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成英;夏晓敏;叶静;黄玉兰;古乾春
化疗是恶性肿瘤患者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静脉穿刺给药是化疗药物应用的必要方法,在应用化疗药物期间,化疗药物外渗是临床较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但若发生药物渗漏或处理不当,轻者引起局部肿胀,疼痛炎症,重者引起局部组织坏死,甚至造成功能障碍,不仅给患者增加痛苦,增加了经济负担,而且耽误了患者进一步治疗。本文通过对此并发症外渗分类、处理原则、拮抗剂预防、护理及治疗等的总结,为化疗药物外渗的护理和预防提供参考意见。
作者:田洁;董娜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中医经络推按在输尿管结石气压弹道碎石取石术后对患者康复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70例诊断为输尿管结石的患者,进行气压弹道碎石取石术治疗,术后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术后进行常规操作,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中医经络推按,对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进行评分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有效率的差异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5d、术后30d的康复评分表现优于术后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上在术后5d、术后30d 的评分表现上,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气压弹道碎石取石术后的患者,采用中医经络推按可促进患者症状的康复。
作者:周永建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氨溴索口服液治疗慢性儿童鼻窦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择的患儿共80例,均为我院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慢性鼻窦炎患儿,随机按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划分,对照组采用阿莫西林等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采用常规方案应用的同时,加用氨溴索口腔液治疗,回顾两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40例中,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40例中,总有效率为77.5%,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慢性鼻窦炎采用氨溴索口服液治疗,可降低复发率,缩短病程,提高有效率,具有较高安全性,使预后获得理想改善,为患儿身心健康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作者:崔艳红;付高尚 刊期: 2013年第10期
护生在结束了护校系统的理论及技能学习后,走上护理工作岗位。他们由于刚进入临床,缺乏相应的护理技能和临床经验,不能完全胜任护理工作,因而产生困惑和焦虑,这对护理队伍的稳定和提高护理质量有着很大的影响。如何帮助他们顺利完成从学生到职业护士的转变,新护士临床带教是医院规范化培训的重要部分,是使他们较快成为高素质护士的关键。我有幸成为科内新护士临床带教老师,参与新护士的临床带教,一路走来觉得较辛苦,但也有成就感。
作者:王益萍;李萍 刊期: 2013年第10期
腹股沟斜疝多见于儿童及中老年男性,疝反复出现且多数病人伴坠胀或疼痛,生活及工作非常不便,而中老年腹股沟斜疝手术治疗是唯一根治方法。近年,随着对腹股沟区解剖、生理功能、疝发生机制认识的不断更新与完善,腹股沟疝修补术强调尽可能保存解剖功能,使其保留接近正常的腹股沟防御机制,旧的修补术式逐渐被无张力疝修补术所替代。我们自2008年4月至2012年3月采用聚丙烯网片对腹股沟疝患者进行无张力疝修补术(平片法),临床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曹家团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究对急诊科的脑卒中患者进行预见性的护理的方法以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7月收治的89例脑卒中患者进行护理,实验组47例选择预见性的护理,对照组42例常规护理,对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并发症的情况进行观察。结果:对照组并发症的出现率明显高于实验组,差异较大(P<0.05)。结论:对急诊科的脑卒中患者进行预见性的护理,能够促进治疗效果的提高,减少并发症的情况。
作者:杨雪;李琳;任雅蔚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川芎嗪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12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治疗组64例及对照组62例,对照组采用复方丹参20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 静脉滴注,每日1次,治疗组用川芎嗪100mg 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 静脉滴注,每日1次,两组均治疗14日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川芎嗪急性脑梗死显示良好效果。
作者:孙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2011年11月-2012年11月,我们对286例股骨头坏死患者行保守治疗,对患者住院期间的心理状况采取相应的心里干预,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宁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口服盐酸左旋咪唑治疗小儿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炎、抗病毒、清热、祛痰及缓解上呼吸道卡他症状等对症治疗,观察组除给予以上常规处理外,还口服盐酸左旋咪唑。并对两组疗效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盐酸左旋咪唑防治小儿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疗效肯定,近远期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娅;杨辉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观察波姆光治疗宫颈柱状上皮移位合并反复发作阴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本中心2012年6月到2013年6月用波姆光治疗的186例宫颈柱状上皮移位合并反复发作阴道炎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随访6个月,治愈152例(81.72%),有效34例(18.28%),总有效率100%。结论:波姆光治疗宫颈柱状上皮移位合并反复发作阴道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张燕波;包建梅 刊期: 2013年第10期
近几年,国家加大了对免疫工作的重视程度,扩大了疫苗种类,对疫苗采取极少收费甚至免费的政策。相比较而言,城市的预防接种基础设施较为完善,而乡镇卫生院还存在设施简陋,服务人员专业化低,缺少与家长和孩子的交流沟通机制,缺乏家长信任等问题。这对接种工作的进行带来了巨大的阻碍。因此作为乡镇卫生院,我们必须在预防接种的工作中,引入人性化服务的理念,完善卫生院的硬件设施,加强与家长及孩子的沟通交流,进一步提高预防接种人员的专业水准,全面规范预防接种工作,提高接种质量,保证接种安全,促进预防接种工作更好地发展。
作者:郑裕海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采用电子支气管镜代胸腔镜行胸膜粘连法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价值,观察患者的复发率。方法:对我院2005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20例难治性气胸采用在局麻下用电子支气管镜代胸腔镜进入胸腔内观察,离断小的粘连带,修补大于3mm 的肺大疱,对胸膜破口喷洒滑石粉或应用纤维蛋白胶修补,预防复发。结果:20例经回访均治愈。结论:经电子支气管镜代胸腔镜治疗难治性气胸疗效显著,治愈率高,复发率低。
作者:李冠华;魏晓蕾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单硝酸异山梨酸注射液对心肌梗死后并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1例,治疗组使用单硝酸异山梨酸注射液20mg混入5%葡萄糖液250ml中,静脉滴注,一日一次,连续使用15天。对照组使用参麦注射液60ml 混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一日一次,并口服盐酸硝酸异梨酯片10mg,一日三次。结果:两组中,治疗组41例,病死率为4.8%;对照组41例,病死率12.2%。治疗组41例,心绞痛发生率为8%,心律失常发生率5%;对照组41例,心绞痛发生率为39%。治疗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单硝酸异山梨酸注射液,能够有效的防治心肌梗死后并发症,防治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等。具有起效快、疗效高、安全、不良反应少等特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心血管药物,已成为治疗心血管疾病中的基本药物,在心肌梗塞后并发症中的常规用药。
作者:索新娟;胡诚;于江燕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分析子宫输卵管造影对诊断输卵管性不孕的诊断价值及实用性。方法:2010年8月一2013年8月在我院门诊检查的120例不孕症患者为研究对象,评价子宫输卵管造影(hysterosalpingography,HSG )在诊断输卵管性不孕的价值。结论:子宫输卵管造影是诊断输卵管性不孕症的首选方法之一,同时对输卵管性不孕症的治疗也发挥一定的作用。
作者:龚菊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总结高血压病人在治疗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排除干扰治疗的不利因素,防止或减缓病情发展,血压持续升高导致的心脑肾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方法:开展健康教育与治疗同步相结合,组织体检,问卷调查,定期复诊、自我监测血压、设立家庭病床、制定血压控制目标,提高病人对高血压的知晓率,合理用药提高药物治疗的依从性。结果:本组对148例高血压病人经过近半年的系统治疗与随访,其中高血压病知晓率达121例,占82%。能遵医嘱用药,定期复查,按时就诊者,2级高血压和3级高血压者达59例,占79%。达到血压控制目标者118例,占79.7%。结论:由于高血压治疗的长期性,治疗依从性十分重要,健康教育,合理用药,控制血压是防止高血压的必要手段。
作者:于玲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了解某县级中医医院近三年医疗纠纷发生情况,找出存在问题,为进一步改进医疗纠纷处理工作提出建议。方法:收集某县级中医医院2010年-2012年医疗纠纷发生情况并进行多角度的分析。结果:医疗纠纷发生数量稳定,医闹减少。但在处理方式上仍存在一定问题。结论:完善医院内部管理,加强医患沟通,参加医疗责任保险,坚持依法处理以及正确引导舆论有利于医疗纠纷的解决。
作者:张亚莉 刊期: 2013年第10期
肝脾破裂是一种严重的腹部外伤,它可以引起失血性休克,如不及时处理和抢救可能危及病人的生命。因此如何争取时间抢救生命,做好准备,积极配合手术是挽救病人生命,减少并发症的关键[1]。
作者:张子兰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对中风患者恢复期的效果。方法对60例中风恢复期患者实施中医护理干预。结果60例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对治疗充满信心,患者满意度增加。结论中医护理干预对促进中风恢复期患者康复效果显著,并能明显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张凡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的药物药理学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0例腹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静脉滴注利巴韦林联合口服止泻药进行治疗,研究组则采用静脉滴注西咪替丁联合口服蒙脱石散进行治疗。结果:急性<5天、急性14天、迁延性、慢性患儿中,研究组的显效率与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毒副作用发生率为3%,对照组毒副作用发生率为4%,两组毒副作用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咪替丁联合口服蒙脱石散对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的治疗具有疗效高、毒副作用发生率低等特点,非常值得临床的应用与推广。
作者:王伟超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与呼吸训练项目对 COP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者的影响。方法:随机将76例 COP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者分组:护理训练组、干预训练组。对护理训练组行使基本治疗+常规护理。对干预训练组行使呼吸训练+护理干预(全面、多项护理)。结果:护理训练组和干预训练组对比,干预训练组中的 COP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者的恢复成效比护理训练组的恢复成效好,P<0.05(含统计学意义)。结论:多项、全面护理与呼吸训练的合用更能使COP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者得到有效医治,应对之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刘兰洁 刊期: 2013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