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Tei 指数及血清 BNP 评估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儿右室功能

吴桂花;徐秋琴

关键词:心脏病, 先天性, 肺动脉高压, Tei 指数, 脑利钠肽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不同程度肺动脉高压(PAH)时,血清 BNP 与右心室 FAC 和 Tei 指数的相关性。方法:CHD 患儿50例,分为无 PAH 组(n=12)和 PAH 组(n=38)。PAH 组再按肺动脉压力程度分为轻度组(n=12)、中度组(n=14)、重度组(n=12)。同时选择15名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 GE logic7检查肺动脉和三尖瓣口血流频谱。结果:①右室 Tei、血清 BNP 在 PAH 组明显高于无 PAH 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且随着肺动脉压力程度加重,Tei 指数和血清 BNP 值上升。②血清 BNP 与右室 Tei 指数显著正相关,与右心室 FAC 呈显著负相关。结论:右室 Tei 指数和血清 BNP 均能很好的反映右心室功能。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过敏性肺炎五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过敏性肺炎的发病原因、机制及临床表现、实验室和 CT 检查,分析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5例过敏性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该5例过敏性肺炎患者白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均有不同程度升高,胸部 CT 提示肺部可见斑片状浸润影,结合病史,积极消除病因或诱因,抗感染、抗过敏(包括激素)、止咳化痰等治疗,病情好转,经复查胸部 CT:双肺斑片状影消失,预后好,无死亡病例。结论:过敏性肺炎的治疗关键在于诊断,诊断明确,积极干预,我院5例病人皆痊愈出院,疗效满意。

    作者:李冠华;魏晓蕾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Wallis 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护理

    目的:总结115例Wal is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术前进行个性化心理护理;完善术前准备及宣教。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加强切口及引流管护理,发现并处理出血、脑脊液漏、感染等并发症;观察脊髓神经功能;做好功能锻炼指导。结果:均顺利完成手术,未发生并发症,临床症状缓解或消失。结论:对Wal is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取正确有效的护理是提高手术效果及促进患者康复的重要措施。

    作者:彭凡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分析及对策探讨

    目的:探究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分析及对策。方法:回顾我院94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患者,进行数据研究分析,并提出防范中药注射剂引起不良反应的对策。结果:在94例中药注射剂产生不良反应的患者中,经治疗后不良反应消失的患者有21例(22.34%),不良反应转好显效的患者有37例(39.36%),治疗后不良反应有效的患者有28例(29.78%),经救治无效导致死亡的患者有8例(8.51%)。结论:要对中药注射剂所引起的不良反应得到重视,在临床治疗中要及时处理不良反应的发生,了解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对策。

    作者:武爱民;白小平;张建瑞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康复训练

    人工髋关节置换是髋关节疾患终末治疗的有效方法,人工髋关节能有效地缓解疼痛、稳定关节、矫正畸形、改善关节功能。2008年9月一2010年8月对10例髋关节疾患患者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笔者采取了科学的护理与指导,效果满意,所有患者都顺利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崔宾;刘铁军;邢辉;王杰伟;吕印格;部志军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宁夏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体系能力建设现状及建议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本文从充实人员配备、强化仪器装备,提高检测能力、加大经费投入等方面提出具体措施,以完善宁夏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体系,加强能力建设,提升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水平。

    作者:杨绯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康复新液配合 LEEP 刀治疗宫颈良性病变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子宫颈良性病变经 LEEP 刀治疗后,配合康复新液治疗对宫颈创面愈合的疗效。方法:68例宫颈良性病变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4例。治疗组 LEEP 刀治疗后宫颈创面外敷康复新液,对照组仅作 LEEP 刀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宫颈创面愈合、阴道排液、出血等情况。结果:8周末时一次治愈率治疗组为94.7%,对照组78.9%,治疗组脱痂过程短,完全,到第4周已经全部脱痂,对照组第4周只有26.3%的病例全部脱痂。治疗组阴道排液量明显减少,治疗组阴道排液及流血量少于月经量为34例(89.4%),对照组为15例(39.4%)。治疗组阴道排液流血时间平均8.37±2.16d,对照组平均16.57±3.01d。结论:宫颈良性病变 LEEP 刀治疗后,配合康复新液对减少阴道排液、出血及创面的修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简便易行,疗效可靠。

    作者:李奔奔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医院电子病历的建设分析

    在当前医疗改革中,电子病历的出现是解除医患双方不信任问题的一个非常好的方式,电子病历虽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但至少比纸质病历更先进,可作为一种病历管理制度进行完善推广。本文首先探讨了医院电子病历的应用价值,分析了医院电子病历的应用建设过程,展望了医院电子病历的应用效果。

    作者:吴华辉;连万民;欧志文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围生期出生缺陷的预防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我国出生缺陷发生率约为5.6%,每年新增出生缺陷数约90万例,其中出生时临床明显可见的出生缺陷约有25万例[1]。出生缺陷不但是造成儿童残疾的重要原因,也日渐成为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加强婚前医学检查、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是降低出生缺陷,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措施。

    作者:胡兰英;周南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未婚女性药物流产的护理与宣教

    目的:探讨未婚女性药物流产存在的健康问题及相应的护理与宣教。方法:从患者选择,社会支持等各方面分析未婚女性药物流产存在的身心健康问题以及采取的相应护理措施,以尽量减少药物流产术对其生理和心理的影响。结果:本组经我们的精心护理、手术均顺利安全完成,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及后遗症,使病人处于接受药流手术及康复的佳状态。结论:针对健康问题制订护理措施,通过护士全程陪护和人文关怀,主动提供多方面帮助,给予适当的情绪疏导和情感支持,对于减轻病人的心理压力,促进药流手术顺利进行和术后康复有重要意义。

    作者:吴翠英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行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术55例围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段爆裂性骨折伴脊髓损伤的疗效。方法:选择55例胸腰段爆裂性骨折患者,应用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段爆裂性骨折,同时做好围手术期护理及康复指导。结果:术后随访3个月~3年,骨折均达到复位并临床愈合,未发生内置物断裂和螺钉松动现象,无明显矫正丢失,53例能重返社会,重返工作岗位,2例出院时使用轮椅。结论: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段爆裂性骨折伴脊髓损伤,具有创伤小、椎管减压彻底和复位固定良好等优点。

    作者:毛茜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危重症肾综合征出血热床旁行 CRRT 的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护理经验,探讨在床旁行 CRRT 治疗危重症肾综合征出血热的科学护理方法。方法:对50例危重症肾综合征出血热临床治疗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2例患者治愈出院,4例患者因经济原因放弃治疗,4例患者因多脏器功能衰竭抢救无效死亡。结论:通过床旁行 CRRT 挽救了患者的生命,提高了肾综合征出血热的治愈率。

    作者:武小青;李勋;于海涛;王娜;梁志军;彭梅娟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老年患者眼科手术的护理干预体会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应用在老年眼科手术患者中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3年1月~2013年6月接待的其中92例老年眼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皆签署知情同意书,根据他们自愿原则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自46例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与护理,而研究组则在对照组方式上加用干预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进行观察对比及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生活质量皆有所提高,但是研究组患者在心理功能、视力功能、社会功能及眼部疼痛等方面的改善相较于对照组更为明显,差异性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老年眼科手术患者积极的护理干预策略,可以有效提高术后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贾勇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UHS 与疝环填充式补片无张力疝修补治疗老年人腹股沟斜疝的对比分析

    目的:分析不同补片行无张力疝修补治疗老年人腹股沟斜疝的治疗效果。方法:是随机选取我院2008年1月--2012年10月收治的110例老年人腹股沟斜疝患者,将其分为UHS补片修补、疝环填充式补片修补疝两组;比较两组手术中、术后等情况,对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学的处理。结果:UHS补片修补在术后舒适性、术后阴囊积液、术后复发率均优于疝环填充式修补组,而在手术费用明显高于疝环填充式修补组,手术时间、术后恢复两组未见明显差异。结论:行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患者腹股沟疝能显著降低手术风险,安全可靠,UHS补片疝修补术降低患者术后不适感进一步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它加强了强了薄弱的腹壁,更能预防其疝的发生,目前合理的补片,尤其对复发疝修补更加可靠。

    作者:侯英奎;王白波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妇女产褥期营养及社会认知的干预

    目的:观察产褥期妇女营养要素及社会认知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社区居委会产后42 d 的产妇46例,随机确定为干预组或对照组,分别给予社会认知干预措施和常规照顾,比较两组的健康与行为结局的差异、总结社会认知干预的优势及可行性。结果:干预组产妇碳水化合物、豆制品、蔬菜、水果、蛋白质等摄入均高于对照组,卫生情况较对照组为好,且不良反应进站17.4%,而对照组高达30.4%。结论:卫生管理部门应该加强社区或团体的妇幼保健健康宣传工作,积极对产褥期妇女进行社会认知干预及健康心理教育,这样更有利于产褥期妇女及婴儿的健康。

    作者:付丽丽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心脏手术后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早期应用 BiPAP 无创呼吸机的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心脏手术后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早期患者使用 BiPAP 呼吸机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患者使用 BiPAP 呼吸机的临床资料,加强观察和护理。结果:使用 BiPAP 呼吸机辅助通气后,患者呼吸困难改善,呼吸频率趋于正常,血氧饱和度升至正常范围。结论:对使用 BiPAP 呼吸机的患者实行心理护理,选择合适面罩及头带,正确调整呼吸机参数,指导患者正确配合,保持气道通畅,观察病情,营养支持,生活护理等措施使心脏手术后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患者血氧饱和度、氧分压恢复正常。

    作者:刘玉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术对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

    目的:研究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术对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6月至2012月6月因需行胆囊切除术的患者48例,随机分为腹腔镜手术者24例(腔镜组)和开腹手术者24例(开腹组)。两组患者在手术前24h 及手术后24h、48h、72h 采集外周静脉血,分别测定血糖(BG)、皮质醇(P)、C 反应蛋白(CRP)。结果:两组患者术前24 h 的 BG、P、CRP 水平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腔镜组的 BG、P、CRP 水平均低于开腹组(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对胆囊切除机体应激反应比较小。

    作者:顾杨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肠腔内置管冲洗并注石蜡油在结直肠癌梗阻Ⅰ期手术中应用探讨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梗阻Ⅰ期手术后预防并发症发生方法。方法:选择本院结肠或直肠癌梗阻行结直肠灌洗和Ⅰ期切除肠吻合术患者7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实验组采用术中经肛门放置两条引流管在肠腔内,术后接引流袋持续引流并冲洗后注入石蜡油,对照组术中肠腔内不放置引流管,术后定时进行扩肛,对比两组患者术后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早,腹腔感染、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结直肠癌梗阻Ⅰ期切除肠吻合术后经肛门肠腔内放置引流管冲洗并注石蜡油,能有效地促进肠蠕动、预防和减少腹腔感染、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等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宁献芬;梁冲;宁志婵;黎振飞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少数民族地区18岁-24岁应征青年身体状况横断面调查

    根据我国国防部对应征青年身体条件的要求,从2003年9月1日的应征公民体检标准到2013年的夏季征兵的体检标准先后做了4次修改(2004年8月25日《关于征兵体检有关问题的通知》,2008年8月21日《关于调整部分征兵体检标准问题的通知》中体重和视力标准较2003年稍有放宽,且增加了心电图和腹部超声检查两个项目,2009年《关于印发征兵体检心电图和腹部超声诊断标准问题的通知》将心电图和腹部超声纳入常规检查。2011年体重、文身瘢痕、耳眼也有放宽。现将2013年夏季上站青年体检情况汇总分析如下。

    作者:朱晓燕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导乐仪在导乐陪同分娩中的应用

    一个新生命的诞生对每个家庭来说无疑都是一件激动人心的时刻。经济水平的发展导致了人们对生活水平,包括医疗服务要求的提高。保证产妇、婴儿的安全、健康、舒适也是产科医师永远的主题。产妇对分娩的错误认知导致了产妇分娩前的焦虑与紧张,为了降低产妇的焦虑与紧张,保证分娩的顺利进行国内很多医院已经开展了导乐陪同分娩,和无痛分娩。然而笑气的使用遭到很多家属和产妇的拒绝,笑气对胎儿是否有影响众说纷纭,我院使用导乐仪开展导乐陪同分娩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汇报如下。

    作者:邸丽萍;殷向飞;崔欢;张博峥;杨艳君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上消化道出血合并酒精戒断综合征治疗80例分析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出血合并酒精戒断综合征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方法:选择2008年8月至2012年8月我院收治的8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根据患者长期大量饮酒史,判断分析为合并酒精戒断综合征,在积极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基础上,给予应用镇静催眠类药物及纳洛酮等治疗措施,并观察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2~5d 后患者单纯戒断反应得到缓解,治疗3~7 d 后患者震颤谵妄得到缓解,随访6个月后,68例患者完全戒酒,12例患者在短期戒酒后,恢复饮酒。结论:掌握上消化道出血合并酒精戒断综合征临床表现,及时确诊并给予有效的治疗措施,能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作者:贾中振 刊期: 2013年第10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