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昆明市中老年人牙列缺失危险因素的 LOGISTIC 回归分析

胡蓉;王祥芸;杨杨;彭蓓;张晓渝

关键词:中老年人, 牙列缺失, Logistic 叫归分析, 危险因素
摘要:目的:分析与牙列缺失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采取分层抽样的方法,对昆明四城区478名50岁以上的且患有牙列缺失的中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并采用 SPSS13.0对数据进行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年龄、不良生活习惯、文化程度、经济水平、牙周病、骨质疏松、消化不良、高血压、糖尿病是牙列缺失的危险因素。结论:对牙列缺失的预防应以一级预防为主,针对危险因素即病因预防。二,三级预防为辅,早发现早治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ISO9000标准与护理质量建设

    要适应医药卫生体制的改革,提供病人满意的护理技术和服务,应重新审视现行医院护理质量管理的思路与方法。笔者论述了按 ISO9000族标准,进一步加强护理质量建设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护理管理者可通过运用质量管理八项原则,建立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采用过程方法、管理体系方法、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和质量管理体系方法、持续质量改进等一系列标准。保证质量控制有效性和适宜性,提高全体护理人员质量意识,提供病人满意的护理服务和技术。提出医院护理质量管理应引进 ISO9000标准,按“标准”的思维方式、科学的管理方法和程序加强护理质量建设,与国际先进接轨。

    作者:葛长辉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小针刀结合功能锻炼疗法治疗肩周炎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采用针刀治疗和针灸治疗,分别结合功能锻炼疗法治疗肩周炎患者,观察其疗效。方法:治疗组在喙突处喙肱肌和肱二头肌端头附着点、冈上肌抵止端、肩峰下冈下肌和小圆肌的抵止端取病变或压痛点,每次治疗选取3~5点为宜,每周一次,结合功能锻炼,每5次针刀治疗为一疗程。对照组应用肩周炎常规治疗手法进行治疗,主要选取中府、肩髃、肩髎、天宗、合谷等穴,随症加减。每周5次,结合功能锻炼,每35天为一疗程。结果:以小针刀为只要治疗方式的治疗组疗效远优于对照组。结论:小针刀治疗作为一种闭合性手术具有伤口小、痛苦少、疗效快的特点,可广泛应用于肩周炎的治疗。

    作者:姬滢;汤纳;李祥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基层医院年轻护士心理健康调查及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基层医院年轻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并针对其心理问题采取应对措施,提高和保障年轻护士的身心健康水平。方法:对3所二级综合医院的116名工作年限5年以内的年轻护士采用 SCL-90症状自评量表测评,进行心理健康状况问卷调查。结果:基层医院年轻护士的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焦虑等因子明显高于国内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基层医院年轻护士存在较多的心理问题,部分可能是由于职业的高应激所致,应针对基层医院年轻护士的职业特点,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年轻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吕碧容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裂隙灯显微镜下剔除角膜异物306例分析报告

    角膜异物在眼外伤中甚为常见[1],但病因不同,角膜异物以铁屑居多,其次为砂石、谷壳、玻璃、502胶水、木屑等,如果处理不当,轻者可导致病程延长,角膜愈合后遗留云翳及斑翳影响视力,重者可引起角膜感染,溃疡形成以致失明。下面将我院眼科门诊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接诊的306例角膜异物(306眼)的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茹秀琴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帕金森病患者睡眠障碍的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探讨与分析帕金森病患者睡眠障碍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5月到2013年2月收治的帕金森病(PD)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抽取30例非 PD 患者作为对照组,通过 UPDKS(帕金森病评定量表)、PQSI(匹兹堡睡眠治疗指数)、ESS(爱波沃斯思睡量表)、MMSE(简明精神状态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以及改良 WEBETER 评分来评定 PD 患者的病情和睡眠情况,并和对照组相比较。结果:PD 患者多存在睡眠障碍,观察组在失眠、异态睡眠以及白天睡眠障碍等发生率上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帕金森病患者当中,睡眠障碍比较常见,失眠、睡眠发作、日间嗜睡以及异态睡眠等是其主要表现,患者抑郁、病情的严重程度和服用多巴胺能药物的剂量多与 PD 程度有着密切关系。

    作者:吕斌;曲艳宏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肿瘤患者自体高效 CIK 细胞免疫治疗体会

    目前,肿瘤生物治疗是继手术、化疗、放疗等传统手段之后的第四大肿瘤治疗模式。传统治疗手段侧重于肿瘤本身的生物学特性,如采用手术、放疗局部控制肿瘤,通过化疗控制复发和远处转移,但手术不能解决肿瘤细胞扩散、转移问题,而放化疗是一把“双刃剑”,在杀伤肿瘤细胞同时,对正常细胞特别是对机体的免疫、造血功能有严重损害。近年来,肿瘤的细胞免疫治疗在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和降低复发率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和重视。国际新研制的自体高效 CIK 细胞免疫治疗技术,主要是在体外活化和扩增患者或供者免疫细胞回输机体后,以期达到利于杀灭肿瘤的免疫平衡状态,通过与手术、放化疗结合应用,具有清除残留病灶、防止肿瘤复发与转移以及增加放化疗的耐受性、敏感性和治疗效果有重要作用。

    作者:程保丽;范本本;王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行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术55例围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段爆裂性骨折伴脊髓损伤的疗效。方法:选择55例胸腰段爆裂性骨折患者,应用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段爆裂性骨折,同时做好围手术期护理及康复指导。结果:术后随访3个月~3年,骨折均达到复位并临床愈合,未发生内置物断裂和螺钉松动现象,无明显矫正丢失,53例能重返社会,重返工作岗位,2例出院时使用轮椅。结论: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段爆裂性骨折伴脊髓损伤,具有创伤小、椎管减压彻底和复位固定良好等优点。

    作者:毛茜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用舒血宁注射液静滴加西比灵口服,对照组用西比灵口服,疗程两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5%,对照组为80%(P<0.05).结论: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显著。

    作者:谢振林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产后乳房按摩对泌乳的影响

    产后早期促进泌乳,减少乳腺胀痛是母乳喂养成功的关键。乳腺按摩能促进乳汁分泌,使乳汁分泌时间提前,促进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下奶后,乳腺按摩能缓解乳胀,减少乳腺炎的发生。许多产妇产后对乳房缺乏正确的早期护理,导致产后乳房胀痛及乳汁分泌减少,加强产后乳房早期护理能减少乳房胀痛,促进乳汁分泌。。我科自2013年1月起对产后产妇实施乳房按摩,经过半年的临床观察,发现产后实施乳房按摩可使乳汁分泌早,且乳汁量多,现将乳房按摩的方法和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郑雪峰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及护理

    目前高血压的患病率逐年增加,并且越来越年轻化。高血压是冠心病和脑卒中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疾病本身及并发症正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水平。通过有组织、有计划、有系统的进行健康教育干预不良行为来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帮助患者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认识危害健康的因素,促使患者自觉地选择有益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并能积极配合治疗,较好的控制了血压。责任护士经过正确的沟通技巧,了解患者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制定切实可行的护理措施,得到了良好的护理效果。

    作者:刘改枝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Tei 指数及血清 BNP 评估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儿右室功能

    目的:探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不同程度肺动脉高压(PAH)时,血清 BNP 与右心室 FAC 和 Tei 指数的相关性。方法:CHD 患儿50例,分为无 PAH 组(n=12)和 PAH 组(n=38)。PAH 组再按肺动脉压力程度分为轻度组(n=12)、中度组(n=14)、重度组(n=12)。同时选择15名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 GE logic7检查肺动脉和三尖瓣口血流频谱。结果:①右室 Tei、血清 BNP 在 PAH 组明显高于无 PAH 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且随着肺动脉压力程度加重,Tei 指数和血清 BNP 值上升。②血清 BNP 与右室 Tei 指数显著正相关,与右心室 FAC 呈显著负相关。结论:右室 Tei 指数和血清 BNP 均能很好的反映右心室功能。

    作者:吴桂花;徐秋琴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人性化服务的技巧如何体现在儿科中

    人性化服务在儿科护理工作中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院自开展人性化服务两年以来,儿科护理满意度增长了7%。在护理中人性化服务的方法主要通过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加强医护协调沟通、深化人性化服务、护理人员管理及开展多种健康教育等方式达到提高护理水平的目的,真正坚持在护理工作中以人为本的宗旨,为患儿和家长提供更好的服务促进健康的恢复。

    作者:姚丽君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老年患者眼科手术的护理干预体会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应用在老年眼科手术患者中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3年1月~2013年6月接待的其中92例老年眼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皆签署知情同意书,根据他们自愿原则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自46例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与护理,而研究组则在对照组方式上加用干预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进行观察对比及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生活质量皆有所提高,但是研究组患者在心理功能、视力功能、社会功能及眼部疼痛等方面的改善相较于对照组更为明显,差异性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老年眼科手术患者积极的护理干预策略,可以有效提高术后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贾勇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急诊科脑卒中患者预见性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对急诊科的脑卒中患者进行预见性的护理的方法以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7月收治的89例脑卒中患者进行护理,实验组47例选择预见性的护理,对照组42例常规护理,对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并发症的情况进行观察。结果:对照组并发症的出现率明显高于实验组,差异较大(P<0.05)。结论:对急诊科的脑卒中患者进行预见性的护理,能够促进治疗效果的提高,减少并发症的情况。

    作者:杨雪;李琳;任雅蔚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外科手术后颈外静脉留置针补钾的体会

    多数外科手术患者术前血清钾浓度可在正常范围,经过麻醉、术中及术后用药等,术后患者血清钾浓度常处于正常范围低值,甚至发生低血钾症,对术后胃肠道动力的恢复时间、肌无力、尿瀦留等有明显影响,因此外科术后早期合理补钾在术后 ICU 的监护中尤为重要。现将外科术后颈外静脉留置针补钾的监测及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马英英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内科护理

    急性上消化出血是临床常见急症,应及时进行治疗并采取护理措施。本文以42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作者:李宗娇;刘秀贞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小儿肺炎并发纵隔气肿1例报告

    目的:探讨纵隔气肿及皮下气肿的原因及其治疗方法。方法:对1例临床肺炎患者并发纵隔气肿及皮下气肿进行分析。结果:该患者为6岁儿童,为支原体感染合并纵隔气肿及皮下气肿,经过卧床休息、吸氧、抗感染等对症治疗后好转。结论:纵隔气肿及皮下气肿多见于肺部感染、医源性纵隔气肿、胸部外伤、吸入异物。治疗可通过病因治疗及对症治疗。

    作者:王爱虹;王景刚;赵健飞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循证护理在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中的应用

    循证护理是科学指导实践的方法,又称实证护理,是近年来护理学科发展起来的一种提高护理实践科学性和有效性的方法[1]。脑卒中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指脑卒中后引发的抑郁症,它属于继发性抑郁症的一种。它的临床表现为言语减少、情绪抑郁、睡眠障碍、兴趣缺乏、食欲缺乏、精力减退、主动性差、不配合康复治疗等[2]。

    作者:虞鎏娜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行消化内镜检查住院患者护理需求调查

    目的:了解行消化内镜检查的住院患者的护理需求,以患者护理需求为基础改进住院患者的护理服务,提高患者满意度。方法:2012年6-10月选择在都江堰市医疗中心消化内科住院并行消化内镜检查患者150例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以自制调查问卷进行调查,了解其护理需求及护理满意度,再以护理需求为基础对我消化病区护理服务进行改进,调查改进后 l50例患者(干预组)满意度。结果:消化内镜检查的住院患者护理服务需求依次为内镜检查相关健康指导(100%),有效的沟通能力(98.O%),胃肠道准备时的安全(98.O%),舒适和隐私(96.0%),心理疏导(91.3%),陪同检查(86.7%);据患者需求改进护理服务后,患者对以上5方面的满意度及护士的整体满意度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 l7.90,13.99,15.91,6.49,6.49,39.6,18.10;P<0.05)。结论:以行消化内镜检查的住院患者护理需求为基础,改进护理服务,有利于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及护士的满意度。

    作者:程思斯;程莉莎;邱虹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双人配合在不合作白血病患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不配合操作的白血病患儿行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对89例次白血病患儿由两名护士协同进行留置针穿刺,操作者和助手共同评估静脉情况,助手安慰鼓励并固定好患儿穿刺侧肢体,操作者穿刺,见回血后由助手协助送入导管,留置成功后仍固定好患儿直至敷贴贴好为止。结果:85例次一次性留置成功,成功率95%。前臂静脉1例穿破血管壁导致失败,手背静脉1例及足背静脉1例送管困难至导管折叠,手背静脉1例送管过程中穿破血管壁导致失败。后4例均采取重新穿刺成功。通过此方法提高了穿刺成功率,提高了患儿家属对护士的满意度,同时提高了护士的职业成就感。

    作者:李小丽;何玮;李汝清 刊期: 2013年第10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