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冠华;魏晓蕾
目的:通过运用品管圈工具,加强护士的健康教育工作,提高护士的健康教育能力,增强患者健康教育知识的知晓率。方法:自行设计调查表,向护士及患者调查摸底,根据调查结果在提升护士健康教育能力及患者知晓率中采用品管圈活动,成立天使圈、分析原因、设定目标、制定对策和方法等,从而提高护士健康教育的能力和患者对健康教育知识的知晓率。结果:护士在品管圈活动前后健康教育结果对比,差异有显著意义,患者对健康教育知识的知晓率由原来的62%提高到了86.1%。结论:品管圈活动对提高护士健康教育能力有效,可使健康教育活动更加持续、高效、规范。能够增强护患沟通能力,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吕晓蕊;张晓菲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通过对泗泾医院周边地区0~6岁儿童微量元素的检测,了解其体内微量元素水平,指导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结果:758例检测者中6种微量元素存在不同程度的异常情况。锌、铁、钙、铜、镁缺乏发生率分别为44.06%、41.2%、10.68%、2.77%、0.26%;铅升高的发生率为2.24%。结论: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期,各个时期发育不均衡,微量元素缺乏的现象在儿童生长发育中普遍存在,建议临床存在食欲差、偏食、反复呼吸道感染儿童尽早进行检测。以便早期发现,早期干预。有的放矢的调整饮食结构,膳食均衡,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作者:宋鹤;赵凤;吕明婕;黄菊红;唐琴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我院慢性盆腔炎患者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病情均有所改善,观察组痊愈39例,痊愈率为70.91%,总有效率为90.91%,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比常规治疗方式的临床疗效好,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刘慧玲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为能够使青光眼手术之后并发白内障的情况得以避免,对青光眼手术之后患者并发白内障的有关因素进行分析总结,从而为临床上的预防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曾在我院进行青光眼手术之后并发白内障患者300例,对其病例资料进行回顾分析,从而探究发生白内障的原因。结果:经过对患病例资料进行分析,发现导致患者青光眼手术之后并发白内障的原因有很多方面,其中包括患者在手术进行之前就患有白内障,手术之后眼压过低而导致白内障,手术过程中发生感染导致白内障,该疾病的发生时间主要是在手术完成之后的1-2周,有些特殊因素无法避免。结论:在青光眼的治疗方面,青光眼手术是重要,同时也是有效的方法。然而手术之后往往会有并发白内障的情况出现,并且很多因素都会引发白内障。医师在手术进行之前以及手术完成之后要对患者及时检查,并且在进行手术时要有谨慎态度,从而使患者健康生存质量得到提高,使患者健康得到保证。
作者:汪蕾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各种冠状动脉部分血管闭塞发生心肌梗死的临床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2月-2012年12月间收治的42名冠状动脉部分血管闭塞发生心肌梗死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的方式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分为心肌梗死组和无心肌梗死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总结和对比分析。结果: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高血压史等基本情况无较大差异,对比两组患者的吸烟人数发现,心肌梗死组患者的吸烟人数明显多于无心肌梗死组,心肌梗死组患者的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明显高于无心肌梗死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三酰甘油和高密度脂蛋白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引起心肌梗死的因素有很多,主要的是病史情况和个人生活习惯,个人生活习惯比如说有长期吸烟史,而病史因素比如有糖尿病、心电图改变、心绞痛病史、高胆固醇、侧支循环情况、高低密度脂蛋白等等。
作者:王建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应用于肺炎伴心衰患者临床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肺炎伴心衰患者共80例,依照入院顺序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西医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医护理,对照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联合中医护理之后,治愈出院40例、护理满意40例,平均住院天数为(9.8±1.4)d,本组患者治愈率、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平均住院天数也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护理法用于肺炎伴心衰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可显著提升综合治疗效果、缩短住院时间、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蒋倩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regnancy-induced hypertension syndrome,PIHS)是一种以高血压、蛋白尿、水肿为临床特征的多器官功能受损的妊娠并发症,常发生于妊娠20周后,严重危害母婴健康。血细胞分析参数测定简单方便,而且其新的临床意义也逐渐被认识。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是反映红细胞体积大小变异性的参数,主要应用于贫血的诊断,有研究表明血红蛋白正常情况下RDW可以用来诊断和监测心血管、高血压等慢性疾病[1]。因此,本研究回顾性分析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变化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报告如下。
作者:金晓霞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患厌学综合征儿童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方法:对69名因厌学综合征而入院的儿童进行临床分析,采用韦氏智测以及症状自评量表进行测试。结果:43.4%的情绪障碍患儿会出现厌学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因厌学综合征而入院的儿童常见的临床诊断是情绪障碍;厌学综合征可发生于各智商段;厌学综合征患儿的躯体化、抑郁、焦虑以及恐怖因子得分显著偏高。结论:熟悉厌学综合征儿童的临床特点,有助于家长、教师及临床工作者对厌学综合征儿童进行早期预防,早期发现及综合治疗。
作者:吴志明;任传波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患者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手术后护理。方法:回顾总结2010年-2012年收治的86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手术的临床资料,重点分析患者术后的护理措施,以临床症状消失或完全消失作为治愈标准,术后出现并发症6例,其中血肿复发5例,继发性癫痫1例,无一例护理并发症。结论:术后引流管的护理和病情观察,积极预防并发症,做好心理护理、安全护理和康复期护理,是提手术治愈率、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作者:阮灵芝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单硝酸异山梨酸注射液对心肌梗死后并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1例,治疗组使用单硝酸异山梨酸注射液20mg混入5%葡萄糖液250ml中,静脉滴注,一日一次,连续使用15天。对照组使用参麦注射液60ml 混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一日一次,并口服盐酸硝酸异梨酯片10mg,一日三次。结果:两组中,治疗组41例,病死率为4.8%;对照组41例,病死率12.2%。治疗组41例,心绞痛发生率为8%,心律失常发生率5%;对照组41例,心绞痛发生率为39%。治疗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单硝酸异山梨酸注射液,能够有效的防治心肌梗死后并发症,防治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等。具有起效快、疗效高、安全、不良反应少等特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心血管药物,已成为治疗心血管疾病中的基本药物,在心肌梗塞后并发症中的常规用药。
作者:索新娟;胡诚;于江燕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食管癌围手术期呼吸道管理的护理干预方法,预防和减少术后肺部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地收集了两组食管癌手术的病例,选择30例实施加强围术期呼吸道护理干预为实验组,在未实施加强围术期呼吸道护理干预的病例中随机选择30例为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食管癌病例术后有效咳嗽排痰的效果及常见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后有效咳嗽排痰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加强食管癌围术期呼吸道的护理干预可以促进有效咳嗽排痰,有效减少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周晓君;施亮;王增;盛华英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去除影响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因素,减少留置针的并发症,大限度的发挥留置针持续留置的优点。方法:对150例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患者进行调查。结果:静脉留置针的使用,为危重患者急救、临床药物治疗、重复用药和供给营养,提供了方便,快捷,有效的途径。提高了工作效率。结论:消除静脉留置针使用中的不良问题,提高使用成功率,已成为护理实践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临床问题。
作者:张春梅 刊期: 2013年第10期
近年来,随着我国参与国际事务的增加,我军担任联合国维和的任务逐年增多,目前已有数支维和工程大队、维和医疗队、维和警察大队战斗在维和斗争的第一线。参与维和的部队几乎都是首次在国外陌生的环境中工作,卫生防疫保障受到很多因素制约。
作者:赵景平;秘淑萍;宋文静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研究菟丝子提取物对大鼠精子生成的影响。方法:以醋酸棉酚建造大鼠生精障碍模型,用菟丝子提取物灌胃治疗。结果:菟丝子提取物治疗组大鼠的精子数量显著多于模型组(P<0.01)。结论:菟丝子提取物可促进生精障碍大鼠精子的生成。
作者:凌庆枝;董珂;高莉莉 刊期: 2013年第10期
针对部分高校在医学教育改革中对医学类有关专业,在进行课程设置和学时安排上,任意减弱甚至删去《医学遗传学》的理论学时和实践学时的问题,结合多年从业经历,指出了医学遗传学开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医学遗传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不可或缺的。希望医学类院校在课程设置和学时安排上给与更多考虑,这样会促进我国医学教育事业更加健康地发展。
作者:赵华东;吕喆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脑血管病的护理方法。方法:通过对90例脑血管病患者的护理,根据疾病的不同时期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结果:90例患者中,治愈43例,好转37例,无变化5例,死亡5例。结论:根据疾病的不同时期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有助于疾病恢复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于船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足三里注射盐酸氯丙嗪针于乳腺癌化疗所致恶心、呕吐(CINV)患者的临床应用。方法:对我科收治的120例出现化疗所致恶心、呕吐(CINV)乳腺癌患者,分为足三里注射盐酸氯丙嗪针组(实验组)及臀部肌注盐酸氯丙嗪针组(对照组),观察效果。结果:足三里注射盐酸氯丙嗪针组患者 CINV 较对照组明显减轻(P<0.05)。结论:足三里注射盐酸氯丙嗪针应用于乳腺癌化疗后出现 CINV 患者后,效果良好,极大减轻患者的痛苦。
作者:张晓菲;吕晓蕊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分析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行盐酸氨溴索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2012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0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照患儿入院治疗的先后顺序及采用的治疗方案不同,将200例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100例,采用单纯用药方式治疗(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观察组患儿采用联合用药的方式治疗,在对照组患儿采用的治疗方式的基础上加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和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为92.0%,对照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为75.0%,两组比较差异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地奈德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效果明显,且治疗后患者的症状缓解明显,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鲁奇志;张朝勇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癔症急诊患者的护理方法对临床症状缓解的帮助。方法:分析45例急诊癔症的护理措施及临床治疗。结果:正确的急诊护理,可促进癔症患者症状的缓解。结论:急诊护理人员应从心理、社会、家庭等多方面对癔症患者进行系统护理。
作者:鲁慧玲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于改善乳腺癌患者术后心理健康及提高生活质量的积极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间接诊的100例乳腺癌患者,分别采取常规护理和常规护理+心理干预。其中心理干预包括认知教育、心理疏导、社会支持和行为干预等措施。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的焦虑及抑郁评分均明显下降,且干预组评分均低于常规组(P 均<0.05)。总体生活质量评分:治疗后,干预组评分(5.98±2.67)分,常规组组评分(4.37±1.08)分。干预组的总体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乳腺癌围手术期应用心理干预措施,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减少焦虑及抑郁,同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寇静 刊期: 2013年第10期