为甲,乙俩组:甲组:单边外固定架组35例,乙组:加压钢板内固定40例,根据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比较俩种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甲组:骨折愈合30例,感染1例,骨不连1例,畸形愈合2例,关节僵硬1例,骨愈合率为85.7%,乙组:骨折愈合35例,感染2例,骨不连1例,关节僵硬1例,骨折愈合率87.5%。甲组骨折愈合率略低于乙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俩组并发症也无差异。结论:单边外固定架操作简单,骨折愈合的时间短,可早期活动,功能好,值得推广。

    作者:李铭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影响百草枯中毒预后的多因素分析

    目的:观察百草枯中毒后的多个临床指标,以期为临床提供有意义的治疗方法。方法:选56例中毒患者,根据服毒量多少分 ABC 组,根据病情转归分死亡组及存活组。分析服毒量等与患者预后关系。结果:存活组与死亡组比较,死亡组服毒量大,且氧分压明显低于存活组,CRP及PTC明显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A、B、C三组比较,随着患者服毒量增大,器官损害程度重,肺部病变程度重(P<0.005)。结论:影响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预后的因素分别为服毒剂量、肺纤维化程度及肺功能等。

    作者:张晓丽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瑞芬太尼在经皮肾镜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进一步研究经皮肾镜手术中,瑞芬太尼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收集了2011年1月-2011年12月来我院进行钬激光碎石经皮肾镜手术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详细研究,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21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丙泊酚联合芬太尼麻醉,21例观察组患者接受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麻醉。结果:观察组患者呛咳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 MAP、HR 等血流动力学指标在插管期间、手术期间、拔管时候的变化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清醒时间、答问切题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结论:经皮肾镜手术中,瑞芬太尼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控制应激反应,有效维持患者动力血流平稳度,苏醒时间短、清醒质量高。

    作者:李光建;王彬;梁慧玲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腹腔镜联合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的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分析腹腔镜联合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合并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子宫内膜异位患者240例,将其随机分为腹腔镜+GnRH-a组(即腹腔镜组)120例与常规开腹+内美通组(即开腹组)120例。结果:⑴腹腔镜组患者在住院时间与术中出血量均显著少于开腹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均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而腹腔镜组与开腹组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⑵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副作用发生率、妊娠率以及复发率比较,差异显著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采用腹腔镜+GnRH-a治疗子宫内膜异位合并不孕症可以有效提高临床疗效以及妊娠率,降低复发率,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李攀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输液性静脉炎的诱发因素及其防治

    静脉输液是常用的药物治疗方法,但易发生不同程度的静脉炎。本文对静脉炎的诱发因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判断标准,预防措施进行阐述,旨在尽量减少静脉炎的发生。

    作者:张贺诗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抑郁症对照研究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间收治的50名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模式,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模式,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病情发现,患者的抑郁症病情均得到较大的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抑郁症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身体状况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何晓琴;石金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胸骨后甲状腺肿52例外科诊治及分析

    目的:探讨胸骨后甲状腺肿的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手术治疗的52例胸骨后甲状腺肿,对其术前诊断、手术方式选择、术后并发症处理进行分析研究。结果:经术前充分准备,52例均获得成功手术,术后1例出现声音嘶哑、2例出现低钙症状,经治疗,均好转出院。结论:外科手术是胸骨后甲状腺肿有效治疗手段,依据胸骨后甲状腺肿的分型,采取不同手术入路,术前充分评估,术中仔细操作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王明军;毛秋粉;王新征;刘金彪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ICU重症患者胃肠内营养及护理体会

    ICU重症患者,特别是昏迷患者由于疾病和不能进食的影响,机体呈高代谢,高分解状态,能量消耗剧增,蛋白分解加快,机体呈负氮平衡状态,由此引发一系列病理生理功能紊乱和营养缺乏状态,免疫功能极度低下,影响疾病的治疗和预后。随着营养支持的不断发展,胃肠内营养( EN)的优越性日渐显著。而正确的实施和积极防治由EN引起的各种潜在并发症,已成为临床护理工作者探讨和研究的课题。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在我院ICU收治的重症、伴有不同程度昏迷不能进食而需要营养支持治疗的患者,病后或术后72h内无消化道损伤的条件下行鼻饲饮食,管饲时间为12~90天。患者年龄3~75岁,平均(40.3±9.7)岁;GCS 评分为4~8分,平均为(6.0±1.2)分。

    作者:颜洪英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循证护理在气管切开患者呼吸道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提高气管切开患者呼吸道护理质量中的应用。方法:我院重症监护病房(ICU)于2011年1月~2012年12月行气管切开术患者120例,对照组56例进行传统护理干预,试验组64例进行循证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的呼吸道并发症例数、呼吸道并发症时间发生率、置管时间、ICU住院时间、ICU费用、死亡例数、患者满意度。结果:试验组呼吸道并发症例数、呼吸道并发症时间发生率、插管时间、ICU住院时间、ICU费用、死亡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应用循证护理提高护理质量,可降低呼吸道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气管切开患者医疗负担,增加患者满意度。同时护理人员学到了新知识,掌握了新技巧,提高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者:王阿凤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中药灌肠结合西医治疗盆腔炎120例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灌肠与西药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性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2013年12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进行研究,将其随机等分为:西药治疗,中药灌肠治疗,中药灌肠与西药结合治疗三组,对其治疗效果进行临床观察。结果:西药组治愈率为27.0%,中药灌肠组治愈率为35.0%,中药灌肠与西药结合治疗组的治愈率为75%。中药灌肠与西药结合治疗组与中药观察组、西药组相比P <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利用中药灌肠与西药相结合治疗盆腔炎效果显著。

    作者:安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运用五运六气指导二十四节气的养生

    五运六气中,“五运”是指木、火、土、金、水五个阶段的相互推移,“六气”是指风、火、热、湿、燥、寒六种气候的转变。二十四节气节则是人们用于传统农业、民族风俗、生产仪式相关的计时工具。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五运六气与二十四节气的有机结合,则可以更进一步指导中医养生和治未病。

    作者:邝唯铭;蔡东滨;袁伟渠;李国彬;黎敬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舒血宁注射液对于急性脑梗死的治疗价值。方法:将符合诊断的8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予以基础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舒血宁注射液。比较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和神经功能缺损积分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4%(P<0.0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积分的比较,与对照组比较,1个月和6个月时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均显著下降(P<0.0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积分显著下降(P<0.01).结论:早期联合应用舒血宁注射液治疗,可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改善患者预后,显著提高临床有效率。

    作者:陈红涛;李丽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白内障手术病人的护理

    透明的晶体由于多种原因而形成混浊者称为白内障。这些因素有些是出生前胚胎发育因素,有些是出生后内在因素、外在因素。白内障形成的机制尚待研究。不论起因如何,晶体混浊乃是晶体虹膜通透性改变以及代谢紊乱的主要因果,从而失去屏障效应。特别是在外伤后,晶体虹膜破坏,是通透性增加,随之而发生虹膜代偿性增厚,上皮细胞增生,皮质纤维硬化、凝固或坏死,导致整个晶体混浊。

    作者:李红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先天性心脏病52例患者介入封堵术围手术期护理观察

    先天性心脏血管病简称先心病,由胎儿心脏在母体内的发育缺陷或部分发育障碍所造成。其中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是临床常见的先心病。随着介入医学水平的不断提升,导管介入封堵术较外科手术痛苦减轻、术后伤口更小、更容易恢复,疗效显著又缩短住院时间,为患者减轻了负担,这些优势使介入封堵术得到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及其家属的广泛认同,其治疗十分关键,为了手术的顺利进行并减少并发症,手术之前的检查和手术后的护理尤为重要,他们都是确保手术成功的关键,总结我院用该项技术,治疗患者52例,均获成功。

    作者:张淑霞;张华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的护理体会

    目的:讨论前列腺增生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83例前列腺增生患者围手术期进行正确的护理。结果:83例前列腺增生患者经手术及术后精确护理均完全康复无任何并发症。结论:认真的观察患者患者的病情、科学有效的护理对患者早日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师丽惠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非结石性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护理

    目的:探讨非结石性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收治非结石性急性胆囊炎患者120例,均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其进行专科护理,总结其护理经验。结果:配合治疗,对患者进行专科护理,120例患者均手术成功,术后住院平均7.4±2.5天,术后并发症3例,2例切口出血。结论:对于非结石性急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进行专科的围手术期护理,可有效的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术后恢复。

    作者:高敏;黄宇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141例慢性重度乙型肝炎患者凝血功能与HBV标志物模式 HBV-DNA载量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慢性重度乙型肝炎患者HBV标志物模式(HBV-M )、病毒载量(HBV-DNA)与凝血功能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本院临床诊断为慢性重度乙型病毒性肝炎住院患者141例,对照组为同时期健康体检人员46例。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HBV标志物模式(HBV-M)、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乙肝病毒DNA载量(HBV-DNA),同时检测凝血功能四项(PT、APTT、TT、FIB)。依HBV-M将研究对象分为五组:A组(HBsAg+HBeAg+HBcAb+),B组(HBsAg+HBeAb+HBcAb+),C组(HBsAg+HBcAb+),D组(HBsAg+HBeAb+),E组(HBsAg+),F组(HBeAb+);依HBV-DNA载量将研究对象分为7组:第1组(HBV-DNA载量≤103)第2组(103

    作者:杨娜;蒲泽宴;刘禄;李文凯;魏容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推拿结合围刺治疗梨状肌综合征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推拿结合围刺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推拿科门诊自2012年3月至2013年8月期间收治的60例梨状肌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推拿结合封闭治疗,治疗组采取推拿结合围刺治疗,对照组推拿1次/d,5d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2d,封闭为每7天1次;治疗组推拿和围刺均为1次/d,5d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2d,对照组和治疗组均为3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并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推拿结合围刺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疗效优于推拿结合封闭治疗,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楚云杰;张文远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甲状腺癌的超声诊断

    目的:探讨和分析超声诊断甲状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59例在我院接受诊治的甲状腺癌患者为分析对象,对选取对象的超声检查显示的甲状腺二维声像图像进行观察,分析和总结图像中的特征。结果:内部微钙化、无包膜以及低回声对甲状腺癌的鉴别和诊断有较为明显的价值,59例患者,其中低回声型、低回声并钙化型、囊实性并钙化型及等回声型患者人数依次为24例、21例、10例及4例,超声诊断准确率为86.4%。结论: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甲状腺癌进行鉴别和诊断,诊断准确高,其临床诊断和手术治疗参考价值高,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卢凌燕 刊期: 2013年第11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