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玉梅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分娩后24小时内产妇出血量超过500ml,是产科的严重并发症,是导致产妇死亡的四大死亡原因之一,到目前为止仍是我国导致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1-2]产后出血一旦发生,必然会对产妇造成一系列危害,产后出血的预防显得更为重要,因此医务工作者因做好孕前期保健及怀孕妇女的围生期保健系统管理工作,及早发现妊娠合并症并给予积极的处理。分娩期正确处理产程。产后应在产房观察2小时,观察产妇的生命体征,子宫收缩及阴道流血,会阴缝合处有无血肿。一旦发生产后出血应给予积极的抢救,减少产妇的死亡。在探讨发生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及其预防及治疗的有较方法,为及早采取措施,努力降低其发生并及时挽救产妇生命提供依据。
作者:余仕凤 刊期: 2013年第10期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是我院急诊科的一种常见重症,,它对人的毒性主要是对乙酰胆碱酯酶的抑制,引起乙酰胆碱蓄积,使胆碱能神经受到持续冲动,导致先兴奋后衰竭的一系列毒蕈样、烟碱样、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严重者可因昏迷而死亡,如抢救、护理得当,病死率会降低。现将我院自2009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46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急救护理体会,现报告如下: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孙丽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全科医生”起源于欧美,上世纪80年代后期引人中国,很快受到政府、医学界和广大居民的重视。目前,全科医生基本遍布各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得到了应有的重视和发展。而承担基层预防工作任务的“基层公共卫生医生”,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承担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的医生,还没有被充分认识和重视。因此,对基层公共卫生医生的职能与现状进行探讨,以此唤起各方对基层预防工作和基层公共卫生医生的重视,真正做好基层的公共卫生预防工作。
作者:张海霞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化疗是恶性肿瘤患者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静脉穿刺给药是化疗药物应用的必要方法,在应用化疗药物期间,化疗药物外渗是临床较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但若发生药物渗漏或处理不当,轻者引起局部肿胀,疼痛炎症,重者引起局部组织坏死,甚至造成功能障碍,不仅给患者增加痛苦,增加了经济负担,而且耽误了患者进一步治疗。本文通过对此并发症外渗分类、处理原则、拮抗剂预防、护理及治疗等的总结,为化疗药物外渗的护理和预防提供参考意见。
作者:田洁;董娜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高危者孕妇积极实施干预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09年2月至2013年9月在本院产科门诊就诊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高危早期孕妇者,共306例,年龄17~45岁,平均27.6±3.2岁;进行孕期健康宣教、心理干预,并在使用健康教育及心理干预的同时,选用不同的药物进行干预治疗。结果追踪至分娩后12周,结果:18例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率为5.89%,且均为轻度子痫前期,未发生脑血管意外、妊娠期高血压性心脏病、胎盘早剥、凝血功能障碍等并发症,母婴健康状况良好。结论:通过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高危者孕妇积极采取早期干预措施,可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率,减少对母婴危害,保障母婴健康,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程书梅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社区护理是针对个人、家庭及人群的护理,但以人群健康为重点它是将公共卫生学及护理学理论相结合,用以促进和维护社区人群健康的一门综合学科,其目的是促进、保护和维持人群的健康水平,达到预防疾病、延长寿命、提升生活质量。在目前社会变革快速而复杂的情况下,社区护理变更肩负着保证人群健康的重要职责,已成为当今当今世界各国护理工作研究的重点,笔者结合自己多年从事社区工作的实践,就社区护理特点及健康教育对象,谈点浅显的认识。
作者:郭元晖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为保护支持促进母乳喂养,针对影响母乳喂养的因素,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以提高母乳喂养率。方法:对我院妇产科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1000例产妇提倡母乳喂养,分析总结影响母乳喂养的因素,制定出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母乳喂养成功率提高,同时找到了提高母乳喂养率的方法及护理措施。结论:严格执行母婴早接触,早吸吮,认真做好母乳喂养宣教和技术指导,产科医护人员转变观念,积极主动落实母乳喂养的各项措施是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的关键。
作者:沙影丽;张华;李晶吉;黄珊珊 刊期: 2013年第10期
随着社会老龄化和血液透析技术的不断扩展,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可存活30年以上[1],接近正常人的寿命,因此,老年血液透析(血透)患者的数量也在逐年增加。他们精神上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再加上各个器官脏器的老化,使他们认知和理解能力有不同程度的减退。另外,由于患者每周透析2-3次即可,无需住院。而患者在院外期间得不到医生、护士及时的精心治疗和护理,因此透析间期的健康指导就尤为重要。我院血液透析中心自2007年1月至2010年9月对129例老年血透患者进行了健康教育,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周洪玲;王海超;曾庆玲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观察研究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样本来自于近一年内我院接收治疗并确诊为冠心病心绞痛的患者120例,将其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2组,每组60例患者。120例患者均给予硝酸甘阿司匹林以及他汀类药物等冠心病二级预防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患者额外加用丹参多酚酸盐静滴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心绞痛疗效、心电图疗效以及硝酸甘油的停减情况,同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的60例患者心绞痛疗效、心电图疗效以及硝酸甘油的停减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具有显著改善心绞痛症状、副作用较小、安全性较高的疗效,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刘新成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黄疸的护理体会。方法:对3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采用蓝光治疗,进行细心观察与护理。结果:30例新生儿黄疸经蓝光治疗均痊愈出院,无不良后遗症。结论:蓝光照射能有效降低新生儿黄疸患儿的血清胆红素,而正确、精心的护理则是蓝光治疗的关键。
作者:殷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患者血清标志物与 HBV-DNA 定量检测之间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58例经我院确诊的乙肝患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患者体内血清标志物,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 HBV-DNA 含量,比较血清标志物与 HBV-DNA 检测量之间的关系;结果:HBsAg+/HBeAg+组与 HBsAg+/HBeAg+/抗-HBc+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00%(16/16)与95.45%(84/88),HBV-DNA 对数值分别为7.85±2.12拷贝数/ml 和7.08±2.65拷贝数/ml;27例 HBsAg+/HBc +组、85例 HBsAg+/抗-HBe+/抗-HBc+组、11例抗-HBs +/抗 HBe+/抗-HBc +组、8例抗-HBe +/抗-HBc+组、23例抗-HBs+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62.96%、52.94%、37.50%、27.27%、4.35%;结论:乙肝患者血清 HBV-DNA 阳性率与血清标志物存在相关性;同时进行血清标志物的检测与 HBV-DNA 定量检测能较准确直接地反应病毒复制程度及传染强度,对于早期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车梦楠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分析导致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感染的原因及防御措施。方法:对2010年6月-2012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0例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选取100例同期行剖宫产手术未发生切口感染者作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情况,分析导致患者腹部切口感染的原因。结果:导致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感染的主要因素有胎膜早破、肥胖、试产时间、手术时间和贫血等症状有关,在临床治疗期间加强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感染控制十分重要。结论:加强对剖宫产患者的临床观察,注意患者的腹部恢复情况,及时进行局部清创和坚持换药等能够有效的预防腹部感染的发生,对于剖宫产术患者意义重大。
作者:刘敏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对临床上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方法:将曾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利用静脉溶栓手段来进行治疗,将这些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有60例,即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于对照组利用尿激酶对其进行治疗,对于观察组利用阿替普酶来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并对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比对照组明显要较好,在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存在;从并发症的发生机率来说,对照组比观察组明显要高,在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存在;在进行治疗之后,对两组患者左室舒张末径(LVEDD)以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进行比较,观察组比对照组明显要高,在统计学上显著差异存在。结论:在对急性心肌梗死进行治疗时,可以利用阿替普酶来对患者进行静脉溶栓治疗,这种方法具有很好效果,能够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曲艳宏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干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在我医院住院进行治疗的高血压患者的80例,应用个体化健康教育问卷调查表。结果:高血压患者按时规律服药的比例由健康教育前的53%上升为78%(P<0.01);高血压患者低盐低脂饮食行为习惯的比例由原来的42%上升为69%(P<0.01);保持心态平和的高血压患者由健康教育前的45%上升为76%(P<0.01),另外高血压患者的吸烟与饮酒比例在经过健康教育以后均出现了明显下降(P<0.01)。高血压患者对吸烟危害知识知晓率由教育前的47%提高到85%(P<0.01),饮酒过量危害知晓率由教育前的44%提高到82%(P<0.01),超重与肥胖知晓率由教育前的52%提高到90%(P<0.01),高盐饮食、高脂饮食知晓率均出现了明显上升(P<0.01),不良心理因素危害知晓率由教育前的41%提高到73%(P<0.01)。结论:高血压患者护理健康教育效果评价的应用为医院为减少或控制高血压疾病危害的进展提供新的手段与依据。
作者:孙百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总结急诊急救的现状,并提出提高创伤救治水平的对策。在救治急诊创伤患者的过程中,实施院前抢救和有针对性的处理措施抢救对成功挽救患者生命有着积极作用。
作者:屠苏 刊期: 2013年第10期
阿尔茨海默病即所谓的老年痴呆症。由于慢性或进行性大脑结构的器质性损害引起的高级大脑功能障碍的一组症候群,是患者在意识清醒状态下出现的持久的全面的智能减退,表现为记忆力、计算力、判断力、注意力、抽象思维能力、语言功能减退,情感和行为障碍,独立生活和工作能力丧失。是一种进行性发展的致死性神经退行性疾病,临床表现为认知和记忆功能不断恶化,日常生活能力进行性减退,并有各种神经精神症状和行为障碍。患病率研究显示,美国在2000年的阿尔茨海默病例数为450万例。年龄每增加5岁,阿尔茨海默病病人的百分数将上升2倍,也就是说,60岁人群的患病率为1%,而85岁人群的患病率为30%。随着我国在全国范围内进入老龄化社会,我国有阿尔茨海默病患者5000万,这将对我国社会和家庭造成巨大的负担。
作者:张一洁;王晓湘;蔡玲琴;谢明英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分析探讨膀胱癌术后膀胱灌注化疗的方案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6月与我院就诊的90例膀胱癌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 组给予丝裂霉素 C;B 组给予卡介苗(150ml),加白介素-2(1.0×105U);C 组给予丝裂霉素 C(40mg),每周一次,共6次,此后用卡介苗(150ml),加白介素-2(1.0×105U)化疗。化疗期间均给予优质的护理,两年后,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并加以分析比较。结果:A、B 组复发率均达26.67%,显著高于 C 组(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C 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67%,显著低于 A、B 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 C 组膀胱刺激症状的发生率达30.00%,显著高于 A、C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丝裂霉素 C 和卡介苗联合应用加上优质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地抑制浅表性膀胱癌术后肿瘤复发以及减少化疗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韬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在当前医疗改革中,电子病历的出现是解除医患双方不信任问题的一个非常好的方式,电子病历虽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但至少比纸质病历更先进,可作为一种病历管理制度进行完善推广。本文首先探讨了医院电子病历的应用价值,分析了医院电子病历的应用建设过程,展望了医院电子病历的应用效果。
作者:吴华辉;连万民;欧志文 刊期: 2013年第10期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加强安全生产管理,靖宇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坚持以十八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以全体职工生命安全、国家财产安全、环境安全为目标,以树立“安全发展”、“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为观念,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整治”为方针,多措并举实施安全生产法,人人事事保安全,在全中心大力营造“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氛围,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检查活动,落实职工对安全生产的强烈责任感,提高干部职工的安全文化素质,建立安全生产长效管理机制,形成安全生产逻辑链条式监管体系,联防联动预测预警预各类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为全体职工营造和谐稳定的工作环境。
作者:于锡锋;李均清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围术期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从我院接诊的甲亢患者中选取54例,所有患者均行未结扎甲状腺下动脉主干的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分别给予其术前、术中、术后护理。结果:术中有2例患者表现出呼吸困难,1例患者有出血现象,3例喉反射神经压挫伤,2例甲状腺危象先兆,4例甲状腺旁腺功能暂时性低下,2例喉上神经感觉支损伤。经术后对症护理,所有患者均在短时间内恢复健康,痊愈出院。结论:围术期护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围术期患者的各种心理及生理不适,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满意度。
作者:冯志刚 刊期: 2013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