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伟超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中胎头高浮的胎儿娩出方式。方法:剖宫产术中手取胎头和应用产钳娩出胎头。结果:应用产钳娩出胎头较快,大大减少了新生儿窒息和产后出血的发生。结论:剖宫产术中应用产钳是一种有效而安全的方法,对母婴无不良影响。
作者:顾俊娥 刊期: 2013年第10期
2005年12月-2012年12月我病区(颅脑、五官)收治颌面部、眼、颅脑复合外伤108例,现谈一些临床治疗体会。
作者:刘桂芹;张记全;刘国庆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地佐辛在宫颈锥切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我院ASAⅠ-Ⅱ级无痛宫颈锥切术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丙泊酚2mg/kg(B)、地佐辛0.1mg/kg(D)、舒芬太尼0.1ug/kg(S组),D和S组都复合丙泊酚麻醉。B组缓慢静注丙泊酚2mg/kg,D和S组分别静注地佐辛和舒芬太尼,2min后缓慢静注丙泊酚2mg/kg。记录麻醉前(T0)、睫毛反射消失时(T1)、宫颈锥切时(T2)、术毕清醒时(T3)各时刻点的MAP、HR、RR和SpO2和丙泊酚用量、唤醒时间、术中体动和呼吸抑制、术后10min的宫颈痛VAS评分和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结果:三组患者T0时MAP、HR、RR、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时与T0比较MAP、HR、RR、SpO2下降(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T2、T3时MAP、HR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丙泊酚用量、唤醒时间、术中体动发生率、术后宫颈痛VAS评分均大于D组、S组(P<0.05);S组SpO2T1、T2时明显下降,且不良反应(恶心、呕吐等)发生率高,与其余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佐辛在无痛宫颈锥切术的麻醉安全可靠、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艳红;张春雷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分析妇产科护理中的风险控制和人性化管理方法。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妇产科进行护理的妇女50例,对其进行风险控制和人性化管理,对其治疗、护理满意度和意外事故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0例患者,非常满意为36例,满意为14例,总体的满意度为100%;在护理的过程中,没有出现意外事故。结论:结合妇产科的特点,进行风险控制和人性化管理,能够提高满意度,减少意外事件的发生率,值得推广。
作者:宗娜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子宫腔积脓是妇科感染性疾病之一,好发于绝经后老年妇女。当炎症侵润至子宫肌层及浆膜层可导致子宫穿孔,多易误诊为外科疾患和卵巢囊肿。
作者:张润菊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对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12年4月~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19例,进行常规治疗以及针对性的护理,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痊愈患儿17例,自动出院2例,无死亡病例,平均住院时间为15.9d。结论: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新生儿其病情较为复杂且严重,在护理过程中采取针对性的精心护理,能够对新生儿的治疗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郭文会 刊期: 2013年第10期
脑血栓在医学上还能够被称呼为动脉硬化性脑梗死的称呼,其在临床上属于比较常见的一种脑血管病,发病人群主要以中老年人为主,并且其致残率非常高,可以形成很大的死亡风险。在康复期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给脑血栓患者疾病的恢复提供帮助。
作者:郭丽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通过开展妇女病普查,了解我县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中妇女阴道病原体感染情况对比,分析其影响因素和发病原因,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从而有效降低妇女阴道病原体感染发病率。方法:用生理盐水直接涂片对普查者阴道分泌物进行常规检测,用普通光学显微镜对分泌物进行滴虫、念珠菌、线索细胞[1]检查。结果:873例农村妇女阴道分泌物中检出病原体感染201例,阳性检出率为23.02%,其中滴虫感染率为4.47%,念珠菌感染率为8.36%,细菌性阴道病感染率为10.19%;688例城镇妇女阴道分泌物中检出病原体感染78例,阳性检出率为11.34%,其中滴虫感染率为1.74%,念珠菌感染率为4.07%,细菌性阴道病感染率为5.52%。结论:城镇妇女和农村妇女阴道病原体感染均为细菌性阴道病比例高,念珠菌感染次之,滴虫感染低,其中农村妇女阴道各项病原体感染及总体感染率均明显高于城镇妇女。这与农村卫生条件和卫生意识及生活水平相对较低密不可分,农村医疗机构条件和医务人员素质也有待进一步提高。
作者:钟举;彭利萍;赵美荣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头部药离子渗透熏蒸治疗白癜风的效果。将218例白癜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头部药离子渗透熏蒸治疗药液温度95℃正负2℃,蒸汽到达患者皮肤表面温度42℃正负2℃。对照组采用药液温度为65℃正负5℃,结果显示在熏蒸后1天,7天,15天,30天,实验组患者的黑素生长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头部药离子渗透熏蒸治疗白癜风有促进黑色素生成作用;头为诸阳之会,对白斑头部治疗白斑效果好。
作者:张广兵 刊期: 2013年第10期
脑出血是神经系统一种常见病,系指原发性非外伤性脑实质出血,多发生于中老年伴长期高血压及动脉硬化的患者;起病急、病情变化快,死亡率高。
作者:巢嫱 刊期: 2013年第10期
我院妇科引进新技术,采用腹腔镜治疗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现采集2012年57例卵巢囊肿样本,均为腹腔镜手术取代传统的开腹手术,达到对机体损伤小、出血少、对盆腔脏器干扰少、术后恢复快、机体应激反应小[1]的治疗效果。
作者:姜春辉;邢富敏 刊期: 2013年第10期
辩证思维在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结合自身的临床和教学体会,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在消化内科临床教学中如何运用辩证思维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作者:聂淼;綦淑杰;赵翠梅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并分析老年肾病综合征产生的并发症的具体因由以及相应护理行为。方法:2011-04-19到2013-07-25,我院有98例肾病综合征者。探讨98例肾病综合征者的并发症出现的具体因由,并探讨佳护理行为。随机将98例肾病综合征者分组:甲肾病组和乙肾病组,对甲肾病组行日常护理,对乙肾病组行对症护理。之后,对比甲肾病组的护理结果和乙肾病组的护理结果。结果:甲肾病组和乙肾病组相对护理前,都有改善。其中,乙肾病组的护理效果比甲肾病组的好。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症护理比日常护理更能消减肾病综合征所伴有的并发症的危害,能使肾病综合征者得以优质生存、治疗。
作者:薛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通过对脑卒中患者致残后发生的抑郁症或抑郁症状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效果观察,探讨脑卒中后并发抑郁症患者的综合心理护理。方法:根据对35例脑卒中后并发抑郁症状的患者,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观察治疗效果,探讨有效的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的心理护理措施。结果:35例脑卒中后并发抑郁症状的患者治疗和护理后,30例患者睡眠质量、少言寡语、食欲下降均有明显改善,抑郁分值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结论:针对脑卒中后并发抑郁症状的病理特征,引导患者进行认知的改变和生活信心的重建,对患者进行综合心理护理,对减轻患者的抑郁和焦虑情绪有明显效果。
作者:姜和燕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分析与牙列缺失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采取分层抽样的方法,对昆明四城区478名50岁以上的且患有牙列缺失的中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并采用 SPSS13.0对数据进行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年龄、不良生活习惯、文化程度、经济水平、牙周病、骨质疏松、消化不良、高血压、糖尿病是牙列缺失的危险因素。结论:对牙列缺失的预防应以一级预防为主,针对危险因素即病因预防。二,三级预防为辅,早发现早治疗。
作者:胡蓉;王祥芸;杨杨;彭蓓;张晓渝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对比研究幽门螺旋杆菌的根除方法,比较两组药物对幽门螺旋杆菌(HP)阳性相关性消化性溃疡治疗情况及临床症状缓解情况。方法:将100例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各随机选取50例相关病例进行对比试验。治疗前及疗程结束后进行临床效果对比及HP检测。疗程结束后4周进行胃镜检查及HP检测。结果:显示A组溃疡愈合率和Hp根除率分别为94.0%和90.0%,B组溃疡愈合率和Hp根除率分别为86.0%和70.0%,两组比较溃疡愈合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Hp根除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o。结论:奥美拉唑+克拉霉素+呋喃唑酮3联疗法相比传统的奥美拉唑+阿莫西林+甲硝脞3联疗法治疗HP阳性消化性溃疡疗效好、副反应少,值得推荐。
作者:代敏;陈梅芝;刘建芬 刊期: 2013年第10期
本文探讨巡回护士在麻醉实施中的辅助方法。巡回护士不仅要全面了解麻药的使用方法、剂量、浓度,以及用药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还要掌握出现不良反应所采取的解救方法及措施。巡回护士得当的辅助,有利于保证麻醉的顺利实施,减少麻醉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郭华;程菲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前,肿瘤生物治疗是继手术、化疗、放疗等传统手段之后的第四大肿瘤治疗模式。传统治疗手段侧重于肿瘤本身的生物学特性,如采用手术、放疗局部控制肿瘤,通过化疗控制复发和远处转移,但手术不能解决肿瘤细胞扩散、转移问题,而放化疗是一把“双刃剑”,在杀伤肿瘤细胞同时,对正常细胞特别是对机体的免疫、造血功能有严重损害。近年来,肿瘤的细胞免疫治疗在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和降低复发率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和重视。国际新研制的自体高效 CIK 细胞免疫治疗技术,主要是在体外活化和扩增患者或供者免疫细胞回输机体后,以期达到利于杀灭肿瘤的免疫平衡状态,通过与手术、放化疗结合应用,具有清除残留病灶、防止肿瘤复发与转移以及增加放化疗的耐受性、敏感性和治疗效果有重要作用。
作者:程保丽;范本本;王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癌症患者的疼痛表现是其主要的临床表现,会出现在患者疾病的各个阶段,严重影响了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积极有效的控制疼痛是提高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环节。2011年12月-2012年11月,我科采用吗啡口服滴定后转为口服盐酸羟考酮治疗癌痛28例,疗效满意。
作者:黄新群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加强对护理人员的管理,规范护士行为,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技术能力和综合素质,确保护理安全,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加强安全知识学习,确保护理安全;增强服务意识,加强护理质量管理;充分发挥护士长作用,严把质量关;鼓励全员参与质量管理,不断持续改进工作。结果:终得到患者、家属和医务人员的满意。结论真正认识到护理缺陷与护理安全的重要性,用实际行动为患者提供安全、满意、优质的护理服务,以取得他们的理解、支持和信任,从而减少护理缺陷的发生。
作者:郭玲格 刊期: 2013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